仙明道論壇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仙明道論壇

九玄太乙开启崭新天地 最原始,最真正的华夏仙风。
 
首页首页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搜索搜索  注册注册  登录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向下 
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3, 4
作者留言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13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8 18:16 #35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78): 满清史实铁证:***、好色、暴政、屠杀、强奸,都有助于政权的稳定

***不会导致亡国,满清比明朝***十亿倍,却统治的非常稳定。蒙古也是如此。

对人民不好,暴政也不会导致亡国,满清杀汉人总是一亿一亿的杀了喝脑浆,仍然统治的非常稳定。汉族政权少有超过。

好色,更不会导致亡国。康熙乾隆后宫妃子是最多的,结果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统治最长时间的两个黄帝!

别说***,比***更惨烈的屠杀汉人,也不会导致亡国。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是因为***或者对人民不好而亡国的。

#

而汉族的皇帝如果反抗蜥蜴邪灵的统治,不想当蜥蜴邪灵的傀儡,则会导致亡国。呵呵。

汉族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这个。

西汉、东汉……一直到唐宋明,都是这个原因!

康熙乾隆为什么那么长寿,统治都超过60年,因为它们本来就是蜥蜴人!

#
我党永远不必担心***亡党亡国的问题,
其实,清水池塘不养鱼,***,有助于保持统治的稳定。

满清所有的官都***,一整个民族满族都***,由汉族供养,人家不是一样稳定的统治300年么?

***,有助于保持统治的稳定。就看你是不是形成了一个由民族血缘紧密联系着的统治阶级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中所有的人都从***中获得了好处。

反***嘛,用来打击政敌,给人民做做样子看就行。
***从来不是官员下台的原因所在。

#
不***、清廉就会亡国!
***的不够的政权,就会由更加***残暴的异族政权来代替,蒙古之代宋,满清之代明,无不如此!

所以,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当代汉族官员***,让汉族官员形成稳定的利益集团。
只有这样,才能有国家的稳定与强大。

满清末年 《灭汉种策》

------------------
  咱们都是游牧种耳。三百年的前,天启我牖,朱明崇祯帝失江山,毛贼吴三桂背他祖宗,投降咱们。其时咱们的世祖章皇帝老佛爷,应天命之顺,相人事之机,长驱直入,以夺中华,据其九鼎,占其土地。凡汉人之叛我的杀之,服我的因而愚弄之,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盖彼之消,即我之长;彼之绌,即我之盈也。噫!咱们世祖老佛爷的所以为我子孙长久计者,这么样的深,那么样的远,能不日夜馨香以顶祝之哉。

  虽然,推世祖老佛爷之初心,犹有不止此者。覆人之国,必灭人之种;余孽不净,后患终多。故那时大兵南下,逢城就屠,逢村就烧,虽杀戮过惨,毫不嫌其忍;践踏过甚,毫不觉其酷。又摧又折,又刈又削,务必掘其根,绝其生机者,非他也,替咱们子孙除去后患耳。无何,有志未竟,所策不遂。说什么天地好生之德,致败于功亏一篑之时。而当时的汉人,才吃了大亏,怕咱们的威势,固俯首贴耳。如牛马畜生,或伏于枥,或受羁绊,情愿为我服役,不敢稍生叛妄的心者也。加之咱们圣祖仁皇帝,宽容大度,不喜斩杀,六十年间,因循姑息,虽曰天下太平,是咱们初进中华享福的日子,实则养痈成疽,坐失机会之时矣。
  
   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百余年间,沿圣祖的旧训,贪目前的快乐。

  凡我八旗子弟,抛弓矢,厌戎马,骄矜之气,流为苟安之习。强悍之风,变做怠惰之人,而其时的汉人,却生生息息,养他的元气,补他的疮痍,蠢蠢动动,生机复活。

  至宣宗暮年,长发贼起于广西,蔓延十三省,动了二十年的兵,伤我骨肉,残我手足,大有如河堤一决,不可收拾之势。而咱们反为其噍类者矣。

  幸也。当今老佛爷辅先皇帝穆宗垂廉听政,圣明英断,谋算无遗,用曾国藩、左宗棠辈,骗之以小利,假之以虚名,笼络之,哄愚之,使他们自相残杀。而咱们则坐观其成败,不数年间,悉平定之。虽然,今又隔了数十年矣。此数十年中,时势既大变,而汉人的智识,又骤然长进了许多。倡(猖)狂之徒,四处奔走,不是说革命,就是说排满,种种谬论,使咱们闻之,能不触心么?
  
   夫他们尚知排满,咱们能无灭汉。咱们做了汉人的皇帝,已三百年。不把他们杀完灭尽者,实我列祖列宗一念之姑息耳,乃久而久之,死灰有复燃之势。烂蛇有毒焰之张,居然为我心腹患矣。传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恨咱们的祖宗,没有三复于斯言。恨咱们的八旗子弟,脱掉游牧之苦,骤得尊养之乐,只图目前,不问后祸,致使鼠辈跳梁,一至于此。故为今之计,莫如趁他觉悟的不多,倡狂之徒,势力未固,容易扑灭。其他昏懵未醒者,则或明或暗,设多方的陷阱,以致之死地。汉人虽多至四万万,咱们人数,远不及他,然咱们以居高临下之势,阴险狼(狠)毒之手,杀完灭尽,实亦易如反掌耳。

  兹姑略就吾意见所想到的,笔之于左,共分八种:第一灭农商,工人附于商内;第二灭会党,第三灭学生,第四灭士,第五灭官吏,第六灭兵,第七灭妇女,第八灭僧道。条分缕柝(析),纤微不遗,务使一网打尽。世界之中,没有一个汉人,汉人一天不杀尽,咱们一天不能安枕已。
  
  
--------------------
大家注意这里:

满清“故那时大兵南下,逢城就屠,逢村就烧,虽杀戮过惨,毫不嫌其忍;践踏过甚,毫不觉其酷。又摧又折,又刈又削,务必掘其根,绝其生机者,非他也,替咱们子孙除去后患耳。”

“其时咱们的世祖章皇帝老佛爷,应天命之顺,相人事之机,长驱直入,以夺中华,据其九鼎,占其土地。凡汉人之叛我的杀之,服我的因而愚弄之,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

看啊:“……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

你知道那是怎样恐怖的景象么?

整个满清时代,满人每天都可以喝到华夏人的脑浆,因为华夏人被成群成群的杀,杀了以后,敲开脑壳,脑浆倒在大桶里,一个个的大桶,每家领一桶,经常的这样喝,据说很好喝,是上好的补品,“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

你看那些汉人被一亿一亿的屠杀的历史,就知道满人喝了多少汉人的脑浆了。

满人喝汉人脑浆,从某种程度上,就也喝光抽空了汉族人的精神,

整个社会都这个样子,都被……

而且,那时候,不光满人喝汉人脑浆,剩下的血肉,汉人还就抢着喝汉人的血。

鲁迅笔下《药》”人血馒头“,记载了晚清时期处决汉族反清义士,无数的汉人围观,等到杀了,蜂拥而上抢血抢肉。

《药》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其实,那些围观的,等着抢血的,很多没病也抢血抢肉。

鲁迅多次提到这样的事情,比如在《狂人日记》里已经借狂人的嘴提到过:“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那些反清义士,是为汉人反满清,可是,他们被处决时,发现竟然众多的汉人等着抢他的血喝。

这是怎样的一种恐怖啊……

鲁迅笔下的夏瑜为汉族闹革命反满清,可是,他死的时候,却发现他自己的同胞,众多的同胞,成群的他的同胞,都在等着想抢他的肉抢着要喝他的血。

这是怎样的一种恐怖与凄凉啊……

满清对满族人"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
汉人的精神真的被抽空了。

满族萨满教还有很厉害的法器:吸魂器。

这是他们的一个大秘密,每个城市乡村都有,覆盖很大一片范围,晚上一发动,就把区域内所有汉人生魂吸去控制,于是,接着很长时间,汉人白天就非常听满人的话。

汉人当时就是满人养来宰杀的肉食鸡。

据说60年代末,各地有一些走村窜户阉割猪的,一边阉割猪一边说,现在阉猪,以后还要阉人呢。结果从71年开始真的“计划生育”开始了,又是成亿成亿的汉人被阉割。

整个满清时代,满人每天都可以喝到华夏人的脑浆,因为华夏人被成群成群的杀,杀了以后,敲开脑壳,脑浆倒在大桶里,一个个的大桶,每家领一桶,经常的这样喝,据说很好喝,是上好的补品,“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

  你看那些汉人被一亿一亿的屠杀的历史,就知道满人喝了多少汉人的脑浆了。
  ----------------------

  那是怎样的非人间呀!
  那是怎样的地狱呀!
  
  可是,你看这样的高压统治,暴政、屠杀,就是能维持满族高度稳定的统治。
  
  汉人文明朝代很少有超过满清这么稳定的,哦,想了想,是只有一个啊,大家说是哪个?唐朝不算,开元盛世总共才几年?很快被安史之乱打压到底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0:43 #36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79) 所有汉人都要感恩基督教,从满清魔爪下解救我们,那时佛道儒都干屁去了
  
  所有汉人都要感恩基督教,从满清魔爪下解救我们,那时佛道儒都干屁去了

  在我们被整亿整亿的屠杀时,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神仙高人都干屁去了?

  满清持续近300年的残暴屠杀统治,那时,他们在哪里?他们干他妈屁事去了?他们真的是我们的神吗?

  结果到最后还是一群上帝基督徒推翻了满清,孙中山等人都是基督徒,以殉教的热情推翻满清。
  这个过程中,上帝基督教国家也给予大力支持。

  当年,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神仙高人、民间高人、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吕洞宾、张三丰……没一个去对抗满清的。孔丘儒教更完蛋,很多都在为虎作伥。
  他们真的是我们的神吗?他们根本不管我们,
  反而是被我们遗忘了几千年的上帝,向我们伸出了大爱之手。

  我开始严肃想这个问题,非常严肃的想这个问题,

  也许,我们拜错了神,就从最先进,一步步滑落到这一步。

  所有汉人都要感恩基督教解救我们,否则我们还不知道要陷在满清泥潭里多久。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0) 儒教把“孝”放在第一位的巨大危害


  蒙古人在东西方都用初夜权制度统治。

  汉族用摔死第一胎的方式,坚决抵抗,当然,应该有少数留下的,而且几十年就推翻了蒙古的统治。

  俄罗斯却不然,俄罗斯民族混入了很多的蒙古血统,蒙古统治俄罗斯几百年,但是,俄罗斯极度仇恨蒙古,斯大林禁止蒙古祭祀成吉思汗。

  但是,汉族却把屠夫成吉思汗当成祖宗供奉起来了,全世界唯此一族干出来这种事情。斯大林禁止蒙古祭祀成吉思汗时,国共两党都公祭成吉思汗。

  儒家把孝放在第一位,把正义放在次要位置,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在西方社会,是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把正义放在第一位,孝在其次。

  西方社会,人是上帝造的,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你与你的父母都是平等的,
  儒教:人一出生,就在父母之下。

  儒教宣扬“子为父隐”,就是说父亲干的坏事,当儿子的要无条件隐藏,说这就是“直在其中矣”。

  这就造成了,中国很拐卖妇女生出来的孩子,根本就没想到为他们的妈妈举报他们的父亲的犯罪团伙,于是拐卖妇女的悲剧就公然发生着,全村人都知道,却都隐瞒着。

  这在西方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缺乏上帝信仰,没有对自然终极真理的尊重,没有终极关怀,反而把孝道放在第一位,有多么巨大深远的危害!

  把强奸犯当爹,还要维护这个强奸犯,这是现在汉民族普遍的心态。

  谁强奸了汉族,汉族就会维护谁。

  血液里只要有一滴蒙古人满人的血,不少汉族人就要把满族人蒙古人当祖宗供奉。

  相比西方民族,差距是何等之大!俄罗斯被蒙古强奸“输血”几百年,到了那个程度,人家仍然是坚决抵抗蒙古人!为了伸张正义!

  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上帝信仰的威力!

  而孝道,在这时是上帝信仰的对立面,它是维护邪恶,维护强奸,而不是维护正义。

  这就是儒教孝道的巨大危害。

  这就是为什么儒教的凝聚力,远远比不上以色列犹太教。

  这就是为什么汉族那么容易被同化,汉奸那么多的根本原因。

  这个世界上,有比血更实质的东西,那就是精神信仰。

  不要把血缘看的最重要,不要把血缘、孝道放在第一位,而是要把正义与真理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把上帝放在第一位。

  儒教所谓的“敬天法祖”是完全错误的,你那祖上是个强奸犯呢?“法祖”根本不是终极关怀,远去了呢。

  在抵御外来入侵方面,儒教跟上帝信仰,差远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0:45 #36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1) 论儒教华夷之辩的汉奸卖国实质

  华夏人,不遵守华夏礼仪,不尊孔,不信儒教,仍然是华夏人!
  异族人,遵守华夏礼仪,尊孔,尊儒教,仍然是异族人!

  而且,华夏崇尚的是自由天道,不是礼仪,儒教礼仪非华夏原有,也非周礼,所以孔丘周游列国推行之,全都拒绝。

  其实整个的儒教都不是华夏原有,后来秦始皇焚书后被汉朝强行推广,才取代了传统的华夏文化,而原有的华夏文化就全部灭亡了。

  儒教华夷之辩的实质:遵从儒教的就是华,不遵从儒教的就是夷。

  华夷之辩直接导致这样的后果:
  1.满族人只要尊孔尊儒教礼仪,就可以统治汉族,汉族如果反抗,就是叛贼就该杀。
  2.任何民族只要优待儒教,就可以来统治中国欺压汉族。

  华夷之辩根本就不是血缘民族思想,而是一种极度卑鄙卑劣的儒教教条。所以,可以被异族迅速的拿来为奴役统治服务。

  什么“文化民族主义”,全是放屁扯谈,
  我说我承认美国的文化,然后我去杀美国人,美国人会答应吗?
  哎呀,可是儒教徒答应,满清说他们承认儒教,然后去杀中国人,孔子儒教都答应了,还帮着杀。

  “文化民族主义”恰恰是真正“民族主义”的大敌!
  只要是我一个血缘民族的,不管是文明还是野蛮,我都维护,这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

  儒教史官一直不承认冉闵杀胡令的正义性,说冉闵行为野蛮不文明,这恰恰证明了儒教是民族主义的大敌。

  (1)
  现在儒教徒意图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来证明儒教的民族主义,可是啊,你们的这种理论恰恰是为正统的儒教所不容的!那仅仅说的是“礼仪”,连文化都还不是。

  《论语正义》曰:“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看到《论语正义》怎么讲没?“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仅此而已。


  (2)
  韩愈《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14]

  看到没有“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直接演绎到后来就是“入夏则夏,入夷则夷”了,连礼仪都不用了。
  只要到中国去了,就是华夏了,只要离开中国了,就不是华夏了。

  哎呀,美国也这样多好啊,现在我到美国来了,我就是美国人了,可是人家美国不承认呀,也不给俺绿卡。
  美国怎么不讲“入美国则美国”呢?

  哎呀,我还很仰慕美国的文化啊,我已经跟美国同化啦,可是,美国怎么还就是不承认呢?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会因为你承认他们的文化礼仪,就承认你是他们的人。

  而华夏,却是这样!贱!

  被儒教搞的。

  (3)
  一个猴子穿个汉服,儒教能把猴子给叫成华夏人,真是就沐猴而冠啊。

  在儒教的统治下,中华世界极重衣冠礼仪,《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衣冠、礼仪往往用来代指文明。

  可是,《周易》是被儒教篡改的,《左传》也是儒教篡改历史而做的。

  华夏民族本来不是这样的。

  (4)
  《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句常常被现在的儒教用来证明自己有民族主义,

  很不幸,这是断章取义,

  全文是“‘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二。史佚之志有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1]

  在儒教《尚书》中,已经明确记载了楚人是纯正的黄帝后裔,这里竟然说楚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说的狭隘的家族观念,而不是民族。

  还有什么‘楚虽大,非吾族也’,

  哎呀,这是在说武汉人不是汉族啊,武汉人,搞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的,竟然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KAO,孔丘你是哪族人?

  华夏人,不遵守华夏礼仪,不尊孔,不信儒教,仍然是华夏人!
  异族人,遵守华夏礼仪,尊孔,尊儒教,仍然是异族人!
举报 回复
楼主:杏花天雨谢春红 时间:2013-05-20 09:28:59

  (5)

  《论语》:“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5]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6]
  《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7]
  “(孔丘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8]
  《孟子》:“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

  仍然只是说礼仪,就没有说血缘的,连字都不提。

  (6)
  民族主义就是指的血缘,
  血统的原意义,就是最真正的意义,
  退变到文化上,就没有意义了。

  儒教徒还什么“发展”到文化层面,其实是“退化”到文化层面。

  血缘是永恒的,而文化只是暂时的。

  后来,儒教还进一步有把民族主义退化到地域层面,“入夏则夏”,更完蛋了。

  (7)

  文化与血统,是两回事情。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而不是一个同一血缘的民族就叫做华夏,

  《春秋》这完全是对华夏的曲解!


  (8)
  《 孙中山先生论民族主义 》明确指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缺乏民族主义,鲜明的指出儒教没有民族主义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尽可欺。

  儒教的一些人在百度百科,有这么一段话
  ----------
  韩愈《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更明确说明了在中国主流的儒家观念里,民族的决定性因素,核心因素正是文化,孔子作《春秋》的时候,已经是用文化礼仪而非血统地域来作为华夷之辩的关键因素。
  ----------

  很不幸,从此,“尊重儒教文化”就成了异族可以“屠杀汉族人”的理由,

  “尊重儒教文化”就可以屠杀中国人,而且这个搞大屠杀的异族,也被儒教承认为中国人。

  然后,再说,“中国人最好内斗”。

  还有一段
  --------
  古人在论述“华夷之辨”时强调周边少数民族同华夏的区别(即落后),以及深刻的防蛮夷、卫华夏的思想。然而,这种歧视只表现为文化上的优越感,除正义性的保卫华夏时的武装外征外,整个中国古代很少有无故征伐周边“四夷”的历史行为,因为这要被看成是“不仁”和“无德”。
  ----------
  华夷之辨使中国全面丧失了进取开拓的能力。

  (9)
  朱熹曰:“礼仪,经礼也;威仪,曲礼也。”朱熹亦曰:“礼书如《仪礼》尚完备于他书。”又曰:“《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又曰: “《仪礼》,经也;《礼记》,传也。”又曰:“《仪礼》是经,《礼记》是解《仪礼》。且如《仪礼》有冠礼,《礼记》便有《冠义》;《仪礼》有昏礼,《礼记》便有《昏义》,以至燕射之礼,莫不皆然。”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决者,皆至于《春秋》而定,非定于《春秋》,定于礼也,故

  太史公自序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程颐亦曰:“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3]

  看到没,儒教的教育是:中国人只要不遵从孔子儒教礼仪,就是夷狄,再进一步,就可以杀,“杀之不为不仁也”。

  这就是狗屁的“华夷之辨”!

  曾国藩就用这个“华夷之辨”屠杀了一亿多汉族人,理由:他们信上帝,不信儒教。

  现在堕落的汉网,就用这个“华夷之辨”,要生生的把推翻了满清的孙中山打倒,最大理由:孙中山是基督徒。

  大家要记住,华夏人,不遵从儒教礼仪,甚至不遵从华夏更古老的礼仪,都仍然是华夏人,不承认两千年儒教文化,甚至不承认更古老的文化,也仍然是华夏人。

  华夏人信了基督教,仍然是华夏人。

  因为,血缘决定人种,而不是文化。

  你的兄弟姐妹信了基督教,在你遭难的时候,仍然会来帮助你。
  满族人尊儒教,仍然会杀你。

  血缘高于文化与文明礼仪,就这么简单的理。

  是基督教推翻了满清,汉人应该知道感恩。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42 #36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2): 毛主席教导我们尧舜禹禅让血腥真相

尧舜禹禅让历来被儒教仁义所称颂,可是那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儒教骗人的。

***晚年批注二十四史时,在《魏文帝被利用》一条中写下了六个字:尧幽囚,舜野死。毛主席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从黄帝开始,权力都是父子世袭,但是到了尧、舜、禹三代君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禅让的神话,这是一个在文明社会都难以做到的大公无私的壮举,却在集权时代发生,你信么?我反正不信。毛主席思想的闪光点在于,他不相信中国历史上那些被儒教称颂的圣人不是婊子,毛主席不把任何人当圣人,敢于怀疑一切,而且,还能提出铁的证据!

(一)
经过秦汉大焚书,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上古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但是,并非没有线索可查。《山海经》和《竹书纪年》是逃过秦始皇焚书的两部上古著作。记载了下面的事情:

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把帝位传给丹朱,但是舜篡权夺位,杀死了丹朱!

《山海经 海内西经》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对丹朱的称呼是“帝”。后世史学研究者据此考证舜的帝位并非从禅让得来。丹朱曾经称帝,而舜则是从他手中夺取了政权。晋代郭璞对本段注解道:“《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这是竹书和山海经相互印证的一个实例。

(二)
李白也记述了“尧幽囚、舜野死”

李白的《远别离》诗: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嶷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诗歌本身跌宕起伏,一咏三叹,然而却有一个疑案:“或言尧幽囚、舜野死”。“或”为谁?数千年前那两位传说中的“英明”帝王,他们的结局到底怎样?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继任者的谋杀?

(三)
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史记正义》,《括地志》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舜囚禁尧,偃塞丹朱,使尧和他的儿子丹朱不能相见。

这就是儒教宣扬的圣人舜干的事情。

(四)
清人王琦在替太白诗作注的时候补充了另一条资料:“《广弘明集》曾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见有囚尧城。”说明到了清代,还有囚尧城这个地名。史记的说法参照尚书,是经过儒教孔丘这个老毒物修订的国史。

(五)
东周法家的韩非子在《说难》里,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一家伙剥了禅让制的皮。明白地说,禅让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然而也是最大谎言。

(六)下面要拿出最有力的证据《竹书纪年》

有必要补叙一下《竹书》的来源,它其实并非一本书,而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在汲郡出土的魏国古墓中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约十几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魏襄王20年(前299)之间的历史,是古代唯一一部未遭秦火和儒家篡改的编年体通史,其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的资料相印证。更重要的,它颠覆了很多传统儒家学说奉为圭臬的记载,其中就包括禅让说,也因此遭到后世儒家的极力禁毁。对尧舜禅让的这段历史,《竹书》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儒教对《竹书纪年》是持续两千年的追杀焚毁,然而屡禁屡出,我很怀疑,秦始皇焚上古书,儒教怎么也持续追杀上古书?他们怎么配合的这么好?显然是一个高度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

秦始皇和儒教为什么都要骗我们?为什么要向我们掩藏历史真相?为什么要让我们仁义,它们自己却恶事做尽!

儒教非得欺骗我们上古仁义禅让的用意究竟是什么?两千年如一日的欺骗我们啊!

各位兄弟姐妹们,儒教到底是想干嘛?

把羊放在狼群里,然后告诉羊,周边都是仁义禅让好人,后果可想而知了。儒教掩藏真相,是要彻底摧毁我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啊!

(七)史记再证!

史记关于舜禅禹的记载,尽管经过修纂,正史仍然透露出些许蛛丝马迹。
据《史记 夏本纪》载:“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居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禹将舜的儿子商均软禁在阳城,而天下诸侯全都听从禹,不去朝觐商均。这一段描写与上文舜对丹朱的做法何其相似!舜将尧幽囚尧城,自己后来也被禹夺取帝位,流放苍梧,这是正史禅让的真相啊。

现在的舜帝陵庙在山西运城市区北10公里处的鸣条岗,据考证,这里只是舜之祀庙,并非真实下葬之处。这一点在史记里已有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因此李白说道“九嶷连绵皆相似”,然而既为帝王身,何至于“孤坟竟何是”?身后凄凉如此。

关于这点,疑问比尧更加彰显。九嶷山区位于湖南境内,湘江潇水之间,距现今主流学派公认的虞舜都城蒲坂(山西永济蒲州镇)相隔甚远。柏杨就曾提出,舜死之际已是百岁高龄,体力所限,不可能再巡狩南方(按《史记》: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则当时应是整整一百岁)。且当时南方为蛮荒之地,虫蛇瘴疠,条件极之艰苦,全没有炀帝、乾隆下江南那般的风光美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一个百岁老人背井离乡,孤独地死在连绵的九嶷山中呢?柏杨给出的答案便是:流放。只有流放,才能对这一反常的现象做出解释。

我都奇怪,面对史记这样的记载,儒教这个大魔鬼是怎么给华夏儿女洗脑让他们都相信尧舜禹禅让的。《史记》中都明确否认了啊!


(八)毛主席再次进行官方定论

舜死之际,娥皇、女英二妃并不在身边。后世传说两人入山寻舜之坟未果,泪洒斑竹,自尽于潇湘,化为水神。这便是李白《远别离》标题的由来。

***有一首诗写道:“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用了这个典故悼念杨开慧。晚年他批注二十四史,在《魏文帝被利用》一条下写了六个字,正是“尧幽囚,舜野死”。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禅让背后的故事,他是相当明白的。


儒教精心编造尧舜禹禅让仁义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谎言下,谁是最大受益者?弱化汉族抵御力,对谁有利?

毛主席非常清楚!

(九)《吕氏春秋》再定论

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汤、武有放杀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
--------《吕氏春秋》

关于尧帝禅让的说法大多出自《尚书 尧典》,这一记载被《史记 五帝纪》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了过去,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信史”。有趣的是,史记还参照了《孟子》,描绘了尧帝禅让时的心理状态:

“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丹朱是尧之子,才能不足以治理天下,因此尧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与其让天下人受苦,不如让我的儿子一个人受苦,将帝位传给了舜,而不是丹朱。

好高尚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们华夏儿女很早就指出来:尧这样做就不是慈父啊!“尧有不慈之名”。

后世禅让说便源于此,然而跟着还有一段记录: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

意思是说,舜感觉他应该当皇帝,而且是“天也”。
显然,“禅让”之后,事实上存在两个首脑。一是舜,二是分封在南河之南的丹朱。然而尧死后,丹朱便失势。

(十)尧是怎么死的?史记对于尧的结局,只有短短两个字:“尧崩。”如何崩?没下文了,不告诉你。

在他禅让之后到死去之前的一段岁月,他又是怎样度过的?对于一个政治人物而言,其政治生命的意义往往比生理生命更加重要。禅让是尧的政治生命在历史上最后一次闪现,也是最辉煌的一次。从此之后,这个人的下落便滑入茫茫不可知的时间深渊里。

到底去哪了呢?

司马贞《史记正义》,《括地志》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段话解释了史记中的两个疑问:一、尧的结局,是“德衰,为舜所囚”;二、“辟丹朱于南河之南”的目的是“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一位历史上公认的圣贤君王何以“德衰”,竟至于非囚之不可,史书没有给出答案。至今河南濮州还有偃朱城,那便是“偃塞丹朱”的处所。实际上这个偃塞就是囚禁。


(十一)“禅代之事,不由己出”
顺便录一则小故事,出自《梁书沈约传》。某次,梁武帝萧衍因事责怪沈约,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说罢,乃辇归内殿。沈约很害怕,回去做梦梦见了先前的老主子齐和帝,怪罪沈约多嘴多舌,抽出宝剑,割断了沈约的舌头。梦醒后,沈约请来道士,给玉帝写奏章。奏章里说,冤有头,债有主,“禅代之事,不由己出”。后竟因此被责而卒。故事其实和禅让无关,但“不由己出”这四个字着实有趣。倘尧舜在世,被问及禅让,大约也要脱口道:不由我出——我可没想要这样啊。

(十二)《竹书纪年》高度的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是唯一一部我们能看到的记述先秦历史真相的书。

儒教根本没有记载真实历史的想法,在孔丘儒教徒看来,史官是要为尊者讳,为圣者隐,隐讳去他们干的坏事,公然的篡改历史,还起了个名字叫“春秋笔法”,这也造成中国这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一部信史,篡改历史是中国人的习惯,而且还振振有词很有理由,“为尊者讳,为圣者隐”,儒教儒生们丝毫不觉得篡改历史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没良心!

而《竹书纪年》乃先秦非儒教徒所作,秉承华夏上古信史体系,史官最基本的良心,记载了真实的历史。

《竹书纪年》与儒教编造的历史颇多违逆,因此持续两千年遭到禁毁。但是很多记载却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相符合!

1.如《尚书·无逸》中提到商朝的“中宗”,《史记·殷本纪》等典籍都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却以为中宗是祖乙,后在清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谓,证明《竹书纪年》是正确的。

2.郭沫若同志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甲骨文、金文的时候,就对《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有较高的评价。
如齐桓公午在位的年数,《史记》中的《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国年表》作六年,《竹书纪年》作十八年,青铜器《陈侯午敦》的铭文记载有齐桓公午十四年的事,郭沫若同志因此断言:“有本铭之‘十有四年’,足证《纪年》为是,而《史记》实非。”(《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3.又如西周厉王以后出现的所谓“共和”,《史记·周本纪》以为是周公、召公两人共同执政,《竹书纪年》的记载却是“共伯和干王位”,说是共伯名和的诸侯代替周厉王,建立了一个新政权。
郭沫若同志十分重视《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这段史实,他说:“共和是共伯名和;这由古本《竹书纪年》、《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表示得很明白,但被《史记》误认为周、召二公共和而治。近时的新史学家也还有根据《史记》为说的,我要请这样的朋友读读朱右曾、王国维的关于《竹书纪年》的研究。”(《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4.此外,由于《史记·六国年表》本身的混乱矛盾,并与其他文献所记不合,战国年代的重建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清代和近代学者在试图排比一个比较正确的战国年表时,主要的根据也是《竹书纪年》。

在儒教蜥蜴人的持续两千年的阴谋禁毁下,《竹书纪年》的原简早已散佚,晋代学者荀勖、和峤、束晳等人所作的释文,也逐渐失传。现存的《竹书纪年》是后人重编的,不是已失传的《竹书纪年》的本来面目。但在南北朝至北宋的一些古书的注释,以及某些类书中,还引用了较多的原本《竹书纪年》的佚文。清代学者朱右曾曾将部分佚文汇辑起来,编为《汲冢纪年存真》。近代学者王国维又在《存真》的基础上重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存真》和《辑校》两书,就是郭沫若同志所说的朱右曾、王国维关于《竹书纪年》的研究。解放后,范祥雍先生又对《辑校》加以校订增补,编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这种从古代典籍中汇辑《竹书纪年》原本佚文编校而成的本子,如《存真》、《辑校》,都称为“古本”。本书也是如此。现存的《竹书纪年》,则被称为“今本”。 现在所能看到的今本《竹书纪年》,较早的有明代天一阁刻本。因此,有人认为“今本”可能就是天一阁主人范钦重编的。但清代雷学淇在《考订竹书纪年》中说,他曾经见过一部元末明初的刻本,可见“今本”不是出于明代中叶的范钦所重编。南宋人罗泌《路史》所引《纪年》中,有一条与“今本“全同,清代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因此认为“罗泌已见‘今本’”。如果此说可信,则“今本”的出现最迟当在南宋时期。今本《竹书纪年》中很多条也是从古注、类书中所引“古本”辑录出来的,但是辑录得很不忠实,并增加了一些显然不是“古本”的佚文,又钞录梁沈约的《宋书·符瑞志》,改头换面,作为沈约的注。经过重编,今本《竹书纪年》中的春秋、战国部分全部用东周纪年,与“古本”用晋国和魏国纪年完全不同。由于“今本”出现的时代较早,所看到的“古本”佚文可能比我们看到的为多,如商纪大戊一代的原注说“《竹书》作太宗”,所据就可能是现在所未能看到的“古本”佚文。因此,“今本”尽管是重编的,仍有其一定的史料价值。

历史的真相能保存至今,是何等的艰难啊!

下回还要告诉你,毛主席还考证出了商纣王是一个仁慈的帝王,所以被杀了,又是铁证!无可推翻!毛主席是一个史学奇才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42 #36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3): 毛主席教导我们商纣王是一位仁慈君主,周文王武王都是大坏蛋。

毛主席教导我们商纣王是一位仁慈君主,周文王武王都是大坏蛋。

商纣王原是“帝辛”,“纣”这个名字是周武王给起的。

毛主席诗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毛主席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毛读书笔记解析》,P1157,转引自高水然:《对纣王的评语》,淇园文萃)

毛主席还说商纣王当年擒获周文王时没有杀死他,只关在羑里后来又释放,一念之仁,造成了自己的失败。对造反的周文王都没有杀死,可见商纣王是一位仁慈君主。

所有关于商纣王如何残暴的说法都是编造的假话,历史越往后,就编造的越多,越详细。我们来看这个过程。

(一)

《尚书》有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一是酗酒
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三是用小人
四是听信妇人言
五是信有命在天
六是不留心祭祀祖先

这六条罪状哪里是罪状呢?分明就是商纣王的无罪证明啊!

这是“原始罪名”,即使照这些罪名,商纣王无非是“昏庸”而已,不至于“暴君”。

(二)
到了春秋时期,纣王的罪状却又增加了一条,即
七、“比干谏而死”,而且到了战国时期,对于比干的死也有了不同的说法。

(三)
《史记 殷本纪》问世后,商纣王更坏了,如:“重刑辟,用炮烙之法”;“九侯女不意淫,纣怒,杀之”等等。从此,历代史家说起暴君必数夏桀、商纣。

(四)

晋朝,皇甫谧这位喜欢写历史书的医生干脆说,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除了剖开比干的心,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想看看胎儿形态。

这时,商纣王已变为毫无人性的暴君。

(五)
明朝虚构小说《封神演义》,更是奠定了商纣王“衣冠禽兽”的民间印象。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暴君”形象是逐渐累加形成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啊,儒教的徒子徒孙们编造历史到了何等的程度!



   儒教天命说历来讲究“成王败寇”,于是,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这些古代成功人士,都被锦上添花似的“包装”成了极好极好的完人、圣人而推出,他们的失败地方(比如尧舜的失位)也被美化成所谓的“禅让”。而夏桀、商纣王等几位可怜而无辜的先生,则因为是失败者,就被“雪上加霜”,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了钩。这些亡国之君,比起前面的开国大帝,何成何败,自不待言,不挤对他们挤对谁呢?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了,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说他是被剖开了心。到了汉朝,刘向更进一步说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


  到了晋朝,皇甫谧这位喜欢写历史书的医生干脆说,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除了剖开比干的心,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想看看胎儿形态。


  学者子贡早就意识到了纣王的悲哀,他本人也有点看不过去,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就是说,纣王虽不好,但不至于如此之坏,所以君子千万别失败了,否则后世的人想举出恶事来说理,就一定涂抹了他来充数!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43 #36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4): 《尚书》记载周灭商牧野之战流血漂杵,并非史记编造的兵不血刃

周灭商的牧野之战非常残酷,根本不是后世儒家《史记》所描绘的“兵不血刃”,“奴隶自己都造反”,“前徒倒戈”、“反戈一击”,“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何以为证?恰恰是儒家老祖宗孔丘亲自编定的《尚书》中说这次战役的牺牲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死者肝脑涂地,敌人踏着他们的血尸像洪水一样涌上来,商人拼死捍卫政权,周人则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夺取之。

以至于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这里发出了对儒教宣扬的“仁者无敌”的高声质疑。

《逸周书·克殷》记载 :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好像还是孟子,看到这里,骂这个周武王是个暴君,人都死了还要侮辱尸体,是仁义的样子吗?

(一)
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血流漂杵”
帝辛一看形势不妙,率军退守王城,周兵奋力攻之。城破,周兵如潮水般地拥入城中,上百万人口的繁华王都,顿时血流成河。此时已近黄昏。帝辛自焚,武王赶到,遂用黄钺斩下纣头,悬之于大白之旗示众。武王登上鹿台,觅得姮己等纣之宠妃,杀之,悬其头于小白之旗。此时,朝歌城里城外,已是一片喊杀之声,大街小巷,如一片火海。上百万人口的朝歌王都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我们知道,当时商纣王的军队正在东夷作战,商纣王组织起来的抵抗力量有相当大部分是东夷俘获的奴隶,为什么这些奴隶竟然并没有向周投降(史载奴隶造反又是假的),为什么连这些奴隶都为商朝死战不降?只有一种可能:周武王是个可怕的怪物!

(二) “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坏人有瓜葛。《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三)箕子《麦秀歌》之证
《史记 宋微子世家》记载:周武王灭殷后,为怀柔殷人,将殷人的亲周贵族之一箕子分封到朝鲜,不以臣子待之。后来箕子从朝鲜来朝见周天子,经过殷人故都(殷,河南安阳),见原本壮丽的商朝宫室被毁,首都城市成了农田,感慨伤怀,咏叹了《麦秀》之歌。歌词为:“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箕子哀怨“狡童”(狡赖的小子,指商纣王)不听自己的话,造成商朝宫廷变农田、殷人被屠杀而亡国的后果。《史记》中写道:“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殷遗民听到箕子的歌,都痛哭流涕。

壮丽的商朝宫室被毁,首都城市成了农田,我们可以想见牧野之战何等残酷。

上面我们是从箕子《麦秀歌》提供的证据来厘定牧野会战和武王挥师入城屠杀殷军和殷人的残酷性,否定了司马迁的牧野会战类似兵不血刃和周师入城类似和平解放殷都的说法。实际上,以箕子《麦秀歌》为证推测武王伐纣时对殷都的毁灭性破坏并非我的首创,最先作出这个判断的是山东省原副省长、山东省政协九届副主席、山东省慈善总会会长、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会长谢玉堂。他在2011年7月出版的《甲骨文的由来与发展》一书中说:“周武王十三年,纣王时的重臣箕子到周朝朝拜时特意去旧都看了一次,当他看到昔日的首都一片淒凉,不禁悲从中来,欲哭无泪,并为此作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谢先生由此推测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这对安阳(引者按:谢先生实际指的是位于今安阳一带的纣之王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上述两处引文均见于谢玉堂著《甲骨文的由来与发展》第106-10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关于牧野之战残酷性及武王挥师入城对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末商王都的破坏程度,历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尚书》等古文献中的“血流漂杵”和战后殷都在几年内沦为废虚说;一个是《史记 周本纪》描述的牧野之战兵不血刃景象和武王挥师入城受到城内百姓热烈欢迎的殷都和平解放景象。《史记 周本纪》中的说法类似于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和平解放北平(北京)那样,它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北京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的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上述两种说法哪一个可信呢?衡量的标准可以看也仅能看周师在牧野会战得手后,武王挥师入城时对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殷都的破坏程度。如果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殷都完好无损,则是《史记 周本纪》的类似“兵不血刃”说或是类似“殷都和平解放”说对;如果殷都受到极大的破坏,以致两年后沦为箕子笔下的一片废墟,则是古文献的“血流漂杵”说对。

类似“兵不血刃”说或是类似“殷都和平解放”说缘于司马迁的《史记 周本纪》。《史记 周本纪》说,因殷军奴隶兵倒戈,周兵在牧野轻而易举地大败殷军,逼得纣王退回鹿台自焚。武王在牧野得手后,挥师入城时,纪律严明,深得各路诸侯拥护,殷都百姓纷纷出城,在城郊列队欢迎周师。于是武王派群臣告诉殷都百姓说,上天将赐福给大家,快庆祝解放吧!殷都百姓都对武王感恩戴德。殷都百姓是否载歌载舞庆祝解放,《史记 周本纪》中未作交待,想来如果“兵不血刃说”成立,殷都百姓载歌载舞庆祝解放也应该有之 。(《史记 周本纪》原文是“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拜毕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 ’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司马迁的这个类似兵不血刃说版本,看是合情合理。但却无法解释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当时地球上最繁华的城市殷都在短短两年内就沦为箕子笔下一片废墟的历史难题。
“血流漂杵”说,缘于《尚书 武成》。原文是: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尚书》这段话中用“血流漂杵”描述这场战争的悲惨景象。
从比《史记》更早的箕子的《麦秀歌》可看出,箕子作《麦秀歌》时,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殷都已经沦为一片废虚,这是支持“血流漂杵”说的铁证。《麦秀歌》是箕子被封朝鲜回来朝周,还武王顺水人情途中,路过朝歌时写的。《史记 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后二年(即公元前1044年),武王向箕子问道。《麦秀歌》当然就是箕子在武王克殷后的第二年写的(即公元前1044年)。武王克殷后两年,有上百万人口的当时地球上第一大城殷都就沦为箕子笔下的一片废虚,这能说是武王在牧野会战得手后和平入城么?所以可以断定当年牧野会战及战后武王挥师入城是非常残酷的,《史记 周本纪》说武王挥师入城时殷人出城列队欢迎根本不可信,真正的史实应该不是殷都和平解放,而是殷都当年受到极大的破坏。
如果殷都,在武王克殷后,仅两年就沦为一片废墟为真,则“血流漂杵”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牧野会战期间的“血流漂杵”,一个阶段是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的“血流漂杵”。(请读者注意,这是在纣王儿子武庚复国被诛之前,即是说在周公平叛之前,殷都就已经沦为一片废墟了。)

周灭商死了多少人呢?一个你不敢想象的巨大数字!请听下回分解。

数字大到了足以让我怀疑,这是一次外族入侵,也就是说西岐周人不是汉族人。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16 pm

***(腐 敗)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1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44 #36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5): 野蛮异族西周对汉族商朝人民血腥屠杀超过一亿,史料铁证!

《尚书 武成》记载“血流漂杵”,血流成河,连木杵都能冲走。

《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磿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

斩首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如此魔头,天理不容,姬发窃位三年而暴毙。一亿十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个人头,多么可怕!

如果是真的,那么只有异族入侵,才能是这样巨大的屠杀!两千年来,只有蒙元满清的入侵,可以与此数字相比。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周商文化特别是信仰差异这么大!

我们汉族人本来拜的是天道,并没有祖先崇拜!更不会法于祖先!我们汉族本来绝不会把祖先当神来祭祀崇拜!这些都是后来异族周人入侵中华后带来的。

这个事情事关重大,涉及汉人原始天道上帝信仰的迷失问题,后几篇详述。

汉人本来是信仰上帝的,你惊异么?殷墟考古学已经是铁证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花如此大的笔墨详述商周之际的原因所在。

当然,《逸周书》这个数字有没有被满清四库全书篡改过,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是被篡改过的,那还不能以此为证据把周人当成异族。不过,我们还有文化信仰崇拜大幅变化上的证据。

还有各种风俗习惯,我们汉族商朝本来非常喜欢商业,从周两千多年以来,却一直重农抑商,让人民都当农民是一种异族奴役的方式。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46 #36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6): 汉族商朝遗民持续几百年反对周朝压迫

周武王逼死纣王后,为了安抚商民,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管理商地,武庚对周的“厚遇”毫无感激之情,在第二年就率领商民造反,周用了三年时间,才勉强把这场暴乱镇压下去,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

周王朝的统治并不太平,内有心怀亡国恨的殷遗民,外有敌视周人的原殷人盟友淮夷和楚人等,特别是南方楚国,一直与周是南北朝的关系。楚国怀念商朝,绝不向周朝投降。

周公的儿子分封到鲁,被徐夷、淮夷围困,成王派军队才得以解困。周穆王时期(前976年 —前992年),徐夷与淮夷联合九夷伐周,周穆王只好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来楚人从长江进入淮河,统一了淮夷和徐夷,势力直抵山东南部,与周人对抗。周昭王时期(前995年 —前997年),周人征伐楚人,全军覆没,周昭王君臣都被淹死在汉水里。

郭沫若在《殷契粹编》中写到:“殷代文化为我国文化之渊源,中国北部开发于殷人,南部长江流域之徐、楚文化,实亦殷之嫡系。盖徐、楚乃殷之同盟而周之敌国,亘周代数百年间积不能相能者也。”

到西周后期,周朝朝廷和诸侯国中的原殷遗民后代势力逐渐成长,公元前841年,以殷人为主的百工和商人因反抗过度勒索而起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出奔,周召二公当政。从此周人对殷人的控制更为无力了。为了继续怀柔殷人,周王朝任用了不少原殷人贵族的后代在朝为官。从事工商业的殷人后遗势力也日增,殷遗民士卿干政,分享政权,成为周人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诗经》之中,有不少诗篇表达了一些周人对此的忧虑和悲叹。

王叔郑恒公知道西周力量已衰败,与商人订立互助盟约,请商人帮助他建立新的郑国。而正是依靠商人支持建立的郑国,在公元前707年敢于与周天子军队对抗并打败周天子,这是中原诸国中的第一个。郑国也是中原诸国中第一个放弃周朝礼制,推行变法的国家(公元前543年子产执政前后)。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下降,这是周人衰败的表现。而周王朝“乱臣贼子”层出不穷,与殷遗民后代势力的重新抬头极有关系。

孔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尊王攘夷”,

让人尊异族周为王,挤攘汉族为夷。

但是,结果最后死前七天他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世竟然是汉族商朝后裔!一辈子维护周礼完全干错了!孔丘那个哭啊……

这是《史记》上详细记述了的,这个事情等到后边讲。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0 #36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7): 毛主席大骂儒教三仁的汉奸本质

毛主席在为纣王平反同时,又挥起大棒打倒了为儒教众多史家歌颂了三千年的“三仁”,骂他们是汉奸!

儒教“三仁”是周灭商期间向异族周卖国卖汉族求荣的微子,箕子,比干。

“三仁”之首的微子,首当其冲,成为毛主席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汉奸”、“里通外国”分子。他说:“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见***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收入陈晋主编《***读书笔记解析》。)

《史记 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微子,他曾劝商纣王要提防周人,但商纣王不听。周武王打败殷军,攻入都城时,微子带着商王室的祭器,光着上身,把自己的双手反捆起来,左手中牵着一支羊,右手捏着一把茅草,脆着向前走,到周武王军门前告罪投降,周武王释放了微子,仍保留了他的贵族爵位(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的历史观是博大精深的。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知道***人民历史观,不知道毛主席还有更加深刻的历史观表述。辟如***为秦始皇、曹操大唱赞歌,表现了反传统历史的创造性思维,充满了辩证法。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毛主席同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和书记处书记史向生、赵文甫、杨蔚屏、戴苏理五人作了重要谈话,涉及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谈话,为商纣王翻案的历史谈话,为商纣王翻案。
下面是摘录:
  “毛主席:你这个汲县是夏禹封的,汲县人是大禹的子孙。商朝纣王亡了之后,微子被封为宋,就是现在的商丘。
  吴芝圃:从封丘到濮阳、夏邑、商丘、杞县,一直到禹县,这都是夏朝活动过的地方。
  毛主席:商朝起于商(现在叫商丘),后头它的后代搬到豫北殷(今安阳小屯村)。武王伐纣,还在朝歌(今淇县)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庚后来跟武王的弟弟管权、蔡叔同盟造反,起来反对周朝。
  吴芝圃:管叔就封在这个地方,郑州的老城就叫管城。
  毛主席:蔡叔就封在蔡,后头变成上蔡。对于周朝说来.管叔、蔡叔都是叛乱分子。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活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了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毛主席这段话高度评价了商纣王,是反潮流的,因为众所周知,商纣王是人人皆知的昏君,是不是他老人家讲错了呢?如果笔者没有经历过文革,就一定会认为***说的不对,但经过文革了,自然就赞成***了。为什么呢?因为公开出版物谈文革都是假的,是颠倒黑白的,所以自然要联想历史。原来,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都是胜王败寇的历史,都是被加工曲解的历史。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自然武王是率仁义之师替天行道的明主,而纣王就是领乌合之众逆历史规律的昏君了。
  
毛主席还讲了汉奸问题,比干、箕子、微子等是不是卖国分子?如你站在商朝立场上,他们肯定是汉奸、卖国求荣,而你站在周朝立场上,一定会表扬他们与时俱进,崇尚自由,成了英雄了,并把他们写到史书上大肆宣传,让商国之民学习效法了。正如当今活跃在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分子,对他们的一切卖国行为,敌国一定会大加赞赏,又封民主斗士,又发美金奖励,希望中国人都如此,都与时俱进,那时灭中国的目的也就实现了,大可美其名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毛主席诗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真是一句顶一万句,笔者是非常相信的。

毛主席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毛读书笔记解析》,P1157,转引自高水然:《对纣王的评语》,淇园文萃)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1 #36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8): 孔子临终前七天明白自己身世本为殷商后裔,反出周礼儒教,痛哭七日而死

从孔子幼年,周公的灵魂就一次又一次的找他,他很多次梦见周公,梦中向他传周礼,一直到他很老时,才“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孔子不知道自己本来的身世,就以为自己是周人。可是,临终前,孔子知道了他的身世:不是异族周人,是汉族商人。

汉族商跟异族周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孔子一生为周礼复兴“尊王攘夷”而奔波,歌颂周朝镇压商朝遗民的反抗。

无意之间,孔子成了自己民族的大叛徒,当他最后明白了这一点,痛哭流涕而死。孔子临死前灵魂中这场惨痛的悲剧,千百年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孔子最后七天的眼泪,《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明岁,子路死於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这是说,孔子死前七天,哭着对学生子贡说:夏族人死后,在未葬之前,灵柩要停放东面的台阶上,周族人的灵柩要停放在西面的台阶上,殷族人的灵柩要停放在中门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落祭奠在两柱之间,我的祖先是殷人呀!

孔子的梦,为什么孔子如此确信呢?为什么他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予始殷人也!”(我的祖先是殷人呀!),为什么他临死前痛哭流涕?


《史记 孔子世家》开篇即写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这是说,孔子生于鲁国,他祖爷爷是宋国人,叫孔防叔。祖先来自宋国,这与孔子殷人出身关系密切,因为宋国是西周初年由殷遗民为主建立的。我们多少费点时间来了解一下有关历史背景。
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人建立商朝。公元前1300年前后,殷王盘庚率殷人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以后商人又被称为殷人。河南安阳作为殷人的首都,共有273年的历史。公元前1066年(范文澜《中国通史》),周人从陕西渭水一带东下,在牧野(今河南汲县)打败殷人,在“流血漂杵”的基础上建立西周王朝。周人本臣属于殷人,打败殷人后成为殷人和殷人其它臣属国的统治者。由于周人人数远远少于殷人,经济、文化也不如殷人发达,所以西周初期,周人统治权力的逐步建立颇费了一番功夫。为怀柔殷人,周武王最初仍将殷遗民留在其旧时都城河南安阳一带。但是殷人亡国,内心并不顺服。公元前1062年前后(范文澜),周武王在征服殷人后四年去世,殷人随后起义。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两次东征,率军镇压,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殷人起义最后被镇压,殷人旧都被周公彻底摧毁。殷人起义失败后,周公将殷人各部族强行分散到各地,分别由周族诸侯国控制,殷人最后成了亡国奴。殷人起义的组织和参与者(殷顽民)沦为周人奴隶。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周武王灭殷后,为怀柔殷人,将殷人的亲周贵族之一箕子分封到朝鲜,不以臣子待之。后来箕子从朝鲜来朝见周天子,经过殷人故都(殷,河南安阳),见原本壮丽的商朝宫室被毁,首都城市成了农田,感慨伤怀,咏叹了《麦秀》之歌。歌词为:“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箕子哀怨“狡童”(狡赖的小子,指商纣王)不听自己的话,造成商朝宫廷变农田、殷人被屠杀而亡国的后果。《史记》中写道:“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殷遗民听到箕子的歌,都痛哭流涕。

周王朝的统治并不太平,国内有心怀亡国恨的殷遗民,国外有敌视周人的原殷人盟友淮夷和楚人等。周公的儿子分封到鲁,被徐夷、淮夷围困,成王派军队才得以解困。周穆王时期(前976年 —前992年),徐夷与淮夷联合九夷伐周,周穆王只好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来楚人从长江进入淮河,统一了淮夷和徐夷,势力直抵山东南部,与周人对抗。周昭王时期(前995年 —前997年),周人征伐楚人,全军覆没,周昭王君臣都被淹死在汉水里。郭沫若在《殷契粹编》中写到:“殷代文化为我国文化之渊源,中国北部开发于殷人,南部长江流域之徐、楚文化,实亦殷之嫡系。盖徐、楚乃殷之同盟而周之敌国,亘周代数百年间积不能相能者也。”

到西周后期,周朝朝廷和诸侯国中的原殷遗民后代势力逐渐成长,公元前841年,以殷人为主的百工和商人因反抗过度勒索而起义,周厉王出奔,周召二公当政。从此周人对殷人的控制更为无力了。为了继续怀柔殷人,周王朝任用了不少原殷人贵族的后代在朝为官。从事工商业的殷人后遗势力也日增,殷遗民士卿干政,分享政权,成为周人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诗经》之中,有不少诗篇表达了一些周人对此的忧虑和悲叹。王叔郑恒公知道西周力量已衰败,与商人订立互助盟约,请商人帮助他建立新的郑国。而正是依靠商人支持建立的郑国,在公元前707年敢于与周天子军队对抗并打败周天子,这是中原诸国中的第一个。郑国也是中原诸国中第一个放弃周朝礼制,推行变法的国家(公元前543年子产执政前后)。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下降,这是周人衰败的表现。而周王朝乱臣贼子层出不穷,与殷遗民后代势力的重新抬头极有关系。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微子,他曾劝商纣王要提防周人,但商纣王不听。周武王打败殷军,攻入都城时,微子带着商王室的祭器,光着上身,把自己的双手反捆起来,左手中牵着一支羊,右手捏着一把茅草,脆着向前走,到周武王军门前告罪投降,周武王释放了微子,仍保留了他的贵族爵位(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周公镇压殷人起义后,将微子封到河南商丘,其部族的一部分随微子在商丘建立宋国。所以宋国为战败的殷遗民中的一部分人所建,保留了殷人的文化风俗,所以孔子也说:“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而孔子的祖爷爷是宋人,后来迁移到鲁国,而孔子生于鲁国。这就说明了孔子的家族来源,他应当是殷人宋微子部族的后代。

从孔子临死前所说的话看,这个祖宗源流,孔子早时可能并不知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颜家少女在野外交合而生孔子(非周礼,这倒像殷人习俗)。孔子少孤,连自己父亲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显然孔子父亲的社会地位极低贱。孔子并不了解自己的出生身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这是说,鲁国的季氏举办宴会,款待士人。孔子与一些士人一起去,被季氏的大臣阳虎骂,说:“季氏是款待士人,不能款待你。”“士”是周族中最低级别的阶层,只是周族中的平民阶级,阳虎骂孔子,是骂孔子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孔子家庭的社会地位够不上“士”的级别。鲁(今山东曲阜)是周公的封地,由周公儿子伯禽管理。周公东征镇压殷人反抗后,将殷遗民的六个部族分到鲁国,由鲁公控制。在鲁国,这些殷遗民的后代属于最低贱的阶级。虽然后来周人与殷人之间的差别在减少,但在贵族阶层中,殷人仍被视为低贱之人,所以阳虎不准孔子混入“士”阶层。孔子的祖父孔防叔由宋(河南商丘)迁鲁,也可能是来投奔亲戚。孔子随士人一起去参加季氏宴会,这是因为他并不明白自己的出身,他以为自己可以算得上是周族的士阶层。孔子早年“贫且贱”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周族贵族的权威充满着敬畏。他后来所说的君子要“畏大人”,正是他这种生活经历的反映。

孔子临死前,才从梦里确认自己是殷族的后代,痛哭流涕,七天后就死了。从孔子的一生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伤心透骨的悲剧。

孔子说:“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他从来强调以血缘为核心的忠孝,讲求祖先崇拜,重视家族主义,但孔子正是追从了弑杀他祖先的周人。孔子崇拜周公,而正是周公镇压了殷人起义,摧毁了殷人都城,并将殷人迁往各地为奴。孔子崇信周朝礼乐文化,而周礼正是用来压制殷人反叛,建立周人特权等级制度的办法。孔子讲尊卑有别,痛骂乱臣贼子侵犯周王室的权威,而周人正好曾是殷人的乱臣贼子。孔子讲尊王攘夷,他所尊的周族的祖先,正是当年反叛殷王的殷臣周人。而他所攘的夷,正是当年殷人的盟友楚人。孔子讲忠孝,但对殷人来说,孔子是认敌作父,背本忘祖,绝对不忠不孝之人。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这是儒家的信仰。孔子为周人和周文化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痛恨侵犯周人权威的人和事,但到临死之前,才发现自己原本是殷人,周人与自己本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如何去面对他的祖先和学生呢?他如何去面对那些他所痛骂和排斥的反抗周人特权的其它思想家和行动者呢?《论语》中记载:孔子曰:“我不想再讲学了。”子贡曰:“您如果不讲学,那么我们还记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源于孔子老师老子的理论)这句话中,孔子等于是把他过去所讲所做的一切都否定了。老天开了孔子这么残酷的一个玩笑,孔子还能说什么呢?孔子的最后七天,都在想些什么呢?一辈子的信念和努力,全搞颠倒了!

周人入主中原,与后来满清入主中原情况极为类似。孔子所处春秋时代,与满清王朝后期情况极为类似。战国时期,则与中国近代的内战极为类似。满清后期的曾国潘,走了孔子走过的路。但与孔子不同的是,曾国潘是自觉选择了拥戴清朝,他大汉奸没有民族血缘的心理压力,而孔子则是不自知的,他不自觉地在民族和文化上都全面背叛了自己的祖宗,当孔子明白自己的身世后,他承受不了内心民族血缘情感与自己思想行为之间矛盾的冲突,孔子因此而殉难。

殷文化与周文化有很大差别,据杨宝成著《殷墟文化研究》,从安阳殷墟考古发现看,在商代社会里,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女性贵族不仅可以参与国事,而且还可以拥有军事指挥权,这就是为什么周武王伐殷时指责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殷人这种男女平等的历史,被后人演义为“纣王与苏旦妃”的商纣王淫乱失国的故事;殷人信仰上帝,所以除了祖宗祭祀外,还有更为隆重的上帝祭祀活动,这就是周武王所责怪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殷人的社会阶级结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王、二是众人、三是战争奴隶。凡外族奴隶逃往殷国,就获得自由,所以其它国家的奴隶常常选择逃往殷国,这就是周武王责怪的“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殷朝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王族成员并没有多少委任官职上的特权,这就是周武王责怪的“遗其王父母弟不用”;殷人重视工商业,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制造业技术,崇尚经商谋利;殷人传统不讲人治,而讲严刑法治,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化。周朝建国,减轻了殷人残酷的刑杀,但也因此倡导“德治”,留下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德治人治和等级特权礼制的传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文化衰败,如果没有孔子的努力,周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会如此深重。历史为战胜者所写,在周朝留下的典籍中,殷人的亡国成了罪有应得,殷文化也成了只讲刑杀、淫乱、谋利的罪恶的文化,将殷人的成就盖了一块黑幕。但其实,春秋战国动荡所摧毁的,正是周朝和周文化的统治者,而殷文化的许多优秀要素,则通过后来的道家和法家传下来。如果孔子早知道自己是殷人,他未必会如此迷恋周王室和周文化,他未必会以维护周王室和复兴周文化为已任,如果这样,也许中国文化的走向会大有不同。

周公邪灵为什么向孔子托梦,为什么屡次在孔子梦中出现欺骗孔子,为什么利用完孔子后又抛弃了孔子?

以前孔子见老子,老子送了他几句话,其中一句这样说:“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告诫孔子不要自私,要讲忠孝,为君父献身。老子自然明白孔子对周王朝是讲够了忠孝的,但他为什么还这样劝孔子呢?身为史官,老子深明久远的历史。身为楚人,老子对周文化所强调的周人等级特权制度十分厌恶,因此,可能老子对孔子所说的这番话别有深意,但他没有点破,而是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怪不得孔子离开老子后,一头雾水,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悲哉!孔子!

孔子临终时否认了自己所讲过的一切儒教礼仪忠义言论,认为那都是罪恶的,但是,周公邪灵利用孔子已经达成了它的目的,后来儒教彻底摧毁了华夏文明,就已经不是孔子能左右的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1 #36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89): 《史记》篡改孔子最后时期的相关史料痕迹

我们可以看到,《史记》中“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是添加上去的,礼记中没有。这是后世儒生为了推行儒教而添加的。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明岁,子路死於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我们可以看到,《史记》中“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是添加上去的,礼记中没有。

孔子当时,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殷商后裔身份,已经不想让天下听他以前的那些周礼儒教的话了,他自己都不信了,怎么会没来由的抱怨什么“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呢?比《史记》更古老的《礼记》证实了这一点。

梦奠一事,“予始殷人也”,明显是对兆死之梦境为何是“梦坐奠两柱之间”而不是坐奠于别的地方的说明。丧礼反本,追本父祖啊。

论语明确记载,孔子临死前,已经不想讲他以前的那一套了。更没有抱怨“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曰:“我不想再讲学了。”子贡曰:“您如果不讲学,那么我们还记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源于孔子老师老子的理论)这句话中,孔子等于是把他过去所讲所做的一切都否定了。老天开了孔子这么残酷的一个玩笑,孔子还能说什么呢?孔子的最后七天,都在想些什么呢?一辈子的信念和努力,全搞颠倒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2 #37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0): 号召大家到野外做爱,破周公之礼

我们汉族商朝时期是非常喜欢在野外做爱的,幕天席地,鸟语花香,花前月下,良辰美景。

可是,到了周朝,周公之礼,竟然不让我们在野外做爱,把这个给污蔑为“野合”。

这个周公,叫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非常邪恶,我们汉族商王帝辛的儿子武庚反抗周朝,就是被他镇压的,后来他还杀了周武王,自己独揽大权,传出来什么“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什么“周公解梦”,我看完全是在骗人呀根本不是那个解法,就是这个周公。不过他有入梦大法,孔子就是被他入梦操控的,孔子临死前七天才明白,那个哭啊。

什么“周公在此,百无禁忌”也是假的,最多的礼仪规矩就是这个周公定的。

引用一下
----------
周公亲自制定礼仪。周公从婚礼入手,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合称“婚义七礼”。

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其仪男俯女仰,男尊女卑,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其实,就是男上女下传教士姿势,周公不许女上男下。

----------
这里是有阴谋的,要操控人,奴役人的思想,首先就要从婚姻礼节入手,知道了吧。这里可以动你的先天。

而且为了推行准确,史载周公还亲自跟皇后当众表演,最后是表演“敦伦”,就是性爱啦,皇后拒绝跟他当众表演,他也做罢。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3 #37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1): 号召大家婚前做爱,恢复华夏殷商古风

华夏古风,男女相爱,互相判断合适了,就可以做爱了,商朝时期就是这样的。

可是,周灭商后,这些全变了!周公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事情都叫“周公之礼”了。

而我们汉人商朝时期,根本没有这条规矩!

你判断对方合适,才能做爱,
没有判断对方合适,就不能。

与结不结婚没有关系,

你结婚必须是先判断对方合适啊,没判断对方合适,怎么就结婚呢?判断对方合适了,才能结婚啊,

那么你婚前已经判断对方合适了,为什么就不能做爱呢?
如果没有判断合适,又干嘛要结婚呢?

而且,这事情夜长梦多,你不捷足先登,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未知的事情……

“周公之礼”是把表面礼仪放在内心感觉之上,是本末倒置!是奴役人,操控人精神的重要步骤。

而且,我们看到,周公之礼是根本不给你判断对方合适不合适的机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管你内心感觉怎么样,就是要奴化你。

中国的父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残毒的父母,两千多年来,制造了多少“孔雀东南飞”的巨大悲剧!

你们怎么以为你们有资格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呢?谁给你们的权力呀?就是这个儒教始祖周公旦。

婚姻操控,生殖操控,性操控,是精神操控的重要手段。

我们汉人在周代以前,根本没什么周公之礼!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3 #37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2): 儒祖周公杀周武王后称王,汉儒为何要隐去此事

儒祖周公杀周武王后称王,汉儒为何要隐去此事

------------------
平定三监
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邶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卫由蔡叔度掌管,庸S由管叔鲜掌管,史称“三监”。(也有的说管叔、蔡叔、霍叔称为“三监”。但说霍叔为“三监”之一,《史记》、《汉书》等都不载。)管叔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一带),蔡叔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一带)。封叔旦于鲁(今山东曲阜),为周公。封太公望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封召公爽于燕。(今北京西南,一说在北京。)
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中有不少周公称王的记载,只是到了汉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于是才有周公是“摄政”、“假王”等等说法。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周公解梦》一般相传为周公所作,人们也就不可避免将周公与梦直接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的原因。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洗完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脯」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连占卜都不用了,不合周代习惯规矩啊!而且,为什么汉朝之后,一直要隐去周公称王的事实呢?还隐去了孔子封侯的事实!因为退让一部,对宣扬儒家礼仪更有好处。

啊呀,满清有平定三藩,周朝有平定三监,怎么这么相似?

------------------------------
自从周代商之后,迷惑与欺骗中,让中国越来越差劲了,周公孔丘的儒教让中国人越来越奴性!最后夸张到20万清兵就能踏平的地步,冷兵器时代噢,还极度悲惨地可以从东北一直屠城到扬州!

那时,三个清兵,用了半天时间,让一百多个扬州男人,也是中国的爷门们排着队,慢慢地把头都砍了! 对,是排着队,是不急不忙地、慢慢地砍下了一百多个中国汉族男人的头,没遇到一丝的阻力与反抗!

想想看:真的是不如奴隶,奴隶,你无缘无故地杀他,他还会反抗的!

更进一步说:杀只鸡,鸡都会反抗!!!!!

我们那些曾经的教化、教育、信仰、说教里、、、、,还有一点文化的渣滓吗? 是有善意于我们中国人的吗?会来自我们真祖宗的吗?

下面,关于商纣王的事情,已经研究的非常精辟了,我要转载几位学者分析的文章。

周代商,涉及华夏信仰迷失和奴性灌输来源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仔细考察,最大的线索就在这个时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4 #37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3): 妲己也是好姑娘,是谁将纣王和妲己妖魔化

(转载之一)

深夜,我翻开了历史的案卷,当我看到夏桀、妺喜和纣王、妲己的案例时,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疑惑,妹喜和夏桀,纣王和妲己的故事为何会如此相似?就好像是相同情节的剧本换上了不同的主人公。

据此疑惑,我认真研究了纣王和妲己的案卷,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妲己也是好姑娘,是谁将纣王和妲己妖魔化

商纣的历史案卷

罪犯:纣王、妲己
犯罪恶果:八百多年的大商王朝覆灭
纣王简历:男,原名 “帝辛”(或“子辛”),“纣”这个词在《集解谥法》上是“残又损善”的意思,纣王是周武王后来给他起的“谥号”。
纣王虽然是商王帝乙的第三子,但因为其是嫡子所以继承了大统,《史记》:“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故启大而庶,纣小而嫡。”
纣王有才能,且勇敢、善战。《史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王世纪》上称其:“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妲己简历:女,她并不姓苏,而姓己,她来自有苏氏部落,是纣王伐有苏时的“战利品”。《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她很美,《帝王世纪》:“有苏氏美女。”再补充一句废话,有苏氏部落以九尾狐作为图腾,所以后世多传说妲己是狐狸精附体。

罪行:
证据确凿的有六条。
第一,重刑
举例说明:炮烙和虿盆,传说这两样都是纣王和妲己发明的。
虿盆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炮烙是有的,《史记》上说:“主而诸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
《史记》中并没有详细记述这种刑罚如何操作,没关系,有旁证。
南齐史家邹诞生对此有相关的解释:“见蚁布铜斗,足废而死,于是为铜格,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
《烈女传》也说:“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砲格之刑。”
以上记载就像是炮烙的使用说明书,步骤是这样的,让罪犯在烧红了的铜柱上走,然后人会因为太烫而失去平衡,或是掉到热碳中活活烧死,或是倒在红热的铜板上被烧烤而死。这种连男人看来都不忍看下去的刑罚,妲己却竟然能笑出声来,并能以此为嗜好,令人汗颜。

第二,酒池肉林
所有史书、野史、小说中都有的情节,不费力抄录了。

第三,超级淫乱
《史记》上说:“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靡靡之乐”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像《哈狗帮》之类的***,或是像妓院里,韦小宝爱听的那种“十八摸”之类的下流歌曲,“北里之舞”我个人认为就是最早的“脱衣舞”,这点在《烈女传》上也有印证。
《烈女传》上说,纣王让男人和女人都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在酒池肉林之间相互追逐,以此取乐……恐怕这就是最早的“黄色电影”。

第四,修建鹿台,耗费民力
《史记》上说:“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后来皇甫谧、刘向等多位史家在自己著作中形容鹿台:“大三里,高千丈。”据说修建鹿台的时间就用了七年,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第五,纣王尊敬妲己
纣王常常因为妲己的好恶来决定人的生命,妲己喜欢的人升官发财,妲己不喜欢的杀了活该。
这条罪行的记述比比皆是,摘录三条,供大家参考:
《史记》上说:“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烈女传》上说的更具体:“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
《吕氏春秋》里也说:“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
请注意吕不韦的说法,《吕氏春秋》上干脆说妲己已经亲自上阵打理政事,妲己正式的走上了政治舞台,纣王实际上成为了傀儡君王。这种说法很有市场,香港版的《封神榜》和日本漫画《封神演义》都采用了这种说法。
《烈女传》用了一个词形容这个事情,叫“牝鸡司晨”,牝鸡就是母鸡,司晨就是打鸣,该你干的活你不干,不该干的都干了。

第六,残杀忠良
君王拒谏是历史上常见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君王。
忠臣死谏是历史上常见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忠臣。
商朝死谏的大臣就是比干。
《史记》上说:“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这是大家一个比较熟悉的情节。
《烈女传》上把这句历史上最血腥的话,让妲己说了出来,“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
纣王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其他大臣,《括地志》上说:“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纣王的大哥微子启脑筋比较灵活,跑的也较快,提前投降了西周政权。

案卷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这些,这六大罪状足可以灭亡一个国家。

纣王和妲己好像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灾星,从即位到当政都是这么的邪恶,所以历史毫不留情的判了这两个人死刑。

《周书》:“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
《烈女传》:“纣乃登廪台,衣宝玉衣而自杀。”
司马迁觉得纣王自杀是便宜了这个恶徒,干脆补充了一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虽然纣王已经在鹿台上自焚了,但是他的头还是被砍了下来。

妲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烈女传》记载:“武王遂致天之罚,斩妲己头,悬于小白旗,以为亡纣者是女也。”
商朝灭亡就是因为这个女人,杀掉她是顺应天意。所以武王也砍了她的脑袋,。

看完上面的一切,有人会问,还有啥好说的,你不会把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罗列出来吧。
如果是这样,我就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以上的记载,其实有诸多疑点,我们分析一下,上面这些事看似很有依据,但是真的这么有道理吗?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就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不过子贡充其量就是个喊冤的,他手里面没有啥可以翻案的证据。

我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找证据是我的强项,经过我的细细查证,我终于找到了为纣王和妲己翻案的实质性证据,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我可以把案卷中的六条罪行逐一推翻。

辩护:

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条罪行是滥用重刑,残害百姓。

这条罪过百分之二百是后人加上去的,因为《尚书》中开列了周武王昭告天下的纣王六大罪状中都没有这一条罪状,很明显这条罪状是后人硬加上去的。

不容否认的是商朝的刑法很严重。但是《尚书·大禹谟》里的记载,夏朝时就已经有了砍头、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车裂、腰斩、绞杀、烧死、弃市、灭族等各类残酷的刑罚。像把人剁成肉酱这种刑罚并不是商纣王发明的,只是承袭了前朝的旧制而已。

《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知道孔子怎么解释这条法律吗?孔子说有道理。理由是如果扬灰时恰有路人,使其满面蒙尘,那此人必定发怒,怒就会斗殴,因殴斗罪,按当时法律要灭三族。所以,弃灰于道看来过错轻,实则重。
所以,《尚书·康诰》说“殷罚有伦”。

相信炮烙这样的刑罚在当时是有的,只是没有这么“别开生面”而已,不像后世传的这么变态,估计样子就是像《封神榜》里演的,把人绑在一棵铜柱上“烤”死。
至于抛开孕妇肚子的说法,晋朝之前都没有,而在晋朝,高级医师皇甫谧(他第二职业是史学家)写史时,犯了“职业病”,才演绎出妲己要解剖了怀孕的妇女和看看过冰河的行人骨骼结构的事件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纣王和妲己因为刑罚过重而亡国的说法并不成立。

后来比纣王和妲己刑法更重的有的是,都没亡国呢。

第二条罪行,建造酒池肉林

关于“酒池肉林”, 考古专家们在商代第一个都城--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池底内凹。专家称这就是传说中的“酒池”。

但是这不是传说意义上的大酒池,只不过是一间皇家庄园的池塘而已。

说纣王好酒,这没错,商朝人都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饮酒这个习惯已经蔚然成风。百姓亦如此,更何况君王呢?

而且可以说当时的酒和现在的白酒相比,度数很低,绝不足以使人乱性。

对于肉林那就更是胡说了,把肉挂在林木上,用不了两天,肉就会臭掉,招来苍蝇蚊虫,就算天天换肉,那里的味道也绝不会好闻,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腥臊恶臭”,纣王会选择这样的地方享乐吗?

只要鼻子没毛病,就不会。

所以酒池肉林之罪也不成立。


第三条罪行,淫乱

关于酒池中男女淫乱的说法最早是《韩非子》上的记载。其实,即便纣王让男女在沙丘苑囿里裸奔,也未必就是***。古代有“欢乐谷”的遗俗,为的是解决未婚男女的婚姻问题。

周代时,也依然组织男女于桑林里“奔”。《周礼》中就规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节,周朝官方就会指定某些地方作为欢乐谷,令未结婚的男女聚到此处,结识性伴侣,不必履行结婚手续就可同居。

大家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纣王”点灯的味道了。


第四条罪行,建造鹿台,耗费民力

我们来看看对于鹿台的描写----“高千丈”。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也就是说一丈就是约等于今天的170cm,千丈的建筑相当于一千七百多米高,在今天这样的建筑有几个?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一个都没有。现在世界第一高的建筑是阿联酋的迪拜大厦,高也只有818米。

汉代刘向,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和高度定义为了“大三里,高千尺”,而到了皇甫谧大夫那里,鹿台的建筑高度直接被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泼脏水也得有个谱,超过限度反倒没人信了。


第五条罪行,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

这一条更是无稽之谈,妲己只能算是纣王晚年生活的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更不可能进入商朝的政治和权利核心。

倘若妲己在被纣王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有苏氏的一族人,在纣王时期并没有兴旺起来呢?再说,商人很信仰上帝,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这在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所以妲己对纣王的影响实在很小。


第六条罪行,残害忠良
比干确实是被纣王虐杀的,抛开史料,就是在甲骨文中也有相应的记载,这是史实,勿容置疑,但绝没有像史书上说的这么花里胡哨。
关于比干的死,历史上的演化过程是这样的。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
史家的不负责大家领略了吧?即便是号称“不虚美,不隐恶”的太史公也不免做出杜撰的事情来。

以上六大罪行,一条不少,我已经都推倒了。
既然纣王和妲己并没有这么邪恶,司马迁,刘向,皇甫谧这些史家为什么会在纣王和妲己的问题上犯下如此大错呢?
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桩历史冤案,就不能算翻案,因为缺少了动机。
我个人认为,司马迁是这起冤案的主谋。还回到我开头说的两个重要人物,夏桀和妹喜。
我个人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判断,我认为司马迁是将所有关于夏桀和妺喜的罪行全部加到了纣王和妲己身上,所谓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我推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周王朝建立后,周朝的史官为了维护武王伐纣这段历史的正义性,所以就故意涂黑纣王和妲己。

怎么涂黑?

前边有现成的参照物夏桀和妹喜,照猫画虎呗,结果纣王、妲己的形象就和夏桀、妹喜越来越相似了。

后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面对先秦的史料,非常矛盾,因为关于纣王、妲己记述简直就是夏桀和妺喜的事迹的一次大“copy”,这样照抄,估计会引起诸多的疑问,所以司马迁选择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思想家的主张,将这些罪行一股脑放在纣王和妲己的身上,为了不引起怀疑,《史记》中只字不提妹喜这个人物。

由于《史记》的影响巨大,人们越来越相信纣王和妲己是大恶人。再加上《武王伐纣平话》这些话本的出现,民间对这两个人物越来越憎恶。许仲琳编的《封神演义》上市后,纣王和妲己的形象甚至被妖魔化了。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真相。



既然纣王和妲己是冤枉的,那商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左传》评价相当精辟:“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纣王当时正在和东夷打仗,商的主力部队都在东夷平叛,纣王的大哥微子启就是在此时投降了周武王并带去了重要情报-----殷都空虚。

周武王决定突袭朝歌,双方在牧野展开阵型,一边是西周的军队,一边是纣王二哥中衍率领的商军,《尚书》以“血可漂橹”形容牧野之战的惨烈,绝非我们后世传说的那样,说周武王兵不血刃。

周武王赌赢了,而且是狂赌豪赢,历史就这样被改变了,他逼死纣王后,为了安抚商民,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管理商地。

武庚对周的“厚遇”毫无感激之情,在第二年就率领商民造反,周用了三年时间,才勉强把这场暴乱镇压下去,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

不管怎么说,一切都结束了,历史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这起冤案中最可怜的是妲己,她本可以和其他女人一样在历史上不留下任何记载,或者只记载她为纣王生了几个孩子,可是历史的偶然和必然让她变成了一代妖姬。让后世的人们对她误会谩骂了几千年。

历史就是如此,其实还有很多冤案的真相石沉大海,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的去发现,去探求,去为他们平反。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3 pm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4 #37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4): 为何如此毁诬商纣王和苏妲己

(转载之二)
     作者: 网络文摘(韩.山.绛.帆)


  站在正统的儒家立场上看,晚年的***似乎有一种故意与流行的观念唱反调的“癖好”。譬如,商纣王历来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典型。然而***却认为把他看作坏人是错误的,他其实“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俘虏政策做得不太好”。在这一问题上,***多少受到了郭沫若的一些影响。商纣王在历史上的真实作为,肯定会被他的政敌周王朝所篡改、诬蔑。愈早的史料,这种篡改就越?


  《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操攻占邺城时,曹丕偷偷将袁熙的妻子甄氏藏起来并予以霸占。孔融知道以后,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问孔融此说出自哪部经典,孔融对答说:“以今例古,想当然耳。” 好一句“以今例古,想当然耳”,就这一句话,与纣王一同葬身鹿台的妲己就成了“大圣人”周公的侍妾。而大明朝的许仲琳老先生,更加“想当然耳”,他老人家的辉煌巨著《封神演义》,被古人当成“神话武侠”,特别是在民间,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金庸、古龙。说书的、唱曲的、杂耍的,总少不了把《封神演义》当成蓝本,就像现在把金、古二位的小说全部拍成电视剧,还一遍遍地比着拍。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重新拾起小学时已看过的《封神演义》仔细研读,却发现苏妲己并非是什么坏人,理由大概是:作为人的苏妲己是被殷纣王强迫来的,她一定要“报仇伸冤”;作为狐狸精的苏妲己,则是一个叫女娲的神仙派来“打入敌人内部的”。《封神演义》里虽然把她写得如此之坏,却也依然可以看出她的确是个垫背的。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147年的某天,殷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有苏部落酋长苏护选择了屈膝,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还有自己的女儿。苏护被迫献出女儿以后,反意更甚,坚定地投向了大商的宿敌——周方国的怀抱,给近在咫尺的商都嵌入了一颗“问心钉”。



  如果《左传》所载确实,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商人亡国之恨记在妲己身上,因为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夏商周断代工程”最大的成就,就是确定了殷商亡国之战——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这个时间甚至精确到了日),殷商亡国之时就在公元前1146年,这距离纣王自焚于鹿台仅剩一年时间。用一年时间搞垮了当时的“超级大国”殷商王朝,这个彼时代的“田中芳子”,能量也未免过于超乎寻常了?

殷纣末帝 其罪六宗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就一定要绞出血汁。牧野之战的风云际会与喧嚣变幻,在后代史书上却被搞得模糊不清。《尚书》中说这次战役的牺牲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但是这样的话,就与一代圣主“吊民伐罪”的主题有点脱钩,应该兵不血刃才对。但我们看到的是死者肝脑涂地,敌人踏着他们的血尸像洪水一样涌上来,商人拼死捍卫政权,周人则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夺取之。

  周武王为了解释自己伐纣的合理性,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
  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第三是登用小人;
  第四是听信妇言;
  第五是信有命在天;
  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说实话,这些罪状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不算严重,也完全没有后人形容纣王时的荒淫残暴。引用潇人在《大周天子》中的话说,有的用现代价值观判断,甚至富于进步意义。比如第二、第三条的“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就很有代表性。这里的“小人”说白了就是“非***”。纣王不录用王族中的亲贵和从前商王的旧臣之子,而是提拔录用出身卑微之人,这是打破血统论,用今人眼光来看属于进步的用人观,是“唯才是举”,打破了“用人唯亲”。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任用出身低微的人而停掉亲戚不用,会遭到亲贵集团的蜂拥攻击,甚至纣王的敌人——周武王都不原谅他。


  可是从前商王武丁任用出身低微的“傅说”,也是一种“登用小人”,但武丁还是不得不采取托梦的曲折形式录用傅说,习惯势力的“可怖”,由此略见一斑。【当然,有可能是后世儒教编的】


  同样,纣王为了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的这些必要的人事调整——录用“非高干”的能人取代腐朽的权贵,也必然导致了以其大哥“微子启”为首的亲贵和旧臣集团的极力反对。“微子启”甚至采取不合作的政策,带着自己的人怒而出走,从而分裂了商王朝的统治核心,破坏了商王朝的国运。从史料上看,类似的上层分裂不限于“微子启”一案。


  纣王的叔叔比干被处死,另一个叔叔箕子被下狱,也可能是新的用人制度调整触及了这些叔叔的亲贵家族利益,加上其他的“政见不合”,最终与纣王发生严重冲突,以致有人为此而死。这也可见商王朝之积弊已久,问题之复杂,现实之难办,一点改革都阻力重重。纣王只有挣扎一番之后,等着去殉死他的王朝罢了。


  其实,也正是纣王任用的诸如“飞廉、恶来”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帮助他三征东夷,并且与商王朝共生死,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倒在战场血泊中。而微子启、箕子这些“自命不凡”的被后世学者奉为君子贤人的王室贵胄,反倒在大周取得政权以后,立刻投入周人的怀抱,变节为官,不惜侍奉仇敌。


  至于第四条罪状说纣王“听信妇言”,其实是少见多怪。商朝女性在政坛上颇有作为,如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就是一位巾帼杰出人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尊重女性的客观状况。纣王听信妲己,即便这是事实,我们也不要奇怪。当“贵戚旧臣”都不支持,甚至分裂而去,当社稷危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像蝉那样高叫,沸反盈天),人心惶恐,各怀叵测,那纣王也只有跟自己的女人妲己合计军国大事了,毕竟自己女人还是跟自己坐在一条船上,值得信赖,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共同自焚于鹿台。
  
  【从周朝开始,女人地位降低,周朝以为很光荣么?】


  而所谓第五、第六条“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的罪状,这是与国计民生无关的小节,而且并不属实。从出土的甲骨卜辞上看,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和纣王(辛)时期,祭祀祖先的典礼系统比起前代商王,倒是显得更加成熟完备。


  总之,周武王给纣王定出的这六条大罪,只有第一条“酗酒”还算是有点儿分量。但是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他们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甚至有些商代遗址中还曾挖出来好几坛子当时的酒呢!


  须知,一个帝国积累年头久了,财富丰厚,人们闲逸,走上饮酒的路子,是必然的事情。商朝人崇尚音乐,边喝边唱,是很爽的。你也许会说,商朝社会的饮酒风气都是纣王带的坏头。那么,如今美国吸毒问题严重,这都是克林顿带的头吗?


  商代后期饮酒成风,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该是广泛而复杂的。纣王想推动也好,或者制止也好,移风易俗也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周人给纣王与妲己泼脏水并不厉害,只是上述六条的就事论事而已,也不过于涉及二人人格,没有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的指责。总之,周人并没有把纣王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钩。真正把纣王脸涂黑,还不是他的敌人——周人干的,而是五百年后战国时代那些学者。

纣王形象 历史叠加


  在温县温泉镇北近9公里,护城河的南侧有徐堡乡苏王村,相传该地为商末冀州侯苏护故里,后人以苏王名村。据当地人称,村北原有奶奶庙,内供“碧霞原君”,也就是殷纣王的妃子——苏妲己。当地人之所以供奉“碧霞原君”,是否因为内心并没有将纣王的种种罪恶都算到妲己头上去呢?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里这样评价:“海伦的故事,到了纪元前(公元前)九世纪,产生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苏妲己的故事,直到纪元后十五世纪,才产生许仲琳写的文学价值很低的小说《封神演义》”。


  其实,认真读来,“许仲琳写的文学价值很低的小说《封神演义》”里也闪现着作者许仲琳的思想火花,面对弱女子苏妲己,许先生终于不肯让这个无辜的女孩子去从事谗害忠良、敲骨剖腹、发明炮烙之刑等勾当,便让那只受命于女娲的千年狐狸精吸了妲己小姐的魂魄,托其身形而肆意为害了。


  据当地人说,许仲琳写《封神演义》的时候,曾经到焦作进行过“实地考察”,当时离恩村不远有座古墓,百姓之中还流传着关于狐狸精迷人的传说,许老先生将此“聊斋式”的故事采入书中,便演绎出了“九尾妖狐”附身苏妲己的奇幻神话。

纣之不善 非此之甚


  儒家历来讲究“成王败寇”,于是,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这些古代成功人士,都被锦上添花似的“包装”成了极好极好的完人、圣人而推出,他们的失败地方(比如尧舜的失位)也被美化成所谓的“禅让”。而夏桀、商纣王等几位可怜而无辜的先生,则因为是失败者,就被“雪上加霜”,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了钩。这些亡国之君,比起前面的开国大帝,何成何败,自不待言,不挤对他们挤对谁呢?


  其实,世上哪有百分之百的好人和坏透了的坏人呢?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看到脏水是怎么随着历史年代的推延而一点点泼到纣王与妲己身上去的。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了,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说他是被剖开了心。到了汉朝,刘向更进一步说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


  到了晋朝,皇甫谧这位喜欢写历史书的医生干脆说,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除了剖开我们这位可怜的“苦人儿”比干的心,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想看看胎儿形态。


  学者子贡早就意识到了纣王的悲哀,他本人也有点看不过去,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纣王虽不好,但不至于如此之坏,所以君子千万别把自己混得太差,否则后世的人想举出恶事来说理,就一定涂抹了他来充数!


酒池肉林 加于妲己


  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事情,大周朝初期的文献上也从来没有过,春秋时代也没有,是到了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首次描绘出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写得非常了不起:“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韩非子口罗嗦了这么半天,却不外乎是为了证明他的论点:“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防微杜渐,告诫他所“爱戴”的君王们:不要“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啊,否则就成了纣王那样的亡国之恶君啦!纣王使用象牙筷子,不在乎这些小错,不断积累,终于错越来越大,酒池肉林,以至于亡国了!


  这种牵强附会,把纣王亡国的主要原因简单归结于为纣王设想出的“奢侈”,而忽视了商朝的累代积弱与外族的迅速强大,是韩非子的肤浅与片面。


  但是,韩非子确实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个道理讲得非常生动,照理这篇作文是可以打一百分的,只是可惜了纣王的形象。而韩非子作文生动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有纣王这么个“意象”可以供他打扮起来任意当道具用。


  到了西汉,司马迁也是个大手笔,继续给历史加鸡精。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了“男女裸奔其间”,从而使他的文章也很生动。汉朝人“少见多怪”,把这个视为纣王***。


  汉朝的刘向也不甘寂寞,他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显得更为奢侈。并且详细设计了炮烙的图纸,还让妲己坐在嘉宾席上旁观,一有罪犯掉到火炭里,鼓掌而笑。到了接下来的东汉,纣王脸上留的空白不多了,只好把酒池的面积扩大到可以行舟,牛饮者达到三千人。


  时光到了晋朝,皇甫谧医生咬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面积,比汉朝又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同时他可能觉得炮烙还不过瘾,又“亲自”为纣王和妲己设计了一个热铜斗,让商王朝的“犯人”举着,一会儿手就烂了。


  总之,纣王的脸上就是这样一点点脏起来的,前后用了一千多年时间。后人之所以这么埋汰他,也是说明被当时的皇帝压迫得不行,只好借涂抹纣王来告诫人君,起到劝善惩戒作用。


  而苏妲己则被殃及池鱼,成为怂恿者、帮凶,直至上升为颠覆大商王朝的实际执行人。


殷商王朝 如何覆灭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战也打得惨烈非常,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奴隶与囚徒们临阵倒戈,周武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赢得了胜利。其实,从武王对纣王的处置来看,他也绝不是什么仁德之君。


  周武王攻下鹿台,用大钺砍下商纣王烧煳了的脑袋,悬挂在大白旗上,一并被割下脑袋的还有纣王的两个妃子:有苏氏(即苏妲己)和有莘氏。其中的有莘氏,据说还是周武王送给殷纣王的“贡品”。伍子胥对楚王掘墓鞭尸,还遭到后人的非议,为什么武王如此对待已死的纣王与妲己等人,却没人说他残暴?真的是纣王太坏吗?

  反正我读史书,其中的很多情节我是不信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嘛!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5 #37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5): 历史大冤案:商纣王与妲己并非荒淫无道

(转载之三)

历史大冤案:商纣王与妲己并非荒淫无道

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武王所杀。
说来妲己真是冤枉。历代文人,仅凭臆断和想象,便一步步地坐实了妲己的罪孽,让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

他们历来被认为是一对恶男女
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而且两个人犯起“混”来,简直算得上“夫唱妇随”,惊人地合拍。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已经可谓残暴,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那就简直是变态,有严重的“施虐狂”倾向。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纣王也因此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这位叫妲己的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变的。《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从”。
根据正史记载,纣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起高大宏丽的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可谓荒淫之极。
最过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别软,最听妲己的话,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这样一来,天下就无法太平起来,老百姓埋怨,各诸侯反叛。这时,妲己又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还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这种冷酷而变态的做法,纣王的叔叔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这话戳到纣王的痛处,他非常生气,觉得这是“妖言”惑众,给他难堪。这时,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樱桃小口一开,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话来:“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纣王一听,爱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开看看吧。于是,“剖心而观之”。
史书记载,他还将九侯、鄂侯两位臣公一个剁成肉酱,另一个做成肉干;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聪明,马上服软,并献给纣王“美女奇物善马”以及自己的洛西领地,纣王这才松口,把他放了。后来,有点头脑的大臣装疯的装疯,卖傻的卖傻,投敌的投敌,流放的流放。这样一来,自然民心背向、诸侯离心。很快,西伯昌的儿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将他打败。他不愿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宝物,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结果更惨,被砍头不算,砍下的头还被挂在“......”
他们真有这么坏吗?
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都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这样论调已经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但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早在春秋时期,子贡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g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到了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据说韩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便是明证。但那时“诸子百家”个个口才了得,为了推销个人的主张、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免只顾激扬文字,“强”词夺理了。很多论据,也多是“想当然耳”。便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有时也会润润笔。譬如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间”的合理想象。当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酒池面积上大做文章,说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样的想象力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不是个好鸟,形容得再**、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高度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对此,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关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纣王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那么,为什么纣王会被描述得如此不堪呢?

这不得不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他便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

同时,他还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的毛病。身为一个君王、一个英雄、一个男人,这些毛病也不算太大的毛病,绝非后人夸张得那么荒淫无耻。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那个朝代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也就是说这可能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也不足以亡国。
如果说他的时代刑罚过重,也欠客观和公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文明执法,用电椅或静脉注射吧?在此,不妨以事实说明。《尚书大禹谟》里载,夏朝已有“五刑”制度和“夏台”监狱。除了砍头外,那时还有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车裂、腰斩、绞杀、烧死、弃市、灭族等各类残酷的刑罚。也就是说,这些刑罚并不是商纣王独创发明的。该不该对他的政敌或罪犯处以这样的刑罚,那就是司法制度的问题了。
再举个例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刑罚。《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是轻罪重判,当时子贡以为罪轻而罚太重,便去问孔子。孔子却认为制定此种刑罚的人是了解治国道理的。因为如果扬灰时恰遇过路人,使其满面蒙尘,那此人必定发怒,怒就会斗殴,因殴斗罪,按当时法律要灭三族。所以,弃灰于道看来过错轻,实则重,这样的重刑很有道理。因此,《尚书康诰》才会赞曰“殷罚有伦”。这就说明,商朝的刑罚看似野蛮,但有合理之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也就是说,他绝不是无道之君,可他为什么还是失败呢?纣王的罪恶确实是文人们一步步升级了的.
根据史料分析,除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周武王发动的政变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机性。当初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可能只是政见不同罢了,但对微子(他的亲哥哥)却没有防备。后来微子竟背叛了他的兄弟和国家,引狼入室,难怪***都骂他是个汉(商)奸,感叹“微子最坏!”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还有“象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他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稍作休整,纣王立马发兵东夷,计划一劳永逸地除掉东部威胁,永绝后患。凭着优势兵力,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几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传》评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缓过神来的周武王根据纣王亲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正如《尚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后来,商朝的遗民很不服气,在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带领下起来造反。周人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这场暴乱镇压下去,由此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评判。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不能总“以成败论英雄”。最最不能的,就是把无辜的女人也扯进来,恣意涂抹,胡乱辱骂。
历史,终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女人,也不是随意摆弄的塑料花。
给妲己翻案,也是给历史上所有曾是男人附属品的女人翻案。关于她的史料有限,年代又太过久远,所以讲她的历史,也就只能讲她如何被描黑的历史。讲她的失败,也只能讨论她依附的男人怎样失败。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罢了。成功了,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还要背负许多历史的骂名。那么,这是谁的悲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6 #37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6): 可笑的纣王六大罪状

(转载之四)

话说周武王夺的天下之后,给纣王定了六项大罪。
1酗酒。。。。。。
2不用贵戚旧臣。。。。。
3登用小人
4听信妇言
5信有命在天
6不留心祭祀。。。。。
呵呵 可笑极了 大家看看以上有几条算是罪名??酗酒? 不用亲戚? 不信命?不祭祀?? 这几条在下的疑虑很大呀。。至于剩下的那两条,在下在后面会说。

先是酗酒。。这算什么?登用小人,不用权贵。。。。呵呵 不用权贵不算英明反而是罪过???至于登用小人。。。。古文很有趣的,解释的含义也很多,那里的“小人”,到底是现在的小人,还是指那些 出身卑微低贱之人? 我想这是很大的问题。不过好象有说法是 纣王登用恶来,飞廉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帮他三征东夷的了。。。。。。这些传说中的恶人可都是与纣王同生死,共战斗,最后与纣王一同殉国的呀,无论怎么说 最起码纣王的人格魅力还算说得过去。绝不是香港版现在封神榜里演的那样。。。。至于 微子启,琪子这些所谓的君子凡人,或者说应该是“权贵”则在周武王的天下后立刻变节侍奉周朝,可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呀。。。我记得有两个人好像还饿死不食周栗了的,这样有气节的君子 难道只是个愚忠之辈??

细心者会发现。。。。。为什么武王列的罪状里没有杀害忠臣这一条呢??比干死的可是很惨的。。。。。不过必干是怎么死的,就有质疑了。。。

话说在春秋时期,比干的死也只限于“比干谏而死”而已 ,何来挖心之说??到了战国。。比干的死就有趣了,楚国大夫屈原说他是淹死的,吕不韦的门课说他是被抛了心。。到了汉朝 大儒刘向开始了纣王为满足妲己的好奇心 看看圣人是不是真的心有七窍的传说。。。。。。。接着到了晋朝 一个性皇普的历史学家开始了他的新学说。。那就是在刘向学说的基础上加上了 为满足妲己的好奇心还抛开了怀孕妇女的肚子,想看看胎儿的样子。。。。

妲己这个人历史上的确存在,纣王也很宠幸他,但是绝不是言听计从,毕竟纣王是个雄主,不可能听一个妇人的言论做出那种荒唐的事。设想一下,如果妲己可以干政,那么为什么他的族人没有得势,反而什么封赏也没有??人家吕后也好日后的薄姬,窦太后也罢 ,就连一带雌雄武则天也不能避免,得宠之后,加大自己的家族力量以巩固自身,这就是汉朝外戚权大的原因,可是为什么妲己没有这样??只能说妲己只是个被宠幸的女人,而不是干政的武则天。。要说他有罪,顶多就是在争宠的过程中,使得其他有背景的妃子失宠,导致了纣王与那些小诸侯国之间产生了摩擦而已,这就是他唯一的罪了,故而妲己也是个可怜的人。。因此 按照最新的学说应该是纣王过于注重东南的发展导致了国内空虚,最后周人趁虚而入,纣王不得已才着急了百姓组成的军队御敌。还有野史说妲己后来被周公所获。呵呵这是孔融说的,为了讽刺曹丕用的。。。

额。。。忘了 还有酒池肉林和炮烙之行。。。。注明。。。在周朝初期的文献里面没有这些东东,春秋时也没有,首先描绘出这些景象的是战国著名的法家代表韩非子,不得不佩服韩大大,他老人家描绘的绘声绘色。什么“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话说他老人家要么是穿越来的,要么就是引经据典。可是此二者皆很玄乎。。故而他的目的就很显而易见了。那就是为了告诫他敬爱的君王不要贪图享乐,哪怕是一点点。。。。。。。。

接着更玄乎。。司马迁在韩大大的酒池肉林基础上又加了鸡精,有多了句“男女裸逐期间”。。。呵呵 刘向看了不服气,你司马迁加味精,那我就在上面放个“放大镜”,于是在鹿台上写上“大三里,高千尺”。。。。。。。并且还弄了炮烙的图纸,让妲己坐在席上观看,犯人掉火炭里,鼓掌而乐、。。。。。然后东汉了,。。。酒池肉林可以行舟,牛饮者有三千多人。。。。。。。到了晋朝黄埔大大也很猛,把鹿台的面积形容到了 “髙千丈”,又自己创造了个刑法--热铜斗。犯人举着这玩应,一会,手就烂了。。。。。呵呵 总之,纣王的名声越来越臭,直到如今封神榜中的形象(大陆版的已经算是好的了,建议看陈浩民版的。。。。)

真是的纣王是什么样???

***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可以说纣王很有本事,他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以上皆可说明纣王其人甚是大气。。。。可以说和曹操很像。但更霸于曹操。。

商朝和周朝相比,可是强大的多了。。。按照现已发现的甲骨和史书的资料来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的。而商帝国的人在称呼君主时,便是在名字前加一个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纣王还有个名叫做帝辛。。。。商人之所以将自己的君主称为帝,而不是象夏王朝一样称为后,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关。在商汤灭夏,建立商帝国之后,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 制定的刑罚灭夏之时,按《尚书》的说法,是打着天命的大旗的。天命为什么在商汤一边,解释起来有些费力。因而自商汤起,经不懈努力,终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商人尊自己的祖先帝俊——据现代人考证,即帝喾,即儒家所称道的虞舜。由于祖先是上帝,主管一切神灵,因而护佑商人便顺理成章。而且,历代商王死后,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为沟通人间和上帝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后代会象尊敬祖先一样,将逝去的先王亦称为帝。既然死后为神为帝,因此在人间的称为便是帝。。
而如今大家喜欢叫纣王的帝辛,其实并不是什么好称呼,甚至是侮辱的称呼,这主要是司马迁的失误。。。。。王这个称呼,称呼别人,也许是褒义,但是对于纣王就。。。。。。

商,是国名,是提醒人们,这是前朝的,被我们灭掉的。殷,则是地名,与日本鬼子称东北为满州一样,中国人称日本为倭一样。如果说这还只是冠以蔑视性指代的话,那么,纣则是侮辱性称呼。按《说文解字》援引谥法的解释:“残忍捐义曰纣”。用一句现代话来说,就是凶恶的坏蛋。而查遍现有《逸周书》的“谥法”篇,却恰恰没有这一句。纣字,在《古文尚书》中通受,故帝辛又被受辛,就是坏蛋辛的意思。《史记》中说,“天下谓之纣”,是商时的天下人呢,还是周时的天下人已不得而知。但司马迁将帝辛称为帝纣,实在是不伦不类。王,是周人对国君的称呼。这里面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周人从未达到商人那样的强力统治。周人灭商,是纠集所谓的“八百诸侯”的共同行为。而这些诸侯,按清人许宗彦的说法,“乃二代所建,至于纣时,其地之广狭,固未必仍其初封,文武抚而有之,要与之相安而已,岂得尽易其疆界哉?(许宗彦:《周礼记》。”说穿了,这些夏、商两代所封的诸侯只是同盟军,而非蕃属,对于周王室的认同和忠心是有限的,周王室对其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也是有限的,文王、武王只是和他们相安无事,根本指挥不动。因此,终西周一朝,与这些诸侯的战争贯穿始终,并最终灭于诸侯。而周人本身,虽是诸侯中武力强盛的,却与煌煌大商相差甚远。所以,在未灭商之前,称之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灭商 之后,亦称之为“大邦殷”、“大国”。。。。。

周武王灭商后,因殷人众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而彻夜难眠。(《尚书》)周武王英年早逝,除战争创伤外,恐怕这忧心忡忡、苦闷烦躁亦是重要原因吧。因此,周人不可能、也没能力把自己的祖先捧为天下共尊的上帝。再者,商王朝神权、王权的激烈的党争,亦使人对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宗教的“神道设教”作用和效能不无怀疑。周人既不能、亦不肯重创此类宗教,故而只能居诸侯之王的位置,而不能称帝。周王称为天子,是后世的事,至少在西周尚无此类证据。周王朝自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武王发所延续下来的称王的习惯,被其不自觉地用到了帝辛的身上,因而才出现商纣王、帝纣这些滑稽的称谓
史记中说: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谓作新淫声,比里之舜,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占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厅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罔为林,使男女伴相逐其间,为长饮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闯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里。……而用费中为下。费中善谀,好利
,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妇,纣又 之。殷之太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呵呵 他司马迁纵然再厉害,恐怕也只能写这些空穴来风的东西了。。。。。。。而且这东西就像是后人污蔑武则天杀害萧贵妃和王皇后时把他们手脚都剁掉一样,只不过一个例子是仿照吕后,有一个是仿照夏碟而已。。。。。。。

这些对帝辛肆无忌惮的抹黑,早就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置疑与反驳。在现存的典籍记载中,首先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一点的,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子贡。针对一拥而上抹黑帝辛,子贡一针见血地指出: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罕十九》)   子贡作为孔门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常相鲁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感觉,一语道破了“千年积毁”现象的本质:“天下之恶皆归焉”,所有的曾经见过的罪恶和所有的人们能想象到的罪恶,都“归”于帝辛的头上。所以“君子恶居下流”,千万别当失败者,其结果是极其可悲的。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都极可怜,但象帝辛这样被肆意抹黑的却绝无仅有。

宋人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认为:“纣大造宫殿,建酒林肉池,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实等罪恶,与桀的罪恶如出一辙,凡桀的罪,就是纣的罪,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出于模仿。”(转引自宋英泽:《故都圣贤——殷·受辛》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翻开《尚书》、《史记》等,桀有的罪恶纣都有,而桀没有的,纣亦有。因而,帝辛是夏桀加想象的罪恶的集大成者,亡国是其罪有应得。
但是,亲身经历了家国沦丧、山河破碎的明末大知识分子、抗清义士顾炎武在亡国之后沉思细想,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帝国的衰亡,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以至于积重难返,非鼎故不足以革新。因此,在研究历史时,但颇有一些政治家的意味:前人多言殷亡于“纣之不仁”,“吾殊谓不然”,顾氏如是说。并列举了自盘庚以降,商王朝贵族离心离德的种种行经,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拘救商王朝的命运。在这一点上,帝辛与崇祯帝有惊人的相似之外:比起前几任帝王,都勤政、英明的多,但都“适逢其会”,做了亡国之君。无怪乎崇祯帝临死前仰天浩叹“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家国沦丧,众叛亲离,此恨曷极!故帝辛自焚,崇祯自缢,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到了现代,置疑与反驳声势愈演愈烈。胡适做了一篇论文《说儒》,指出《诗经·商顷·玄鸟》诗中“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殷受命成宣,百禄是荷”,是歌颂商族中的一个伟人,但武丁之后无人有此武功,于是便将之作为“悬记”而安在了孔夫子的头上。这一来引起大争论。冯友兰指出,武丁之后是存在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的,且以考古、甲骨等材料佐证,但未言其姓名。而郭沫若亦著《驳说儒》,予“悬记”以批判。郭氏指出:这个人就是帝辛。“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在牧野大战后,“殷人被周人压迫,道路是向着帝乙、帝辛两代经略出来的东南走。”“更透辟地说一句,中国南部之所以早被文化,我们是应该纪念殷纣王的。”因此,“在殷人心目中一定不会把殷纣王看得来和周人所看的那样。他们就要称他为‘武王’,要纪念他,其实都是说的过去的了。“(郭沫若:《青铜时代·驳说儒》)解放后,郭沫若亲临殷商故地,更是感慨不已:“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恶莫须有。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并大声赞扬:“百克东夷身致殒”,“统一神州肇此人。”“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彻底为帝辛翻案并疾呼。

顾颉刚亦做《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顾氏通过仔细的考证,彻底洗清了泼在帝辛身上的污水浊泥,还其本来面目,与郭沫若的论证相表里,使帝辛做为一个“武王”的形象重现人们面前。这也使孟子的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的说法有了落脚处。   如果说,文人、史家对帝辛的重新发现只是为了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目的话,那么,作为一代政治、军事大家的***对帝辛的评价则更为耐人寻味。因为所处地位,***的着眼点和洞察力显然更令人信服:“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读书笔记解析》,P1157,转引自高水然:《对纣王的评语》,淇园文萃)

现在,可以对帝辛与商末帝国的状况做个完整的梳理了。在周人充斥着污蔑、谩骂的历史记载之外,还有一幅真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帝乙在位九年而崩,次子辛即位。当此之时,帝祖甲的礼制改革已逐步取得了正统地位,嫡长继承制的王位传承已取代兄终弟及而成为主流。因此,微子启虽然是帝乙的长子,并与帝辛是一母所生,但因为其母生微子时地位尚低,故微子为庶出。而其母为后以后,生辛,故其为嫡出。此即太史所谓“妻之子”、“妾之子”的同来。帝辛的即位,对微子启的打击可想而知。且微子启素有贤名,其朋党亦颇众,几与帝辛成抗衡之势。故而终帝辛一世,微子一派始终是最坚决的反对派,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在帝辛的强力打压下,铤而走险,通敌卖国,与周人勾搭而奸,不惜一切代价地颠覆帝辛政权。其手段卑鄙也面目可憎,只看商亡后的表面便一目了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牛,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这副无耻之极的奴才相,千百年来无人出其右者。司马迁如此揶揄,亦是鄙其为人。因而既然“微子启、胶鬲与周盟”,早已通敌作了内奸,又刻意作出如此做派,真可谓无耻之尤!
  另一方面,由于祖甲礼制改革而受到打击,不仅仅是微子。王族中的箕子、比干亦是礼制改革的坚决反对者。因为按兄终弟及制,他们都是有机会登上王位的。而拜嫡长继承制之赐,则彻底断了念想。这些心怀怨念的王族大臣,在对待礼制改革上,是与微子一派同仇敌忾的。虽然目的未必尽然相同,但制掣肘、削弱、打击帝辛方面却是一拍即合。这些王族勋贵与微子一派或分或合,虽不象微子一派那样丧心病狂,通敌卖国,但却是帝辛实实在在的反对派。帝辛虽名义上是王族的最高代表,实际上在王族得到的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此外,自盘庚以降,商族贵族离心离德已日渐难制,商帝的祭祠、行政、军事难以展布,因而至帝祖甲时,废贵族公议,形成君主集权,加大王族势力。但受商代以氏族为社会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现实的影响,贵族的势力仍是难以抑制的。这些贵族都有自己的基本势力,商帝亦难以拔除。故而在商帝强势力可以压服,一旦商帝稍弱便各自为政,乌烟瘴气。因此,自帝武丁以后,商王朝“圣贤之君六七作”,大部分时间商帝是强势力的。然而,帝辛继位时,由于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疯狂,这些贵族亦蠢蠢欲动。
  而整个商族,由于数百年的兴盛,疲态尽显,与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前极为相似。奢侈享受、贪生怕死,自私短视,“朋家作仇,胁权相灭”,一派衰落腐朽的八旗模样。而且,商族好酒之风甚盛,自商帝、王公大臣以至庶民,无不酗酒成风,以至于“一国失日”。周人攻击帝辛“沉湎冒色”,孰不知这是商族整体的嗜好与行为,而“纣为长夜之钦”,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帝辛再英明,亦未能脱“俗”。   在如此情况下,商王朝中央已对周边的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诸侯方伯时附时叛,时时骚扰、袭击,尤其是东夷,竟多次涂入王畿掳掠。东夷原本商王朝盟友,后虽有龃龉,但不为大害。但自武功赫赫的帝武丁惩灭坐大的方伯大彭。豕韦后,东夷再无人可制。虽武丁一朝服贴,但给后世商帝留下隐患。帝武丁可谓为一时之忿而自毁长城。因此,六七帝而东南不宁。自帝武丁迄帝辛,对东夷用兵就未停过。而在西边,周人自帝武乙时已渐孳大。《竹书纪年》中的帝武乙“狩于河、渭,大雷震死”的记载相当奇特。现代人多数怀疑帝武乙的真正死因,但绝对与周人脱不了干系。至帝文丁,周季历继续骄横征伐,被帝文丁所杀、至帝辛时,周侯昌变本加厉,已成西方大患。
  
  这就是帝辛继位后的局面,一个内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强环伺的老大帝国。帝辛继位后的措施,因史料缺乏已以全面描述。但根据现有的简略记述,综合起来可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一是对内部的驾驭。帝辛一方面对四分五裂的内部庞大的反对阵营进行分化、打压,不惜采取高压手段,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另一方面,简拔外来逃臣中的飞廉、恶来为将,牢牢掌握军队。此二人亦不负帝辛重望,飞廉为伐东夷统帅,商亡后仍坚持战斗,直至战死。而恶来更是战死于牧野。至于内政,用费仲以对抗诸方势力。二是以战功稳局势,树威望,凝人心。帝辛即位元年即命九侯、虞侯,邗侯——这与周人历史命周侯昌为西伯要早五十年,而且原因、目的均不一样。四年,大搜于黎——即《左传》所谓“纣为黎之菟而东夷叛”者,在西边举行军事演习以震慑西部诸侯,尤其是周人。九年,伐有苏,获妲己。二十二年,大搜于渭,囚西伯昌——现代人认为,帝辛为解除西边威胁,于此时杀掉了西伯昌,而不是象周人说的那样因诸侯声援而惧而释之。在解决了西部威胁后,帝辛掉头东征、南伐,对时常侵袭至王畿的东夷进行讨伐,倾全国之力以期灭掉百年来的肘腋之大患。商与东夷之战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极大的苦战,经数十年方决出胜负。而此时商王朝所有的精华已消耗殆尽,虽然是战胜者,俘虏、财货无数,但帝国已成空架子。故而,以帝辛之英明强势,只能将周人在西部征伐视若不见,而是极力地消化战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抚平战争的创伤。而这时,一直被帝辛强势压制的反对派在关键时刻给虚弱的商帝国致命一击——大夫帝甲、内史向挚、微子先后逃到周,向周人出卖了帝辛极力隐盖的帝国真相,引导周人乘虚而入,煌煌大商顷刻间轰然倒塌,帝辛山河梦断,壮烈殉国。

  现在,再回头来看看***的评语,便能理解为会么“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能够理解“纣王那时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因此,微子启从周人手中乞求而建的宋国的商人后裔,才会写出《玄鸟》那样的诗来纪念帝辛、赞美帝辛,称帝辛为无微不胜的“武王”。这篇短文,亦将在《玄鸟》的颂声中作结: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士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转发:

回复 (0) | 收藏 (0) | 252 次阅读 |
下一篇:存在感的证明 >> << 上一篇:黄帝传说辨析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4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7): 商纣王称号及罪状的来历
(转载之五)

商纣王称号及罪状的来历


[导读]帝辛和商纣王,都是商代末代君主的称号。这两个称号之间差别是巨大的,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具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族群对历史截然相反的认知。同样是这段历史,由不同的人来写,就有不同的模样和结果。


商纣王、殷纣王,是周人对商代末代君主侮辱、蔑视性的称呼。

《说文解字》中对谥法的解释是:“残忍捐义曰纣”。而现有《逸周书》的“谥法”篇,却恰恰没有这一句。纣字,在《古文尚书》中通受,故帝辛又被受辛,就是坏蛋辛的意思。王,是周人对国君的称呼。这里面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周人从未达到商人那样的强力统治。周人灭商,是纠集所谓的“八百诸侯”的共同行为。而这些诸侯,只是同盟军,而非蕃属,对于周王室的认同和忠心是有限的,周王室对其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也是有限的,文王、武王只是和他们相安无事,根本指挥不动。因此,终西周一朝,与这些诸侯的战争贯穿始终,并最终灭于诸侯。而周人本身,虽是诸侯中武力强盛的,却与煌煌大商相差甚远。

所以,在未灭商之前,周称之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灭商之后,亦称之为“大邦殷”、“大国”,而自称“小邦”。

周武王灭商后,因殷人众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而彻夜难眠。周人不可能、也没能力把自己的祖先捧为天下共尊的上帝。商王朝神权、王权的激烈的党争,使人对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宗教的“神道设教”作用和效能不无怀疑。周人既不能、亦不肯重创此类宗教,故而只能居诸侯之王的位置,而不能称帝。周王朝自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武王发所延续下来的称王的习惯,被其不自觉地用到了帝辛的身上,因而才出现商纣王、帝纣这些滑稽的称谓。周王称为天子,是后世的事,至少在西周尚无此类证据。

商周之际的独特存在的同一段历史出现两种正史,是西周以小博大带来的后遗症,是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势力相当的结果: 西周官方意识形态在长期成为主流,成为正史,但商人记录的历史却并没有在西周的封杀和围剿下消失。历史上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层累地选成”的结果:

首先是他的生死仇敌周人,周人自大王季历起便大肆扩张,周王季历的扩张,引起了帝武丁的警觉,帝武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继季历为王的周侯昌,亦即后世所谓的周文王,更是变本加厉,帝乙二年,周伐商,败于帝乙。但周王昌并不甘心,而是加快了征伐的步伐,征大戎,攻崇,攻黎,引起帝辛的警觉,为黎之搜——在黎举行军事演习,后来拘周侯昌,囚之羑里,并杀之。

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死仇。继位的周武王在厘清内政的同时,观兵孟津,为报仇雪恨,攻伐大商做准备。然而帝辛积威甚重,使用武王畏惧极甚。第一次观兵孟津,诸侯皆曰可伐,武王却因害怕而托词“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及至牧野大战前夕,周武王仍战战兢兢,不敢应战,是吕尚强迫其出战,才不得已而贾其余勇勉力一战。对大商的仇恨、对帝辛的畏惧,使得周人不进一切地诋毁、抹黑自己强大的对手,以建立战略联盟,激起将士的同仇敌忾,减轻自己的畏惧和恐慌。

其次是商代内部叛徒、内奸,贬毁帝辛:一、神棍们,他们制造出帝辛罪状中的“昏弃厥肆祀”、“弗敬上天”、“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郊社不修、宗庙不享”,“慢慢鬼神”等等罪状。二、王党内部的叛逆者。这一类人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以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这是一群帝祖甲礼制改革的牺牲品。另一个群体则是商王朝的贵族。这两群人虽利益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帝辛。

帝辛重用费中,飞廉、恶米一班人,他们几个是抛弃了自己的氏族来邦助帝辛的,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引起了公愤。因而,帝辛的罪状中的“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昵比罪人”、“以奸宄商邑”便是由此而来。而神棍们、王族反对党、贵族们的怨言亦成为帝辛的罪状:“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力行无度,播弃犁老”、“崇信奸四,放黩师保;屏弃典刑,囚奴延士”、“醢九侯”、“脯鄂侯”、“剖比干”、“囚箕子”等等,不一而足。

再有先秦诸子为证明自己观点的需要,无不“案往旧以造说”,以历史来证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也是为什么“层累地造”的中国古史诞生于战国的原因。帝辛被作为反面典型,为证明仁义重要,就举帝辛不仁不义的事例;为证明尚贤、用贤的重要,就举帝辛残害忠众以亡国的教训;为证明天道亡国,就制造帝辛“斮朝涉之胫”、“刳剔孕妇”的实例;为证明防微杜渐的作用,就制造帝辛“为象箸”,等等由此造就了“千年积毁”的商纣王。

子贡作为孔门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感觉,一语道破了“千年积毁”现象的本质:“天下之恶皆归焉”,所有的曾经见过的罪恶和所有的人们能想象到的罪恶,都“归”于帝辛的头上。所以“君子恶居下流”,千万别当失败者,其结果是极其可悲的。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都极可怜,但象帝辛这样被肆意抹黑的却绝无仅有。

通观帝辛的罪状,有几点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越是可信度低,越是罪状滋多;二是越是史料少、年代久远,帝辛的罪状就越具体、详实。三是帝辛的罪状和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罪状是如此相似,几乎如同出自一个人的手笔。

顾颉刚发表过《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顾氏通过仔细的考证,彻底洗清了泼在帝辛身上的污水浊泥,还其本来面目,与郭沫若的论证相表里,使帝辛做为一个“武王”的形象重现人们面前。这也使孟子的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的说法有了落脚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1:56 #37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7): 商纣王称号及罪状的来历
(转载之五)

商纣王称号及罪状的来历


[导读]帝辛和商纣王,都是商代末代君主的称号。这两个称号之间差别是巨大的,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具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族群对历史截然相反的认知。同样是这段历史,由不同的人来写,就有不同的模样和结果。


商纣王、殷纣王,是周人对商代末代君主侮辱、蔑视性的称呼。

《说文解字》中对谥法的解释是:“残忍捐义曰纣”。而现有《逸周书》的“谥法”篇,却恰恰没有这一句。纣字,在《古文尚书》中通受,故帝辛又被受辛,就是坏蛋辛的意思。王,是周人对国君的称呼。这里面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周人从未达到商人那样的强力统治。周人灭商,是纠集所谓的“八百诸侯”的共同行为。而这些诸侯,只是同盟军,而非蕃属,对于周王室的认同和忠心是有限的,周王室对其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也是有限的,文王、武王只是和他们相安无事,根本指挥不动。因此,终西周一朝,与这些诸侯的战争贯穿始终,并最终灭于诸侯。而周人本身,虽是诸侯中武力强盛的,却与煌煌大商相差甚远。

所以,在未灭商之前,周称之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灭商之后,亦称之为“大邦殷”、“大国”,而自称“小邦”。

周武王灭商后,因殷人众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而彻夜难眠。周人不可能、也没能力把自己的祖先捧为天下共尊的上帝。商王朝神权、王权的激烈的党争,使人对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宗教的“神道设教”作用和效能不无怀疑。周人既不能、亦不肯重创此类宗教,故而只能居诸侯之王的位置,而不能称帝。周王朝自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武王发所延续下来的称王的习惯,被其不自觉地用到了帝辛的身上,因而才出现商纣王、帝纣这些滑稽的称谓。周王称为天子,是后世的事,至少在西周尚无此类证据。

商周之际的独特存在的同一段历史出现两种正史,是西周以小博大带来的后遗症,是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势力相当的结果: 西周官方意识形态在长期成为主流,成为正史,但商人记录的历史却并没有在西周的封杀和围剿下消失。历史上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层累地选成”的结果:

首先是他的生死仇敌周人,周人自大王季历起便大肆扩张,周王季历的扩张,引起了帝武丁的警觉,帝武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继季历为王的周侯昌,亦即后世所谓的周文王,更是变本加厉,帝乙二年,周伐商,败于帝乙。但周王昌并不甘心,而是加快了征伐的步伐,征大戎,攻崇,攻黎,引起帝辛的警觉,为黎之搜——在黎举行军事演习,后来拘周侯昌,囚之羑里,并杀之。

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死仇。继位的周武王在厘清内政的同时,观兵孟津,为报仇雪恨,攻伐大商做准备。然而帝辛积威甚重,使用武王畏惧极甚。第一次观兵孟津,诸侯皆曰可伐,武王却因害怕而托词“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及至牧野大战前夕,周武王仍战战兢兢,不敢应战,是吕尚强迫其出战,才不得已而贾其余勇勉力一战。对大商的仇恨、对帝辛的畏惧,使得周人不进一切地诋毁、抹黑自己强大的对手,以建立战略联盟,激起将士的同仇敌忾,减轻自己的畏惧和恐慌。

其次是商代内部叛徒、内奸,贬毁帝辛:一、神棍们,他们制造出帝辛罪状中的“昏弃厥肆祀”、“弗敬上天”、“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郊社不修、宗庙不享”,“慢慢鬼神”等等罪状。二、王党内部的叛逆者。这一类人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以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这是一群帝祖甲礼制改革的牺牲品。另一个群体则是商王朝的贵族。这两群人虽利益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帝辛。

帝辛重用费中,飞廉、恶米一班人,他们几个是抛弃了自己的氏族来邦助帝辛的,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引起了公愤。因而,帝辛的罪状中的“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昵比罪人”、“以奸宄商邑”便是由此而来。而神棍们、王族反对党、贵族们的怨言亦成为帝辛的罪状:“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力行无度,播弃犁老”、“崇信奸四,放黩师保;屏弃典刑,囚奴延士”、“醢九侯”、“脯鄂侯”、“剖比干”、“囚箕子”等等,不一而足。

再有先秦诸子为证明自己观点的需要,无不“案往旧以造说”,以历史来证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也是为什么“层累地造”的中国古史诞生于战国的原因。帝辛被作为反面典型,为证明仁义重要,就举帝辛不仁不义的事例;为证明尚贤、用贤的重要,就举帝辛残害忠众以亡国的教训;为证明天道亡国,就制造帝辛“斮朝涉之胫”、“刳剔孕妇”的实例;为证明防微杜渐的作用,就制造帝辛“为象箸”,等等由此造就了“千年积毁”的商纣王。

子贡作为孔门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感觉,一语道破了“千年积毁”现象的本质:“天下之恶皆归焉”,所有的曾经见过的罪恶和所有的人们能想象到的罪恶,都“归”于帝辛的头上。所以“君子恶居下流”,千万别当失败者,其结果是极其可悲的。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都极可怜,但象帝辛这样被肆意抹黑的却绝无仅有。

通观帝辛的罪状,有几点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越是可信度低,越是罪状滋多;二是越是史料少、年代久远,帝辛的罪状就越具体、详实。三是帝辛的罪状和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罪状是如此相似,几乎如同出自一个人的手笔。

顾颉刚发表过《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顾氏通过仔细的考证,彻底洗清了泼在帝辛身上的污水浊泥,还其本来面目,与郭沫若的论证相表里,使帝辛做为一个“武王”的形象重现人们面前。这也使孟子的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的说法有了落脚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2:02 #37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8): 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转载之六)

作者:顾颉刚  

知北游按:

殷纣王是古书及民间传说中的暴王、昏君和恶人的代表,关于他的种种“恶行”,古书中记载甚多,但是这些记载基本上都是出于后人的累加。顾颉刚先生此文旁征博引,将古籍中记载的纣王的“恶行”都搜集起来,逐一道明出处,指出其产生的时代与根据,说明了纣的所谓种种罪恶大部分出于杜撰或附会,并非史实。顾先生此文根据充分,论证平白翔实,会让我们对纣这个历史人物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古人也不是对这个没认识,比如《淮南子》一书,它里面虽然也记载很多纣的恶行,也不得不承认“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岁之积毁也”。其实殷纣王虽然独断专横了点儿,可也并非如古书中说的那样恶行累累,应该是个比较有雄才大略的王,只不过周人趁他倾尽国力征伐东夷后方空虚的时候,钻了空子,纣力战不胜,身死国亡,成了亡国之君,所以后人才诽毁他。郭沫若等学者曾经呼吁给殷纣王平反,不是没有道理的。

顾先生此文首发于《语丝》第二至第三册(1924年11月24日-12月1日出版),后收入《古史辩》第二册上编(第82-93页),原文繁体竖排、旧式标点,今改为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如有疑问,请查检顾先生原文。
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顾颉刚
春秋战国时人说话,最喜欢举出极好的好人和极坏的坏人作议论的材料。极好的好人是尧、舜、禹、汤;极坏的坏人是桀、纣、盗跖,所以战国时有一句成语,叫做“誉尧非桀”(这句话的本义原是誉尧舜而非桀纣,因为要句子短一点,便单举了尧、桀。实际上,誉舜非纣的更要多。)一个人天天给人家称誉,自然要好到三十三天的顶上去了;一个人天天给人家非薄,十八层地狱的末一层也就按定他跌进去了。这种过度的毁誉,说得太离奇时,即在没有历史观念的时代,也免不得引起听者的疑惑,所以尧舜的誉有《韩非子》等怀疑,而桀纣的毁也被子贡和荀子看出了破绽。
荀子道:
“古者桀纣……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非相篇》、《正论篇》)
说到“言恶必稽”,分明看出桀纣负了种种恶事的责任,为无量数恶人当着代表。但他并没有进一步推翻伪史。子贡便老实说破了,他说: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篇》)
这是说明纣的不善的声名都由于他所站的恶劣的地位而来,说得非常的对。因为普通人的心目中原是不看见个人而只看见地位的;老话所谓“牌子”,新语所谓“偶像”,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表现得最明白的证据,即是《汉书·古今人表》。《人表》上把人类分作九等,最上是圣人,最下是愚人,似乎是专依品性而定上下的。但一去细看,就可知道他们的上下原是根据于成败。如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之君,他们有什么劣迹,他们的被灭不过是所处的时势的不幸,然而一个个都放在下中和下下两等之中。秦始皇总可以说是一个无道之君了,但因为他成就帝业,必要保留一点面子,也就放在中下。谚云:“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个观念能跳出的有几人呢!纣既不幸亡国,他的牌子天天被周朝人毁坏,他成为一个罪恶所归的偶像自然是无足怪的事了。春秋时横议之风尚未盛,而子贡已经说出这段的话,那末到了“寓言十九”的战国,纣的一身所受的“天下之恶”的多,更是当然的了。
从前人作史,每喜把古人传下的话整齐排比,成为总清账。这样做去,粗看确是很完备,但来源还没有弄明白,骤然结清,开的虚账也就混过去了。我们因为不甘心承认这些虚账,所以要检齐所有的文券,另立流水簿,加以审查,标出按日开进的虚账。现在就用了这个方法,把纣的故事试验一下。
我们若把《尚书》(除《伪古文》)中纣的罪恶聚集起来,结果,便可以看出他的最大的罪名是
——酗酒。
关于这事的话,有《微子》的“我用沈酗于酒”、“方兴沈酗于酒”,《酒诰》的“在今嗣王酣身,……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惟荒腆于酒”,《无逸》的“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其实酗酒是那时的风气,并不是纣的独特的罪恶,所以《酒诰》又说:“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而武王对于妹土,竟命康叔“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我们只要看周朝用了死刑来禁酒,便可知道商人的喝酒正似现在人的吸雅片,已经成了有普遍性的深入骨髓的病癖了。
其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关于这事的话,有《微子》的“吾家耄逊于荒”,“咈其耇长,旧有位人”,《牧誓》的“昏其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召诰》的“厥终智藏瘝在”。
其三,是登用小人。
关于这事的话,有《微子》的“卿士师帅非度”,《牧誓》的“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立政》的“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
其四,是听信妇言。
这惟有《牧誓》的“惟妇言是用”一句话。
其五,是信有命在天。
这有《西伯戡黎》的“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酒诰》的“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多方》的“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
其六,是不留心祭祀。
这有《牧誓》的“昏弃厥肆祀弗答”,《多士》的“罔顾于天显民祇。”
从以上六项看来,纣只是一个糊涂人,他贪喝了酒,忘记了政事,所以把他的国亡掉了。崔述云:
“盖惟迷于酒色,是以不复畏天念祖,以至忠直逆耳,谗人倖进。”(《商考信录》)
他的罪状确是只有这一点,这都是庸人的愚昧,并没有奇怪的暴虐,何况这些话大都是从周朝人的口中说出来的,他们自己初有天下,以新朝的资格,对于所灭的国君发出几句斥责的话,乃是极平常的事,而且是应该有的事。即使被灭的国君是一个圣人,这些笼统的斥责之言于例亦不可少,因为既要打他,就不得不骂他。《韩非子·外储说》云: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
“越伐吴,乃先宣言曰:‘我闻吴王筑如皇之台,掘深池,罢百姓,煎靡财货,以尽民力,余来为民诛之。’”
读了这种话,再去看《牧誓》、《多士》诸篇,颇使得我们要骂纣而不忍。所以我们对于西周时纣的罪恶的传说,只须看作一种兴国对于亡国的循例之言。
东周时,初有学者阶级,也初有论议,他们本着“劝惩”之心来说话,把亡国的纣当作箭垛,朝着他放箭,他的罪状一定加增得不少。看子贡的评论,可见一斑。但不幸书缺有间,我们已无从知道了。只《论语》上有以下的一节:
①微子去之。②箕子为之奴。③比干谏而死。
这三件事都可属于上边的第二项的(是不用贵戚旧臣)。
在战国的书籍里,他的罪条骤然加增得很多,而且都是很具体的事实。列举如下:
①抑沈比干。(按:此颇有投比干于水的意思,如王子庆忌于要离然者,故别列。)②赐封雷开。(以上二条见《楚辞》。)
①糟丘。②酒池。③肉圃为格。④雕柱而桔诸侯。⑤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⑥戳涉者胫而视其髓。⑦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⑧脯鬼侯。⑨作为璇宫。10筑为倾宫。11剖孕妇而观其化。12杀比干而观其心。(按:《论语》但云“谏而死”,此云“观心”,故别列。)13任恶来。14言而不信,期而不当。(以上十四条见《吕氏春秋》。)
①囚文王七年。(见《左传》。)
①为象箸。②设炮烙。③翼侯炙。④作靡靡之乐。⑤为长夜之饮以失日。(以上五条见《韩非子》。)
1熊蹯不熟而杀庖人。(见《御览》引《缠子》。)
1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见《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
1为玉床。(见《世本》。)
1脯鄂侯。(见《战国策》。)
1脯鬼侯以享诸侯。(见《逸周书》即《礼记》。按《吕氏春秋》但云“脯”,此云“脯以享诸侯”,故别列。)
到了西汉,他的罪恶的条款因年代的更久远而集叠得更丰富了。现在把已见战国人称引的删去,把賸馀的列举于下:
1距谏、饰非。2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3作北里之舞。4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5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6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7大最(聚)乐戏于沙丘。8使男女倮相逐于酒池肉林之间。9废商容。(以上九条见《史记》。)
作梏数千,梏诸侯之不谄己者。(见《新书》。按:这条当即由《吕览》的“桔诸侯”而来,惟高诱注《吕览》,谓“雕画高柱,使桔槔于其端,举诸侯而上下之”,则与此不可并作一事。)
1燎焚天下之财。2燔生人。(按:《淮南》以此语与“为炮烙,铸金柱”等语并列,似与炮烙非一事。)3铸金柱。4析才士之胫。(按:此不云“涉者”,故别列。)5热斗。(高诱注:“庖人进羹于纣,热,以为恶,以热斗杀之”,与《缠子》所云不同。)6听崇侯虎、屈商之言而拘文王于羑里。7宫中成市。(以上七条见《淮南子》。)
1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见《新序》。)
1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见《列女传》。)
1谀臣左强教为象廊,将至于天。2壮士斩其胻。(胻,脚脛也。按:此与“析才士之胫”差同,但“壮”与“才”又不同。)3杀周太子历。(以上三条见褚先生《补史记·龟策列传》。)
又有虽非新添而对于旧有之说加以较详的摹写的,有《列女传》上说妲己的话:(加油添醋,夸大其词。)
“百姓怨望,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谏曰:‘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心而观之。”
这是把作炮烙与剖比干的两项罪名令妲己分担了。
到了东汉,似乎没有新添的罪条。但《论衡》上引着一段话,却把“长夜之饮以失日”的一件故事用二百四十倍的显微镜放大了:
“纣沈湎于酒,以糟为丘,以酒为池,牛饮者三千人。长夜之饮,忘其甲子。车行酒,马行炙,百二十日为一夜。”
东晋时《伪古文尚书》出来,又为他添上了三条:
1焚炙忠良。(按:焚炙忠良未知为谁,故不与炮烙条合。)2罪人以族,官人以世。3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那时皇甫谧做了一部通史,名唤《帝王世纪》。他是造伪史很有名的人,所以他集合了前人的旧说,更加上自己的幻想,综合而成为一整篇的纣的罪状书。(这与司马迁集合战国、秦、汉时人的纣恶说而成为一整篇是一样的。)《帝王世纪》一书虽失传,但这些文字还被引于《太平御览》及《尚书疏》等书,可以覆按。现在把他所说的话能够增加我们的异闻的写在下面:
造倾宫,作瓊室、瑶台,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其大三里,其高千丈。其大宫百,其小宫七十三处。
宫中九市。(按:《淮南子》但言成市,此云九市,故别列。)
六月发民猎于西山。
天下大风雨,飘牛马,坏屋树,天火烧其宫,两日并尽。或鬼哭,或山鸣,纣不惧,愈慢神。
杀人以食虎。
欲重刑,乃先为大熨斗,以火热之,使人举,辄烂手。(按:此条当即《淮南子》的“热斗”。但据高诱注文则热斗事系出偶然,而此则有意的定此刑罚,为异。)
多发美女以充倾宫之室,妇女衣绫纨者三百余人。
诛邢侯。(按:一说邢侯即鄂侯。)
剖比干妻以视其胎。
文王之长子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以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得而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在皇甫谧的前后作纣的罪状的说明的,有以下二条:
(一)斮胫的说明——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晨寒也。”纣乃于此斮胫而视髓。(见《水经注》。)
(二)夏猎的说明——纣以六月猎于西土,发民逐禽。民谏曰:“今六月……地务长养,……君践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为妖言,诛之。后数月,天暴风雨,发屋折树。(见《金匮》。)
自晋代以后,他有没有再添出什么罪状,我可不知道了。这或者因为纣的暴虐说到这等地步,已经充类至尽,再也不能加上去,或者因为学者的历史观念高了一点,知道耳朵里听来的传说不能作为信史,不肯写在纸本上,二者均不可知。但学者方面即是如此,民众的传说总不会因他们的不肯写在纸本上而终止其发展性的,它依然是这样地发展。结果就成了现在在下等社会中很有势力的《封神榜》一书,又把这些人事经过神话化了。
我写这篇,希望大家把它当作《徐文长故事》一类书看,知道古代的史实完全无异于现代的传说;天下的暴虐归于纣与天下的尖刻归于徐文长是一样的;纣和桀的相像,与徐文长和杨状元的相像也是一样的。这一点意思非常浅显,所举的证据也是神明白,想来读者必不至于索解不得。倘有笃志信古之士一定要说古书无一字无来历,古人的话不可轻于怀疑,那么,我们先要请问以下的几条:
(一)纣造的台的高度,应照《新序》说是“一千尺”呢?还是应照《帝王世纪》说是“一千丈”呢?
(二)斮胫的人,应照《水经注》说是“老者”呢?或应照《淮南子》说是“才士”呢?还是应照《补史记》说是“壮士”呢?
(三)所剖的孕妇,应照《吕氏春秋》说是一个平常人呢?还是应照《帝王世纪》说是比干之妻呢?
(四)给文王吃的人肉羹,应照《吕氏春秋》说是梅伯的呢?还是应照《帝王世纪》说是伯邑考的呢?
(五)《补史记》说纣杀的“周太子历”,这是何人?
这些问题都请考实了告知我们。否则我们在这样参差牴牾的古史中,便是要信也苦于无从信起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2:03 #38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9): ***、***、郭沫若、蔡美彪、李定一联合为商纣王平反,三千年后,还吾帝辛

评《商代史》(中)

作者:殷作斌 
第三部分 对帝辛(纣)的评价有失公允

纵观中华史学界,从西周到清这三千年,主流史学一直是妖魔化帝辛的,到明代随着神话小说《封神榜》的出现,更是将帝辛妖魔化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期间,如孔门弟子子贡等虽也为帝辛说了句把公道话,但那仅是凤毛麟角而已。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对纣王的每条罪状发生的时间次序进行过排谱,写了《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文中指出,纣王的七十条罪状是从周朝开始陆续加上去的。文中列举纣恶出于《尚书》的,只有六项,战国增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顾氏进而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层累积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在近代、现代,第一个为纣王鸣冤并大加赞扬的是郭沫若。1945年,重庆文治出版社首次印行郭沫若的史学论集《青铜时代》。该书中的《驳<说儒>》,是直接针对胡适先生《说儒》一文而写的。胡适先生通过研究上古史,断定“殷自武丁以后,国力渐衰;史书所载,已无有一个无所不胜的‘武王’了”。郭沫若认为这种说法“不尽合乎史实”,强调“像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杀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剪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这件事,由近年的殷墟卜辞的探讨,才渐渐地重见了天日。” 1959年6月3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视察安阳。他重点考察了王裕口、后岗、小屯一带的殷商遗址。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查看,细细品味,详细询问每一件古物发掘的地点、土层和墓道状况,不时指出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珍贵价值,并勉励安阳考古队的同志们要认真严谨地做好发掘和整理工作。郭老还即兴泼墨挥毫,书写了《访安阳殷墟》、《观圆形殉葬坑》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郭老的《访安阳殷墟》诗句,已经家喻户晓:
访安阳殷墟 郭沫若
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始此人。
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
《观圆形殉葬坑》全诗,共七言五十二句,因为太长,不便吟诵,有爱好者,将头、尾句和中间的二十二句整合成一首《现代七言诗》,在全国特别是在安阳民间已经广为流传:
(观圆形殉葬坑 爱好者据郭老原诗缩成,共七言二十四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雨中踏寻王裕口,殉葬惊看有众奴。
殉者为男皆少壮,纵横狼藉如羊猪。
此当尚在殷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

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武王克纣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
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
但缘东夷己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
再历春秋迄战国,始成一统之版图。
秦始皇帝收其功,实由殷辛开其初。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冤当解除。
权衡公正无偏诬,推翻旧案莫踟躇。

《观圆形殉葬坑》的全文是:
观圆形殉葬坑 郭沫若 (共七言五十二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雨中踏寻王裕口,殉葬惊看有众奴。
殉者为男皆少壮,少者年仅十五余,全躯十三髑髅四,纵横狼藉如羊猪。
宝贝三堆难计数,十贝为朋不模糊。铜卣铜鼎铜戈兵,有丝成线粟已枯。
此当尚在殷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百克无后非战罪,前徒倒戈乃众俘。
武王克纣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
但缘东夷己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渐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亘历西周四百载,南北并进殊其途。然而文化本同源,同伦同轨复同书。
再历春秋迄战国,秦楚争霸力相如。楚人腐化秦奋励,始成一统之版图。
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但如溯流探其源,实由殷辛开其初。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固当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为污。非徒好辩实有以,古为今用没虚无。
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谁如有功于民族,推翻旧案莫踟躇。

毛主席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见陈晋主编《***读书笔记解析》第115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 (同上书,第1157页)

毛主席在为纣王平反同时,又挥起大棒打倒了为众多史家歌颂了三千年的“三仁”。“三仁”之首的微子,首当其冲,成为毛主席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汉奸”、“里通外国”分子。他说:“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见***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收入陈晋主编《***读书笔记解析》。)

在中华史学界的主流学者中,除了郭沫若和董作宾以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商末帝辛的政绩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能科学审视末代商国大政。
大陆史学大家蔡美彪(1928年生,健在)和台湾的史学泰斗李定一(1919-2002)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位。
蔡美彪遵照***同志指示,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奎元院长委托,以85岁高龄、殚精竭虑、字斟句酌、穷一生积学、历三载时光、独自撰著的一部简明中国通史型普及史书《中华史纲》于2012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他在这部不到400页的通史型著作中尚能留给帝辛大半页的篇幅,给帝辛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一般普及型通史著作做不到的,难能可贵啊!他在该史书中客观地指出:“商国最后一个国王受辛”“几次出兵攻伐东夷的人方等国,屡获胜利,掳得大批的俘奴。”认为“纣似曾企图有所改革,不祭祖先以减少杀奴,收容逃亡奴隶以缓解反抗”,“纣是有作为的国王”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巨著。但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周武王和周公旦被汉儒们尊为圣人,“周礼”成为天经地仪的社会道德和法度标准。因受时代局限,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述殷周之交的历史和评价殷周之交的历史人物时,是有很大的倾向性的,“扬周武贬殷纣”是他的基本立场,当然也是他那个时代主政者汉武帝和主流学者董仲舒等人的基本立场。

1、对帝辛死亡一案的厘定
帝辛死亡一案,历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自杀”,一个是“他杀”。
帝辛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定为“自杀”。根据是什么,司马迁说,他是根据《尚书》、《诗经》等古文献定的案。其实这里另有隐情。帝辛死亡一案理应定为“他杀”。而且最大的嫌疑犯正是周武王。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不敢秉公断案,将周武王拉出来正法呢?因为在司马迁那个时代,由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周武王被汉儒们尊为圣人,圣人怎么能随便亲自诛杀当时的天下共主(帝辛)呢!其实,司马迁在研究了古代文献以后明知道帝辛是死于他杀。只是不敢明写而已。因为他为李陵一案得罪了汉武帝已经吃了大亏,现在不能再因丑化圣人而再次得罪当今了!于是他就将帝辛死亡一案改为自杀。但史学家毕竟是史学家,不敢过分篡改史实,于是就将史书上记载的武王亲自割下活帝辛之头,改为武王亲自割下死帝辛之头。经这样改动,既可以美化圣人,求得自保;又可以混淆视听,防止同行或后世史家的质疑,因为不管是割下死人头还是割下活人头,我司马迁总是记下了周武王割下了殷纣王的头并悬之于大白之旗示众的史实。笔者的上述推理当然不是强加于司马迁,而是有下列史据为证的:
史据①《旬子?正论篇第十八》:“昔者武王伐有商,诛纣,断其首,县之赤旆。”
史据②《尚书?洪范》,《洪范》开篇就讲大法九章的非凡来历:“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史据③ 《竹书纪年》:“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
史据④《战国策?第二十篇赵策三》:“昔者,文王之拘于牖里,而武王羁于玉门,卒断纣之头而县于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
史据⑤ 《尸子?散见辑佚》:“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亲斫殷纣之颈,手污於血,不温而食。当此之时,犹猛兽者也。 ”
史据⑥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武王擒纣于牧野”
史据⑦《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 ?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纣为禽。”
以上列出的武王生擒纣并断其首的七条史据除《竹书纪年》外,依当时司马迁的条件,应该都是能看到的,故我推测的纣王为他杀,司马迁为美化周武王在《史记?殷本纪》中故意改为纣王自杀成立。(作者按:这里的七条史据引文参考了王革勋著:《淇洹集?历史篇?谈纣王之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10月北京第一版。在这里表示感谢。但笔者引用的史据,并非转引自王文,而是逐条对照古籍原文,重新进行了考证。)


2、对牧野之战残酷程度的厘定
关于牧野之战残酷性及武王挥师入城对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末商王都的破坏程度,历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古文献中的“血流漂杵”和战后殷都在几年内沦为废虚说;一个是《史记?周本纪》描述的牧野之战兵不血刃景象和武王挥师入城受到城内百姓热烈欢迎的殷都和平解放景象。《史记?周本纪》中的说法类似于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和平解放北平(北京)那样,它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北京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的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上述两种说法哪一个可信呢?衡量的标准可以看也仅能看周师在牧野会战得手后,武王挥师入城时对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殷都的破坏程度。如果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殷都完好无损,则是《史记?周本纪》的类似“兵不血刃”说或是类似“殷都和平解放”说对;如果殷都受到极大的破坏,以致两年后沦为箕子笔下的一片废墟,则是古文献的“血流漂杵”说对。
类似“兵不血刃”说或是类似“殷都和平解放”说缘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史记?周本纪》说,因殷军奴隶兵倒戈,周兵在牧野轻而易举地大败殷军,逼得纣王退回鹿台自焚。武王在牧野得手后,挥师入城时,纪律严明,深得各路诸侯拥护,殷都百姓纷纷出城,在城郊列队欢迎周师。于是武王派群臣告诉殷都百姓说,上天将赐福给大家,快庆祝解放吧!殷都百姓都对武王感恩戴德。殷都百姓是否载歌载舞庆祝解放,《史记?周本纪》中未作交待,想来如果“兵不血刃说”成立,殷都百姓载歌载舞庆祝解放也应该有之 。(《史记?周本纪》原文是“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拜毕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 ’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司马迁的这个类似兵不血刃说版本,看是合情合理。但却无法解释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当时地球上最繁华的城市殷都在短短两年内就沦为箕子笔下一片废墟的历史难题。
“血流漂杵”说,缘于《尚书?武成》。原文是: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尚书》这段话中用“血流漂杵”描述这场战争的悲惨景象。
从比《史记》更早的箕子的《麦秀歌》可看出,箕子作《麦秀歌》时,时有上百万人口的殷都已经沦为一片废虚,这是支持“血流漂杵”说的铁证。《麦秀歌》是箕子被封朝鲜回来朝周,还武王顺水人情途中,路过朝歌时写的。《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后二年(即公元前1044年),武王向箕子问道。《麦秀歌》当然就是箕子在武王克殷后的第二年写的(即公元前1044年)。武王克殷后两年,有上百万人口的当时地球上第一大城殷都就沦为箕子笔下的一片废虚,这能说是武王在牧野会战得手后和平入城么?所以可以断定当年牧野会战及战后武王挥师入城是非常残酷的,《史记?周本纪》说武王挥师入城时殷人出城列队欢迎根本不可信,真正的史实应该不是殷都和平解放,而是殷都当年受到极大的破坏。
如果殷都,在武王克殷后,仅两年就沦为一片废墟为真,则“血流漂杵”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牧野会战期间的“血流漂杵”,一个阶段是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的“血流漂杵”。(请读者注意,这是在武庚复国被诛之前,即是说在周公平叛之前,殷都就已经沦为一片废墟了。因此,可以排除殷都是由于周公平叛才沦为废墟的可能,当然周公平叛一定更加快了殷都沦为废虚的速度)。
牧野会战期间的“血流漂杵”可解释为:
帝辛听到探史胶鬲回报,甲子日武王将率诸侯联军到达殷都,一时之间慌了手脚,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溜须拍马的祸国殃民之辈,此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帝辛冷静下来,才想起来自己的主力部队还在东夷前线,虽然捷报早就传回来了,但是大军调动绝非一日之功。远水解不了近渴,匆忙之间帝辛想到了多年来的战俘和奴隶,他马上下令,将这些人编为军队,开赴殷都南郊牧野,以拒敌于国门之外。果如胶鬲所报,甲子日凌晨,武王联军到达殷郊,总兵力不超过十万,帝辛亦率奴隶兵七十万。两军对阵于牧野战场。两军各自作一番短暂的战前动员。冲锋号角一响,以周军为首的诸侯联军精神抖擞,如虎入羊群般杀入商军阵中。而用奴隶拼凑起来的商军士兵本来心中就不情愿,到了生死关头,更不会去为帝辛卖命,纷纷倒转矛头,反戈一击,冲向商军的大部队。一场混战开始了,很多人尚在犹豫之中,已作了周军刀下之鬼;更多人在大部队的冲击践踏之下丢了性命。结果商军大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虽然用“血流漂杵”来形容有些夸张,但当时的惨烈血腥景象也由此可见一斑。(据《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伐纣的总体战果是,共击毙商军和商的属国军队共177779人,生俘300230人,攻灭纣之属国99个,臣服652个。)
周师和诸侯联军入城后的“血流漂杵”可解释为:
帝辛一看形势不妙,率军退守王城,周兵奋力攻之。城破,周兵如潮水般地拥入城中,上百万人口的繁华王都,顿时血流成河。此时已近黄昏。帝辛一看,大势已去,正想登上鹿台,看望姮己,不料武王赶到,生擒帝辛。遂用黄钺斩下纣头,悬之于大白之旗示众。武王登上鹿台,觅得姮己等纣之宠妃,杀之,悬其头于小白之旗。此时,朝歌城里城外,已是一片喊杀之声,大街小巷,如一片火海。上百万人口的朝歌王都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上面我们是从箕子《麦秀歌》提供的证据来厘定牧野会战和武王挥师入城屠杀殷军和殷人的残酷性,否定了司马迁的牧野会战类似兵不血刃和周师入城类似和平解放殷都的说法。实际上,以箕子《麦秀歌》为证推测武王伐纣时对殷都的毁灭性破坏并非我的首创,最先作出这个判断的是山东省原副省长、山东省政协九届副主席、山东省慈善总会会长、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会长谢玉堂。他在2011年7月出版的《甲骨文的由来与发展》一书中说:“周武王十三年,纣王时的重臣箕子到周朝朝拜时特意去旧都看了一次,当他看到昔日的首都一片淒凉,不禁悲从中来,欲哭无泪,并为此作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谢先生由此推测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这对安阳(引者按:谢先生实际指的是位于今安阳一带的纣之王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可想而知,其破坏性绝不亚于后来的项羽毁灭咸阳”。(上述两处引文均见于谢玉堂著《甲骨文的由来与发展》第106-10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谢先生仅以公元前206年项羽毁灭秦都咸阳一例来比喻说明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时,对殷都的毁灭性破坏程度,其实武王挥师入城时烧杀抢掠、屠杀殷都百姓的残酷程度还可从下列四例外族入侵中国历代首都的的事例来推测之。
公元311年即西晋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晋都洛阳、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之后,迫使晋室南渡建康(南京)。但乱后,洛阳并没有成为废虚。这说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挥师入城对殷都的破坏程度应该强于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晋都洛阳时对晋都洛阳的破坏程度。
公元1126年和1127年,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金军两次攻破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使称靖康之耻。事后,迫使宋高宗南渡杭州。但开封并没有沦为废虚。这说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挥师入城对殷都的破坏程度应该强于公元1126年和1127年金人两次攻陷宋都开封时对宋都开封的破坏程度。
公元1900年(庚子),八国联军攻陷清都北京,迫使清廷皇室逃往西安。史称庚子之耻。事后,虽圆明园被烧毁,但北京并未沦为废虚。这说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挥师入城对殷都的破坏程度应该强于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清都北京时对清都北京的破坏程度。
公元1937年12月13日,二战时侵华日军攻陷民国首都南京,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史称“南京大屠杀”。事后,虽迫使蒋介石迁都重庆,但南京并没有沦为废虚。这说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挥师入城对殷都的破坏程度应该强于公元1937年日军攻陷民国首都南京时对民国首都南京的破坏程度。
纵观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上述六次外族攻陷中国时王王都或民国首都事件,虽然其对时王王都或民国首都的破坏性都极其严重,但后五次都没有使时王王都或民国首都沦为废虚,使时王王都沦为一片废虚的唯一的一次就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联军入侵殷都的事件。而且周军破坏殷都事件是在牧野会战周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武王挥师入城时发生的。可见当年周武王挥师入城后大规模烧杀抢掠手无寸“铜”的殷都平民的严重程度,一定远大于秦亡后项羽咸阳屠城、晋永嘉之乱、宋靖康之耻、清八国联军入京、民国日寇南京大屠杀等外族入侵时王王都或民国首都时的破坏程度。只是因为后来的历史是周人写的,周后的历史又是由奉“周礼”为圭臬的儒家写的。因而没有人记载,也没有人敢提这件事罢了。但三千年前箕子的麦秀歌和二十世纪考古发现证明在河南省洹、淇间真有个废了的殷都存在(今通称为“殷墟”)应该是两个铁证。
上面以帝辛死亡一案的厘定和牧野之战的残酷程度的厘定为例来说明在评判历史事件时,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其实对许多历史疑案,我们都可以如此进行分析,以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2:08 #38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0) 大禹治水忙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却天天与涂山氏之女桑林中做爱,史料铁证!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越来越多历史真相被探求出来,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了婚外情等等,还有考证是因为遭到当时舜的追杀。

儒教徒认为这些说法是对“古代圣贤”及“优秀传统文化”变本加厉的庸俗化,污人耳目,误人子弟。

殊不知,儒教孔丘朱熹的那一套礼教本身是外来的,根本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孔丘遭到当时所有诸侯国的反对,老子也拒绝孔丘。

大禹这些事情,关键要看证据何在,研究者固不能“大话西游”,评论者也不能盲目指责,大家都应该认认真真寻找可靠材料,实事求是地解读古人。

以大禹“婚外恋”为例,其实大禹“好色”的说法,绝非某人的创见新说,亦无惊天地泣鬼神之神效,因为它实在已经传了2000多年了。

(1)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说道:“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维嗜欲同味,而快朝饱?”

意思是说:大禹“怎会找到涂山氏之女,在桑林里与她通淫?”“通”就是指男女私通。

王逸《楚辞章句》注云:“言禹治水,道娶涂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之地。”
王逸说的是“娶”,显然指正式的“通婚”,但是这个解释难以得到赞同,有两处文字成为否认的依据。
一处是“通”字,所谓“通”亦即男女交媾,自由性交,后来俗称“私通”;

另一处是“朝饱”,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以为“朝饱”,应该纠正为“朝食”,“男女大欲不遂为‘朝饥’,或简称‘饥’,是古代的成语”,而“朝食”就是“通淫”。(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册第84页,三联书店1982年8月第1版)

屈原《天问》对大禹的“生活作风”已有记述。

(2)
其实,更早时,大禹早就直截了当被扣上“淫湎”的帽子。

《吕氏春秋·音初》说: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看到了涂山女对大禹缠缠绵绵的情意,

不过,《吕氏春秋·当务》却笔锋一转,说“禹有淫湎之意”,大禹扣上了“***好色”的大帽子。

其实《吕氏春秋·音初》的记载中,大禹的问题也蛮大的,除了结识涂山女外,至少另有一妾,拿现在的话语来说,肯定属于生活作风不正派、婚外恋等等。

(3)
还有呢
《吕氏春秋·贵因》云:“禹之裸国,裸入衣出”,
《战国策·赵策二》也说“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养欲而乐志”;

禹的“之裸国,裸入衣出”,如果发生在涂山,他的生活作风当然成问题;如果不是的话,问题更严重,因为禹在涂山氏以外,又找了一个放浪的地方。在涂山同时拥有二个女子已经不道德,再加上脱衣裸体进入全裸体场所,能有什么好事?真是错上加罪。

比红灯区还要红灯区呀!哈哈


(4)
《吕氏春秋·音初》说是大禹治水很忙,经过涂山不去看涂山女了(“三过妾门而不入”),涂山女就派大禹的小妾等候在“涂山之阳”,小妾唱起了《候人歌》。可以看出,完全是女方主动接近追求大禹,禹实在不应该戴“淫湎”的帽子,禹和涂山氏、妾的“通”,并不是什么隐秘、***之事。

(5)
再看《天问》“通之于台桑”,说他们自由性交的行为发生在台桑,
台桑即“桑台”的倒置,桑台就是桑林中的社坛,社坛用以祭祀,重大的固定的祭祀在春天,称之为“春社”。
桑林既是春社祭祀之地,又与男女性行为有关。
所以《墨子·明鬼》曰:“燕之有祖泽,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乐而观也。”。
孙诒让《墨子闲诂》引《周礼·州长》郑注云,“属,犹合也,聚也。”
观,正是《郑风·溱淆》:“女曰观乎”的观。“属”是会聚、相属,“观”就是物色、相看,即找对象欢聚之意。

也就是说,桑台是男女自由欢聚的场所,这样,禹的“之裸国,裸入衣出”,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了。

(6)
再看《楚辞·天问》“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条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吕氏春秋》云:“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也”,就是说,禹与涂山女私下约定,每隔六日禹即往女方氏族与涂山女共同生活,辛壬癸甲一连住四日,如此往复。

为治水忙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好悠闲啊,这时怎么不说治水忙,来不及回家了呢?


(7)
说到大禹的好色,还有一段余话。古轶书《礼含文嘉》云:“禹卑宫室,垂意于沟洫,百谷用成,神龙至,灵龟服,玉女敬养,天赐妾。”(据《太平御览》卷82引)说的是大禹建立夏代国家政权后大纳后妃的情况。这下问题严重了,除了上述“发妻”、涂山女等,又加上了玉女、妾,大禹肯定是彩旗飘飘了。

不能简单地给大禹套上一顶“好色”的帽子。要言之,中国的传统,多妻妾,多生孩子,传宗接代,保证血亲继承;而且,还有政治联盟的意义,即用婚姻形式与其他部落结成紧密的政治同盟。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利用婚姻方式团结诸族,是夏代立国之本,国家的兴衰存灭,每每与这方面的成功与否紧相交织”。


(8)
 《史记》: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哈哈,什么狗屁“三过家门而不入”,看到没有,史记里讲了“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因为当时禹正被舜追杀呢!!!! 当然,后来,大禹终于杀了舜。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2:09 #38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1)***关于历史的很多见解都是非常精辟的!目前很多被满族封禁

毛主席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还是优秀的文学家、书法家,更是一位汉本位的皇汉民族主义者。

毛主席的很多思想现在被封禁了,所以你只能看到《***选集》,看不到《***全集》,而党史党校那些人目前被满族操纵,正在秘密全面篡改毛主席的著作,这也是《***全集》迟迟不能问世的原因所在。

作为战国的古代史书,《竹书纪年》是最可珍贵的资料。为什么知名度低呢?起码比甲骨文差很多。有人认为,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笔法误人,一至于斯。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考证信史,而毛主席和郭沫若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文革时期,考证出了很多真相,但是后来文革失败后,这些真相再一次被掩盖……

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史记正义》,《括地志》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关于司马贞的介绍:

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1],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5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3 #38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2): 考古惊天铁证:西方上帝信仰起源于断流的上古华夏文明

圣经上帝源于上古华夏,外来儒教断流灭绝了上古华夏文明!

现在的圣经上帝是“出口转内销”!

关于殷墟商朝考古,杨宝成著《殷墟文化研究》,从安阳殷墟考古发现看,

1.在商代社会里,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殷墟考古发现大量女性贵族、女性军官墓葬,证明商朝女性贵族不仅可以参与国事,而且还可以拥有军事指挥权,这就是为什么周武王伐殷时指责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商朝人这种男女平等的历史,被后人演义为 “纣王与苏旦妃”的商纣王淫乱失国的故事;

2.商朝人信仰上帝,甲骨文中频繁出现“上帝”,原文啊!商朝人除了祖宗祭祀外,还有更为隆重的上帝祭祀活动,这就是周武王所责怪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殷人好鬼”,“殷人”本身就是一种蔑称,就像“支那人”一样,甲骨文中商朝人自称商人;

3.商朝人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王、二是众人、三是战争俘虏当的奴隶,但是凡外族奴隶逃往商朝,就获得自由,当平民众人啦,所以其它国家的奴隶常常选择逃往殷国,这就是周武王责怪的“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4.商朝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王族成员并没有多少委任官职上的特权,这就是周武王责怪的“遗其王父母弟不用”;

5.商朝人重视工商业,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制造业技术,崇尚经商谋利;

6.商朝人传统不讲人治,而讲法治,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化。周朝建国,倡导“德治”,留下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德治人治和等级特权礼制的传统。

这商朝简直整个一个西方现代社会嘛!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5 #38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3): 上古中国人没有祖先崇拜,只祭祀祖先但不以祖先为神,最隆重祭祀上帝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只知道敬天法祖,缺少终极关怀,缺少对宇宙最终真理的追求,可是,明明商朝时,这些都是有的!“商朝人信仰上帝,所以除了祖宗祭祀外,还有更为隆重的上帝祭祀活动,这就是周武王所责怪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

华夏文明上古时期,把祭祀上帝看的最重要,而不是特别的看重祭祀祖先,因为祖先不一定是神,不一定代表着真理。可是

那么商朝时祭祀的上帝是谁?竟然就是现在的西方圣经里的上帝!《死海古卷》的发现,证明《圣经》在两千年里是被篡改了好多的。但是,基本脉络还在,甲骨文中记载的上帝,与圣经中的上帝竟然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这绝不是巧合!如果我们能看到目前被天主教皇秘密封锁的原本《圣经》,完全可以找到更多更多的相同之处。现在的圣经上帝竟然是“出口转内销”!

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到,商文化与周文化有很大差别,周灭商,是华夏文明的大倒退,从先进的工商业文明倒退到落后的农耕社会,单从出土的青铜器制造方面看,周朝远远不及商朝。
(同期的西方世界考古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都是越往前的科技越先进,甚至令人怀疑这是一场“外星人打压地球科技”有预谋的活动)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6 #38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4): (一)商人虔诚的敬仰上帝,好占卜。商朝重商业,周朝重农业,这是殷周文化之重大区别。
商品经济的社会,和农耕经济的社会,其经济观点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的着眼点在开源,广纳财源,善于赚钱;而后者更倾向于节流,勤俭节约,善于省钱。

商朝人重交易,早在商汤革命之前,商部落的商品经济就已经很发达了,汤的七代祖王亥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

因为商人重视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所以殷商的手工业水平高超,商代青铜器即便是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精美的,比如说司母戊大方鼎、四方羊尊等等,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则远远不及商器;

商人要实现与远方的交易,必须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商人始祖相土发明了马车,王亥发明了牛车,《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从殷墟出土文物中也确实发现有海贝和鲸鱼骨头,可见商人交易的范围之广阔;

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债务繁多,交往繁忙,所以常常和其他部落发生矛盾,又由于商品经济比农耕经济更容易积累物质财富,足以支持战争,所以战争频繁,战俘奴隶也多,如甲骨文上就说商王武丁时,王后妇好帅三万人去征讨羌人。

商人上帝在占卜中表述的比王还要重要,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列举了六组商人的占卜,参与表决的有王、龟、筮、卿士、庶民五类人,但凡筮和龟一致赞同的,即使王和其他人等反对,事情仍然可行,只有龟筮都反对或龟筮意见相左时,事情才不可行。《尚书*洪范》说,王有疑难,要和卿士、庶民、卜、筮商量。

商朝重视法治,出土文献里记载着商朝时先王“以法治国”实行法治,而不是“以德治国”实行人治。

与内陆周不同,商朝有极其发达的海洋文明,甚至考证商朝船队到达美洲。我们的先人有极强的开拓精神。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6 #38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5): (二)考古重大发现:儒教篡改华夏上古历史,编造夏商周三代历史,本来唐尧后直接是商汤,商有两千年历史,夏朝不存在

考古证明:儒教编造的所谓的“尧舜禹”、“夏商周”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商朝是唐尧的直接继承,殷墟出土的文物,多有赞美尧“唐”(尧国号唐)的文字,但是对于“夏商周”的夏,只字未提!连批评都没有!推翻了夏桀,批判暴政呀,根本没有!

所以史学界由此推测中国的古代政权是由唐尧直接到商朝的转变。

唐尧后,是商朝在华夏持续统治了有两千多年,周以前的事实真相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历史真相后来被完全抹杀了!

而虞舜禹夏至周原本是西域强国,一度与商朝并存,周朝取代商朝之后,把西域历史强加于中原历史,儒教孔子“删诗书”,用春秋笔法删除编造的《尚书》,在里面做了大量手脚!记述的上古历史几近全假!

儒教史官司马迁做《史记》,司马迁是个被阉割的史官,怀着刻骨的仇恨,阉割了华夏历史。所以两千年来,信史学界一直对《史记》持谨慎态度。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7 #38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6): (三)殷墟考古发现,商朝人不仅崇拜上帝,还非常崇拜数字“七”,甲骨文里说七是上帝的数字。

商朝甲骨文七写作十,本来“十”意义是7,但是,到了周朝,“十”意义变成了10,七也失去了其原有的极特殊的神圣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家知道,西方圣经上帝信仰,可以说是个七信仰,到处都是七,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7天,第7日安息。
在启示录中上帝列举了7个教会,代表整个教会时期的所有教会。
代表上帝的七灵,上帝的审判过程中有七印,七号,七碗,降下七灾,等等。
神的座前有七灵;七个金灯台;七星;七个火灯;羔羊有七角、七眼;七印;七天使吹七号;七雷;兽的七头,并头上的七冠;七碗泄尽神最终的七灾;七座山所代表的七个王。
上帝创世界用了7天,上帝规定第七天是礼拜天,诺亚方舟前的大洪水是7天,过了7天,洪水泛滥在地上。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从殷墟考古甲骨文发现,本来华夏先民也是非常非常崇拜数字七的,但是,周朝之后,就完全变了。

我们的《易经》被周文王篡改成《周易》后,就只剩个“七日来复”,七失去了原来的地位。

数学上已经证明了,尺规作图,在1-10中,只有正七边形做不出来,7,超越规律规则限制,代表着自由,那么,当然要被奴役制度所取消。

----------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的根底,《圣经》上帝信仰,竟是完全发源于中国!
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西正教、伊斯兰教、新教……等等等等,他们的上帝信仰,全都是发源于已经几近被灭绝华夏上古文明,他们在华夏上古上帝信仰的基础上又各自做了改动,就成了现在的这些西方宗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7 #38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7): (四)极度先进的上古华夏文明的灭亡于一种未知因素,我们现在很难考证。

对上古华夏文明的灭绝是一个非常系统安排的工程,周灭商还只是一个前奏。

周灭商后,楚不屈服,与周形成南北朝的关系,直到秦末才被灭,秦军对楚国平民大屠杀,楚国老百姓都愤恨的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对华夏思想意识领域的灭绝工作,则持续了战国、秦、汉三代千年漫长的历史,逐步进行的。

从春秋晚期,思想意识领域的灭绝工作开始启动了。

在这时,华夏先民还是普遍保留了很多自由奔放的华夏真正传统文明思想的,道家的老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3:28 #38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8): (五)我有“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一个大帖子,所讲的都是真实的历史。

上古的华夏,直接承源宇宙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充满了自由奔放,自在逍遥,是真正绚烂多彩的最美好的时期。可是,后来被儒教取代了。

我们华夏,根本不是后来儒教宣称的什么“礼仪之邦”,恰恰相反,我们是非常鄙视僵化的礼的。老子《道德经》认为礼仪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万恶礼为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上古华夏最遵从的是自由,最排斥的就是僵化教条的“礼”。天道生人,不是为了给人约束,而是要给人最充分的自由。

华夏的“夏”是玄关之意,万物通融,自由,通畅。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被儒教徒有意诱导到一个错误方向并且异化了,他们宣称“有衣冠之美,故称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这其实是一个过去儒教宣扬的极其恶毒的欺世谎言,完全篡改了华夏的内涵意义所在。

上古华夏自由奔放与后来蜥蜴人孔丘儒教僵化教条格格不入,我们上古的祖先,非常鄙视孔丘“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僵化的教条。

上古的华夏社会,是自然天道的社会,不讲究“仁义礼智信”。
老子作为真正上古华夏文明的承传者,《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而蜥蜴人孔丘周游七十余国推广教条的“仁义礼智信”虚伪道德之后,华夏就进入了天下大乱的战国时期。

很多史料记载孔丘乃是黑龙所生,非人,用个流行的名词“蜥蜴人”吧。

  现存的史书,儒教的《尚书》,《春秋》,《史记》都是蜥蜴人编造的故事,而不是历史。孔丘公然宣扬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为圣者隐”,公然篡改历史。

  华夏上古文献在两千多年前集体失踪,周朝王室图书馆所有上古书籍都被蜥蜴人孔子焚毁,以至于孔子用春秋笔法篡改整理的《春秋》、《尚书》之类成了后来中国最早的史书,之前的,全被孔子焚毁,孔子删诗书作礼乐嘛。

  接着,再来个蜥蜴人秦始皇,灭华夏所有诸侯国,灭华夏文字,焚华夏书,民间的书也被焚烧殆尽。以统一文化的名义消灭文明,大规模的焚书,仙道华夏上古文明就完全灭亡了。

  还嫌不够,光破不行,还要立。后来的汉朝,从汉武帝被儒教蠕虫董仲舒诱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开始,蜥蜴人孔子儒教全面上台,全面正式取代了真正自由奔放灿烂多彩的华夏上古文明。

  在这整个过程中,儒教蠕虫对华夏,能烧的就烧,能灭的就灭,能毁的就毁,实在毁不了的,那就阴险的篡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华夏上古文明真的被“绝其道”了。

应该说,周朝时期,华夏儿女还是继承了上古的自然天道行为方式的,

可是,经过孔丘焚书、秦始皇焚书、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华夏儿女就从此被儒教深深钳制住了。

我们很难考察是什么样的势力做出如此系统的惊心安排,甚至于要怀疑做出这个安排的,到底是不是人类!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4 #39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09): 端午节屈原死于秦始皇刺客龙舟竞渡追杀,被装袋包粽子沉江

《史记》是一部极度垃圾的史书,处处都是篡改事实真相。司马迁为了掩藏真相,编造了屈原抱石投江自杀的故事。

我总是奇怪,屈原投江时,干嘛抱一个大石头呢?没听说哪个要跳水死的抱个大石头去自杀啊。其实,屈原的死是被人指使的谋杀!

刺客在汨罗江上乘舟追杀,而屈原则乘坐另一小舟夺路而逃,其场面惊心动魄。这场水上生死角逐,最终以屈原的不幸落网而告终。御用杀手把他装进麻袋,在捆紧了之后投入江心。随后,政客们伪造了屈原自杀的遗书《怀沙》,并且利用史官四处散布屈原与郑袖不和的谣言。一代文人英豪就此离奇地香销玉殒。

  令当权者始料不及的是,老百姓目击了这场卑鄙的谋杀。他们渴望说出真相,但却畏惧权势,最终选择了一种颇具象征意味的“戏剧”。

  这就是现下流行民俗的起源: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其中,米饭象征他的肉体,粽叶(竹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

  或许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出现在屈原纪念仪式上的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壮丽的风俗的背后。

我说为什么现在那些盗墓笔记呀鬼吹灯呀怎么都把棺材尸体称作是“粽子”“大粽子”!

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讲:
(一)屈原在流放途中听闻楚国已亡,他恨无力回天,便抱石投江殉国。这是史书说的,千百年来人云亦云,令人感慨万千。近年来冒出了另一种声音,说屈原的自杀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包装”,他的死是被人指使的谋杀。

  考察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杀他的动机和嫌疑。《史记》里列举的就有对他厌烦的两位国王、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此外有秦国大臣张仪等等。由这些大权在握的人物组成的的政治同盟,打击屈原并非难事。区区屈原纵然文华四射,才情孤高,却对官场潜规则一窍不通。恃才傲物,结果遭到政敌谗言:先是被楚怀王所嫌恶而罢官,既而又因满腹牢骚而开罪新王楚顷襄王,被流放到今湖南汨罗江一带,沦为流浪者。但是当时楚国已灭,这些昔日的逃命还来不及,都不会再去追杀屈原了。因为屈原的感召力,最想杀屈原的,是秦始皇!

  当时屈原既已遭贬,端午日就是五月初五,它意谓着夏季(午月)的开端,由于隐含两个“五”字,所以一些地方又称为“重午(五)”,多出现于夏至前后。那天,炎热的夏季已经逼近,各种鬼魂、蛇虫和瘟疫开始欢乐总动员,古人形容它“五毒尽出”,可见这天不是个吉祥的日子。

  端午就是最古老的亡灵纪念日,世人要在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们离去。但这一“鬼日”却因佛教传入而发生位移,被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替代。端午的原始功能,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暧昧不清,只有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风俗,还约略暗示着它与鬼魂的关联。菖蒲叶片状如宝剑,方士们称其为“水剑”,后又引伸为“蒲剑”,据说可斩各种妖魔鬼怪。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劝慰冤死的亡灵,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驱除恶鬼,这种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法,构成了端午习俗的真正母题。

  农历最早由夏朝启用,故又称夏历。第二次在春秋战国被部分国家应用,第三次由汉武帝重启,一直沿用至今。端午节的习俗,在战国时代被楚人所用,其源头远在屈原和伍子胥之先。这两位楚国忠臣的死期,若不是碰巧刚好撞上端午日,就是被当地百姓蓄意改造,以期与鬼节融为一体,成为祭祀追穰的对象。

  倘若谋杀屈原的史实存在,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我们不妨设想:刺客在汨罗江上乘舟追杀,而屈原则乘坐另一小舟夺路而逃,其场面惊心动魄。这场水上生死角逐,最终以屈原的不幸落网而告终。御用杀手把他装进麻袋,在捆紧了之后投入江心。随后,政客们伪造了屈原自杀的遗书《怀沙》,并且利用史官四处散布屈原与郑袖不和的谣言。一代文人英豪就此离奇地香销玉殒。

  令当权者始料不及的是,老百姓目击了这场卑鄙的谋杀。他们渴望说出真相,但却畏惧权势,最终选择了一种颇具象征意味的“戏剧”。

  这就是现下流行民俗的起源: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其中,米饭象征他的肉体,粽叶(竹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

  或许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出现在屈原纪念仪式上的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壮丽的风俗的背后。

  说百姓怜爱屈原纪念屈原保护屈原,绝非无有根据。在屈原“自杀”现场附近的汨罗山上,仅仅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竟然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十二座坟冢,大多高为五米,底部直径为八米,四周环植苍松扁柏,墓前都树立刻有“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字样的石碑,但究竟哪一座是真的,世人实在无法辨别,这就是所谓屈原十二疑冢。有人认为其中必有一座是真的,而其它则都是克隆之物。

  民间传说称,此举是为了防人偷盗墓中珍宝,又说为了阻止秦军掘墓复仇,其理由听起来都相当牵强。似乎只有一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那就是要防止谋杀屈原的秦始皇军队前来掘坟毁尸。在发明了粽子龙舟仪式以传播真相的同时,民众还要精心制造伪墓来保存从水里打捞起的诗人遗骸。这是何等诡异和富于戏剧性的事件,它再度向我们证实了秦始皇政治的险恶以及人民的抗争智慧。

  数百年之后,汉朝的著名文学家贾谊被汉文帝从京城贬到长沙为官,在渡过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托古寄怀,籍此发出悲愤的叹息:“曾听说屈原是自沉汨罗江而永逝,如今我来到湘江之畔,哀悼先生的英灵。只因遭遇乱世,才逼得您自杀而丧失生命。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悲伤!”贾谊的盲目抒情,无疑直接影响了司马迁的历史判断,以致他对屈原自杀说坚信不疑,而后者的自杀叙事,也就成了中国史上最权威的阐释文本。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他们没有必要再派刺客去追杀这个“活死人”。那么,屈原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谋杀呢?
  
  

(二)屈原之死,自杀还是谋杀?

  打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直到今日,所有的人都坚信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江自沉的动人故事。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里描述说,屈原在最后的日子里写下了遗嘱《怀沙》,在发出“人生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的叹息之后,就怀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自杀而死。

  司马迁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他认定一个证据,是收录在《九章》组诗里的《渔父》一文。这是中国最早的纪实文学之一,其中载有屈原对渔父(隐士的化身)的动人对白。屈原披头散发地来到江边,在荒野草泽上边走边悲愤长吟,神色憔悴,形体瘦弱。他对陌生的渔夫说,我宁可跳进湘水,葬身渔腹,又怎么能让自身的皓然清白,去蒙上世俗的尘土呢?这一表白,似乎可以证明屈原怀有很强的自杀情结。

  但是,就是司氏引为证据的这篇《渔父》,竟属于典型的“他者叙事”:它只是一份旁观者的记录,而不是屈原的自我陈述。可见这一证据苍白无力。

  真正被用以证明屈原自杀的主要证据,其实就是他被放逐后所写的《怀沙》。

  诗人在诗中这样宣称:自杀的信念已然确定(“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的柔软泥沙(“沙”)。

  但《怀沙》这样的作品,也令人怀疑是根据其自杀传说而炮制的伪作。因为《九章》的格局除了《橘颂》是四字诗经体外,都是工整的六字体(不包括语气词 “兮”),唯有《怀沙》四、五、六字句相混,犹如一个民间艺人在对屈原展开精神仿写,却又完全不顾屈原本人的书写习惯,而且语词风格也与其它相异。鉴于此,有人怀疑它和《远游》、《卜居》及《渔父》之类,都不是屈原的手笔,却又被人精心编入《楚辞》,以此作为屈原自杀的明证。

  这种蹊跷的情形,反而引发了后代学者的注意和疑虑。

  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的《楚辞》注本,其“严谨性”曾受到“疑古派”史学家顾颉刚的严重质疑,指责这对父子是历史造伪的大师。但他们蓄意篡改《楚辞》,费劲地伪造屈原自杀的史实,似乎缺乏强烈的动机。

  如此看来,伪造屈原“遗嘱”和“旁证”的人只能是屈原的同代人。

  这就奇了怪了,为什么当时有人要伪造他的自杀遗书呢?如果硬要解释的活,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企图掩盖死亡的真相。

  这就这迫使我们发出追问:究竟什么才是屈原死亡的真相?

  回答只有一个:谋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4 #39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0): 屈原的死,是华夏上古文明最后的抗争的失败。
  
  屈原的死,是华夏上古文明最后的抗争的失败。

我们的端午,祭奠的,是我们华夏上古文明!

两千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

虽然,我们的文明已经灭亡了两千多年,可是,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深深的记着……

#

屈原的诗歌里,先秦文献里,那么多的“上帝”,为什么儒教一上台之后,“上帝”这个词就很少被使用了,

谁隔断了华夏儿女与“上帝”的联系?

殷商时期是拜“上帝”的啊!

为什么后来上帝就被抹去了?

#
后来是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上帝”才又频繁的出现在华夏儿女的眼前。

这么好的一个词,为什么在长达两千年里,不怎么被提起,甚至被禁用呢?

谁在隔断华夏儿女与上帝的联系?

屈原,上古华夏最后的绝唱,楚人神学体系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是殷商的,是承传自上古的!所以你看屈原的楚辞里描述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后世的神学体系。

#

满清屠杀我们的时候,从4亿屠杀到还有几百万的时候,

佛道神都在旁观,甚至说什么天意、天谴,更甚至他们为虎作伥助满妖为虐。

他们真的是我们的神吗?

如果是,那么为什么我们遭难时他们不帮助我们呢?

#

中国号称神州,却被与神隔离,周武王灭商后污蔑商人信仰上帝信仰神为“殷人好鬼”,孔丘再来个“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再到今天,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无神论的国家。

中国到底是神州还是鸡圈?分明是对汉人的千年大屠场啊!

孔丘虽然让远离神,却又说要遵从天命,天命本身应该是神的啊,
又要远离神又要遵从天命,这不自相矛盾么?
那么远离了神的天命,是谁的命了呢?还让你认命,那命是魔鬼给你安排的啊!

于是汉族人都陷入满清鸡圈当肉食鸡了。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6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5 #39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1): 我们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推翻的满清,摆脱满族人的奴役

上帝没有忘记我们,
辛亥革命是在基督徒的组织下推翻的满清,
可以说,我们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推翻的满清,摆脱的奴役!
而不是什么佛道神。

#
上帝虽然在两千多年前,被赶出中原,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我们,他的子民。
在我们落难的时候,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
是上帝,又一次向我们伸出了大爱之手。
孙中山等等都是基督徒。
当时,革命活动几乎都是基督徒做的,还有,上帝在那之前就派了基督徒,建立洋租界,保护我们的反清活动。

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这些信上帝的宗教的教友,帮助我们推翻满清统治。
否则,不知道我们还要在满清的泥潭里深陷挣扎多久……

上帝对华夏,恩同再造啊!

#

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也是拜上帝教)

上帝的军队,英法联军进攻满清,“第二次鸦片战争”,沉重的打击了清廷。

#

1859年6月,英、法、美舰队炮击大沽。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满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败。满族酋长咸丰帝携后懿妃等离京逃往承德。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联军发现满族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满族之野蛮行为,及教训满清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国及法国。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满清的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满人聚居地抢掠烧杀近50天,狠狠的打击了满族人。

平日受尽凌虐欺压的汉族人,跟随八国联军,狠狠的杀满人!

#

卖国与汉奸是两回事,

要看国是谁的国。

爱护满清国的汉人,都是汉奸,
恨满清国的汉人,都不是汉奸!

#

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满清丧失大片领土,俄罗斯民族的上帝子民把辽阔土地上的汉人全都从满清的肆虐下解放出来,再也不会被杀死被吸脑汁了。

从一个汉人的观点上来看,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解放汉民族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6 #39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2): 中国革命与基督教上帝信仰
作者:梁寿华

*注:本文是根据香港中国福音神学院老师梁寿华先生所写的论文「基督教与中国革命」所做的读书摘要整理,对梁先生在学术工作上所作的努力,仅此致上最诚挚的敬意。


晚清时,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发展的停滞并呈现腐化,更由于外力的东侵,产生了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上的剧烈变动。外力不但指威胁国家民族尊严和生存的外国的坚船利炮,同时也是指西方的近代文明。晚清对现代化的接受虽有从器物上的洋务运动到政治上的维新运动,却未触及与儒家势力相互支撑的帝王权威。

  就是在在这主流现代化维新运动的边缘,出现了彻底否定儒家统治体系的现代化改革──晚清的早期革命。

  晚清的早期革命最初不被主流改革派的维新团体势力所认同接纳,但最终突破了晚清政治的局限,破坏了帝王统治的合法性,导致中国几千年坚固的帝王统治模式的崩溃。

  这种突破事实上是由于这些革命者所接受的基督教信仰和文明所造成的,这是一种自洋务运动以来最彻底的西化、其革命比以前的改革更彻底,是因为早期革命者接受了和中国传统儒家价值完全迥异的基督教。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一位政治家曾说:『当1807年马礼逊进入中国时,已种伏了革命的根苗。』这句话并非过誉,因为清末的革命的确是由基督徒发起的,革命以及随之而陆续出现的革命风潮,其中的参与者不全都是基督徒,不过1902-1903年间之前,反满革命主要是由基督徒推动和领导、1900年在庚子之前,忧国之士仍报终君思想,欲以和平手段改良政治和社会现状;在这时期,中国基督徒已筹算和实行排满,推翻现有政权的革命了。

  新的群体: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出现

1807 年,马礼逊来华后,绝大部分早期的基督徒教育程度都很低,甚至是文盲,家境也很贫穷,一般人也多不愿意送子女进传教士所办的学校、到了五十年代末期,外国差会大量注入资源,天津﹑北京条约又准许传教工作在内地的发展,致使学校栽培了不少受过西学熏染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和商人,其中有些更信了教、十九世纪因移民﹑工作或留学到外国的华人也不少成为接受西方洗礼的基督徒、中国基督徒中就此出现一批具有新式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基督教信仰和西方文明是有密切相关的。

  价值的抉择

  中国基督徒不一定反对传统,但往往视新接受的基督教价值比本国固有的传统更高,而这价值是中国传统和现实所无的、其中最为当时基督徒革命者着重的是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这往往成为其中一些基督徒参与革命的动力,在西方社会,基督教对生命的尊重引发出西方人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主动进取的精神、中国基督教的革命很大程度也是由这种对生命尊重的观念所触发、这些基督徒抱着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见到祖国非人性﹑伤害人的政治,就产生不满,同时也引起一种『拯救』的意念。

  革命就是要解决这种不满的现状,实现拯救受苦的同胞、他们知道这理想是可行和有效的,他们当中一些人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就是一个可以证实的具体例子、他们相信,基督教不但和他们个体生命有关,也可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命、这些基督徒个人接受了基督教,当他们掌握或观察到这种理想的优越性时,比对一下自己国家民族令人堪叹的状况,就产生一种抱负,要将这种理想实现在民族生命中。

  新思维的批判

  中国人信教后,基督教的内容,就自然成为他们习知的传统所形成之现实的一个参考架构,这参考架构一形成,就对这现实起了一种批判作用。

  批判思维的发生,是因为基督徒接受了中国传统以外,并与这传统格格不入的一套信仰,而这信仰要求皈依者将之视为一种委身性的信仰去接受;换句话说,这信仰是个人的一种『终极的关怀』。

  对原先是传统读书人来说,一旦皈依基督教,原先的儒家价值就变得次要,甚至变成新信仰批判的对象;对没有受太多传统教育影响的基督徒,他们的批判就更没什么阻碍。由基督教来的批判思维,不止于纯粹指出或揭露现实的问题,也是对现实有所要求、对国家社会来说,基督徒这种要求是要它变革,是照着基督徒的理想(包括信仰和文明)的样式来改变。
  
  超越观念的批判

  基督教在最早期即在使徒时代的教会,就有上帝比世俗权柄更超越的观念,以后早期教父在政教问题上也认为地上政权是从上帝所赋予的,所以要顺服、这样一来就把中国传统神圣化的帝王观念消解了、既有了比君王更超越的上帝作为效忠的对象,对君王的『忠贞』就不是绝对的了,推翻他也不构成一个道德伦常的问题、这是当时基督徒革命者典型的君王观念。

  他们同时认为世界是由上帝所创造并交扥君王所管治,君王就要对上帝负责。早期革命绝少士大夫参与,只有基督徒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以及秘密会党,才肯从事被当时人视为大逆不道的反清革命,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这里说的是啊!儒教奴役的人,让人把帝王当成神。反满清甚至被视作比现在反党还要“道德败坏”。如果不是基督教彻底破除这种概念,不知道还要再被奴役多久啊!两千多年了都没出路啊,基督教以来,找到出路了!】
  
  基督教是靠着船坚炮力打进来的洋教吗?是否民族思想就因此而泯灭了呢?是否他们就是被外人所统一,而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了?从以上所举出来的史料,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错,外国得船坚炮力真的打醒了中国人,使得基督教的信仰可以在中国生根、萌芽,甚至影响了许多的知识分子。

  然而是否也因此,中国人的民族主义的精神因为基督教的信仰的引入而就此消失了呢?

  从「教会自理运动」与「教会自立运动」很明显的,我们看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民族主义的心并没有因此而消减,相反的、他们这些华人基督徒要去做的确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中国基督徒,不但在自己所属的教派中去成立属于中国人的自理会,更有甚者,在自己原来的教派以外成立自立会。

  他们并没有信了基督教就成了洋人,亦没有信了基督教就远在外国不回来,相反的,有所多的远在外国的基督徒,远在外国筹备资金就是基于中国民族精神而要回国来建立教会。基督教,激发了中国的民族思想。

  更有甚者,他们的民族思想,并不只使他们的爱国情操只停留在传一个精神上的寄托——信仰——给他们的同胞;他们去看见问题,挖掘问题,真正的去面对中国所碰到的问题,真正的为中国人民寻求一个解决之道,他们启发了革命,用一种当时可能会被认为是「作乱」的方法来救国。

  究竟是信仰里面的哪一种力量激发出他们的爱国心呢?究竟是信仰里的哪一种力量使得他们那么有远见的选择一个革命的方法来救国呢?甚至为此殉命也在此不惜呢?我想,这是以后诸章必然会探讨的问题。

  以下就先介绍自理与自立运动。

  1.自理运动

  自理运动,简单的说,就是有西方差会背景教会中的华人信徒,以原有差会宗派的名义进行的宗教本土化运动。

A,伦敦会

  自理运动最早的起源是在广州佛山的华人自理会。1839年,伦敦会传教医生合信(Dr、BenjaminHobson)在广州创办了一间伦敦会惠爱医院,并聘请澳洲回国的梁柱臣负责医院的布道工作。梁氏深感中国人要自理自己的教会,于是在香港伦敦会华人信徒的支持下,于1865在佛山一定成立最早期的华人自理会。

  在香港,同为伦敦会的华人基督徒们,亦在1876年订立会章,提名华人执事和长老,成立教会,并命名为「华人自理会」,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会于1884年所聘请的传道人王煜初,王煜初乐中中国的改革,在戊戌变法之时,王煜初上万言书,痛陈中国弊病,献测改革,并与何启 (柯保安所称之「基督徒改革者」)传写大量批判中国传统里法与旧习,提出西法旧时的主张,高举民权,倡议清廷变法以及改变官僚制度;他们两人一方面鼓吹清廷改革,一方面孙中山先生兴中会革命,直接参与兴中会活动的凤犀亦是王煜初于道济会堂的会友,而王煜初于1887年所成立的道济会堂,曾数度成为谈论革命,及联络志士的场所。

B,浸信会

  浸信会最早期的自理运动肇始人陈梦南,基于一种民族本位的立场,于1873年在浸信会华侨信徒和广州本地会友的支持下:连同溤活泉、张观照等,创建「华人宣道会」,适最早的浸信会自理教会。

  陈梦南适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在1882年去世,为及参加革命,但他的学生溤活泉和侄儿陈少白适其影响极深。溤活泉是浸信会的牧师,兼承陈梦南的民族精神,在1904年与期信徒创立「兴华浸信自立会」并在兴中会革命时期,参与革命活动,成为「革命同志」;1903年又与香港圣士提反堂的爱国信徒林护、谭民三等人串办《世界公益报》,宣传革命。此报刊「世称香港革命党报之第二家」,第一家则适陈梦南侄儿陈少百主持的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

c,美北长老会

  其自理运动是由美国华侨信徒所发起的。1881年三蕃市和檀香山的美北长老会华人信徒捐款返回广州买店铺建立福音堂,做为华侨及本地教友往返广东脚注之地。

  至1907年,美北长老会华人传到总会派伍于衍返回广州帮助华人长老会成立总会,是为「华人长老自理传道总会」。伍于衍适三蕃市的长老教会信徒,与教友伍盘照,都是兴中会会员,支持孙中山革命,他们创办之福音性报刊《中西日报》在三蕃市华侨中鼓吹革命,并成印行邹容的《革命军》,分送华侨,激发华侨反清意识,《中西日报》成为当地重要革命报纸。

D,纲纪慎会

  由于在美华侨基督徒的乡土情怀,并在1883年要求纲纪慎会的海外差会美部会差派善嘉理(CharlesHager)来华,在香港成立纲纪慎会基地:后来发展到四邑、广州等地方。

  孙中山、陆浩东和唐雄等人便是在这里受洗为纲纪会信徒。

  之后数年,三蕃市纲纪慎会背景的三蕃市的另一批纲纪慎华人信徒也发起家乡的教会自理运动。

  1886年,三蕃市纲纪会背景的华人教会柏大尼礼拜堂,有信徒从邝吉:赵哲、朱金等人组织「华国纲纪慎自理传道会」,次年委派赵哲携款回国开堂,最初在广东台山开基。1894年右派信徒携款在广州十八甫建堂。此堂开设未久,就在兴中会乙末(1895年)之役时,供孙中山作为起义指挥部之用。

  十八甫纲纪慎教会除支持革命外,在康有为、梁启超鼓吹为新旧国期间,在1897年:由三蕃市华侨基督徒斥资在此教堂开设「星导书楼」,目的是开通民智,以使国家富强,期望中国有如西方诸国。

  以上是华人自理运动,适外国宗派的华人信徒基于本身对于中国的情怀在自己所属宗太发动的,名义也在原属宗派之下。接下来,我们要简介另一种形式的基督教本土化运动。

  2.自立运动

  「自理运动」是指外国叫派的华人信徒在自己所属的宗派发动的,名义也在原属宗派之下。而「自立运动」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分属不同宗派的华人信徒在自己宗太以外,「自立」部属原有教派之总会。这类的运动,比起原来的自理运动就显得杂多了,因此,以下,将提出几个主要的来做重点介绍。

  「耶稣救世会」,是由惠师礼会信徒罗开泰及长老会信徒黄文卿等棱于1895年所创立的。

  推动这运动的领袖也不少是与革命有关的,其中有办革命报纸《世界公益报》的革命同志浸信会牧师溤活泉、「乐心参与兴中会革命运动之教徒」长老会的黄文卿,史家简又文说他「对排满运动尽力不少」。

  此外还有1990年、1902年分别参与兴中会惠州之役以及洪全福之役的巴陵会神到学校教习李植生,李植生意识中兴会惠元。中国播道会创办人之一原属纲纪慎会的。

  华人牧师萧雨滋、萧汉卫父子也这自理运动的发动者,父子二人素有救国心志,后来父子在芝加哥设立同盟会分会,萧雨滋更被选为会长。

  另一个自立会「中国基督徒会」是于1903年伍汉持等人所创立的。

  先是上海的爱国基督徒高凤池、宋跃如、黄家珃、谢洪宝等人,于1902年敢于光绪二十八年湖南辰州教案导致国家受屈辱,就在上海发起「中国基督徒会」,其中的副会长宋跃如(后任董事)是孙中山在上海的革命秘密同志,暗中支持南方的兴中会起义。

  上海中国基督徒会成立之后翌年,广东爱国信徒伍汉持、谭民三、宋居仁、黄其馨、谭思义等人亦鉴于当时发生的教案,往往酿制中国丧权辱国,深感痛心,就与上海宋跃如等人的「中国基督徒会「联合,在香港创立中国基督徒会,伍汉持为正。

  香港中国基督徒会很重视福音工作,字成立后,在香港九龙四处布道,1904年并开办「华英学校」,做为学生福音工作基地,日间授课,夜间布道。香港中国基督徒会的领袖大多是革命党人,所以当革命行事紧张时,他们因为四处奔走活动,以致教会及学校事务也几乎要停顿。香港基督徒会着名的革命至是有宋居仁父子、伍汉持、谭思义等人。

  送居人士巴陵会传道人,是兴中会会员以及重要的行动人员,参与历次的反满战役,他的两个儿子也跟随父亲投身革命活动,兄弟二人在民国初年相继为国殉难,长子宋少殷就是中国基督徒会华英学校的学生。

  伍汉持和盘司意义参与晚清革命,也是在民国初年因反对军阀先后被杀殉国。五汉持是一位医生,首授业于广州博济医院的传教士医生嘉约翰 (JohnKerr)。而谭思义士广州长老会培英学校的学生,曾任香港中国基督徒会西湾河支堂传道人,他是在1917年应另一位原兴中会基督徒革命至是瞪荫南之召入内陆密民亦从事革命活动,结果被捕殉难。
  
  【满清灌输让汉人仇恨洋人,于是满族人就得利了。我们再也不会上当了。那时洋人专门对付的是满族人】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6 #39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3):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三章 孙中山:基督徒革命者的形成
  孙中山在历史上被史学家称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已显示他是中国革命史的始创者,特别提到中国第一个带有民主性质的晚清革命,也不能不以孙中山为整个革命历程的主导者、不过,事实上,最早谈论革命的不只是孙中山一人,且兴中会第一任最高领导人并不是孙中山、但这也不能否定孙中山在晚清革命先行者和主导者的地位、在早期的同志中,孙中山的领袖形象渐渐成型,在兴中会实际行动中孙中山作为最高的领导者的角色便突显出来了、孙中山由始至终的确是兴中会的最高领导核心的所在。

  改良或革命抉择的因素

  他出生自香山,后来在檀香山和香港接受西方教育,这三个地方对孙中山革命家的成型有莫大关系、家乡香山在孙中山的生活经验中,是一个落后﹑黑暗﹑***的中国政治社会的缩影,负面的景象对他有很大的冲击;在檀香山和香港等地,他吸取到西方文明的养分,形成了他另一种理想抉择,这种新理想刚好可以响应家乡状况给他带来的冲击。

  和康﹑梁不同的是,康﹑梁接受西方文明不包括宗教,而他所观察到的西方文明是包括了基督教,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不能分割的部分,同时也是他所接受的理想价值的根本、正因为它对西方文明这样的理解,他就曾说出康有为﹑梁启超绝对不会说的话

  [我们最大希望是,把圣经和基督教教育(正如我们在美国所认知的)作为一种传递手段,向我们的同胞转送通过正义的法律所有可能得到的幸福。]

  家乡的成长及不满的产生

  孙中山少年时代离太平天国灭亡不远,他接触到“太平天国中残败的老英雄”,并听他们讲述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英雄事迹,引起与满清朝廷为敌的意识,并也或多或少知道基督教的一些事情、在赴檀香山前,克尔教士是他开始认识西方文化的启蒙老师,同时也可以说他最初和基督教接触的开端、基督教带来给他唯一的影响可能是翠亨村以外某教会的地图,同学的描述给他很多对另一个世界的联想,有要了解外在世界的欲望。

  家乡的环境除了给他一个稳定简朴的农村生活外,其它触目所见的都令他产生很多疑问和不满、此外,周遭的生活环境迷信意识很浓、幼时在村中受的教育所认知的学问也不能使他满意,因为他感觉到这些学问所主张的道德教训不能改变家乡种种不良的现实、那时他已有要突破这闷局的冲动、

  檀香山经验及新理想的形成

  孙中山真正接触基督教信仰和文明是在往檀香山读书的时候、十二岁时,他离乡远赴檀香山,『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是他后来忆述这次出洋经验的话、他在檀香山一段短时间后旧察觉这里和家乡的不同,这里没有河贼,也没有贪官污吏,但有法律,人人都遵守法律,受法律保护、经由观察使他感受到秩序守法的可贵,很快的他知道这些都和美国基督教有关。

  孙中山到檀香山时,偶像迷信仍然仍留存未尽去,所以他就清楚见到基督教文明和偶像文明的优劣,也见到基督教如何帮助夏威夷人脱离迷信,迷信的脱离随之而来的就是进步。

  他进入意奥兰尼学校就读,西方学术训练虽是基础的,已给他大开眼界,见到在《三字经》﹑《千字文》以外完全不同的新领域、在学校里宗教教育的熏陶下,孙中山愿意成为基督徒、基督教对他来说,不但是一种社会改革的宗教,同时也是个人生命的宗教。他终其一生都信仰着基督教这种在个人生命中的价值,也就是因为这种对个人的价值,其长兄阻止了他洗礼的念头,后来甚至使他辍学返乡。

  孙中山在檀香山五年时光,大部分时间是在基督教学校读书,亲身攻读集体会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民主,以及宗教等知识和思想;特别从所接触的传教士和基督徒身上,觉察到他们基督教信仰原来是可以实践的信仰,他也可以比较以往在家乡经书读到的道德学问在实践上的无能;二者的优劣可见、此时虽仍未形成革命思想,可是他在檀香山所经验到的,已成为他要求中国转变的理想典范、

  在家乡的冲突

  刚回乡,他所具有的檀香山理想就立刻和中国的现实产生了冲突,事缘是清海关官吏上船检查时的蛮横和要求给予贿赂。

  回家后,他可以继续公开地作基督徒、他发现家乡情况依旧,种种弊端未有改善、抱有新理想的他,就常常找机会宣传改革,揭露政治的弊端,但乡民都以他为怪、在乡民中,他找到了陆皓东——唯一有兴趣和他谈改革的人,后来也成了基督徒、孙中山感受到:『使我们受苦的主要祸根是愚昧』,『偶像崇拜乃是愚昧真正之源』、家乡的偶像迷信成为它的眼中钉,必须除之而后快,这是他和陆皓东家乡改革的根本部分、先是指责庙宇中的偶像,劝告乡人离弃迷信,最后见迷信情况没有改变,终于忍不住,就付诸行动,破坏庙中的偶像、他们的举动,不是反宗教,而是反『偶像』,他们是本着基督教的优越采取这行动、此举触怒了乡人,认为是叛逆行为,不被容于家乡,他们的家人便打发他们离开翠亨村、


作传道人还是去革命?

  这次的家乡改革完全失败,连自己也被逐、这是一个新理想和就传统冲突的结果,孙中山视这次乡人的反对,是因为他们不认识耶稣基督为此而生而死的『理性的生命』、这可能是他后来一度考虑作传道人的一个原因、他对中国的改革是仍未死心的,这个时候,他已具备了基督徒革命者所要具备的条件;一个从基督教而来的新理想,对旧社会的不满,以及以这个新理想去改造旧社会的冲动。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7 #39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4): 第四章 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  基督徒革命团体胚型基础的形成

  孙中山和陆浩东被逐离家乡后使他们在香港入读新式学校,这样的选择使他们不能成为上层士大夫阶级的一份子,因为他们选择西方教育,更比出过去所受过的中国式教育相当不足。

  正如史扶邻所说:孙中山是一个基督徒及一个现代医生,当儒家既定的体制对他的才干采取不屑的态度时,他就转身去投身他的边缘集团,去作一个革命者,孙中山此时念的是香港的拔萃书室,这是一间英文男校,在此时期孙中山在家人的阻力下接受洗礼,不久后陆浩东也跟着受洗。在香港这段时期为了他们自己的信仰、学业、同志以及后来的革命事业建立了方向和一些初步的联系,特别是基督徒身份的确立以及和教会的联系,使他们在救国事业上得到必须的支持,由此这个基督徒革命团体的胚型基础进一步得以成形和长大、

  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檀香山

  受礼不久,孙中山辍学于萃拔书室,其后转念中央书院,但不久就被其兄孙眉自香港召回檀香山,原因是希望能够阻止孙中山的基督教信仰,但这个时期的孙中山是有志从事传道事业以救国的,但在中法埲争(1885)后,中国战胜却签下条约失去安南(越南)的宗主权,这成为刺激孙中山从传道救国转成革命救国的关键。

  孙中山在大学阶段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

  孙中山的初衷是传道救国,但因为在香港和广州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神学院,最后孙中山选择了读医,因医疗工作在当时的传教士和华人信徒来看,除传道外,「无其它服役能如此接近基督教者」。

  这点可以从当时中国医疗传教会这个组织的目标主要是「减轻人类的痛苦,以及以科学探索真理以破除迷信,同时训练中国人成为西方医学的医生」看出。

  在选择读医前,孙中山曾考虑读陆军、海军以及法律,这都是救同胞的学问,但他最后选择读医的原因,据他后来的回忆大抵有两点,第一是「我很喜欢这门学科,相信我将会有一个为我的同胞行医的有益职业」,第二是因中法战争的结果对清廷不满,就「以学堂为鼓吹之地,藉行医为入世之媒」。不论孙中山选择何种形式,其目的皆是要拯救同胞脱离苦难。

  基督徒革命力量最初的凝聚场所,除了孙中山在中学阶段的香港和檀香山外,主要是孙中山在大学时代在广州和香港两地的医学院中。两个医学院都有基督教背景,包括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医学校和香港西医书院,这两个医学院提供了场所,组合了后来兴中会以孙中山为首的最高层,包括孙中山、郑士良、陈少白三人的领导核心。

  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广州

  孙中山在广州博济念了一年书,这段时间孙中山和他以前在香港拔萃念书时的国学老师,后来从香港调到广州伦敦会的传道人区凤樨建立了革命同志的关系,后来区凤樨更以会计长的分份来帮助他的革命计画。

  此外,孙中山亦在广州结识了另一个革命同志郑士良,郑士良原本在具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三合会中担任头目,在他接受基督教后,三合会传统的「反清复明」的观念,因着基督教信仰和教会新学教育的影响,就转化成为「民主革命」的理念。

  郑士良是第一个向孙中山提示会党可以用作革命的第一人:后来在兴中会第一、二次起义中,郑士良运动的相当多的三合会人员,特别是第二次起义,他所运动的会党成了主力。郑士良对孙中山革命事业以及中国早期革命方式影响的重要,可从孙中山所说:「予由谈论时代入于实行时代之动机,则受郑君所赐者甚多也。」窥知一二。

  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香港

  香港自1842年中英江宁条约签订后,就成为英国统治的殖民地。这正是为何孙中山从广州博济转学至香港西医书院的主要原因,他说:「香港有英文医校,予以其课业较优,而地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于是孙中山在此念了五年医直到毕业。

  孙中山在这个时期认识了陈少白,并和香港教会人物建立了友谊关系,如王煜初牧师、王宠惠、何启、康德黎等人对孙中山后来的革命事业都有相当影响和帮助,特别前三个中国基督徒亦很注意中国的改革,甚至后来曾参与改革和革命的运动,其它如形成「四大寇」、结识辅仁文社的社员等,都是在香港这段时间发生的。

  这个时期,不但凝聚了基督徒革命志士,如在广州的情况一样,这些基督徒圈子是对非基督徒开放的,因为他们的大前提不是信仰而是救国。四大寇中尤列和杨鹤龄原是广州算学馆同学,他们不是基督徒,但孙中山、陈少白和他们很投机,常在杨鹤龄的杨耀记商店大谈革命,当时四人「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遂被当时的人并称为「四大寇」。期间,陆浩东就职于安徽芜湖电报局,郑士良在归善家乡,两人亦时常到香港加入四大寇的讨论。不过,后来杨鹤龄并未直接投入革命,尤列在乙未之役也无甚表现。

  辅仁文社是香港基督徒杨衢云、谢攒泰、何汝明、温宗尧联合其它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于1892年组成,基于不满满清之无能,觉得有研究新学以使国家富强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宗旨为「开通民智,研究新学」,据谢攒泰说,辅仁文社也是一个「革命总机关」,也意图计画革命,不过始终没有什么行动而已,要到 1895年辅仁文社部份成员被稍后成立的香港兴中会吸收以后,杨衢云、谢攒泰等人才在兴中会名义下进行实际的革命行动。

  其它部份成员却选择了另一条救国的路,如温宗尧后来参与维新派,任维新派的自立军在上海外交代表,到新亥时才投入革命阵营,不过辅仁文社是最早鼓吹革命的正式组织,比兴中会早两三年。

  结识杨衢云不久,大约在辅仁文社创立四个月左右,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结束他所谓的「革命言论之时代」,以后便积极于行动,在澳门、广州、上海等地为未来的革命事业铺路。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三 七月 30, 2014 10:28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7 #39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5): 第五章 革命团体的筹组
  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而于澳门担任医生,此即「革命言论之结束」,而进入革命行动之开始。虽其开始招募革命力量是在澳门,但真正得革命同志支持是在广州、上海及檀香山等地。

  澳门及广州的尝试

  孙中山一开始于澳门境湖医院但任西医,医术精良但受葡国医生及境湖医院旧势力排挤,行医受阻;且因澳门无西化学校及基督教势力薄弱,导致保守环境的澳门不易寻到革命同志,故使孙中山转往广州发展。

  广州由于为清末基督教传教士最早活动据点及五口通商之一,故使知识分子多有与西学接触,而较易抛弃儒家传统君臣观念,使广州的革命推动较为顺利,并于此成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

  1893年底孙中山于广州成立「东西药局」为推动革命据点:后并利用长老会的圣教书楼卖西学书籍之便吸收有西学观念之有志之士。孙中山于广州结合的革命势力虽不多,但多为往后革命的基干份子,其中又以陆浩东、郑士良、陈少白、区凤樨、左斗山、王质莆等人与孙中山关系密切。这集团常以东西药局、圣教书楼后礼拜堂及广雅书局内抗风轩为集会地点,最后并于广雅书局抗风轩成立第一个革命集团体,并以「驱除鞑掳,恢复华夏」为宗旨,以原三合会头目郑士良为负责人。

  上海基地的建立

  在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决议上书李鸿章以荐改革之道,途中认识留美回国兼具牧师、洪帮成员的宋跃如,当时宋跃如经营以印刷基督教书籍为主的华美书馆。因宋跃如原即以「福音拯救中国」为职志,故与孙中山谈后极支持其以革命方式实践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督教价值,其后宋跃如并与孙中山及一些基督徒筹组「少年中国党」,并以手按圣经为立誓方式。往后宋氏成为孙中山革命幕后最大的支持者。

  孙中山于天津上书李鸿章,发现中日战争前夕,朝廷仍大肆庆祝慈熙万寿,导致孙中山对满清政府全然绝望,转而全力投身革命。孙中山自天津归回后决前往檀香山寻求当地华人的支持。

  檀香山兴中会的创立

  后来孙中山于檀香山及香港先后成立兴中会,成为第一个近代民主政治性质的革命团体,其中领导指其活跃份子多为基督徒。

  革命的鼓催

  1894年孙中山选择回檀香山鼓催革命,主因檀香山远离中国、为孙中山熟悉地方多有同乡、教会及同学,且政治意识较浓。但反应多为香山人及基督徒,状况并不理想,其因为「风气未开,人心锢塞」。

  最早参加兴中会的基督徒

  基督徒华侨对皇朝较疏离,又因基督信仰不会固守于儒家忠君观念,又有基督信仰所提供一更高理想,故较易支持革命活动。据孙中山《建国方略》,当时檀香山筹组革命只得大哥孙眉及基督徒邓荫南愿倾家支持革命。而银行员兼报纸记者何宽、香港巴色会第一位客家籍牧师李昌、华人社区及教会重要份子钟宇等基督徒多为早期参与革命的主力。

兴中会成立即基督教色彩。

  1894年11月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会中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及「驱除鞑掳,恢复中国」为宗旨,孙中山为总理,会中决议取广州为根据地。此会入会盟誓是以「创立合众政府」此等基督教理想,而非传统秘密会社的「复明」。以后洪门等秘密会党入会多也改变原「复明」目标,转而为「创立合众政府」,此为基督徒革命者对会党「反清复明」种族主义的改造。中兴会入会手续抛弃秘密会党迷信色彩,而以基督教仪式代之,其后创立的革命团体多也仿效如此。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8 #39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6):  第六章 兴中会的起义及失败
  兴中会第一次起义及失败

  檀香山兴中会的设立和以往在香港、广州等地革命志士的集结不同,兴中会不但是凝聚和招揽同志的团体,同时也是发动起义的行动组织、他们组织成形后及着手策划起义并回国部署。

  起义的准备

  檀香山兴中会正式成立后孙中山和一些志士策划起义,计画到美洲向华侨寻求经济支持,此时收到宋跃如的来信,指出日军占领东北,中日交涉清廷的懦弱***引起民心激愤,为发动革命不可失之机,孙中山遂与同志先后返国。

  孙中山至上海与宋跃如会面并决定袭取广州为根据地,抵达香港后决定以香港为集结志士和起义的基地,于是在此成立兴中会,由于香港是孙中山所熟悉的地方,早年在同学朋友中鼓吹革命就有积极的响应,亦曾在此结交愿意投身革命的同志,且香港距革命目标广州很近却不属清政府领土,这些造成成为适合搞革命的地方;而澳门虽也距广州很近,属葡国殖民地,孙中山亦曾在此行医,但此地多为传统式地方士绅,态度保守,不愿支持革命。

  首先要找陈少白,孙中山与他会面后,回香港租了中环士丹顿街13号为革命基地,陈少白继续奔走,找寻旧同志并物色新同志,郑士良,陆皓东,区凤墀先后加入这个新组织,另外,孙中山为新组织法律及外交事宜邀请香港西医书院老师道济会堂的何启帮助,其它基督徒参与组织的有辅仁文社社员,另外参加新组织的非基督徒有与孙中山陈少白并列四大寇的杨鹤龄和尤列,此外亦有基督徒商人医生加入并助饷款,另外也招揽一些三合会中人。

  各路同志招集后,1895年2月21日共聚在士丹街会址成立香港革命组织,计画重阳节于广州发难,香港兴中会的入会仪式仍比照檀香山,举首向天宣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其中的神明仍是指基督教的上帝,因为这次香港兴中会最初参加的人,基督徒占大多数,较檀香山的更高。

  为避免香港侦查特务注意,公开招牌以"干亨行"掩护,此名称出自:"干元,奉行天命,其道乃亨",此"天命"在基督信仰中就是上帝的旨意,他们自觉参与革命是符合上帝旨意,这是很多基督徒的信念,后来许多基督徒革命志士亦曾表达过此信念。

  四、五月间,檀香山百余人先后到香港入会,实力大增,在基层军力方面,香港兴中会计画集征港澳两地会党,绿林,乡团,防营等人力,这是基督徒与会党合作革命之始,由同是会党的基督徒所达成,另一方面,当时广州大量遣散军队,招致军人不满,兴中会趁机招揽,各军欣然从命愿效死力,为了起事后通告各国,要求承认,兴中会邀请香港,等西人共同起草英文对外宣言。

  这次起义领导人员孙中山,杨卫云,郑士良,陆皓东,邓荫南,陈少白,黄咏商,谢续泰等全都是基督徒,可见当时香港兴中会的起义实在是基督徒主导的、

  广州起义的部署

  兴中会诸事安排妥当后,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赴广东部署,他们租用了双门底王家祠之云岗别墅为分会会所,作为基地、并采用:“农学会”名义掩饰。

  农学会的开设是区凤墀建议的,因鉴于兴中会革命力量专倚重会党等下阶层人物,缺乏社会上层力量,实力不足易遭失败,因此建议孙中山以农学会拉拢社会上层士绅、农学会主旨以忠君爱国、君民一体及整顿中国农务,明显示要迎合传统士绅口味。

  然而他们的计画并不成功,革命对这些士绅而言,是有乖伦常的,连唯一例外肯支持革命的刘学词,亦只是想藉革命称帝罢了、传统士绅和知识分子对革命的呼召反应冷淡,以致此次兴中会革命大多密谋领导者是基督徒,但其实此救国革命大业是对非基督徒开放的。

  虽然招揽士绅失败,但广州兴中会参加的人数比香港更踊跃;有各层人士与教会工作人员、教会工作人员有圣教书楼负责人左斗山和书楼福音堂的牧师王质甫,他们不但参与其事还将圣教书楼及内中福音堂作为革命机关。

  此外又在咸虾张公馆设招待同志之所,炸弹队即此制造炸弹,而圣教书楼内的福音堂则用作贮存军械及秘密文件、当时衙门不敢随便干扰礼拜堂,否则亦引起传教士抗议,而变成外交风波。

  攻击计画分四路,由司令领导,另外设指挥部于十八甫纲纪教堂及双门底圣教书楼,为藉教会掩护、并且教会平时多基督徒出入,故消息之往来不易被察觉。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待起义之日重阳节来临,当日是扫墓之期,会有大批人回广州省城,由香港来会合的几千名同志可蒙混进城、一场被当时视为大逆不道,为人不屑的造反正待爆发,领导这场革命的基督徒抱着救国心志,憧憬基督教的公正和人道的统治实现于祖国、这是他们以基督教理想对中国旧政权进行批判的时刻、

  第一次革命的失败

  兴中会为这次起义的种种准备和努力怎知还未起义就功亏一篑,主要原因是内部保密不足。

  原来负责起草起义檄文的会员朱淇,行动被兄长获知,其兄竟在发难前一,二日用弟朱淇名义告发。

  缉捕委员接获消息便立刻展开侦查,结果得知真有此事,又知罪首是孙中山,但总督仍指示再未有凭证前不能贸然拘捕,因知孙中山是教会中人,恐被教会反噬。

  会这样想主因是当时传教士以本国领事馆势力为后盾,经常干预有关自己教会华人的诉讼官司,这其中当然是有他们的理由,特别是那些法治观念薄弱,专事贪赃枉法的昏官污吏,常因刑求、受贿以及轻率判案等造成冤案比比皆是、传教士自然不愿他们的会友在这方面吃亏,因而造成这种西人常干预地方司法的现象、孙中山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只被监视,而官府则继续侦查其它可疑的人。

  孙中山被监视及搜索期间,经历一些波折,辗转藏匿、怎知同时,香港通知广州,要迟两天才能供应机械和人员、广州无法实时发难,只得急急收拾,各自逃避。

  同时农历初八,一批伪装坭胶运往圣教书楼的枪械被海关查获,于是官方不但知道罪首是基督徒,其它一些牧师亦是逆党,教堂也是造反机关。证据确凿,官方便派兵搜查圣教书楼,并拘捕左斗山,由于一些造反文件来不及毁掉,亦被搜出、左斗山被捕后,所属美国长老教会博济医院院长嘉约翰请求美国领事默喜出面营救,左斗山因此得以保释外出。不就左斗山另设性质相似的大光观书楼,继续推广新学,并秘密支持革命。

  缉捕委员四处搜捕革命党,在其它基地捕获陆皓东。程耀臣、程奎光等人,陆皓东本可实时脱走,但他折回王家祠要毁党员名单,结果被捕、差役又在码头四时多名党员,官府得消息,谓其它革命党员也多为教徒,便下令传教士香便文一起到码头辨认缉拿、香便文关注中国启蒙且同情革命,便预先暗中通知有关教徒走避,兴中会人员因此脱险的很多。各路志士们亦闻风逃遁,各自离境避祸,一时同志四散,暂时失去联络,广州革命组织完全瓦解,得脱关系及身分未暴露的志士,仍留在广州的,亦噤若寒蝉,不能有所作为。

  陆皓东、程奎光、邱四、朱贵全等人被捕后,严刑审讯,个人直认不讳,其中陆皓东的供词极其慷慨激昂,痛斥满人政权***,誓要光复汉族,说:“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衙役多方用刑始终不肯供出同党身分,并说:“我肉痛心不痛,汝耐我何:“陆皓东是基督徒,属香港纲纪慎教会,审讯后,美国领事默喜亦前往搭救,但县署拿出陆皓东的供词,证据确凿,营救陆皓东便告失败。

  其它被捕人员有些供认为佣工,又无具体证据,结果被释,但除了陆皓东外,亦有一些基督徒此役中徇义,而逃脱的党员亦被悬赏通缉、中国第一次具民主性的革命行动至此完全失败、此役发生于干支乙未年,故又称:“乙未之役”、

失败后基督徒革命者的遭遇。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当兴中会密谋被揭露,人员四处奔逃时,被一般人咒骂诋毁,相识者则断绝关系、士绅阶级更一致反对无一同情,广州曾参加农学会的士绅更深恨被孙中山所骗。自乙未之役失败后,官书报纸皆称孙中山为“孙汶”,即视为与强盗同等、可见志士失败后,成了被社会鄙弃的小群。

  不过对基督徒革命者来说,除了这些社会压力之外,还要面对教会的排拒。虽然这场革命运动有教会牧师信徒支持和参与,但也有部份牧师不认同、密谋泄露后,在华西人包括传教士和中国官员一样,就联想到这动乱和太平天国的变质信仰类似、一些教会和传教士对基督徒革命失败者也采取划清界线的立场,原因不但是为了信仰是是否正统,更是为着保有传教机会和教会安全。

  孙中山等基督徒志士一方面被社会和教会排拒,另一方面更现实的问题是他们无法继续在香港立足、事发后,两广总督要求港府逮捕孙中山等人遣返中国审理,港府拒绝,不过为避免两地政府关系恶化,便在1896年3月当孙中山不在香港时下令递解孙中山出境,五年内不得回港。

  基督徒领导之第一次革命完全失败,同志四散,亲密战友陆皓东殉国身亡,广州乙未之役以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三人的集结开始,亦以他们相偕逃亡结束、其它志士也只得各寻安身之处、他们为了救国大业都付上了极大的代价。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七章 革命力量的重整
  兴中会第一次起义未出师就告惨败,革命组织因同志四散而瓦解,但孙中山先生仍抱着革命力量的重新组合是必然的心态,于是一方面重新聚集旧同志,一方面招募新人,使得革命力量比以前更强大。

  这次革命力量的重整大致兵分两路,一路是以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为首,另一路的重心人物则为郑荫南和宋居仁。在同一的起义当中,分别负责两地的活动,而又彼此策应,这就是1900年庚子的惠州之义和广州的谋炸督府之义。失败后,这些革命领袖各*在不同地方,准备再起;孙中山等人逃往日本,立刻联络华侨组织兴中会。郑士良返港重新召集余众,联络会党,设立机关。陈少白在横滨、东京等地联络华侨,并试图在日人中鼓吹中国革命。郑荫南逃至香港转赴檀香山做工。宋居仁、扬衢云等人亦在不同地域鼓吹华侨革命。

  革命力量的重组:海外华侨

1.横滨兴中会的成立

  (1)过程: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三人离开香港,逃亡至日本时,巧遇李纪堂等基督徒,而到了横滨,当地侨领等十余人在孙中山、陈少白主持下,成立了横滨兴中会。虽然这个新成立的革命团体早期成员基督徒不多,但却具有主导地位。

  (2)发展:新成立的横滨兴中会会务发展很差,原因一是因为旅日华侨风气闭塞,「闻革命而生畏」,这一些会员都害怕有所连累,甚至会长冯镜如也有此顾忌而表现的不够积极。另一原因则是部分会员对孙中山的革命未有深切认识,经济支持不够;以及留在当地的陈少白不善交际,未能影响更多侨民支持,结果兴中会名存实亡。直至后来有一些基督徒因拒拜孔子而与维新派对立,而联合兴中会的人另起炉灶后,革命力量才因此而有较大的凝聚。

2.忠和堂的成立

  (1)过程:由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势力日强,并将1897年陈少白等人筹组的「东西学校」,改名为「大同学校」,使其成为维新派及后来保皇势力的大本营,于是兴中会的力量更日益衰弱。

  1898年光绪皇帝依维新派建议下旨变法,令维新派得势,所以有很多人依附维新派,甚至包括兴中会的部分会员。当时横滨一些工人和小本生意的商人,因不满维新派的专横,而组成航海工人俱乐部。不久香港兴中会会员尤烈帮助重整俱乐部。尤烈原是洪门中人,曾在香港组织过有革命性质的三和会,名叫忠和堂,因此尤烈便将此俱乐部改命为忠和堂,以示关帝忠义精神,同时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这个俱乐部因尤烈的参加和兴中会联系了起来,给正在衰弱不振的革命力量一种加强剂。

  (2)改革:由于忠和堂拜关帝,被人斥之为怪诞迷信,基督徒亦闻之却步。于是受此打击的忠和堂便邀请陈少白当顾问,改革忠和堂。陈少白改变此组织的草莽色彩,,将"忠和"改为"中和",并主张辟除迷信拆去关帝神像,也因此加入了许多基督徒,以及一群较有教育和学识人,中和堂的素质和形象因此提高,并且和革命党人关系日深。基督徒革命志士将革命意识带给华侨中和堂就是一个例子。

3.华侨学校的成立

  由于大同学校为扩展孔教信仰,规定老师和学生每逢礼拜天要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礼,此事引起华侨基督徒的不满,渐渐和维新派疏远,尔后兴中会、中和堂的部份基督徒,联合其它基督徒华侨另创「华侨学校」。透过兴中会、中和堂和华侨学校,革命派有更多的基督徒支持和参与,在日本形成一股革命力量。

  伦敦遇难及其影响

  孙中山往英国时,打算与香港西医书院老师康德黎等人见面,途中被清使馆人员拘禁,欲把他暗中遣回中国。后经康等人奔走营救,惊动英政府外交部及警方,清使馆才被迫将他释放。

  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响是

  (1)信仰的进一步经历:在被拘禁的险境中,孙先生在恐惧绝望里惟有祈祷求神拯救,而当脱险后,孙先生回忆这一过程说道:「自云此祷告有应,蒙神施恩矣!」这次的经历加强了他对基督信仰和革命前途的信心。

  (2)吸引广泛的注意:这次事件亦使孙中山先生成为国际知名人物,也引起海外人士对孙先生的支持和同情,虽亦有人持嘲讽态度,但到底是引起了国内外界广泛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外国人加入了这个革命集团。

  日本同志的结集

  1895年12月陈少白因友人介绍在日本结识了宫崎寅藏,而当1897年寅藏又在香港和平山周会合,平山周亦是一个很关心中国革命的日本人,尔后,二人在香港的道济会堂中找到曾参与广州起义的兴中会会员区凤墀,区对他们二人积极的谈论革命救国事业,并坦诚招待他们,如此热烈的态度令寅藏和平山周感动不已,并加强了他们对兴中会革命的认同。

  寅藏和平山周返日后,与孙中山先生相遇,在会谈中,孙先生用人道主义以及共和理念激励他们,触动了寅藏胸中的理想,因寅藏早年亦曾受过人道主义政治思想的熏陶,也曾是基督徒,并加入公理会,而公理会会众制的民主精神更加强了他对自由和民权的信念。

  孙中山和兴中会其它基督徒革命者的救国事业,其实也就是基督教信仰和爱国主义结合的结果,这与寅藏的背景相似,于是寅藏和平山周便决定召集更多的日本志士,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日本人集团,在以后革命中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基督徒和会党的合作

  郑士良原为三合会会党头目,后招募更多党员成为惠州之役的主力。

  尔后陈少白亦加入,被封为"白扇",是会党里的军师,有设计指挥之权。

  此次联络会党较以往大规模而且直接。事实上,在洪秀全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南方会基于广州起义的失败,以及招募同志的困难,孙中山愈觉借助会党力量的重要性,虽然两者的信仰不同,但在推翻满清异族政权一点上是一致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基督徒可以和会党合作,不仅未见有什么冲突,反而见到会党愿意在宗教仪式上迁就基督徒,亦甘愿受基督徒的领导,去进行民主共和的革命。

  党就有与基督徒合作的经验,而这次兴中会的招揽会党,会党亦愿意接受兴中会领导人的指挥,可惜的是会党派系太强,意见常歧异,导致在以后的起义领导上无甚表现,也就是说当时在二者之中,基督徒常做领导者,会党成员在基督徒的领导中进行民主革命。

  广州基督徒志士的结集

  乙未事件发生后两、三年,广州风声较松弛,宋居仁就约邓荫南回广州,以基督教书室「志道书楼」作为基地。运动初期以基督徒为招揽对象,第一位招收的为苏焯南,其次为黄大汉,后再经秘密召集,不少基督徒亦加入。

  主要成员中较显着的有:练遑成,巴陵会教友;黄福,长老会三支会会友;李植生,是三合会前辈,又是巴陵会信徒,善于化学和制弹药;另有胡心澄、胡心泉兄弟,二人均是天主教神父。而这些投身革命的基督徒,很多是以主内教友关系,彼此引介加入兴中会,连同旧有兴中会会员,在广州教会界形成了一群「教会革命同志」。尔后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在广州成立「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于是邓荫南就将兴中会从志道书楼移至那里的会址中。

  史坚如:一个热血的基督徒革命者

  史坚如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对中国经籍大多无好感,只喜欢兵法、历史、地舆的书,特别是史书,从史书中他领略政治得失及治乱之理,对他后来革命的投身有潜在的影响。他亦受儒家尚义精神的影响,形成他不惜舍生取义的性格。也因此我们可以在他的革命事业中看到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和这固有的儒家尚义精神的兼容。

  在中国的乱局中,他不打算拥主一个英明的国君,而是要设置民主政府,代替专制的政权。而后广泛的接触西学和基督信仰,使他眼界大开,而于1899年受感成为正式的基督徒,同时并致力于革命,并主张革命和基督教救国。他在1899年在香港与宫崎寅藏谈及他革命思想的来源说:「我是耶稣教信徒,一向相信唯一主宰的上帝,知道四海之民都是上帝的好儿女,所以对弱肉强食的现状极表厌恶,想要阐明自由平等的大义。」由此可见其革命心志。

  史坚如从不以现状为满足,不断的实行革命理想,且亲身跟随孙中山,投身于正式的革命实际行动,为了一伸其胸中理想,竟于谋炸两广巡抚之役殉国。他革命的事迹实在是抱有基督教理想而投身于革命的基督徒的伟大典型。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八章 兴中会第二次起义及失败
  这次起义是在1900年紧接庚子拳祸、八国联军入京以后,起义地点仍在广州,计画将军力分置广州和以东的惠州两路,双方策应,攻下惠州之后,然后分兵直攻广州。第一路由郑士良在惠州直接领导。第二路广州地区则由邓荫南领导。另外孙中山又派陈少白到香港,创办革命报纸「中国日报」,并在港设置革命机关,而这次起义可说是由基督徒领导。

  革命的形势和布署

  1.中国的情势:北方处于义和团大杀洋人、灭洋教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大量传教士、中国神职人员和信徒被杀,教堂被烧毁,甚至围攻使馆,攻击一切和洋人及基督教有关的事物。而南方的基督徒正努力的结合力量,要拯救整个国家民族免于衰颓,因为唯有推翻始作俑者的满清政权,基督教受迫害的问题才得以解决。毕竟革命党人不认为中国人是排教的,一切的排外均是满清的罪行。

  2.革命的布署:惠州一路由郑士良、黄耀庭、黄福等人,结合当地十县的会党和绿林,始其连成一阵线,由郑作总指挥,使他们在这次战役中成为精锐的部队。广州方面,在邓荫南领导下,各同志亦着手个人参与起事的计画,例如:练遑成夫妇在药房行医卖药,实则为革命秘密机关活动;吴义如负责联络军界和绿林;宋少车则召集其余各界人士。另一种布署则是窥探地形,观察要隘,以及刺探军情,此职责由吴义如担任。

  这些起事准备的任务,主要是基督徒担任,而整个广州起义的总司令是邓荫南,参谋是李植生。在布署的同时,正值八国联军之战。

  惠州之役

  十月六日,各方布署成熟,郑士良正式起兵。到处破清兵、缴枪械,甚至有不少军人和地方势力投诚,不到半个月,惠州十州县地方已有六县为革命军所占据。此次的军队不但战斗力高,而且很有纪律,所经之地对民众毫无所犯,故被称为"仁义之师"。另外由梁慕光和李植生所率领的博罗军起兵却告失败,因清兵强力支持,在寡不敌众的情势下只好宣布解散。

  此役最后仍旧失败之因,是由于购买军火的日本人中村弥六吞占款项,军火供应无着落,同时因日本更换内阁,下令禁止台湾总督玉源太郎支持中国革命,于是弹药净尽,不得不解散军队,但在港英当局的同情与帮助下,革命军得以安全撤退。惠州之役失败后,清政府下令通缉郑士良,因此在翌年八月七日郑士良在港被人下毒暗杀,一位基督徒名将就此身殉。

  广州的响应

  惠州之役失败后,许多人因为害怕惹祸上身,结果临时脱逃,使得原先计画毁于一旦。于是史坚如等人改变计画,决定谋炸当时任广东巡抚兼两广总督的德寿和将军衙门等重要机关。虽惠州之役的消息传至,却不灭他们的士气,反而更加的积极。

  这次计画在人手配置上,炸抚署由史坚如和苏焯南负责,将军衙门由黄福和五叔等执行,另一路谋炸目标是提督郑润才,是由李植生布置。结果三个地方只有抚署才成功的埋藏了炸药,其余因布置不及而作罢。

  十月二十七日清早,他们将炸药信管埋妥后,计算约一小时后引燃,怎料他们在赴港的轮船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仍未有动静,于是史坚如下船查看,发现药引点不着,便重新安置,结果虽引起爆炸,旦只炸毁了几间民房和抚署后院围墙,尔后史坚如因不死心的不断赴现场打探消息而被补。谋炸巡抚失败后,其它各处之士则解散,各自逃避。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九章 大明顺天国的发动原因及酝酿
  这次起义是由兴中会庚子起义失败的余绪激发而起。李纪堂因庚子起义失败而心有不甘,又鉴于国内人心渐变,事有可为,因此在香港屯门开设一个农场,提供作兴中会革命基地,又积极留意再次起义的机会。适逢身兼兴中会、三合会会员的谢缵泰,为替因惠州之役被广州政府杀死的好友杨卫云报仇,太平天国遗臣洪全福 (为三合会首领)欲重振太平天国,三人便因意向相同而时常聚首,讨论革命事宜,李纪堂并为革命加入三合会,遂形成有三合会背景的基督徒的领导核心。

  大明顺天国的参与份子

  参与份子几乎都是基督徒,且大多参与三合会、兴中会。他们因受过西方基督文明的洗礼,渴望以西方文明改造中国。例如被推举政权成立后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容闳,自幼接受西方基督教育,在美留学,深感美国与中国实况的差异,而兴起以文明(包括基督信仰)改造中国的冲动,大明顺天国以民主为诉求的政权性质,正切合其原本的理想。

  而基督徒又以德籍的信义宗教会涉入最多,如巴陵、巴色会的教徒,德籍传教士郭宜坚因同情革命而以传教士身份为掩护,帮忙转运革命军火、信函。

  大明顺天国政权的形式和性质

  「大明顺天国」具有强烈反满复汉的意味,同时又有太平天国的影子:「大明」,表示以「复明」为目的;「顺天国」指「顺天应时」,并兼具太平天国「天国」的用法:指人间所建立的神的国度。但其在政权性质上却完全有别于明朝、太平天国专制政权,主张英美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国的政权,主张还政于民,由人民选举总统,并强调人人平等,欲打破中国官尊民卑的传统。「大明顺天国」的政治主张,与参与份子大多受过西方基督文明的洗礼的背景息息相关.这是中国首次具体提出建立民主政权制度的革命团体。

  起事的策略

  预定先于万寿宫埋藏大量炸药,在壬寅年除夕,广州群官聚集万寿宫贺年时引爆,之后再据军火库、焚火药局,内分五路堵清兵,配合外边线路进攻省城。

  事泄失败

  预定起义的前两三天,香港警察接获密报,破获和记栈机关,搜出含有军械物资运送路线、收藏地点、收交人员姓名的信件。与此同时,李纪堂向洋行定购军械,洋行老板因无法如期交货竟向衙门告发,而洪全福与梁慕光设法补救而补运的枪械,或被乡人拦截,或遭满清临检察获而全数失手。

  随着起义的曝光,两广总督德寿展开调查,广州的数个据点皆遭破获,大明顺天国的起义计划惨告失败!。

  这次起义共有十多人被判死刑,部份志士被叛监二十年,当中虽大多是基督徒,但德国领士与传教士并未干预,主要因(一)造反证据确凿(二)列强当时为保在华利益,主张「保清反革」(三)德籍传教士被查出有份造反,自身难保(四)庚子拳乱后,中外为避免教案的产生,订定有关教士在华权力章程,其第一条规定便是「凡非教案,教士等一概不得藉词干预」。而这次造反明显不是教案,传教士与领事无从干预。

  小结

  这是基督徒集团在晚清所发起和主持的最后一次革命,之后的革命虽然一直有基督徒参与、支持革命,但庚子以后,尤其有「勤王」性质的自立军被破获后,国人对满清、革命的观感有了极大的转变,革命风气在知识分子、学生、军人中日渐兴盛,之后的革命都有基督徒参与,但多不是由基督徒发起。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第十章 两湖基督徒的革命
  武昌、长沙两地日知会的基督徒参与两湖革命,是继大明顺天国后,兴中会系统外的基督徒革命活动。虽然大多数的成员为非基督徒,但日知会是基督徒所创办主持,且是第一个以教会机构名义进行革命的机构。

  基督徒与黄兴长沙革命活动

  1904年的长沙革命:由黄兴创办的华兴会发起,并集结了湖南长沙圣公日知会、湖北武昌科学补习所。

  日知会由华人牧师黄吉亭创办,为一启发新思想、鼓吹格命的组织。除了提供有关新思想的书报,黄吉亭并在主日讲道除宣讲福音时,「假基督舍身救世等事为宣传革命的资料」,吸引多人聚会,并深切影响湖南军人、学生的革命思想。

  科学补习所是武昌学界的爱国志士所办,以在军中宣传革命思想为目的,对外号称研究推广西学,实则进行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

  长沙起义计划,因事泄而遭清廷的大肆搜捕、并被搜获科学补习所的参与者资料,属核心份子的刘敬安、曹亚伯皆因基督徒的身份、藏匿教堂而得以悻免;部份的革命党人、黄兴亦在黄吉亭牧师的大力鼎助下,而逃脱清兵的威胁,黄吉亭的信仰,为他带来莫大的勇气,支持他冒生命危险搭救革命志士。

  武昌日知会的革命活动

  武昌的日知会由胡兰亭牧师主持,感于国势日衰而接受刘敬安的建议,将日知会改组为革命机关。一方面广招军界、学界、新闻界、宗教界的人才入会,并吸引许多革命团体自动结束自身组织全体加入日知会;另一方面致力宣传革命思想:在其阅书报室公开展览大量革命书报,供人阅读,除宣讲福音外,并有革命演讲,吸引许多军人、学生前来,也有多人因此信教。日知会的影响力由武昌扩张到九江、南昌,各省的新军也受日知会熏染而顷向革命,孙中山并以日知会作为同盟会在湖北的分会。而日知会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的带动革命风潮,得以公开展览革命书籍、鼓吹革命思想,实得归功其为教会组织所拥有的特权。

  起义失败及结果

  1906年刘敬安等人欲策划在武昌起义:不料开会时秘探潜入当中,再一次革命事泄,不过因涉及美国教会与外人,湖广总督不敢冒然行事,仅暗中搜集资料,以备将来破案对外交涉之用。1906日知会策动江西萍乡和湖南醴陵会党的联合起义失败,张之洞开始大肆捕杀党人,刘敬安在内共有九名日知会会员被捕,衙门并拟出第二批黑名单。

  幸而圣公会的西洋传教士见自己教会同工、信徒被捕或被通缉,再加上他们一向同情革命,于是展开营救的行动,使刘敬安等九人免受死刑、也取消了原订的第二批缉捕名单。

  日知会的影响及重要性

  (一)日知会虽破,但其蕴酿的革命风潮未曾稍减。其会员纷纷另立名目重组各种革命团体,也预备武昌起义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日知会改组之初以旧日科学补习所会员为骨干,解体后其会员又纷纷成立革命团体,其在革命史上具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信仰与救国

  对基督徒革命者而言,基督信仰与他们救国行动有密切关联,不仅带给他们救国的理想,也赋予他们参与革命的力量,例如日知会被捕的刘敬安,在狱中备受严刑酷罚,但信仰帮助他超越了眼前的苦楚,支撑他在狱中传福音,继续连络外界进行革命。又如张纯一在接触基督教后,发现基督教独有的牺牲利他精神有助救国,而受洗加入,在当时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结 论 结 论
  一、晚清的革命契机

  中国在整个十九世纪原不具备革命的条件,现实的条件只能发生叛乱及改良性质的改革而已,然而,因着基督教这个因素,使爱国基督徒抱着基督教赋予他们的理想和勇气,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现实相碰撞,产生了革命,并突破中国几千年传统帝王政治的格局,进行最彻底的政治改革。而这些信奉基督教的爱国主义者,就成为中国革命史的肇始人。且这样的革命,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现象!

  二、边缘人物——革命的基督徒

  在革命活动早期,所参与的人物并不全然是基督徒,还包括小商人、工人、受过西法训练的军官、新式知识分子、华侨、会党等,这些人和基督徒一样,在意识上都是没有太多受传统中国的羁绊,也都属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而在基督徒革命者的开导和鼓励下,革命意识开始凝聚和结集。

  革命行为起初是被士大夫和主流新式知识分子所不屑的,甚至被当时的一些人指为大逆不道。兴中会以及以兴中会基督徒为主要份子的大明顺天国,就在此孤独、不利的情势下发动了革命,突破了中国数千年朝代递嬗的规律,以及当时政治社会改革的局限。从兴中会到庚子后两三年的大明顺天国的革命,革命起义都全由基督徒发起和领导,每一次都得到教会和教会人士的支持,事败后都有传教士出面营救基督徒志士,每次也都有基督徒殉难。大明顺天国之后,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革命事业也不再由基督徒所独占,这样一来,基督徒革命者也不再被国人鄙视和排拒。而两湖基督徒在日知会的活动,依然在革命浪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力量的来源。

  基于这段早期革命历史的基督教因素,基督徒革命者,在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中的起源地位是可以肯定的。

  三、民族责任感的催化剂——基督精神

  由历史证明,成为基督徒并不会失去中国人身分的意识和对祖国的责任感,反而所信奉的基督教信仰更进一步的加强了他们对民族的责任感。基督徒信教后不但仍保持爱国的民族本位主义,又因信仰基督的缘故,在思想上加上了新的价值观和理想,使得他们在面对中国现实处境时,形成了批判思维,特别是信仰中的上帝比一切超越的观念,使他们比一般国人更清晰的发现君主的非绝对性和平凡性。

  对基督徒革命者来说,基督教的价值和理想是拯救祖国的良药,同时也抱着将基督教理想和价值在中国实现的愿望,希望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人民得以脱离黑暗和愚昧,从而过着幸福的日子。

  基督教福音拯救的观念,也强化了基督徒革命者面对祖国危机时所揭发的救国冲动,福音的拯救观念把他们推向实践,因为福音的拯救不只是一个观念,亦兼具有催促观念持有者去行动的动力。对他们而言,这种行动一如耶稣救人,是本于无私博爱和牺牲精神的,这种精神成为他们革命道德和勇气的支柱。且对基督徒革命者来说,在革命中暴力是实现无私的爱的拯救的必要手段,爱和暴力两者并不冲突。

  基督徒革命者虽出自教会,但革命本身并不是教会运动,而是教会中信徒的救国运动,早期革命者在社会上仅能得到教会人士的帮助和掩护,而教会也确实是基督徒革命者可以得到支持地方。其中一些基督徒在革命中传道,又在传道中革命,他们总念念不忘福音会带给同胞的好处。

  总而言之,无论是否受到国人的疏离或排拒,这群基督徒永不放弃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和责任,甚至将鄙视他们的士大夫当作是拯救的对象。而这种一厢情愿的去拯救祖国的革命,是基督徒革命者自愿的抉择,毕竟他们的革命事业是内在价值决定外在的发动,内在基督教价值造成了革命救国的冲动!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8 #39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7): 基督徒以殉道精神为汉族推翻了残忍至极的满族暴虐统治

  一、晚清的革命契机

  中国在整个十九世纪原不具备革命的条件,现实的条件只能发生叛乱及改良性质的改革而已,然而,因着基督教这个因素,使爱国基督徒抱着基督教赋予他们的理想和勇气,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现实相碰撞,产生了革命,并突破中国几千年传统帝王政治的格局,进行最彻底的政治改革。而这些信奉基督教的爱国主义者,就成为中国革命史的肇始人。且这样的革命,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现象!



  二、边缘人物——革命的基督徒

  在革命活动早期,所参与的人物并不全然是基督徒,还包括小商人、工人、受过西法训练的军官、新式知识分子、华侨、会党等,这些人和基督徒一样,在意识上都是没有太多受传统中国的羁绊,也都属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而在基督徒革命者的开导和鼓励下,革命意识开始凝聚和结集。

  革命行为起初是被士大夫和主流新式知识分子所不屑的,甚至被当时的一些人指为大逆不道。兴中会以及以兴中会基督徒为主要份子的大明顺天国,就在此孤独、不利的情势下发动了革命,突破了中国数千年朝代递嬗的规律,以及当时政治社会改革的局限,
更重要的是,为汉族推翻了残忍至极的满族暴虐统治!

从兴中会到庚子后两三年的大明顺天国的革命,革命起义都全由基督徒发起和领导,每一次都得到教会和教会人士的支持,事败后都有传教士出面营救基督徒志士,每次也都有基督徒殉难。大明顺天国之后,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革命事业也不再由基督徒所独占,这样一来,基督徒革命者也不再被国人鄙视和排拒。而两湖基督徒在日知会的活动,依然在革命浪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力量的来源。

  基于这段早期革命历史的基督教因素,基督徒革命者,在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中的起源地位是可以肯定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9 #39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8): 道教与基督教是同源的吗?

来源:互联网 整理:归正主编

索引:宗教反映了人们对神和终极关怀的探求,具有伦理价值。宇宙万物是有起源和规律的,自古以来,人们把导致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因缘)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称之为上帝,周朝人称之为天,老子和庄子称之为道。虽名称有异,实则指同一位造物主。

道教与基督教是同源的吗?

圣经上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全备的赏赐都是从神来的。
那么中国的道教和基督教是同源的么?
中国古典文化中美善的东西是不是神的呢?
圣经上既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就应该是古代的中国人也是相信神的啊 ?

解释:基督徒的宗教观

宗教反映了人们对神和终极关怀的探求,具有伦理价值。宇宙万物是有起源和规律的,自古以来,人们把导致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因缘)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称之为上帝,周朝人称之为天,老子和庄子称之为道。虽名称有异,实则指同一位造物主。人们大都承认,人都是有罪的,与永恒的造物主分开了。人们希望摆脱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报应,回归造物主,获得永恒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永恒(涅盘)。基督教则认为,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造物主上帝(道)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教相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子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末日基督再来时,要使死人身体复活,活人身体改变,成为灵性之体。基督教否定转世说。

道家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以说这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一神论及创世论不谋而合。神这一观念往往被人们人格化。基督教认为:神既有人格的一面,也更有超人格的一面,神并非有限的人格所能限定,他是无限的。所以,《圣经·约翰福音》指出“道就是神”,可以理解为,它肯定了道家的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位造物者。上帝(道)是唯一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一位,在西方有另一位。基督教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都不是神,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他们是被造者。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基督教没有丝毫矛盾,可以互补。

……
“天”字,就是上有“一”字,下有“大”字组合而成,和圣经印证的一点就是说:只有一位至高至大的神。
  
  【注意这句:“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称之为上帝”为什么商之后就变了呢?就不提了呢?】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4
發表於 2013-6-9 19:39 #40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19): 扬子一毛不拔真相: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在汉语里,没有哪一句话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直白露骨地表达人性的极端自私自利。

其实这句话是有很多种解释的,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四种:一、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着想,天地就会诛灭他。这是我们听得最多的说法,表现的是极端的自私自利。但有点说不通,中国人观念里的老天爷怎么会如此不讲理。二、“人不为己”是倒装句式,因该是 “己不为人”,意思变成了一个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天地都会诛灭他。刚好与第一种意思相反,但符合中国传统的善恶观。三、有些大德高僧认为,诛灭的意思是杀死了,灭掉了,也就是没有了,空了、无了。意思就变成了,人不为自己,只为他人,那么对他来说天地都不存在了,你就不受天地的束缚,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为什么这句话流传下来的意思是第一种,成为自私自利者的座右铭?有必要考证一下这句话的出处,但无从考证,不见于任何的经史子集。甚至有人认为原话出自戏剧《红灯记》中日本人劝李玉和投敌卖国的话。在古籍中最接近这句话的是杨朱的:“损一毫以利天下,不与也”。也就是说拔一毛而有利于他人,对不起,不给,我不愿意。成语一毛不拔由此而来。由此可见杨朱应该是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杨朱在诸子百家中自成一家,称扬子,他没有学生,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按照他“损一毫以利天下不与也”的理论,不教学生,不留著作不足为奇。他的思想不会为人们接纳。

可孟子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也就是说杨朱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是很有市场的,与墨子二分其一。有趣的是墨子“兼爱”与杨朱的“为我”针锋相对,但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开始衰败,杨朱被蒸发,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扬子没有留下著作,没有学生,自然也没有留下系统的理论,了解扬子的思想只能从《孟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去寻找只言半语。

扬子的一毛不拔出自《列子?杨朱》,原文是这样的:“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这一看就能看出一些问题来,有人提出看古文一定要看原文,不要看译文,实在是金玉良言。古文因为没有标点,词性活用,词义的引申以及成文的背景材料的不足,很容易产生歧义。“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可以理解为拔一毛有利于天下,我不干。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拔一毛争利于天下,我不干。这样全句的意思就变成了:古之人哪怕是损失一根毫毛也不会去争利于天下,全天下的利益***给一人不可取。每个人都保护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不争利于天下,天下就太平了。这分明与道家无为的思想时相通的。

这样理解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为什么道教的思想能流传而扬子的思想却蒸发了,还留个一毛不拔的千古骂名。关键就在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句话。扬子清醒地认识到人人争利得结果是天下的好处归于一人,也就是皇帝老儿。孟子就骂扬子“为我”无君是禽兽。试问哪朝哪代的皇帝能容他。扬子的思想是注定要被抹杀的。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即便理解为“拔一毛争有利于天下,我不干”也不能就此断定扬子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他说:“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自私但也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他反对的是“悉天下奉一身”,试想如果人人不损一毛,世上何来压迫和剥削,也就不会出现“悉天下奉一身”的现象。扬子强调的只是保护个人的权益,他很清楚地看到了拔毛的结果是便宜了鼓吹拔毛而自己一毛不拔的人,也就是皇帝老儿和以他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所以扬子的思想还是是注定要被抹杀的。

统治阶级喜欢的是儒家思想。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被一代又一代的无耻文人改编成了奴役百姓的道德皮鞭,中国人从来就不知什么叫个人利益,更无力捍卫个人利益。老百姓不敢言私利,私利被灌输成可耻的东西,但统治集团却贪得无厌,私欲无限膨胀。有句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国家兴的时候是没匹夫们什么事的,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需要匹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匹夫有责了。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实先秦的扬子早就看清了,而且看得更清。天下要太平,关键在于明确个人利益的度量分野,个人的利益能得到保障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扬子思想的光辉之处就在于此

我想我们应该重新解读一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私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只有认清这一点才可通过道德教育规范一个民族,约束个人私欲。但道德本身应该是阳光的。中国的传统道德抹杀了普通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升华为***。而利益集团这种***中攫取巨大的利益,百姓除了***,一无所有,从而堵塞了人们对这种道德规范的追求。所以中国人变得不知道德为何物,自私自利也就不足为奇了。到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就有新的解读,扬子也从极端的自私自利着变成了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智者。

有消息说强制拆迁将要被废除,如果没有那些誓死捍卫个人权益的“钉子户”,强制拆迁恐怕也是50年不变。如果哪天拆迁办和颜悦色地和我们商谈拆迁的事宜,我们应该由衷地感激他们。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华夏文化,本来没有儒家的什么事情,儒家是后来强加进来的异族蜥蜴人文化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我们华夏上古时期真的都是这样的啊!一毛不拔!哈哈
后来被蜥蜴人骗了,才去利天下!
“利天下”是一种奴隶奴役的方式,而且是自愿的!是心灵的刑具!远远超过肉体的刑具!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也就是说杨朱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是很有市场的,与墨子二分其一。有趣的是墨子“兼爱”与杨朱的“为我”针锋相对,但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开始衰败,杨朱被蒸发,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又都被儒家给毁了!恨哪!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2:45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0): 非常欣赏杨朱的真诚,人要为自己活着,为自己而存在

杨朱的学说,主要提倡极端个人主义,是墨子功利主义、利他主义思想的一大反动。

杨朱,又名扬子,阳子居,战国时期魏国人。在先秦诸子中,杨朱无疑是一位另类的人物,提及他,人们首先想到便是孟子对他的批判:“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于是,历史卜的杨朱便给人一种极端自私的形象,遭文人墨客口诛笔伐数千年,为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极端享乐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哈哈,我喜欢!这才是真正的华夏传统思维方式啊!

杨朱是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 , 《孟子》 , 《韩非子》 , 《吕氏春秋》等书。在孟轲生活的时代,杨朱学派的影响很大,“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下》 )。



“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最灵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逃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性。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不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养之主,虽全生身,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


《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说:“阳生贵己。” (《审分览·不二》) 《韩非子》(公元前三世纪)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显学》)《淮南子》(公元前二世纪)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汜论训》)

杨朱从“贵己”或者说“为我”出发,构成了他的学说,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论生死: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所同者为死,均为腐骨,尧舜与桀纣没有什么不同;二是贵己: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于生命,人身难得,加上人生短暂,故该万分珍惜与贵重,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无我,则一切无从谈起;三是全性保真:所谓全性,就是要顺应自然之性,既然有生,便当全生,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娇色”满足就够了,不要贪得无厌,更不要为外物所伤生。所谓保真,就是保持自然赋予人身的真性,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余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只要做到这四点,就能够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以上引文中,《吕氏春秋》说的阳生,近来学者们已经证明就是杨朱。《韩非子》说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的人,也一定是杨朱或其门徒,因为在那个时代再没有别人有此主张。把这些资料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这些观念显然是反对墨子的,墨子是主张兼爱的。《韩非子》说的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与《孟子》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有些不同。可是这两种说法与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后者与“为我”一致,前者与“轻物重生”一致。两者可以说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上述杨朱思想的两个方面,都可以在道家文献中找到例证。《庄子·逍遥游》有个故事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子无所用天下为。”许由这个隐者,把天下给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当然他也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是《韩非子》所说的杨朱思想的例证。
前面提到《列子》的《杨朱》篇,其中有个故事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这是杨朱学说另一方面的例证。《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2 #40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1): 杨朱说尧舜不如桀纣

杨朱还有一段尧舜不如桀纣的妙论,今约录于下: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周公“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
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 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从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
彼二凶也,生有纵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在杨朱看来,桀纣虽然遗臭万年,但比四圣流芳千古要值得。杨朱说四圣“苦以至终”也是死,桀纣“乐以至终”也是死,死了“虽毁之不知, 虽称之弗知,”与土块无异。桀纣“生有纵欲之欢”,而四圣“戚戚然以至于死”。四圣得名誉之虚,不如桀纣得享乐之实。

是啊!非常实际的话啊!非常真诚的啊!!

我们华夏先民,都相信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2 #40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2): 华夏先民养生之道:肆意享乐《列子·杨朱》

在《列子·杨朱》篇中,有一篇借“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的对话,写得十分有趣,可以说是古代“享乐主义”的宣言。今录如下:
“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晏平仲曰:其目奈何?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 嗅,谓之阏颤;口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体之所欲安者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
这篇文章写得极妙!可能现代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还写不出这样的文采来。文中说:“意之所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只有“意之所为者放逸”,而得以行,才符合“人性”和“个性”。符合人性与个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只有“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这样熙熙然以至于死,才是享受生命。能够这样享受生命,即使只能享受一日就死,或者享受一月就死,都是值得的。俗话说:“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大概就属于这种哲学。

是啊!

华夏先民养生之道:肆意享乐!不是吃苦,不是禁欲!而是完全的自由奔放!

而司马迁却造谣篡改历史说:“管仲卒”,“后百有余年而有晏子焉”。让管仲与晏子相差百有余年。而且造谣篡改历史说管仲提倡“仁、义、廉、耻,国之四维。”而“恣意之所欲行”,常常会不顾廉耻,不顾仁义。不顾廉耻,不顾仁义,则四维绝。四维绝则国灭。

这里司马迁又在骗人啊,哪里有国家不仁义就会绝灭的道理?蒙元满清仁义吗?恰恰相反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3 #40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3): 杨朱书被儒教焚烧,秦汉以来华夏文化中一直最缺少个人利益的保护与体现与尊重,老忽悠你***牺牲

先秦诸子学说中,最另类的有两家;一是墨子,二是杨朱。 杨朱的学说与墨子的完全相反。
墨子的兼爱是无条件的博爱,所以他讲非攻,就是非暴力。他也最爱管闲事,只要听说哪里要打仗,他和他的学生们就会出动做劝和工作。墨子和他的学生们应该得个诺贝尔和平奖。杨朱的学说与墨子的兼爱相反,他是讲自利,有“拔一毛而利天下者,不为也”的名言。孟子曾经说;天下不归杨便归墨,不归墨便归杨。可见当时墨子和杨朱都是显学,遗憾的是他们的学说都消失了。墨子还有那么一点文字保存下来,杨朱的学说消失得最彻底,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他们的学说为什么会消失?这怕是与他们学说的内容有直接关系。
墨子讲兼爱,当然帝王不喜欢。百姓爱国可以,而且应该,而且必须,不是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百姓的责任是有的,义务也是有的,国家有难的时候承担责任,有困难了百姓要尽义务。至于百姓的权利嘛,可以免谈,也从来不谈。帝王只需要百姓爱国,爱国就是爱“朕”。可是,墨子居然要求国也爱民,而且兼爱,这就有点讨厌了。如果这样兼爱下去,帝王的特权在哪里?称王称帝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秦始皇的那把火当然要烧了墨子的学说。不烧不行,不烧不足以平帝王之愤。
至于杨朱的学说,就更可恶。因为,他居然要讲自利。百姓都去讲自利,那么谁来爱国呢?谁来爱“朕”呢?谁来为国***、尽义务呢?谁来为国承担责任呢?
杨朱的学说之所以讨厌,关键的还不是仅仅提倡自利。更可恶的是杨朱发现了两个重大的国与民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与民相比较占有道义上的优势。国家可以堂皇的要求民为国做贡献,为国牺牲,为国负责,为国尽义务,而民没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否则就会在道义上失去基础,而受到谴责。比如冠以卖国贼,汉奸,刁民,自私自利,匪寇等等罪名。
二、国家除了在道义上占有天然的优势以外,还掌握着合法的暴力机器,比如军队和警察。以道义的名义,再加上暴力机器,国家政权如果不受任何约束的话,就会轻易的伤害百姓的利益。而事实上已经伤害了两千多年,至尽如此。而且是以极为堂皇的理由,道义上绝对正确的理由对民的利益进行伤害。杨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提出“自利”的概念;就是必须约束国家的权利,保护民的利益。所以他的自利,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尊重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失去保障的时候,国家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实际上国家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西方资本主义革命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可以看出,杨朱的学说帝王更不喜欢。这小子居然讲自利,这还了得。所以杨朱的书被彻底烧毁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最缺少个人利益的保护与体现,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统治阶级不喜欢不是他们学说消失的道理,西方也有统治阶级,怎么就这样的学说没有消失呢?

蜥蜴人针对汉族人的系统阴谋!这才是最关键的!而华夏又不象西方那样有坚贞上帝信仰的坚挺。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3 #40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4): 杨墨之辩

差不多和墨子在同一时期的哲学家杨朱,和墨子的思想极为对立,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正如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所总结的那样:“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
杨朱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甘心情愿的。)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禽子曰:"假济,为之乎?"
杨子弗应。
禽子出语孟孙阳.。
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
曰:"为之。"
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
禽子默然有间。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
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列子,杨朱》)

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约479一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一前约 289年)之间。因为墨子从未提到他,而在孟子的时代他已经具有与墨家同等的影响。孟子本人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膝文公下》)《列子》是魏晋时代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照传统的说法,它代表杨朱的哲学。[1]


杨朱思想的基本观念
《列子·杨朱》篇有“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
一毛不拔
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对此,贺麟先生认为:“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即极言其既不损己以利人,以示与损己利人的利他主义相反,亦不损人以利己,以示与损人利己的恶人相反,而取其两端的中道。”吕思勉先生在评价杨朱“不利天下,不取天下”时指出:“夫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无桀纣,则无当时之乱;无尧舜,则无将来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杨子为我说如此,以哲学论,亦可谓甚深微妙;或以自私自利目之,则浅之乎测杨子矣。”现代学者们对杨朱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同情理解,正与王弼在阐释《损》卦九二:“弗损,益之”时,所提出的“九二不损而务益,以中为志也”的中道说,是遥相呼应的,亦表明了人们对合理的利己主义的道德价值的认同。因为真正的或合理的利己主义,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利益或幸福,虽不会有意地作利他之事,但至少不要危害别人的幸福,才可算得利己。“且自保自利虽系自然的本能的要求,亦虽有相当的才智学养,方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亦须有相当的修养和克制,方能不致损害别人的正当利益。故利己主义,亦有其道德价值。”[2]

政治思想
杨朱的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社会。②《说苑·政理》记载,杨朱曾与梁王论"治天下如运诸掌然"。他把自己比成尧舜,自称是"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贤人。他不治家,而专门从事政治活动。韩非说杨朱与墨翟一样有治世之才。
杨朱反对法先王。他认为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是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因此,他主张建立新的社会。这种政治主张是从"为我"而不"侵物"的学说衍生出来的。即一方面从"损一毫而为天下,不为也",衍化出"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①另一方面,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还应衍化出:人人不以天下大利,人人不易其胫一毛,天下治矣。就是说,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这种思想怎么会导致无君论呢?因为杨朱认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而生命对人只有一次而已。因此,他强调的只是个人的利益,而不重视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了无君论。
杨朱理想的社会如何治理呢?他认为治理这个社会的人要"贤",而且要有谦虚的美德,"行贤而去自贤之心",②即行为贤德而不自以为贤德。杨朱认为,这个社会的成员都应该谨小慎微。《荀子·王霸》说杨朱哭"歧路"的故事,就反映了这种心理状态。这个故事说,杨朱走到十字路口,感慨地说:"在这个地方要是方向走错半步,就会导致千里的差错呵!"因此,他伤心痛哭起来。杨朱哭"歧路"正是为了人生的道路。如果不慎而选错了道路,就会贻害无穷。杨朱理想社会里的成员,既要"为我",又不"侵物"。但要做到这两方面并不容易,在生活中每一步都要认真考虑才行。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小土地私有者不稳定的经济地位和左右摇摆的政治态度。
杨朱主张建立人人为自己而又不侵犯别人的社会。


杨朱思想在老庄之中的体现
在《老子》、《庄子》以及《吕氏春秋》中都能见到杨朱基本观念的反映。《吕氏春秋》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纪·重己》)这段话说明了为什么应当轻物重生。即使失了天下,也许有朝一日能够再得,但是一旦死了,就永远不能再活。《老子》里有些话含有同样的思想。例如,“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这就是说,在为人处世中,贵重自己身体超过贵重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给予他;爱他自己超过爱天下的人,可以将天下委托他。又如“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第四十四章)都表现出轻物重生的思想。《庄子》的《养生主》里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也是沿着杨朱思想的路线走,先秦道家认为,这是保身全生免受人世伤害的最好的办法。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1]
所以《庄子》里有一些话赞美无用之用。《人间世》篇中讲到一棵很大的栎社树,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所以匠人不砍它。栎社树托梦对匠人说;“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这一篇最后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是全生的方法。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是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1]

杨朱学派介绍:
老子主张“身重物轻,无为而治”,杨朱发展了老子的这个思想观点,形成了“贵己”、“为我”的学术主张,成为中国最早主张个人注意思想的学术宗师。据说,在战国时期,也许杨朱的影响力非常大,孟子在世时,曾抱怨说:当时人们发表言论,不是拥护墨子,就是拥护杨朱。其思想可谓甚嚣尘上,与墨学并为显学。
杨朱认为,必须“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不能为贪羡“寿”、“名”、“位”、“货”所累,从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列子·杨朱篇》)。如何实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汜论篇》),这是杨朱学派的思想核心。
由于“为我”的观点和墨子的主张“兼爱”正好相反,杨朱的思想主张曾遭到过孟子的激烈批评。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连“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干的(《孟子·尽心上篇》),将杨朱描绘成完全自私自利的人,其实是对杨朱“为我”、“贵己”本意的曲解。
此后有子华子和詹何两人便是杨朱思想的继承者,他们主张节制情欲,讲究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发生,尽其天年。认为生命比“爵为天子”、“富有天下”要宝贵(《吕氏春秋·重己篇》);“道之真,以持身;其余绪,以为国家”(《吕氏春秋·贵生篇》),把个人利益看得重于国家利益。
子华子主张使“六欲皆得其宜”,他认为使“六欲皆得其宜”的是“全生”,只有部分得其宜的是“亏生”,至于“死”,只是回复到未生以前的无知状态。如果六欲不能得其宜,受尽委屈和侮辱而活下去,这叫做“迫生”。人生在世界上,最好是“全生”,其次是“亏生”,再其次是“死”,“迫生”是不如“死”的(《吕氏春秋·贵生篇》引《子华子》)。
詹何是主张“重生”而“轻利”的(《吕氏春秋·审为篇》)。他们并不是纵欲恣情的享乐派,而是想通过“全性保真”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吕氏春秋》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当即采自子华子、詹何等人的学说。
很奇怪,在2500年前,中国人的思想,不是杨朱的个人主义,就是墨翟的社会主义,分为对立的两派。直到现在,世界上的人类也是不是个人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4 #40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5):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我们日耳曼兄弟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起义者又恢复汉人蓄发挽髻的传统,以此作为反对清王朝的标志,洪秀全甚至还戴起汉式皇帝的弁冕。据当时(1854年)在华的英国军官伶俐(F·A·Lindley)在其《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中,对此评价说:"剃头和顶领衣冠,是占据封建王朝统治地位的满洲人,强加于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奴隶标记。"同时,针对满清统治区和太平天国占领地区的中国人之间的外貌差异,伶俐对比说:


“经过汕头、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一般人都把残酷、凶狠、口是心非归之于中国人的天性,其实这多半是由于邪恶的清廷政府所造成的。这些人从婴儿时代起,就习惯于流血和酷刑的惨象.正象他们的祖先在最近两世纪中被鞑靼征服者所屠杀的惨象一样。统治者的无穷迫害使他们麻木不仁,堕落退化;剃发的奴隶标记使他们带着不自然的烙印;横恣暴虐的专制制度摧毁了并贬抑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生命财产完全操在最卑鄙最无人心的官吏手里,操在只有贿赂可以动心的审判官手里;凡是反叛异族皇帝的非正义统治的人,按律是“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稍涉嫌疑就被砍头,牵连在反叛案件里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中国人沾染了通常是被压迫的弱小者所凭借的狡猾和欺诈,又有什么奇怪呢? ”


“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辨、斜服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同时,使中国人感到陶醉的闭关自守、迷信鬼神和妄自尊大,也经常激起了欧洲人的嘲笑和轻视。可是,在太平军中间,除了面貌之外,所有这些都已绝迹,甚至于他们的面貌似乎也有所改善;也许这是由于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摆脱了奴隶地位的缘故吧。”


“太平军和清政府奴役下的中国人之间的员突出的,最使外国人注意的对照,就是他们的外貌及装饰的截然不同。中国人向来被认为是面目愚蠢、装饰恶劣的民族;而使面容变丑的剃发不能不说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满清政府奴役下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面部都表现了蠢笨,冷淡,没有表情,没有智慧,只有类似半狡猾半恐惧的奴隶态度,他们的活力被束缚,他们的希望和精神被,压抑被摧毁。太平军则相反,使人立刻觉得他们是有智慧的,好钻研的,追求知识的。的确,根据双方不同的智力才能来看,——再不能有比这更显著的区别,——要说他们是同一国家的人,那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太平军是聪敏的、直率的、英武的,尤其他们的自由风度 特别具有吸引力。你可以看见被鞑靼人所征服的中国人的奴颜婢膝;但是太平军纵使面对死亡,也部表现了自由人的庄严不屈的风度。”


“太平军起义前,中国的情况是极其可悲的:两百年来的暴 /政压迫,显然消灭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善良高贵的品德,满清人入侵的恶劣影响似乎完成了对于中国人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全部破坏。”


“这样,清廷政府的排外政策还有什么奇怪呢?闭关自守是清政府的救星;他们的确知道他们的权力是建立在汉族奴隶的软弱愚昧和迷信退化之上。”


“满洲人的血腥统治,他们的暴虐腐朽,他们篡夺中国王位的非法手段,这是大家所公认的。……自由和正义总是通过反抗暴虐统治而取得进展的,伟大的人民领袖也许是今天的叛徒,可是明天他们得到了成功他们就要成为时代的英雄和爱国者。”


“满洲统治者的这种残忍暴行继续了很多年,凡太平军所到之地,都浸透了无辜者的鲜血:不但参加革命者的家属全被屠戳,而且成千上万的人都以嫌疑处死。我们难道不记得野蛮的钦差大臣叶名琛的夸口么?仅在广东一省,他在一个月之内就杀了七万人以上!这些人都是和平的乡民,他们并没有犯任何罪(因为当时太平军距离广东很远),甚至也不知道株连他们的亲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只是一个清廷官吏的屠杀成绩,试想:一批一批戴花领拖尾巴的清廷屠夫,将要冷酷无情地屠杀多少生命?这批屠夫从来不敢在战场上抗拒太平军,纵使在深沟高垒之内,倘无外国人帮助也不敢抵御太平军,现在他们却被派来对这些男人的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家属, 滥施可怕的报复行为了。”


“为了彻底消灭爱国情绪,满洲人强迫被征服的中国人剃去他们从古以来就作为珍爱装饰的长发,强迫他们垂辨,并采用鞑靼服装,违者处死。据说,宁死不肯忍受这种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万万。变更民族装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显最能压制人的;这无疑是粉碎中国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凡不肯忍受的就失去了头颅。”


“中国人在满洲人入侵之前是富足的。优裕阶级的住屋舒适而坚固。现在中国人已没有多少显著的财产,稍露财产迹象就成为政府官吏的勒索对象.从鞑靼人进入中国那天起,中国就不断地衰落下去,现在人民可以比作匍匐地上的牛马,有一天算一天地活着,最堕落的迷信使他们的智慧变得迟钝愚昧。中国在满清政府统治之下,各方面部显示了最悲惨的景象,一个民族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人的充分发展的景象。满洲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皇位,决定了三个方针:第一、强迫每个中国人剃发垂辫,违者以叛逆处死。第二、凡秘密结社者,作为叛国论.第三、清皇帝为了加深统治者与被治者之间的裂痕,甚至任其(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只要不致逼民造 反就以。”


“在清王朝的进展和维持时期,惨道屠戮的牺牲者之多,是欧洲人从来所不能思议的,虽然根据清人入侵以来不断发生的人民反叛和对人民所施行的屠杀的确凿记载来判断,这些被毁灭的生命是从亚历山大到鉄木真以来历罕见的。满洲人的野蛮统治是史无前例的;他们的残暴的酷刑,尤其施于反叛者的酷刑,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刑律,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污点。”


“中国最俊美的男人和女人只能在太平军行列中看到,这是奇怪的事实。这也许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服装和发式。” “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习,男子摆脱了剃发垂辫的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著、最富有特色的两大改革,使他们在外貌上大为改善,和在鞑靼统治下的中国人显出了巨大区别。” “尤其使我感动的是他们(农民)都乐于留发,这是太平和自由的标记,跟满洲人及其强加在汉人身上的剃头蓄辩的奴隶标记恰成对照。” “在农村,村民们同样蓄了长发,在新政体下生活的非常愉快。”


“中国的道德上的、社会上的和政治上的情况,几乎毫无希望地濒于险恶之境。全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极需要加以摧毁.改造、重建和更新。但是,要寻找能够担起这种任务的有效力量却又使人感到了茫然和丧.政府***,学者萎靡不振,上流社会卑鄙而懦弱,下层阶级则j忙于生存斗争,整个民族似乎都被缚住了手足。他们的道德力量陷于瘫痪,他们的智力才能陷于萎缩,他们的自由权利在专制淫威和荒淫无耻的势力之下被摧毁殆尽。政治上的腐朽暴虐,加以鸦片的流毒,磨灭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使他们变成了无能的种族。但是在这种令人茫然沮丧的情况中,我们终于看到了目前的革命运动、革命的主要人物及其所达到的成就:看到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称的,我们要感谢上帝,使我们能够看到这种值得称庆的情况.”


“太平军的行为则与之相反,他们的纪律的严明,成功的神速,以及对于人民的爱护,约束部属不得犯甚至在文明国家中也常有的各种罪,这一切措施都深深获得广大人民的爱戴。援军从四面八方涌来;一切地方起义军,一切被暴虐专制所迫害的人们,一切不满异族统治的人们,一切燃烧着爱国之火的人们,都奔集到天王的旗下。”


附注: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原名the history ofTi-Ping Revolution,including a narrative ofthe authur's personal adventures,英国呤唎A.F.Lindley撰。一八六六年伦敦Day Sons出版公司出版。一九六一年中华书局出版中译本。一九八六年再版发行。最新译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干王洪仁玕对蓄发问题的论述:“盖发之生于首,犹草之生于山也,山无草则崩破消磨不足以悦人观,头剃发则泄气坏脑多生头晕善忘之症。 ……脑之为用甚大,实灵魂生命也,故剃发之人定有所损,此其一也。又发为上帝生成,发于肌肤,鞠于母胎,非比袍裳出世后才做就以披于身,今上帝欲生之,而偏削之,岂不逆天?天既定于母胎之前,尔偏去于母胎之后,岂非不肖,何以为人?乃该尔等忘其身为华夏,甘为鞑妖瞒天不肖之举,此其二也。况我中土当明末妖来之时,凡百列祖必不肯剃发从妖,惟迫于势不得已而剃之。……凡百之家亦有长发之妇媪,未闻见说天热即痒而怨天怨母之生鞠者,只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全归,发肤无有毁伤者,此其三也。今众等不以亏体为辱,而以削发为荣。不以逆天不肖并迫先祖之仇为忿,尔以头皮痒而起嗔,难怪其不愿为天父上帝子女,天兄基督姊妹,甘为鞑妖狗奴所惑矣。”(洪仁玕《英杰归真》)


洪仁玕论述蓄发的理由大致有这么些:


一、蓄发美观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剃发难看而且损害大脑。
二、蓄发顺应自然,剃发违背自然,逆天不肖。
三、头发受之父母,剃发亏体,悖逆不孝。
四、华夏子民以蓄发为传统,剃发是“鞑妖狗奴”瞒天不肖之举。
五、剃发忘祖,忘记祖先反剃发的仇恨。
六、发为上帝生成,剃发不符合拜上帝教教义。


总体看,洪仁玕的说法,可谓中西合璧,既有传统的观念,又有新的理念,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时代特点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2:49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4 #40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6): 国际志愿军,世界各族人民加入太平军,帮助汉人打满清魔鬼

很多外国人参加了太平军,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参加革命的外国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外籍军人有数百人,忠王李秀成手下的洋人志愿军就有200人左右。这些人来自欧洲、美洲、澳洲、非洲。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有姓有名、其事迹可考的共有 13人,其中英国5人,美国4人,法国2人,意大利1人,希腊1人。有6人在战斗中牺牲,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呤的夫人玛丽。

  洋人的参与,使得太平军不再是一支靠冷兵器作战的军队,各种洋枪、洋炮都摆上了战场,使得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显得有声有色,十分壮观。

  英国人呤加入太平军

  呤(F·A·Lindley)是英国人,1840年2月3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普通家庭。13岁在船上当学徒,17岁通过考试成为二副。1859年夏,他乘“埃缪”号船来香港,在香港英军司令部当一名海军下级军官。

  呤到香港后,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第二年春天,太平天国在天京外围打垮了清朝江南大营,乘胜攻克常州、苏州和浙江的嘉兴,接着向上海进军。这一重大胜利,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呤决定辞去在海军中的职务,找一个不受拘束的自由职业,观察太平天国的情况。他在一艘中国商人的小轮船上当大副,船长也是他的一个辞去军职未久的同僚。这艘轮船要航行到上海附近的太平天国统治区收买蚕丝。

  1860年秋,呤偕夫人玛丽驾驶轮船并带了约4万两银子向太平天国统治区驶去。一进入太平天国辖境,呤就看见防守边境的军士们彬彬有礼,严整肃穆的气氛与所见清朝官兵的凶残贪暴大大不同,生气勃勃的革命军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呤在停船采购生丝期间,花大量时间观察太平天国的情况。不久他就大胆地去苏州拜见当时名震一时的忠王李秀成。

  那时候,李秀成刚刚从上海受挫回到苏州,他的部下有数百人死于英国侵略者之手,他的面部也被英国的大炮击伤。

  听说有一个英国人要见他,李秀成立即答应了,并让他住在王府里,享受最友好的款待。在与呤会谈时,李秀成介绍了太平天国的情况,抨击了英国政府的干涉政策。通过了解,呤明白,欧洲社会中所宣传的太平军肆意破坏和杀戮的形象是被歪曲的。在离开苏州之前,他已经非常钦慕太平天国革命,并向李秀成表示愿意加入太平军。李秀成颁发给他一个通行证,凭此证,他可以在太平天国辖区内自由往来。

  呤投效太平天国后,就到上海和其他清朝统治区去为太平天国采购欧洲军火和粮食。当时欧洲军火是可以在通商口岸买到的,但英国侵略者却严禁供给太平天国。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共同协力封锁为太平天国购买武器和粮食的人,一旦截获,将予以处死。

  1861年夏,呤亲自到上海,找到许多拥有欧式大木船、宁波船及其他江船的欧洲人,向他们宣传太平天国的宗旨,激发起他们对太平天国的同情,鼓动他们用行动来支持太平天国革命。他在办妥一些重要事务后,回到镇江,并将船从运河上开到扬州仙女庙购买粮食,运到太平天国属地。

  外国军人作战勇敢

  呤是一名军人,曾在太平军中带炮队出征,但他更多的时间是为太平天国训练军队。1862年,他在天京训练兵士炮术和操演一种中西参半的阵法。1863 年冬,他去上海路经嘉兴,把自己所知道的铸造炮弹、制造引信和炮位瞄准的全部知识教给荣王廖发寿的部下。他说:“中国人本来就以善于摹仿闻名,这些解放了的中国人可以迅速学习英文及其他各种技能,这种本领令人惊讶。”

  1863年5月,天京雨花台要塞失守,天王急诏向皖北进军的忠王李秀成部队回救,李秀成率军赶回浦口。这时候,呤正奉命协助守卫九瞭洲要塞,他把停泊在天京的欧美商人组成一支志愿兵队伍,使用炮台上的大炮,他在自己管驾的大木船上也装备有两门精良的旋转炮,保卫九瞭洲要塞和几个控制江上交通的炮台。接到李秀成前来支援的报告后,呤立刻把他所率领的船只开过去,为渡江的军队作掩护。

  九洲要塞是保卫天京和浦口两岸交通的关键,天京把它当成接济的咽喉。清军水师为了控制长江数千里的交通,断绝太平天国接济,就用压倒性优势,集结成千的炮船与太平军展开恶战。呤与守卫炮台的将士们奋起迎击,使对方伤亡惨重。九瞭洲要塞失陷时,呤的夫人玛丽和战友埃尔中弹牺牲,他自己也受重伤昏了过去。

  勇擒敌船1863年9月,伤愈之后的呤奉命潜到上海去捕获敌人战船。当时英国军官戈登率领的洋枪队联合清军在苏州攻打太平军正急,呤此行的目的就是缓解太平军正面战场的压力。11月14日,他探听到一条消息,清军一艘叫“飞而复来”的轮船从苏州附近开过来,停泊在上海以西的一个教练营附近,当天要驶往前线。他决定夺取这艘轮船。通过探子得到的消息,船上只有两个值班的欧洲人和一些清兵,其他的欧洲人全都上岸去了,两个马尼拉军需官也不在船上。

  此时,呤身边只有6个人:英国人怀特、翻译阿林及其他4名广东人。呤认为这是夺取这艘轮船的唯一机会,因为这里是清军大本营,四周又有他们的英、法盟友保护,船上的警备肯定松懈。

  呤随即作出如下部署:把小船停靠在轮船的船头,三个人藏在船篷里,他和怀特上船去约欧洲人谈话,然后伺机发动突袭。一俟时机成熟,呤便向在小船上守望的阿林挥手为号,阿林一见暗号就马上带领广东人冲上船。呤和怀特及另一个人负责抓牢两个欧洲军官,阿林带三个人制止清兵和水手的抵抗,然后把船开走。

  下午1时,呤带领6人轻装携械在码头雇小船向轮船驶去。小船驶近轮船,他和怀特从船头走到船尾,向甲板上前后一望,见船上有十多个清兵、一个马尼拉人、两个欧洲人和七八个中国伙夫。他和怀特一直走到船上的军官面前,自称是某家报馆的记者,要求搭船前往昆山采访。这两个军官,一个是炮手,一个是大副。他们告诉呤,这艘船属于一支在太湖作战的船队,由一个曾经担任过英军第九十九联队的军医马格里率领。他们这次来上海是装物资,并把他们在太湖俘虏的几个太平军将领交给清朝江苏巡抚李鸿章。这两个欧洲人刚刚讲完,两艘载满清军的小船向他们驶来,距离不到50码,呤马上向阿林发出退后的暗号。两艘小船的船长和其他人员上了战船。呤又向船长请求搭船去昆山,船长同意了。

  这艘船开船时间是深夜,呤决定再作努力把它夺过来。他觉得,仅凭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他和怀特于是上岸,许以丰厚的报酬寻找帮手,但最后只找到5个欧洲流氓。

  呤把随从分成两队,各乘一艘小船,他自带一队,另一队由怀特带领。

  两艘小船离江岸不久就驶近“飞而复来”号船旁。呤命令立刻上船,他的一队由船头右舷登船,另一队则由左舷登船。

  呤一下子钩住轮船的船帮,携着刀枪冲了过去,把几个站岗的哨兵和一个在甲板上的马尼拉人抓住,不到一刻钟工夫,就控制了全船。接着,呤出示了太平天国的委任状,证明这是军事行动而不是强盗行为,将把船上军官当成战俘。

  呤夺船时,一个马尼拉军需官跳入水中游上岸,向清朝军营报告。清朝官员立即通知英军,英军马上派军舰来追,最后还是没有追上。

  呤迂回西进,进入太平天国领域。到达无锡后,他受到太平军的奖赏。这艘船,船头架有一门32磅旋转炮,船尾架有一门性能良好的12磅榴弹炮,船中军火弹药极为充足。太平天国把它定名为“太平”号,由呤统领。太平军俘获这艘轮船,打乱了敌人进攻苏州的部署,在保卫无锡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1863年11月底,呤和他的战友怀特取道嘉兴去上海。

  这时候,天京和江苏、浙江各战线的敌人正在加紧全面进攻,清军大肆布置密探,侦察呤的行动。呤等抵沪不久,其亲密战友怀特就被英国领事拘捕入狱,以暗助“逆匪”的罪名监禁3年。怀特入狱后几天,死在地牢里。呤此时也无法活动,同时积劳成疾,医生劝他转地疗养。最后,呤决定回英国。在呤离开中国前后,清朝统治者及英国军队一直在追踪他。

  出书怀念太平天国将士1864年,呤回到英国。在英国,他听到的都是英国人把干涉太平天国的侵略战争说成是“已经给人道的事业带来了最重要的后果”,“一种对于中国前途显得非常有利的政策”;把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戈登奉为“民族英雄”。当时有许多干涉太平天国的英国军人返回国内,他们借用五花八门的报刊散布一些虚假的报道,在英国人民中造成对太平天国的偏见。呤这时候决定把自己在太平天国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告诉人们发生在东方的这段真实的历史。

  1866年2月3日,呤的书完成,书名是《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在这本书中,呤以科学家的精神搜集证据,作了无可争辩的论证,批驳了英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诬蔑,抨击了英政府的侵略政策,进而呼吁英国人民起来制止英国的侵略。他预言,太平军虽遭打倒而未被消灭,“将会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他又断定:“尽管有些国家会为它们政策的表面胜利而欣喜,为高贵的太平天国的领袖的殉道而无动于衷,但是星火燎原的时刻终会来临。那时候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

  1872年9月 14日,呤和海伦结婚时,结婚证书上仍然署明自己是:“前太平军上校”。1873年3月29日,呤在伦敦因左心房破裂逝世,年仅33岁。在死亡登记上,他的职业是:“前太平军陆军上校”。最令人感动的是,据呤称,他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是“遵照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嘱托而写的”,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太平军总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书就作为对他的纪念。”该书出版时,李秀成已被杀害,但呤对李秀成的尊敬和怀念已跃然纸上。呤终生铭记着他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他不愧是一位全心全意为太平天国革命效力的真正的“洋兄弟”。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五首

题《太平天国战史》(五首)

其一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二

白头宫女谈天宝,名士新亭有泪痕。
一样兴亡千样感,南东事业倍销魂。


其三

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继董狐?
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


其四

帝子雄图浑梦幻,小原文献已无征。
我来重读太平史,十丈银釭焰影沈。


其五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
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自題太平天國戰史本事
作者:劉成禺

录自《逸经》半月刊(第廿四期),1937年2月出版。

一:金陵王氣鬱岧嶢,千古秦淮水易消。大似弘光亡國事,六朝過去又南朝。

二:蕭妃猨背射雙環,娘子軍横北固山。絳馬錦旗銀盾隊,爭傳女子下雄關。

三:圓臺高級石花濃,日午羣敲寺院鐘。亡國只因宗教禍,長旗法駕說從龍。

四:龍文鳳羽護朝陽,紅幔紗燈四角張。四十年前勤政殿,秋風故國一悲場。

五:金香美酒艷蘭陵,漢女宮粧最上乘。玄元湖頭亡禁夜,家家齊掛小紅燈。

六:漢廷頒制女官儀,射策歸朝掌簿司。一曲太平新樂府,宮中分寫狀元詩。

七:腰纏雙劍殺妖多,一曲金牛夜渡歌。三十六槍回馬望,太平雄戰是三河。

八:龍旗紅影薄叢雲,興國卅人策異勳。掌鑰內城老天將,江干齊號外巡軍。

九:百戰橋頭衛上京,紅巾綠袖舊能兵。大江流水無朝暮,南北而今共二成。

十:高野海藏亡命客,金門投宿偶閑坐。江南染筆斜陽外,時上危樓望舊京。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5 #40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7): 满清在南京大屠杀百万人,远远超过日军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湘军进入天京(今南京)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财物与女子就抢。直杀得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涌进长江,几乎使江水不流。据曾国藩记载,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 这次屠杀,是历来南京灾难中最惨烈的一次。屠城、焚烧城后,南京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


  上述日屠杀量超过了1937 年使用机枪、大炮、炸药的日军。固然现在评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有其局限性和残酷性,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湘军屠杀男女老幼、糟蹋妇女的借口。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记载:“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就是曾国藩在城内外屠杀的平民。“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显然清人所说的伏尸百万是有可能的。而屠城和对城市的毁坏程度也是历史之冠。


后来李鸿章署理两江,认为南京城需要百年方可恢复。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现在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满清在南京大屠杀百万人,远远超过日军,满人才是我们真正的仇人。

但是,现在很多汉人被洗脑,恨日本而不恨满清。


说日本不道歉,满人更不道歉呢!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5 #40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8): 满清对汉人惨烈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日军于南京进行的屠杀,国人都不会忘却。然而,少有人知,早在74年前,曾国荃率湘军攻陷雨花台,发动了一起更惨烈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863 年,曾国荃率湘军攻陷雨花台,水师也进泊护城河,天京(今南京)被合围。紧接着,1864年6月,洪秀全因病逝世。洪秀全逝世后,李秀成辅佐幼天王洪天贵福,带领三四千名战士又坚守了天京一个半月。湘军在靠近太平门的城墙根下开始偷偷地挖掘地道,埋设炸药。7月19日,湘军引爆了炸药,将城墙轰倒20余丈,由缺口处蜂拥而入。尽管太平军连续组织了几次反击,但均未成功。

湘军冲入天京后,随即展开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掠、淫的大竞赛。“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致令“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烧:湘军一进城就到处放火。冲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及至当时傍晚时分,全城已经变成一片火海,“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火山,紫绛色。”湘军除用火作为进攻的武器外,还用火作为灭迹的手段。每次当他们抢掠完一处王府或民宅后,便随即付之一炬。这场大火自天京陷落之日起,此落彼起地一连烧了七、八天,直到27日下了一场大雨才被浇灭。大火过后,南京城内十之八九的房屋被烧掉,各种著名的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几乎毁坏殆尽。所以现存的不少古建筑物,都是后来修建的。杀:这是湘军入城后的“主要任务”。太平军战士,老百姓,都杀。但被杀害的太平军战士毕竟有限,因为破城时,天京城内能作战的太平军只有三四千人,他们一部分在巷战中英勇牺牲,一部分在混乱中冲出天京,另一部分千余人在李秀成带领下为保护幼天王突围了,所以被杀的绝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其实,攻陷天京的当天晚上,湘军就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城市。虽然有几个王府仍在进行抵抗,并一直继续了四五天,但总的说来战争状态已经结束了。可是,这场大屠杀却一直持续了 10余天。

杀人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主要是为了达到抢劫财物和奸淫妇女的目的。关于这场屠杀,赵烈文(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当时在他的日记中曾有过记载。他说,城破5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又说“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敌。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数十九,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那么,湘军入城后,到底杀了多少人呢?据英人吟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大约有3万多人,且都是无辜的男、女、儿童。曾国荃自己称为邀功请赏而虚报数字,但城破后被杀的人当数以万计。抢:对于天京的财物,湘军是垂涎已久的。他们围困天京以来,宁可忍受缺粮乏饷的煎熬冒着酷署苦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盼望破城之后好大发一笔横财,因而一进城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抢劫。他们先挖王府,再挖地窖,接着就挨家逐户地搜抢居民财物,直到掘坟盗墓,甚至连不少建筑物上的木料也被拆下来,从高墙上吊出,装船运回湘南。为了抢掠财物,他们残杀了大批的居民。在抢劫的过程中,士兵之间也不断发生争斗。城破10余日内,街上经常出现湘军士兵成群结队火并的情景。不仅攻城部队横行无忌,四出抢劫,连留在城外看守营寨的老弱兵勇也空营而出,入城参加抢劫。甚至负责警卫曾国荃司令部的兵勇和各棚长夫厮役等非作战人员也都进城搜刮财货,肩挑手提,成群结队,一日往返数次。有些文员幕客,因为是文人,没有参加抢掠,但看到士兵们个个腰缠手提,又很眼红;于是纷纷用低价争购士兵抢来的赃物。“各员自文案以至外差诸人,则人置一簏,有得辄开簏藏纳,客至则侧身障之,丑态可掬。” 淫:湘军在烧、杀、抢的同时,还肆意糟蹋妇女。他们随意闯入民宅奸淫妇女,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在大街上拽曳青年女子,“哀号之声不忍闻”。凡40岁以下的妇女,几乎全被他们奸淫或掳掠回湘南贩卖。一时长江上下,到处是湘军满载赃物和妇女的船只,在震天动地的哭骂声中押向湖南。许多老年人为救护自己的女儿或儿媳,许多幼儿因哭喊着和妈妈难舍难分而遭杀。天京浩劫的制造者和罪魁祸首是曾国藩和其胞弟曾国荃及其亲信将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不对部下的胡作非为稍加制止,而且不少人还都亲自参与。曾国荃“也子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皆辇于家。” 经过这样的浩劫,天京几乎变成一片废墟。满目残墙断壁,遍地破砖烂瓦。连曾国藩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说,自五季之后生灵涂炭殆无逾于今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面对这幅残破景像也感到“善后无着手”,说“一座空城,四周荒田”,“无屋、无人、无钱是管,葛居此亦当束手”,似居百年之后度旧。其残破可想而知。天京解围战失败后,李秀成被“严责革爵”。不久,洪秀全责令他领兵渡江,西袭湖北,意图调走天京的围敌。1862年12月,第一批太平军数万人从天京下关渡江,占含山、巢县、和州。1863年2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队渡江,并于3月占浦口,4月占江浦。进入皖北后,太平军受到湘军节节抵御,屡攻不克。进至六安后,正值青黄不接,粮食奇缺,加之清军防堵甚严,李秀成就放弃了原定进军计划,于5月19日撤了六安之围,折往寿州,随即东返天京。这时,围困天京的湘军已增至3 万余人,并于6月13日占领了聚宝门外各石垒。洪秀全又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在南渡过程中,太平军被湘军炮火打死和因饥饿而死者甚众,渡至南岸进入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不到一万五千人。6月25日,湘军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军又损失二万余人。至此,长江北岸完全被清军占领。太平军实力进一步被削弱,天京解围的希望也更加渺茫了。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也在淮军的洋枪队、左宗棠部湘军的进攻下趋于瓦解。湘军于1863年6月底攻破九洑洲,控制了长江北岸后,鲍超部南渡,扎营神策门(今中央门)外沿江一带。9月,曾国荃部攻占天京城东南的上方桥和城西南的江东桥,11月上旬又连续攻占了城东南的上方门、高桥门、双桥门、七桥瓮以及秣陵关、中和桥,太平军在紫金山西南的要点全部失守。 11月25日,曾国荃进扎城东孝陵卫。这时,湘军已攻陷天京外围的所有城镇要点,天京城只有太平门、神策门尚与外界相通。外援断绝。李秀成于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议:鉴于湘军壕深垒固,围困甚严,天京内无粮草,外援难至,不如弃城别走。洪秀全拒绝了,太平天国的最后一线希望丧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军攻占了紫金山巅的天保城。3月2日,曾国荃部进驻太平门、神策门外,完成对天京实现了合围。3月14日,曾国荃部用云梯攻城,但未得逞。从4月开始,湘军在朝阳、神策、金川门外挖掘地道十余处,准备轰塌城墙。太平军一面组织力量从城内对挖,进行破坏,一面构筑月城,以便城墙轰塌后继续组织抵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说自杀),终年51岁。此后,天京人心愈加不稳。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一切军政事务统归忠王李秀成执掌。 7月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即龙脖子),从而能够居高临下,监视城内动静。湘军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数十座,对城内日夜轰击,压制太平军的炮火,掩护挖掘地道。同时,在龙脖子山麓与城墙间大量填塞芦苇、蒿草,上覆沙土,高与城齐,为攻城铺平道路。半个月后,湘军攻城准备基本完成。李秀成见湘军攻城在即,于7月18日深夜,选派千余人伪装湘军,冲出城去,企图破坏太平门附近的地道。结果被湘军识破,只得退回城内。 7月19日晨,湘军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齐集太平门外。中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蜂拥而入。太平军纷纷以枪炮还击,虽给清军以重大杀伤,但没能挡住湘军的攻势。与此同时,湘军水师各营会同陆师夺取了水西、旱西两门。傍晚前后,天京全城各门均为湘军夺占。天京城内守军与入城湘军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一部分自焚,十余万人没有一个投降的。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湘军进入天京(今南京)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财物与女子就抢。直杀得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涌进长江,几乎使江水不流。据曾国藩记载,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 这次屠杀,是历来南京灾难中最惨烈的一次。屠城、焚烧城后,南京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

上述日屠杀量远远超过了1937年使用机枪、大炮、炸药的日军。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记载:“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就是曾国藩在城内外屠杀的平民。“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显然清人所说的伏尸百万是有可能的。而屠城和对城市的毁坏程度也是历史之冠。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城最多有260万人。可到光绪登极的1875年,人口还不到40万。后来李鸿章署理两江,认为南京城需要百年方可恢复。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现在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于1872年在南京去世。六年后,在日本一个叫松井石根的人出生了。在清军的天京屠杀73年后,这个日本人带领着由日本人和朝鲜志愿军组成的军队在南京开始了屠杀。作为职业軍人,松井因为发动南京大屠杀,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为甲級戰犯。但曾国藩的口碑却从1980年代开始好转,还成为很多中国人赞扬与崇拜的对象。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14 pm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6 #41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29): 《史记》不是信史!

芦笛

一、《史记》并非信史

某网友盛赞《史记》,重复鲁老夫子的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半句话我倒很赞成,但前半句话只说明鲁迅连历史是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我早就说过,司马迁乃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家,《史记》的文学价值历万世而不朽。

我读史乃是青年时代的事,迄今30多年矣,然至今犹记《陈涉世家》那极为生动的描写。却说陈胜起义后作了“张楚王”,于是当年的丐帮兄弟便想起了大夥儿当初一道给地主老财扛活时,他慨然作下的允诺:“苟富贵,毋相忘”,前去找他,到那儿一看:好家伙,这小子***得不行,宫殿壮丽,珠宝满室,目不暇接,于是脱口赞叹道:

“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

司马迁自己解释:“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那意思就是说,“夥颐”乃是楚国方言,意思是“真多啊!”文言中“沈”通“沉”,所以“沈沈者”则是“沉沉者”。那话翻译过来便是:

“NND!陈涉这家伙的家当真多啊!住的宫殿这么深,简直看不到底,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有多少间屋子!”

大老粗心直口快眼孔浅,当然要欢喜赞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刘老老进大观园一般给王爷丢人了。

史迁大概中国历史上第一人,首次在历史记载中使用土话,以此烘托角色出身、经历和性格,使情景描写栩栩如生,格外生动。我看过后便终生不忘,可见其艺术魅力。

但问题马上就来了:老迁是怎么听到那些粗胚的赞叹之词的?不但那夥弟兄因为丢了王爷的脸而给他统统杀了,以兑现“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就连老陈也被他的司机庄贾杀了,这话是怎么传下来的?就算真有此事,总不可能是原话吧?

这就是我当年的疑惑,等到看完全书,这疑惑便变成了坚定的结论:这不能算是什么信史,无非是文言写成的《三国演义》,历史小说而已。可信的是历史事件的大致轮廓,但对话和其他细节绝对是文学创作。

小说和历史的区别,想来成年人都知道。前者乃是“透明的”,而后者则是混沌的。所谓“透明”,乃是指小说讲述的故事和人物在作者心里一目了然,所以,当作者把故事铺陈出来时,读者便能洞察一切,从角色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直到事件的具体细节等等,无不了如指掌。

但历史事件则完全不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谁知道敬爱的林副主席在登上三叉戟时是怎么想的?上了飞机后又和敬爱的叶群主任和老虎同志有些什么对话?那绝对是只有上帝才知道的事,对不对?

如果写历史小说,一切当然可以变得透明:林副登机时经过了剧烈的思想斗争,当飞机越过国境后他越来越不安,对老虎毅然说:

“不行!我还是个民族主义者!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马上让飞机掉头回去,我死也要死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于是飞机只好掉头,到了温都尔汗便挨了导弹,当即坠毁,在最后一刹那,林副用他的瘦弱的手臂无力地抱住叶主任,凄凉地笑了一声,说:

“过去我赠你《关汉卿》上的诗句:‘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衾死同穴’,没想到一语成谶!小叶,我决定回去,你不会怪我吧?”

首长这突如其来的亲热姿态,对小叶来说当真是久违了,当下她又是受宠若惊,又是感动,又是伤心,抽泣道:

“首长!你…你怎么这么说…喂呀……(抖水袖,哭科)能和首长死在一起,是我、是我……是我最大的幸福!”

这就是历史小说和信史的区别。前者是透明的,后者是混沌的。辨伪的标准就在于那透明度,越透明则越不可信。例如假定核战争爆发,所有历史记载被毁,只有老芦这文字流传后世,后人看了上面这些屁话,当然立刻就能断定那是虚构出来的,可信部分只有大致轮廓,也就是林副乘机外逃,飞机坠毁在外蒙温都尔汗,其余则统统是扯淡。

这就是我为何判定《史记》是历史小说,可信者唯梗概也。不信请看这段关于秦始皇坑儒的由来的介绍: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
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
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
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
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
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

「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
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
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
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言以乱黔首。」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
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
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
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
上郡。”

这说的是什么事?侯生和卢生都是当时秦始皇信用并重赏过的人。这位卢生(可能是芦笛远祖也未可知)在《本纪》前文中提到过,似乎是后世的大仙一类,专靠“长生术”诈骗钱财。他们后来逃走,多半是特异功能不灵了。逃走后秦始皇发现上当,遂尔大怒,迁怒到所有儒生头上去,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人。长子扶苏劝了几句,连他也倒了霉,被派去作防守匈奴的将军蒙恬的监军。

这事的大致梗概我是相信的,连扶苏的廷争我都相信,因为那可以有记录或是旁证,但侯卢两位在逃走前的私自议论就完全是天方夜谭了。那两人根本就没给抓到,即使抓到也绝对不会如实招供逃跑前的谤上言论。老迁这么乱写一气,到底有何依据?

问题在于《史记》从头到尾都充斥了这种“透明水货”。例如项羽和刘邦都和老芦一样,微时都见过伟大领袖赢主席,两人都发了感慨。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吓得他老叔“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别乱说!要灭族的!)而刘邦则是“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些话的可信度都很成问题。

这其实也不算什么,项羽死前和跟随的28骑的对话就更蝎虎──那些人一个都没活下来,请问到底是谁写的革命回忆录啊?可惜,《史记》中凡有人物事件,必然有角色对话甚至心理描写,从不说明出处,完全是历史小说的写法。当真邪门,而且不是一般的邪门。

话说回来,有的对话尽管非常可疑,却不是司马迁的创作。当年我看《范雎蔡泽列传》时,看到上面记载了范雎和秦昭王在深宫中的密谈,策划如何对付太后和权势薰天的贵族,立刻判定那是老迁的创作──两人的密谋他都知道,当真是咄咄怪事。但后来看了《战国策》,才发现马迁其实从那上头抄下来的,并非创作。

即使如此,他也没完全克制了创作冲动。仔细比较两段记录可以发现(见文末附录)他曲意创作之处:首先是加入了范雎故意走错路和宦官发生争吵的戏剧化情节,其次是把不同时期的对话分开,点缀了心理描写以及相应的事件记录。这些并不见于《国策》,可有相当把握断言是马迁的个人作品。

剩下来的问题是,到底那深宫两人密谋是怎么记录下来的?《战国策》乃是西汉末年刘向在皇家图书馆发现战国时期传下来的一些文献资料,多为当时的辩士说客的文稿。刘把这些玩意编辑成书,命名为《战国策》,可以想见,其中关于范雎与秦王密谋乃是范在成功暗算了太后和贵族们、身居高位后,由他本人或门人写下来的回忆录,具有一定可信度。司马迁作为太史令,当然有权阅读皇家图书馆的藏书,这便是他的史料来源。

即使确有出处,马迁的治学态度仍然失之轻率:首先,他必须确定那不是谣传而是范或门人的革命回忆录。其次,就算那真是当事人或门人的记录,那也不过是一面之辞,必须与其他来源相校。第三,必须说明出处。最后,不可随意补充创作,加入什么“走错路和太监吵架”之类的戏剧性情节。

当然这还不算严重,《屈原贾生列传》上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固不可信,贾谊和汉文帝的对话就更离奇: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
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这段话说什么呢?小贾原来在朝里作官,因为遭人嫉妒被派去作长沙王的老师,后来又回到首都见了皇帝。皇帝在召见他时,好奇地问鬼神是怎么回事,小贾就信口开河乱说一气,一直讲到半夜三更。皇帝给迷住了,不知不觉之间坐席挪了过去。过后便感叹说,我很久没见小贾了,以为自己超过他了,现在才发现还是不如他。此后没多久就封他作梁怀王的师傅。

这段记录现代人看了立刻就要心生疑问:司马迁到底有何特异功能,居然不但得知人家在深宫密谈的内容,而且连万岁爷给迷得神魂颠倒、不知不觉间座席前移都会知道?

可惜古人就是想不到这上头去,所以李商隐才会作诗感慨道: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那意思是说,汉文帝为了求贤,把放逐的天下第一才子召了回来。可惜他半夜三更白白地往前挪动席位,竟然不是问民间疾苦而是去问鬼神的事!

古人脑袋简单好哄骗,这我还是能理解的。我死也不明白的是,为何到了今天这个骗子时代,所有读过点历史的人之中,似乎没有多少人发现“中国历史记载多如小说般透明,因而可信度大成问题”?

【哈哈,一个被阉割了的人,会写出“信史”吗?它一定会阉割历史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7 #41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0): 再谈《史记》是否信史

前文推出后,某位网友不赞成本人“透明度与可信性成反比”的说法,说司马迁当然有其材料来源,只是没有中国古人修史没有记录来源的习惯,不能据此说他是创作,云云。

其实我早说了这点,并给出了例子,证明《范雎蔡泽列传》的来源就是《战国策》。倒不是老迁没有给出出处的习惯,而是那时《战国策》还没成书,不过是些散稿,他就是想给出处也没办法。能说明出处的他还是加以说明的,例如《秦始皇本纪》大段引用贾谊《过秦论》就说明了来源。

对《史记》搜集的大量民间传说,有时他也加以说明。当然许多东西一望即知其荒诞不经。例如《高祖本纪》开头说刘邦他妈在野外睡着了,被蛟龙“强迫作爱”,刘太公去接他太太还目睹此景,过后便生出刘邦来。又说刘邦微时躲在野外里,但无论他躲得何等隐秘,他老婆孩子总是能找到他。他很奇怪,便问太太是怎么找到他的,太太(就是吕后)说,那还不容易?你头上总有云气,老远就能看见。

这些当然是屁话,纵是再热心捍卫国故者,也不能不承认。所以,并不是有来源就靠得住,否则当代大仙的事迹也是真的了。就是司马迁自己也作了取舍,常在“太史公曰”中说谣传什么什么的,但他不信,云云。

我再次冒昧提醒大家:古代的记录工具非常原始,乃是在竹片上刻字,到秦始皇时蒙恬发明了毛笔,但纸张尚未发明,记录非常不便。连秦始皇本人阅读的奏章都必须用秤称,可见极度笨重,还不见得都是写在贵重的帛上,只怕多数用的还是笨重的竹简。因此,马迁的许多“史料”只可能来自于父老口口相传,而那种东西的可靠性只有天知道,否则也就不会有蛟龙强迫作爱说了。

更重要的是,《史记》中的许多对话,当时人和后来人都绝对不可能知道。那侯生卢生逃跑前的私下议论就是最生动证明。人都跑掉了,又没让秦皇抓住,天下究竟能有谁知道他们逃跑前的议论?这和林副与叶群在飞机失事前的对话有何区别?

那位网友使用了非常奇特的方式反驳我这说法。他假想林副飞机上有个***,于是便能记载这对话。就算这这样吧,虽则我还真没想到我那信口开河的搞笑还能被后人如此科学地加以解释,当真是荣幸之至。不过,请问古代哪有这高科技发明?用现代科技发明去证明古代确有可能记录那些根本就不可能记录下来的事,未免也太荒诞不经。

再重复一遍:《史记》中有许多精彩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记录下来的可能,只可能存在於小说之中。不信请看《项羽本纪》中对项羽末日的描写: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一段要想传诸后世,前提必须是项羽周围的亲信有人活了下来。换言之,必须是随侍的‘左右’才能目睹这场景,但关系既然和他如此亲密,也就不可能活下来。看看《史记》就知道中国古代战争和政治有多血腥,战争中屠城、坑杀降卒简直是家常便饭,而灭族也是司空见惯的惩罚方式。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这一段尚可信,因为那田父可能会在事后去报功,但仍有问题。

看过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人,都该知道战争是何等混乱的千头万绪的一团乱麻,并不是如同一般人想像的如同下围棋或玩电子游戏那样一目了然。根据《史记》,垓下会战时,光韩信率领的大军就有30万人,项羽有10万人,这还没算进汉王的其他部队,估计全部加起来决不下于50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侦察、通讯、联络必然是严重问题。古代通讯方式极为原始,就算项羽突围出去了,统帅部也不会立刻就发觉。逃走的人数是多少也只可能靠士兵事后报告,而那必然是众说纷纭,绝对不会得出一个一致的数字。看来汉军只知道楚军突围,并不知道是项羽,否则不会只派5千骑兵去追。

下面这段就完全是天方夜谭了: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现代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完全是艺术再创造。最奇的是项羽向那28骑发表死不认输的演说,然后又详细披露行动方案,这些话居然能记录下来,根本就是零概率事件。那28骑全死光了,到底是谁在他们身上缝了微型***?又是谁去回收、播放并记录那些录音的?

这还不是唯一的问题。请注意,司马迁在这儿用的完全是写小说用的“主观镜头”,观察点完全放在项羽这边。可实际情况完全相反,历史事件只可能是在事后由战胜方拼装还原出来的。而这又是众说纷纭、绝不可能统一的事。所以,这儿作者斩钉截铁地说项羽斩了一将,又吓逃了谁谁,完全是胡扯:那种混乱局面里,谁知道谁杀了谁?凭什么说那死了的将军是项羽斩的?赤泉侯又有何根据认定吓得他辟易数里的就是西楚霸王本人?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这一段的毛病和上面也差不多。如果说上段是零概率事件,这一段便是小概率事件,前提是那乌江亭长必须活下来,而且他讲述的故事必须及时记录下来并在百来年后让司马迁找到。诸位且去想想这可能性有多大吧。

这段记录只有项羽死后大众争尸那段最可信,因为它逼真地描写了战场上的混乱状态,也暴露了此前汉军根本不知道他们原来他们追的就是霸王本人。

写了这么多,读者大概应该能明白并同意我的观点了吧?再说一遍,真实的历史绝不可能如小说那样透明,正如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件不会像小说、电影里那么容易破一样——谁都知道小说里的谋杀犯必然是书中角色之一,但只有傻子才会以为现实生活中的谋杀犯就在他认识的某几个人之中。

类似地,契诃夫曾说,如果剧本第一幕的场景中,墙上挂了一把剑,那么在最后一幕高潮中,那柄剑就必须出鞘。可我有位朋友家里挂满了收藏的各种剑,我认识他也好多年了,可到现在那些剑还无一把饮过人血。

这就是小说和真实生活的差别。历史是真实生活的记录,当然就不可能那么戏剧化。例如小说有所谓伏笔,出场人物一个都不会给浪费了,否则就是虚设,可以删去。但在真实生活中,你遇到的人大部分此生再不会见着,起码所有小学同学都永久性地从您的生活里消失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可在司马迁笔下却没有被浪费的人物,完全跟小说一样经济。不信请看《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是说韩信微时蒙受的三件耻辱,都很有名。第一件是他去伪保长家蹭饭蹭了几个月,吓得人家的老婆改成一早就把饭做了吃了,让小韩无法再蹭。第二件乃是漂丝妇看他饿得可怜,给他点残羹剩饭吃。第三件则是遇到了牛二一类无赖,让喜欢佩剑的韩信杀了他,不然就从他胯下钻过去。

这第三件太不可信。我实在想不通韩信为何要去钻胯。难道他走开或逃掉不行么?有什么非钻不可的必要?

这且不论,最有趣的是,后来韩信发迹,当了楚王,富贵还乡,竟然又同时找到了原来那三个冤家: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请注意,从秦亡到汉朝建立韩信封王,这其中横亘了七八年无比残酷血腥的战祸。随便看一眼史记就能看出来那战争有多野蛮残暴:不但屠城坑杀降卒是羽的标准实践,就连以“仁厚”著称的刘邦也干过好几次这种烂事。可上面这三个人居然也就第一没死,第二没逃亡,第三没给抓去当兵。当真是“无巧不成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49 #41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1): 三谈《史记》是否信史

前些天推出两篇文章,质疑《史记》的可信度。此乃我20来岁时的浅薄感慨,不意30多年后公开说出,拘儒仍无法理解,若闻晴天霹雳,于是纷效带鱼嘲鲍鱼之诗“不惭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可叹也欤!可悲也欤!

某网友今天教育我什么是信史,说什么因为司马迁首创了纪传体写作方式,为后人开辟了道路,而且该书记载的史实梗概是正确的,所以《史记》当然是信史。至于书中的一些荒诞不经的神话记录乃是图腾文化的特点,不足为怪,云云。

对此教导,臣谨闻命矣。按您的标准,那《三国演义》绝对是信史,上面所述的所有历史事件的梗概和时间都和正史《三国志》分毫不差,孙刘联军确实在江南抗曹,而周郎也确实在赤壁大败曹军,先主也的确在书中所载的年月日登基称帝,后来也确实死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一点都没伪造,乃货真价实的信史。

至于书中记载的诸葛亮先借东风,后禳七星灯续命,那都是真正的文化记录甚至是图腾文化记录,是该书是信史的证据。至于图腾崇拜乃远古的勾当,而秦汉早就超出了那个原始阶段这一事实,则因为中学生课外白话读物没讲过,所以不在考虑之列。

老芦最觉得丧气的事就是,无论文章写得何等明白,有的人就是看不懂或是不想懂。其实我那几篇文字中心思想很简单,无非是一个三段论:

历史小说不是信史,
《史记》是历史小说,
所以,《史记》不是信史。

而历史小说的定义则是“基本人物和大致情节符合历史真实,但细节为虚构的讲述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

《史记》就是这种文学作品,我已给出足够证据,作了雄辩证明,任何头脑正常的现代人都该看出那些细节、对话只可能出自作者虚构,不可能在当时或后来记录下来。

任何脑袋正常的同志也该看得出上面那三段论逻辑上没问题。大前提也绝对驳不倒,唯一可以辩驳的就是“史记是历史小说”的小前提以及那“历史小说”的定义。舍此不由,去自己作个“信史”的独家定义来,据此歌颂马迁如何英明伟大,只能暴露自己既无文化亦无智力:罗贯中作为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长篇通俗小说的作者又何尝不伟大?又何尝没有开创了新道路?可那能用来证明《三国演义》是信史么?

我讲述的浅显道理,任何一个没有偏见、智力正常的同志都该能理解:史记记载的许多历史事件情节透明,对话生动,且前后呼应,决不会浪费伏笔,稍微有点文学修养和生活常识的人都能判断,那只可能是文学创作,决不可能是混沌的历史。

我已经指出了,911事件时,林副仓皇去国,秘书李文普挨了一枪留了下来,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擒获。到底那枪是谁打的,是李自伤还是林公子打伤,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那还是昨天的历史,而况史迁于秦皇焚书、楚汉战乱之后,回溯百年甚至数百年前之历史乎?如此大的历史跨距还能看得如此清晰透明,当真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不亦怪哉?

有道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大众不服,我便再来揭穿马迁的马脚,是谓“马迁脚”。

马迁第一脚,便是专门捏造死无对证、第三者无法听到、更无法记录的对话。

例一、秦二世胡亥的临终遗言:

“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
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
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
载其言。」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
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
「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
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
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
右皆惶扰不_。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
不蚤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
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
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
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
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
「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
兵进。二世自杀。”

这段文字记述了赵高发动政变、杀害二世胡亥的经过。其中记录了四段对话:政变前赵高和他弟弟赵成、女婿阎乐的密谋之言;阎乐进攻皇宫时与卫队司令的对话;二世死前和宦官的对话以及与阎乐的讨价还价。

请注意,赵高虽然杀害了二世,但政变并未成功,子婴迅速发动反政变,“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把赵家灭了族。不仅如此,子婴才作了46天皇帝,刘邦就打到了咸阳,他只好投降,“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再过了一个多月,项羽也来了,把子婴和贵族们统统杀了,还屠了咸阳城,一把火烧为白地。

所以,从赵高发动政变到子婴被杀,这其间也就只有三个月的光景。这么短的时间内,许多重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不但普通百姓给蒙在鼓里,就是当事人也只可能知道自己这边的事,绝无可能知道对方的密谋。可所有的当事人全死光了:赵家给灭了三族,这其中自然包括密谋者阎乐和赵成,杀他的子婴后来也给干了。那么,此前赵高和阎乐、赵成的密谋之语是谁记录下来的?

须知子婴当时的处境非常危险,他在发动反政变、刺杀赵高之后,根本就不可能去循常规审问同犯,只会使用霹雳手段,把赵的所有同党迅速干了,以免对方反扑。就算他真的审问了阎乐与赵成,并将供词记录在案,那也不可能立即进入《秦记》一类官方史书,而且两个多月后他自己也给杀了,咸阳先遭屠城,后被火烧,哪还会有什么记录留下来?

此文贴出后,某位网友引《史记·萧相国世家》驳斥上面的论述: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对此,我认为,萧何收集的“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中竟然会包括审讯记录,实在难以想像,那对治理天下有何用处?更何况我已指出,当时局势险恶万分,子婴决无可能从容行事,即使擒获了叛党,他过去并未执政,岂可能有在职皇帝的权威,将罪犯交付有司审讯,再将刑讯记录保留下来?而且,他根本就不知道有司是否可靠(叛党头子阎乐就是咸阳令),这么作他不怕放虎归山么?从政变的角度看,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审讯,把赵高灭了族还不够彻底么?何况赵成、阎乐到底是如赵高那样被当场格杀,还是被抓起来处决,根本就没记载。

二世和宦官的对话就更离奇了,那非常像小说中的对话,生动至极:

“你怎么不早告诉朕赵高是反贼?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唉,陛下,臣正是因为不敢告诉陛下这事,才活到了今天。要是早告诉陛下真情,微臣还能活到今天么?”

这对话的文学价值当真是历万世而不朽,没什么比它更能反映那制度的腐朽和二世的昏庸了,可惜它只会是虚构的。阎乐率兵攻入皇宫,一路杀人,岂会留下那最重要的证人,以便日后来见证他的弑君大罪?更何况此后他和参与政变的人统统被子婴杀了。因此,除了上帝,谁也不可能得知二世死前说了些什么话。

例二、商鞅和客店老板的传奇对话: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
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
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
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
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
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
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
者!」遂灭商君之家。”

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信任商鞅的秦孝公死后,被商鞅割了鼻子的贵族公子虔之辈报复,举报他谋反。新君派人前去逮捕他,他想逃出秦国,到关下的旅店去投宿,店老板不知道他是商鞅,便跟他说:商君订下法律,旅客必须一律手持通行证,客店如果收住没有通行证的旅客,老板要给连坐。商鞅于是仰天叹道:制定法律的弊病竟然到了这个地步阿!

这里的对话又是只有天晓得的事。书中已经交代:客店老板并不知道是商鞅(那时还没照相术和新闻纸,更无电视,所以百姓见了微服出行的大人物也不知道),所以不会说出他和商鞅的对话,商鞅本人后来被车裂了,自然也不可能再说出来。那么,司马迁是怎么在几百年后知道这些细节的?

由于秦始皇焚毁了六国典籍,造成了整个战国历史的空白,《史记》的编写,大概是历史上最艰难的编史过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介绍过史料来源:

“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
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
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
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
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
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
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他在这儿自吹:“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可惜他在《六国年表序》中说的可不是这么回事: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
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
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这话的意思是:秦皇统一天下后,烧毁了天下诗书特别是诸侯的史书,因为其中有讥刺秦国的话。诗书藏于民间,烧不胜烧,所以能复见于人间,但各国史书乃是官方修订的,民间并无收藏,所以便给毁灭了,只留下秦国的史书来,可惜秦国史书编得一塌糊涂,史实记载连时间都不标明,而且极为简略。因此,他便只能接着《春秋》,根据秦国史书来编写战国历史。

综合司马迁自己的介绍,《史记》记载的先秦历史,史料主要有三个来源:官方保存的水平极低的秦国正史《秦记》,皇家图书馆“石室金匮”里保藏的文献,以及“天下放失旧闻”也就是民间传说。《秦记》没有传下来,根据司马迁的描述,那顶多只给出了非常粗略的历史事件轮廓,不足以用来作创作基础。所以,他编写先秦历史的依据,主要还是靠“石室金匮”里保藏的文献以及民间传说。

这“石室金匮”里保藏的文献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笈,后来被刘向编辑成了《战国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内容与之非常类似,说明那些史料并不只保留在皇家图书馆,诸侯手上也有。所以,可以用《国策》去校对《史记》,凡是《史记》有而《国策》无的,则那多半是来自于“天下放失旧闻”,不是民间传说,便是老迁自己的创作。

根据这个原则去比较《史记·商君列传》与《战国策·秦策》,立刻就能发现后者有关商鞅的记录非常简略,《史记》记录的许多事件和对话,在《国策》里都找不到。商鞅和客店老板的对话就是如此,所以,那若不是史迁的创作,便是当不得真的民间传说。

比较《战国策》和《史记》关于荆轲的记录最能看出这点来。《史记》几乎是逐字照抄《国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记录,但《国策》中并没有关于荆轲身世的介绍,而司马迁则补上了。现将《史记》中多出来的部分摘在下面: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
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
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
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
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
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
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
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
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这是刺秦前多出来的身世介绍。刺秦后又多出来以下数段: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
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
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
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
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
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
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
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
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
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
侯之人。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
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
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
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现代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多出来的部分非常蹊跷,特别符合小说的创作原则:开头留了个鲁勾践羞辱荆轲的伏笔,故事结尾时,鲁勾践再度出场致悼词,那伏笔一点都没给浪费了。

这在真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荆轲刺秦正当秦国统一全国之时,战乱纷扰,大众只顾逃命还来不及呢,那鲁勾践怎么还会从容不迫地发议论?而且,其时别说出版事业,就连笔墨纸张印刷术都一概没有,写作非常艰难,直到晋朝时代士大夫通信还用竹简(所谓尺牍),更别说先秦时代了。鲁勾践羞辱荆轲的私事以及他后来致的悼词莫非是发表在报纸上,以致广大群众都知道,让百年后老迁能记录下来?

所以,这若不是史迁个人创作,便只会是靠不住的民间传说。

有趣的是,司马迁自己对民间传说的取舍态度很成问题。他在上面的引文中披露,民间传说,荆轲曾私下埋怨,太子丹交给他的任务如同指望“天下小米雨,马长出角来”一般不可能,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司马迁说这些传说都靠不住,谁谁曾跟参与救护秦王的御医夏无且交好,跟他详细说了刺杀经过,云云。

如果司马迁确实得到了第二手的夏无且证言,则他否定“秦王受伤”的民间传说确实有理,因为夏无且不但在场,而且是御医。何况根据《国策》,那匕首是淬了剧毒的,中人立死。

但他否定“天雨粟,马生角”就毫无道理了。御医夏无且怎么会知道荆轲在行前是否作过如此抱怨?而且,根据《战国策》,荆轲迟迟不动身,太子丹怀疑他不敢去,用话激他,“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芦案:懒得去调《国策》原话了,姑以《史记》代之,反正几乎一模一样。)

请看,这里“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话,不是跟“天雨粟,马生角”差不多么?完全可以想见,太子丹走后,荆轲怒犹未息,对从人说了这番话。司马迁有何根据否定这传说?大概只能用他处心积虑维护荆轲的光辉形象来解释吧。

虽然我对《史记》颇有腹诽,但它确实是伟大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以一人之力完成时间跨度如此之大,布局如此恢弘,事件如此纷繁,人物如此众多的史诗,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文笔还如此之优美,千载之下读来照样让人沉醉,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引上一段吧: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
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
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
髡□鞴鞠跽,待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
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
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
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
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
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
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其中“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行文之优美,当真是令人读之口齿生香,含英咀华,陶然而醉!

但如果因为工程浩大、文笔优美、想象生动,便认定那确实是信史,未免过于感情用事。例如上面这段优美描写虽然显示了史迁非凡的文学才能,但同时也暴露了那多半是虚构——只有傻子才会真地相信齐威王和淳于髡的对话在经过数百年的战乱之后还能如此具体而微地传下来。

最后把《越王勾践世家》中有关范蠡的描写附在文后。范蠡乃勾践谋臣,为勾践灭吴立了大功,但他看破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成功后便飘然远去,改名“陶朱公”,在民间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变成了李录、沈同那样的千万富翁。这里姑摘一段《史记》有关他最后下落的描写,请有兴趣的同志们看看,那和《聊斋志异》的风格是否一模一样,而数百年后的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这种绝对不会进入官方记载的奇闻逸事的: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柰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柰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1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2): 错误百出的《史记》为何要掩盖?

《史记》上苏秦的记录有错误,把苏秦苏代弄混淆了;齐威王齐宣王的年份也弄错了;近年根据刚出土的文物书籍,才把齐威王齐宣王的年代纠正过来,进而也确定了苏秦的年代;苏秦在张仪之后,苏秦也没相六国印,合纵也不成功,唯一确定的是苏秦参与了齐国与燕国之争。

苏秦死于前284年,张仪死于前310或309年,苏秦出名的时候张仪已经死了,当然不是一代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早就是毫无疑问了,是《史记》的一大谬误。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其中似也包括苏代、苏厉的一些游说之辞。《苏子》是纵横家类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见从战国到西汉,纵横家中属于苏氏弟兄的作品或有关材料分量很多,流传也最广。汉以后该书已亡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一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十三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张仪回秦之后,马上又出使其余几国,使他们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有苏秦的书信和谈话,根据这些史料,可以纠正《史记·苏秦列传》的一些错误。据考证,苏秦的年代在张仪30年之后,因此,苏秦不可能和张仪是同学,有关的传说是不可信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0 #41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3): 长沙马王堆“天书”揭秘:比《史记》更详细(1)
2008-10-16 08:06:34 中国网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长沙马王堆千年女尸复原图(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马王堆帛书:苏秦年辈晚于张仪

有关苏张年代的考证,终于在“帛书”出土之后有了明确结论。

“按照‘帛书’的记载,苏秦和张仪的主要活动在同一个时期。”多年来一直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在“帛书四”中,有“齐勺(赵)遇于阿,王忧之。臣与于遇,约功(攻)秦去帝。”而据《史记魏世家》载:“(昭王)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愍王为东帝,月余,皆复称王归帝。”据此,则齐、秦去帝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八年)。“帛书”本章又提到“臣秦拜辞事,王怒而不敢强”,则参与阿之会,“约功秦去帝”之“臣”,自当是苏秦无疑。而此时,张仪已经死去22年了,苏秦却正频繁地奔走于齐、燕、赵、魏之间,积极进行纵横活动。由此而言,苏秦年辈晚于张仪。

另外,“帛书十七”中无名氏谓起贾曰:“天下且功(攻)齐,且属从(纵),为传芬(焚)之约”,“天下齐(剂)齐不侍(待)及”;又《史记魏世家》载: “(昭王)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愍王出亡。燕独入临菑。”这表明,“帛书”本章年代正是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之师伐齐的前夕。本章篇末还提到:“此齐之以母质之时也,而武安君之弃祸存身之夬(诀)也”。“帛书”中的“武安君”只可能是被赵王封为武安君的苏秦。这就是说,直到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之前,苏秦还活在人间,并且希冀“弃祸存身”,而张仪其时已经死去了26年。它无可辩驳地说明,苏秦的年辈是在张仪之后。

具体而言,《史记燕世家》说:“(文公)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即是说,《史记》确认的年代为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0 年。而根据“帛书”可知,苏秦实际活动的真正年代应是公元前312-公元前284年。相对“帛书”,《史记》把苏秦出现的年代提早了22年,把苏秦的卒年提前36年。而“帛书”为史学家提供了另一种参考。


樊哙喝下的酒约为两升

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中有这么一段话:“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这段话描写了刘邦手下大将樊哙的勇猛豪放。难道樊哙一口喝下了一斗酒吗?这让人们困惑不已。

马王堆帛书的释读就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疑问。据介绍,马王堆汉墓简帛中有一份记载陪葬物品的遣册,它上面就记载了“斗卮”这种器物,人们还在汉墓中发现了实物。原来,秦汉时的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两升左右,斗卮相当于两升的啤酒杯,喝一斗酒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确认陈胜国号为“张楚”

秦末陈胜(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建立了政权,《史记陈涉世家》记载说:“号为张楚”。根据这一记载,一般都认为这“张楚”乃是这个政权的国号,但在学术界,却一直有不承认“张楚”为国号的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中,用于纪年的“张楚”,给世人提供了新线索。

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以《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做依据:“(陈涉)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胜建立政权的经过就是如此。《汉书陈胜传》也记载了这件事。注家作注,于“胜乃立为王,号张楚”句下写道:“刘德曰:若云张大楚国也。张晏曰:先是楚为秦灭,已弛。今立楚,为张也。”根据《汉书》注解,有人做出“张楚”不能是国号的论断。

对此,已故著名学者张政烺指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中的土星行度表,及帛书中关于刑德的一种古佚书中的干支表,皆是一种表格,列出秦汉纪年,而皆有‘张楚。”张政烺认为,这个“张楚”,“既是国号,也可纪元”,并称“我们今天称陈涉所建政权为张楚政权、张楚国、张楚王,似无不可。”而张政烺的意见,也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后来更有支持者在文章中影印了帛书《五星占》所记的“张楚”纪年,以为实证。

龙、言太近, 成了“詟”

在《古文观止》中,有一篇选自《战国策》的名文——“触詟说赵太后”,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太后不肯让她的幼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大臣触詟巧妙地说服了太后,让她为了国家的利益把儿子送到了齐国。这个故事在 《史记赵世家》中也有记载,但主人公不叫 “触詟”,而是叫 “触龙”。究竟是《战国策》对还是 《史记》对?

实际上,不少学者曾对这个问题有过争论,比如,清代大学者王念孙就认为,《史记》中这个人名是正确的。 “看过《战国纵横家书》后,就会知道王念孙的结论是对的,因为帛书上写的也是‘触龙’。”对此,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原馆长傅举有说, “中国几千年来写文章都是自上而下直书”,想必是古代的抄书人把 “触龙言” (意为触龙说)中的“龙”和“言”写得太近了,使后人误以为是“触詟”。

千年养生之道,至今仍然受用

顺应自然,通晓阴阳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循环更迭,一日之中昼暖夜凉的不同,广阔天宇中风霜雨雪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技能,而一旦外界环境的影响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病理性变化。

马王堆医书用“阴阳”二字总揽自然。竹简《十问》皇帝问于天师曰:“万勿(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曰:“玺(尔)察天地之请(情),阴阳为正,万勿(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认为,“阴阳为正”是指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以“阴阳”变化为主导,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受到其制约,违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就无法延续生存,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就能够兴旺有余,切实依照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而生活起居,就能调理好生活,永保身体健康。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马王堆医书载:“酒食五味,以志治气。目明耳聪,被(皮)革有光,百脉充盈,阴乃×生。”正常的饮食五味,能滋生气血,充盈百脉,滋润皮肤,甚至连肤色也与饮食有关。

对于怎样选择食物,马王堆医书也有一套理论。《十问》主张常吃韭菜和禽蛋等物,“草千岁者唯韭……目不蔡(察)者,食之恒明;耳不闻者,食之恒聪;春三月食之,苛疾不昌,筋骨益强,此胃(谓)百草之王。”《十问》还赞同适量饮酒,认为“酒者,五谷之精气也”,有“入中散流”行血活气之功效,“故以百药为由”,也就是酒为百药之长的意思。

另外,马王堆医书非常强调饮食疗法,主张药补与食补相结合。饮食疗法是古人利用食物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经验总结。在马王堆医书中,有大量的食物入药。

行房事讲究“七损八益”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房中养生保健专著,它提出的“七损八益”观点,是古代指导男女同房趋利避害的房中养生之术。

所谓“七损”,《天下至道谈》说:“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易,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即:一损是指同房时阴茎疼痛,甚至无精可泻,这叫内闭;二损指同房时大汗淋漓不止,这叫阳气外泄;三损是说性生活不加节制,徒使精液虚耗,称为“竭”;四损是说交合时阳痿不举,故曰“易”;五损指同房时气喘吁吁,这就叫“烦”;六损是说在女方根本没有性要求时强行交合,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还影响胎孕的优劣,因而叫“绝”;七损是指同房时急速图快,徒然耗散精气而已,所以叫“费”。

《天下至道谈》所讲的“八益”为:“一曰治气、二曰治沫、三曰知时、四曰蓄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持盈、八曰定顷。”即:一益是指性交之前应该先练气功导引,使周身气血流畅,故曰“治气”;二益是说,舌下多含津液,不时吞服,叫做“致沫”;三益是说,要善于掌握交合的时机,“知时”;四益即强忍不泻;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下含阳液,双方在交合中非常协调;六益是说交合适可而止;七益指交合之时要保持精气充盈,即“持盈”;八益指交合时男方不要恋欢不止,称为“定顷”,即防止倾倒之意。

精确记载五大行星运行周期

《星占》部分在天蝎星座和北斗之间绘有二十九幅彗星图。所绘彗星有三种不同的彗头,四种不同的彗尾,说明当时对彗星形态的观察已很精确,分类也很科学,反映了我国当时天文学的突出成就。

金星会合周期只比今值大0.48日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天象记录、天体测量、测天仪器、历法、天体演化等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有的成就早于西方1000多年。例如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以后的2000多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在我国的史书中,每次都有详细记录。这是我国独有的。

对恒星位置的不断观测,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突出成就之一。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的《天文星占》与魏国人石申的《天文》,对恒星位置的观测成就作了记载。可惜的是这些天文著作早已失传。值得庆幸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保存了甘氏和石氏天文著作中的一部分,而以甘氏的为多。《五星占》详细地记载着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这70年中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其中数据比我国古代其他任何天文书中所记载的都要精确。这些珍贵的资料,引起国内外天文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天文书是用整幅帛书写的,大约有6000字。内容主要是关于五大行星运行的记载。前半部是《五星占》,后半部是五星行度表,记载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至汉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这60年间木星的位置;秦始皇元年至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70年间土星和金星的位置,以及五星的会合周期等。

帛书中关于金星的记载说:“正月与营室晨出东方,二百二十四日晨出东方;濅行百二十日;又出西方二百二十四日,入西方;伏十六日九十六分;晨出东方。”这一段文字是说,观察着准确地分辨出金星上合与下合的亮度变化。观察的细致是令人惊奇的。如果把上述金星运行的四个阶段的日数加起来,就得出了它的会合期为 584.4日。这个数据比现在所测得的精确数据只大了0.48日。

《史记》:苏秦、张仪同处一时

《史记》中,《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张仪均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2000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张仪坚持连横。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下称“帛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死后。

史料中关于苏张二人的记载颇多。“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史记张仪列传》)“苏秦恐秦兵之至赵也,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史记苏秦列传》)此外,《战国策》和《史记》中有关苏、张游说列国合纵连横的大段说辞,这些都在告诉后人,苏秦、张仪同处一时。

那么,苏张二人孰长孰幼?对此,“帛书”出土之前一直没有定论。而当时的著名学者诸祖耿撰文指出,苏秦长于张仪,论据之一是“荀卿在他所著的《臣道篇》里说:‘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荀卿说得非常清楚,次序是苏秦在前,张仪在后。”

然而,诸祖耿的观点却引来反对之声。学者周鹏飞就认为:“人名的项序并不一定反映人物年辈的先后。”

周指出,《战国策楚策四》中,庄辛曾对楚襄王说:“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从此可见,州侯是楚襄王所信任的佞巨,所以荀子在《臣道篇》里,才将苏秦、张仪、州侯等同列为“态臣”,并说“用态臣者亡”。《楚策四》同章还提到:“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掩于城阳。”“这说明州侯起事是在白起破鄢、郢,襄王逃走之时,则荀子所谓‘用态臣者亡’,亦指此秦破鄢、郢而言。按白起举鄢、郢在公元前 279年左右,那么州侯的年辈必然晚于张仪。若系按时序排列,则州侯自应位于最后,而荀子没有必要将其列于张仪之前。”

长沙马王堆《导引图》描绘的画面(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模仿动物进行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器械运动。这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描绘的画面。《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养生文献,它认为通过呼吸吐纳等方法,可起到强身健体作用。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目前大部分内容已解读完毕,其中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

部分记载比《史记》更详细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包括《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触龙见赵太后章》等多个章节,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图/湖南省博物馆

《史记》被称为“千古之绝作”。由于司马迁当时条件所限,书中部分内容可能与史实存在偏差,今人限于资料缺乏,对《史记》部分内容的理解也可能有谬误。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是专门记载历史的书,还有一些历史记载散见于其他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大部分内容以苏秦为主,其记载的苏秦及“触龙见赵太后”等部分史实,比《史记》更详细,其与《史记》不同或相左的内容,为史学家提供了一种参考。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0 #41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4): 史记是否被篡改

(引用)

【史记被汉朝十几个学者修改过,这是有史明载的,<今上本纪>确实已经失传,里面的内容完全是抄<封禅书>一篇.】

司马迁大约在55岁那年最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并希望把《史记》藏于名山。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8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又作《报任安书》,记述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发愤修史的抱负。然而司马迁先生并没有在当时就把《史记》公开发表。直到汉宣帝时,司马迁外孙杨恽才把《史记》公诸于世。从司马迁先生没有在《史记》成书时就发表《史记》且希望把《史记》藏于名山可以推测以下几点:
一,当时的《史记》对在位的汉武帝有贬义的描述。
二,当时的《史记》对项羽和刘邦及围绕他们的事件作了真实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对汉王朝或当权者不利。
三,建汉以来的描述作了真实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对汉王朝或当权者不利。

从司马迁外孙杨恽到汉宣帝时才公开发表《史记》可以推测以下几点:
一, 杨恽对当时的《史记》做了小范围的删除、修改、添加。
为了发表《史记》,在当时的条件下,就一定要使《史记》能够迎合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持《史记》的真面目和尊重其外公,杨恽一定会保留《史记》的绝大部分内容。所以说小范围的改动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所以这样的小范围改动就造成了《史记》有些篇章的描述在逻辑上出了问题。
二, 当时的《史记》经过汉王朝的审核及部分参与修改。
在专制条件下,任何的以公开形式发表的著作都要被专制下的特定官员审查,都要符合专制的统治才能发表,否则必定遭来杀身之祸。所以说当时的《史记》也经过了汉王朝的审核及参与修改。至于修改的范围也一定跟杨恽一样只做了小范围的修改。这样的修改一定会带来逻辑上的问题。
三, 维护汉王朝统治条件下的《史记》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小范围修改
(一),汉王朝前的历史基本不需要修改
(二),对于汉王朝的大事件描述基本上修改得不大
由于大事件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在宏观的角度上已成铁的事实,已是满朝文武及天下百姓所熟知,所以在宏观上没有修改的余地。然而在大事件的微观上或成因上,知道内情的人不多,所以在微观上或成因上就有了修改的余地。但是这样的修改对于《史记》的量上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至于对汉王朝及当权者无利害关系的大事件或小事件在宏观上和微观上都无修改的必要。

三),对于汉武帝的描述基本保留
对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及其含贬义的描述能够得到真实的保留跟当时在位的汉宣帝有密切的关系。汉宣帝刘询(前92—前49),本名病已,字次卿,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他出身数月遭逢戾太子巫蛊之祸,被关押于狱中,因建尉监邴吉的保护,得免于难,流落民间。公元前74年 (元平元年),霍光等废昌邑王贺,迎立他为帝。当时他已十八岁,但仍委政于霍光,公元前68年 (地节二年)霍光死后始亲政。公元前66(地节四年)藉大司马霍禹谋反为口实,废皇后霍氏,彻底清除霍氏势力。汉宣帝后来成了汉王朝甚至中国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从汉宣帝的描述可推测汉宣帝对汉武帝肯定会有些怨言的,毕竟汉武帝杀了他的爷爷戾太子及相关亲属。对于汉武帝的真实描述在汉宣帝方或朝廷方面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汉武帝的描述是史实。况且经过汉武帝的辉煌统治后,当时的汉王朝已有些虚弱,需要一些宽松的政策来整顿吏治以养民,汉武帝的有些作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以利改革。这也是杨恽敢于在汉宣帝时把《史记》公诸于世的原因。从这里也可以推测杨恽应该是在汉宣帝铲除霍氏势力后才公开《史记》。因为这时汉武帝时的当权者及其后代基本上已无实际的大权在握。
(四),对从刘邦到汉武帝前的这段描述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
对于从刘邦到汉武帝前的汉朝皇帝及吕稚的相关描述肯定有修改的必要,修改的目的一定是相关的描述不能威胁到汉王朝的统治和声誉。特别是对刘邦的描述。对于刘邦描述的修改一定必须把刘邦描述成为一个有正面效果的英雄和伟人,不过对于一些当时众所周知的一些事,比如刘邦的出身及刘邦的恶劣对待儒生的这些事实,就不可能再修改了。作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正面的描述肯定是《史记》发表要给予积极考虑的因素。其他的皇帝及吕稚的描述也一定要进行修改,或正面或反面的修改。
(五),对项羽的相关描述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
刘邦是从项羽手上夺得天下的,对项羽的相关描述肯定是必须修改的。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到汉宣帝时儒家基本上在汉王朝的统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当时《史记》的审核及修改,儒家弟子必定有参加的必要,也有参加的可能。对于当时的儒家弟子来说,正义和邪恶、正统和非正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现在和将来必定有很大影响的史记来说,儒家弟子坚持刘邦的正义性和项羽的非正义性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史记》这样的开创性的史学及如此优美动人的词语和描述,任何有学问的学者都不会想轻易去篡改他,包括儒家弟子。然而修改又是必须的,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弟子的意见和修改方案只能是涉及汉王朝皇帝及当时当权者的相关描述保持大体的文本,删除、修改和添加一些小范围的内容。这样的修改在关于项羽的描述中出现逻辑上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1 #41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5): 中华民族能否算个善良民族?

芦笛

今晚本来想写《浅探中国对文明世界的挑战》,其实昨前天就想写了,可又在看吴冷西的《十年论战》,今天看了一天的烂小说,实在没功夫动笔(对了,我那色情小说连载看来又是半截子货了。如果有人愿看我就把它糊弄完,没人看就拉倒了,迄今为止只有小衲和阿越两个色鬼说好,大多数正派同志都拒绝点击),现在时间已晚,只能挑个老金同志引发的比较简单的话题简单说两句,那就是中华民族是否能算个善良的民族。


一、民族性格是否存在


许多同志认为,没有统计资料就不能作出“中华民族是个善良民族”的结论,只能作个案处理,哪个民族都有好人也有坏人,说老金提出的此类命题是伪命题,云云。

对此说法我不能同意。同志们说得很对,哪个民族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说某个民族很坏或很善良,似乎是以偏概全,在逻辑上的错误非常明显。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否认民族间如个人之间一样,也有性格、智力和道德水平的差异。

过去我说“中华民族是个极度愚昧的民族”,许多爱国志士就汹汹问我:你芦笛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不是也极度愚昧?似乎这便一举驳倒了我。但我随即指出,此话并非全称判断而是主体判断,指的是一种主体倾向,并未一网打尽,不留孑遗,这种主体倾向就反映在民族的历史里,也就是如老金说的,看“智慧的结晶”。历史事实就是作此类主体判断的充分依据。

因此,要作出“某民族是一个极度愚昧的民族”的判断,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社会统计资料,看看该民族在历史上做过的事就够了。敢问敝族从鸦片战争以来曾否做过一件聪明事?有哪个重大灾难不是咱们的惊天动地的愚昧引出来的?您要否定这判断很简单,要么举出咱们做过的聪明事来,name but one,要么证明那些惊天动地的蠢事是聪明事就行了。

若您无法否认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白痴行为史,那也起码得证明樊教授为***辩护时提出的“樊弓第N大定理”:“白痴行为的发出者未必是白痴”。因此,尽管***以“土高炉炼钢”、“亩产万斤粮”的白痴行为流芳百世,以“鸡毛能上天”、“巧妇能为无米之炊”的白痴话语名垂万古,他老人家仍然不是治国白痴。同理,尽管中华民族在近现代专干蠢事,它仍然不是一个愚昧至极的民族。如果同志们一定要同意这条樊弓大定理,那我当然也不便反对,可以将原结论改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专干蠢事坑害自己的天才民族”。

我个人认为,民族性格确实存在,这和该民族的由历史、地理、生活方式、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等等决定的民族传统有关。英国与法国一水之隔,两国的民族性格就迥然不同。法国人热情奔放,一冲动起来就喜欢自相残杀,在这点上很像敝民族。法国的邻居德国人则极守纪律注重效率,其火车准时到可以用来对表,闯红灯的人从来就不曾见过,正如在意大利从来见不到一个守交通规则的人一般——您要想守交通规则就永世别想过街。德国人有点像英国人,安静、冷淡、难以接近,而意大利人则是出了名的gregarious,在公众场合大声嚷嚷的分贝数我看并不亚于中国人。这些国家就指甲大的那么一点,而且就挤在一起,彼此之间交流频繁,性格还天差地别,这用白痴“唯物史观”根本就无法解释,还亏马恩是欧洲人,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也算笨得可以:)

因此,我认为,民族性格确实存在,其实就连同一民族之间都可以有性格差别。东北人和上海人的性格不一样,应该是大家都能同意的吧?又如广东人是中国最丑最黑最矮最蠢的人,这一事实已经由正宗老广加人同志反复主动承认并广而告之,我看可以正式写入宪法总纲了(开玩笑哦,请在座或在站的老广们勿要认真好伐?我再说一遍:我对老广毫无成见,并不以为他们比别省的人更糟糕)。

据此,我认为诸位并不能用“缺乏统计基础”来驳倒老金的“善良”说与“勤劳”说。我个人同意他的“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或更准确地说,“中华民族乃是世上第一能苦吃苦做的民族”,无论生存条件是何等恶劣、报酬何等微薄,都能苦撑苦熬下去。

在这上头,美国少爷兵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请问他们能穿着单衣,背着炒面和用来“取暖”的工业酒精,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急行军,像苍蝇一般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中成批成批地冻死么?请问西方国家或亚洲国家中有谁吃过观音土、榆树叶、草根树皮?80年代初(或70年代末,记不得了)中国首次参加南极探险,壮士们回来后在报上发表文章,说他们的“鸭绒被”质量太差,有的地方竟然只有两层布,可人家就是吃大苦耐大劳熬了下来,而装备比他们好到不能比的美国探险队却叫苦连天逃跑了。

比吃苦耐劳的能力,对生活要求之简单,默默忍受病痛折磨的能力,我还真没见过谁是中国人的对手。您若下过乡,对这点绝不会怀疑。就算您没见过头天才从肝脏里抽出七八百毫升脓液,次日高烧回落、恢复神智立即就出院的农民,也该去结识个把花了几十万RMB偷渡出来的福建农民,看看人家是怎么十几个人挤在一间斗室里的。连鬼子的agents都知道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为此劝告房主不要把房子租给中国人,否则房子将会 overloaded。

这还不光是农民,本人耐受病痛折磨的能力同样是鬼子无法想象的,那并不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风俗习惯使然,盖本人有完全的医疗保险,只是从小习惯了忍受病痛,并把“吃大苦耐大劳”的大无畏精神当成了英雄气概。

别说是跟欧洲人比,就是跟亚洲人比,咱们在这方面也毫不含糊,凡是东南亚华侨都可以告诉你,缅甸人、泰国人、印尼人、印度人怎么怎么懒。说来也奇怪,中国人信佛教的也不少,为何不会像佛国的人那样随遇而安,不求进取?


二、所谓“善良”


邋遢道长引用“人之初性本善”,充分显示了国人“思维”的一大特点。我已经反复说过了,那就是把前人的教导当成不证自明的真理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形成牢不可破的思维定式,以后便如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术一样,见到“2+3”的算式就汪汪汪连叫5声,却从来不去想想那究竟是什么意思,更不会去“验算”。

这毛病倒不是道长特有的,铁木同志也是一个。Light网友在楼下已经告诉他了,只是说得比较温柔。用我的难听话来说便是,他脑膜上结了厚厚的茧壳,或更准确地说是被中学政治课的花岗岩沉积岩彻底覆盖,哪怕是强酸都无法消解穿透,因此到死那天都只能是愤青,如同道长到死那天都是婴儿一般,两人都永远无望长大:)

还是来说正经的吧。所谓“善良”咱们早就在本区讨论过了,我给出的定义是“善就是有利于群体的共同生存”,其核心是利他主义。论本质,它和生物的自私本能互相矛盾,其发生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智能活动结果。其机制荀子早就讲过了:人类作为动物,勇猛不如豺狼虎豹,只能结成社会,因此必须靠洗脑改塑雕凿兽性,靠彼此合作来抵御剑齿虎,捕获猎物。生产力进步虽然使得人类不必再怕凶猛动物,但内斗起来造成的灾难更可怕万倍,所以这一套还是不能废弃,否则就会让内斗毁灭了社会甚至全人类。如此简单的道理,只有***那治国白痴至死不懂。

这就是人为何有善恶两面,它们其实也就是人的社会性与动物性。贪婪、残暴、恐惧、仇恨等等,都是人类的原始兽性,而***、自我牺牲、助人为乐等等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社会性。


三、中华民族算不得善良民族


明白了道德伦理乃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模塑结果,则立刻可以悟出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族道德水平必然不同。民族平均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但取决于社会用什么教义来给成员洗脑以及是否有效,更取决于社会赖以运转的机制。

如果一种社会是靠利用人类的兽性诸如恐惧、嫉妒、仇恨、残忍等等来运转的,那么,这种社会就是邪恶社会,其中绝对不会有白乌鸦。如所周知,纳粹社会是靠“民族恨”立国,而共党社会则是靠“阶级仇”立国,因此这两种社会都是邪恶社会,要说有区别,也只是程度区别,共党社会邪恶之完全彻底,绝非纳粹社会可以望其项背。

已经在旧作中说过了,纳粹虽然宣扬日耳曼人的优秀,煽动全民对犹太人的仇恨,人家毕竟还没有像毛共那样,公开把“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敌人像严冬一般残酷无情”当成最高级的美德,反复向全民的脑袋里灌注,以此实行“思想革命化”;把对“阶级敌人”的残暴度当成选拔革命接班人的主要标准;把在整人运动中是否敢于斩尽杀绝当成对人民忠诚度的考验;把“调和、折中、妥协”和“中庸之道”当成“阶级投降”的滔天大罪加以清算,把仁爱、人道主义当成“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痛加批判,直到制造出了足足八亿豺狼(芦某included)而后快。在这种烂污国家要去找善人,不如索我于枯鱼之肆。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颇拍了些反映文革的烂电影,那公式都是某老干部或是某反四人帮的英雄遭到迫害,怎么怎么得到普通民众的同情和救护。这些无耻捏造令我极度恶心,盖我在文革中只见过大众残暴无情地痛打落水狗,不是将各式各样的“阶级敌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是 “反戈一击”,出卖配偶,揭发父母,从未见过有哪个辛格勒敢于同情甚至救助倒霉蛋。谁要是认为我坐井观天,以个人经验概括全局,这就请给出个中国辛格勒的反例来。

最令人毛发悚然的,还是毛共竟然把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变成利用专业知识为“阶级敌人”制造痛苦的豺狼。鱼丈人网友已经在其杰作里抨击过这一历史罪恶了。请同志们去看看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的医护人员是怎么利用专业技能迫害甚至谋杀他们的。那都是官方披露的消息,并非阶级敌人捏造。这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必然出现的普遍现象。盖***的邪恶理论就是人类只能有阶级感情,不能有超阶级的感情。所谓人道主义只能是“革命人道主义”,也就是阶级感情的体现。同情阶级敌人就是对革命犯罪,因而也就成了阶级敌人。医护人员若对阶级敌人表现出起码的人道关怀,那就是丧失革命立场,就是与阶级敌人同流合污,就是革命对象。在一个人人充满恐惧与狂热的疯狂时代,革命医护人员必然要和其他行业的革命战士一样,竞相比赛对敌人的残酷无情,以此来显示自己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与无限忠诚、无比坚定的革命立场与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纳粹的医生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党卫军军官,他们出于大夫的职业伦理必须救护病人,共党国家的大夫敢这么干、愿这么干、想到过可以这么干么?

在文革这种胜过纳粹屠犹的全民耻辱发生之后,中国人还有脸冒充善良民族么?莫非有林彪四人帮肩起沉重的铁闸,大众就可以欢欣鼓舞地雀跃着跑进光明的天地去,“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难道这只是我党犯下的滔天大罪,真的与普通百姓无关?

人当然有好有坏,有善有恶,哪怕在一个村子中都这样,可为什么大兴县的农民们要群策群力,人人动手,在1966年红八月期间把全村地富反坏斩草除根,悉数活活打死,连新生婴儿都抛进河里?为什么那些十来岁的少男少女要用铜头皮带把教师活活打死,还那么坦然,那么自豪,至今毫无愧色?为什么马悲鸣参与整死逼死本校教师,至今不知忏悔,还要出来吹嘘“联动”是什么人权运动先驱?而对这种毛共贱族的反攻倒算,大众为何又会庄敬自强,处变不惊?


四、没有人道主义传统的民族不配谈“善良”二字


生活在西方的人都该知道侨居国与母国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家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简直到了宗教的高度。咱们有这个传统么?看看历史就够了。杀人越多的屠夫便越是大英雄。项羽动辄屠城,可他竟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同情的悲剧英雄。在电报中指示“不惜牺牲两万人”保卫四平的***,至今尚是许多国人的崇拜对象。以空前规模屠杀同胞的“大决战”,成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引为自豪的英雄业绩,而和合竟然认为以人海战术对联合国军的火海战术,乃是落后国家必须采用的克敌制胜之道,更有大批国人包括八九学运的亲历者们坚定地认为,以杀人换取经济繁荣乃是应该的!

这TMD是善良人说的出来的话么?光凭这些言行,中国人,起码是相当比例的中国人,就是一个极度残忍自私冷血的族群。

记得某杂志曾登载过一篇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为中国人不拿人命当回事而深感震惊,他采访过的人都认为中国人太多了,死几个没关系。据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这的确是国人的坚定的共识之一。99年我回国,适逢台湾地震,我见到的人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这特大喜讯,谓老天长眼,给李登辉一个报应,让我听了血都凉了。后来又见到大陆红十字会竟把救灾捐赠当成了“统一”的政治文章,让我把再教育中学会的最脏的脏话都骂了出来。因为有这些经验教训,上次四川汶州地震中全民流露出来的反常热情,不免要让我这cynic作阴暗猜疑,怀疑那不过是国人中常见的一过性正义冲动,当不得真。

当然,我巴不得汶州地震中百姓流露出来的是对同类命运的真诚关切,但我实在无法理解,既然百姓如此珍惜人命,为何又会视藏民和台民的生命如粪土?如果说那是“民族大义”使然,为什么又对***死难者及其遗属漠不关心?这难道不是附加了政治条件的毛共式“革命人道主义”?除了汶州地震那难得例外,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中华民族何时何地表现出她确实信奉过“人命关天”的古训?

总而言之,在学会把人道主义作为压倒一切、超越一切、裁判一切的终极原则前,中华民族不配谈 “善良”二字。如果我不到西方来,为西方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濡染,则我绝对就写不出这篇文章来。光是这个事实,就足以提示若不从西方引入人道主义,则中国人实在没有可能变成一个善良民族。

2009年3月15日


【发表点不同意见哈,***屠长春,主要是因为那里几乎全是满人,满洲国的首都嘛】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2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6): 四说《史记》并非信史——谨答老杜痛驳
芦笛
抱歉之至,刚才才看见老杜大作,还是从余情郎的海盗网站上看到的。可怜余情郎那中文系毕业的才子胸无点墨,可卖弄的便是他的“道德底线”与“救国情怀”,文化是丝毫没有的,所以连对我这理工科干面包,都只有顶礼膜拜并乖乖挨骂的份。给骂得惨了,想还手又没那本事,便只好“拉到篮子里都是菜”,到处偷拳头打人,羞也不羞?早知有今日,当初为何不发愤学点文化,要变成这种花甲文盲?

勿过余郎也不必沮丧,更不必去高粱杆上一头撞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挨我毒骂的荣幸。而且,花甲文盲有的是,贵本家余含泪新近就被评成“中华第一文盲”。由此可见老芦对中华文化的腐蚀败坏作用。这“没文化”、 “文盲”的恶谥,乃是老芦最先骂出来的,其实是我过去骂小芦的话,后来便用来骂高寒,如今竟然在网上蔚然成风。还有个文盲出来特地写了篇文章,给出了新时代“文盲”的定义,按他那文盲给出的定义,连我都算文盲了,因为我并无理财能力。

其实所谓“文盲”,我在跟高寒在《热血汉奸》吵架时说过了,乃是“文明盲”、“文化盲”,对东西文化一无所知,如余大郎、高寒那些略识之无的大老粗一般,跟理财有什么鸟相干?

有趣的是,国内网友还特地给我来信报告大好消息,说《北京晨报》发表了我的《余含泪妙文赏析》的摘要。我用古狗搜了一下,发现那文章被转贴得满世界都是,还有人说我是什么“民间高手”,居然把本大文豪打成隐姓埋名的民间高手,这都什么事啊?那本是游戏文章,是在加新帖的格子里直接打出的,真正地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竟能流布天下,洛阳为之纸贵,中国是不是真成了文盲之邦?这跟那些国学派的辛劳有无相干?等将来我死了,芦学真成了显学,是不是就连高、余诸共特文盲都要沾我的仙气,跟着青史留名?倘若此,那才是天下第一令人懊丧的事。

废话说够,谨此拜复老肚子的深揭狠批。

【1. “文学创作”

老芦多次恶毒攻击人家马迁的史记是文学创作,令本肚怒发冲冠,凭栏处,把栏杆拍遍。首先,人家老马在自序里都讲过了,“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也就是说,他讲的故事有出处,不是自己瞎编的。】

这段引文好像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吧?上下文在此: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据我的穿凿,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司马迁自比孔子,于是壶遂问他,孔子生逢乱世,因此写了《春秋》为天下制定礼法。现在圣明天子在位,你怎么还敢自比孔子,作春秋讥弹乱臣贼子,为民立极?司马迁于是便肉麻歌颂了汉武帝一番,说他写的《史记》不是春秋,只是叙述往事,将其整理系统化,目的是歌颂圣明天子的仁德,记载功臣世家贤大夫的事迹,并没有像孔子那样为天下制定礼法(“当一王之法”)。

所以,从前后文来看,这“作”之义,似乎不能理解为“文学创作”,那阵子的原始古人根本也就没有这个概念。哪怕今天的史学家们中,还有许多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猜测与事实的界限,国内著名清史权威戴逸老先生就是一例,而况原始人老祖宗乎?窃以为,那“作”的意思,在此似指“制作礼法”。

【而且,当时许多人,包括对史记很不以为然的班固,都提及史记为“实录”。太炎先生解释说,“实录者,实录当时传记也”,也可佐证老马没有搞文学创作。】

惭愧,本特首不学无术,你说的班固和章疯子的话(拜托勿要用“太炎先生”,我很讨厌此人),我都没看过。不过窃以为,司马迁是否搞了文学创作,似乎只能用他的作品来回答,不能靠他的自称,更不能用姨爹们的评论作为“佐证”。这不是学术考证方式,因为那些姨爹并不是他的同代人,并不曾见证他的写作,这比不得校对辨析参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人物的证词。

司马迁是否搞了文学创作,我已经在旧作里说过了: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616633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616695

在此再小结一下司马迁的文学创作特点:

1)专门记录绝对无可能记录下来的生动对话。例子举不胜举,以下只开出旧作中撮举的几个例子:

? 商鞅与客店老板的对话。
? 卢生和侯生的对话。
? 二世死前和阎乐的对话,与宦官的对话。
? 项羽和刘邦微时见到始皇的感慨。刘邦发迹后对太公的自夸。
? 陈涉微时与打工伙伴的感慨;发迹后伙伴去找他的感慨。
? 项羽死前对虞姬的悲歌;对28骑发表的演说;与乌江亭长的对话。

2)专门记录他人无从得知的主角的心理活动:

“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详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缪为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欲以感怒昭王。”

“然左右多***者,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

“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

3)专门讲述完整故事,绝不会浪费人物以及伏笔。

我已在旧作中给过例子:韩信微时受其辱的亭长、漂母、恶少,统统都活过乱世,熬到韩信作了楚王后再加赏赐。鲁勾践在荆轲刺秦王前侮辱了他,等到荆轲刺秦王后又出来致悼词,等等。

你自己说说这到底是文学创作还是“实录”?硬要说那不是创作而是“实录”的班固和章疯子是不是姨爹?

【2. “天下放失旧闻”

老芦还恶毒攻击老马的“天下放失旧闻”,是“靠不住的民间传说”。更激起我仇恨满腔。日本一个历史学家,跟老芦一样,也有同样疑问,那老东西就沿着司马迁走过的路线,沿途考察一遍,得出的结论是:人家马迁虽然知道很多民间传说,但在书里几乎没有采用。可惜这个日本学者的名字我忘记了,他说的话我记得也不一定准确,但大致就这意思。】

这日本学者是姨爹吧?难道他是司马迁的同代人?据我所知,老迁给割掉蛋包子那阵,日本还处在文明前的蒙昧蛮荒时代涅,连文字和历史都没有。那倭人若能来支那考察,最早也是唐代的事。7百多年后,沿着红军的长征路考察一番,竟能得知司马迁知道些什么民间传说而又没有采用?这是什么疯话?

【那么“天下放失旧闻”到底是什么?当然本真达人也不懂。但有一个更达的人章疯子,考据说“苏秦、鲁连辈各有著述,《汉志》载《苏子》三十一篇、《鲁连子》十四篇、《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盖太史公据彼辈自著之书,采摭成文耳”,也就是说司马迁当时收录了很多人的传记,虽然这些书大部分失传了,但在当时司马迁是看到了的。所以要说文学创作,应该是这些人,而不是老马。】

司马迁自己说得清清楚楚: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所以,六国史书都给烧光了,民间献出的只是诗书和诸子百家,并没有史书(“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除了没烧的《秦记》外,“石室金匮”里的藏稿藏书中没有正式的史籍,只有百家言。其中当然可能包括章疯子考证出来的那些书,但那类书既不是史书,也不是自传。若世上真有什么《苏子》、《鲁连子》与《魏公子兵法》,那也无非跟《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一样,绝不会含有史实和历史人物的传记。含有史料的文献,只能是战国说客辩士们编写的政治教材,也就是后来刘向编成的《战国策》。那些东西靠不住,我已经说过了。

司马迁的问题,是他的文学创作冲动太强烈,不甘于老老实实朴实无华地记录史实,而要把故事讲得无比生动,并适时加入角色的心理描写。我在上面作出的第一个链接导向的旧作里就对比了《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与《战国策?范睢至秦》,指出尽管前者基本是抄袭后者,但多出了若干文学描写成分,例如加入范雎故意走错路和宦官发生争吵的戏剧化情节,穿插进角色的心理活动,等等。所以,即使有史料来源,他也不肯老实抄书,非要让他的文学家本能顽固表现自己。

【3. (史记?吕不韦列传)这些不见于《战国策》的绝密隐私,请问司马老迁是怎样打听到的?

据说古代有起居注,也就是王侯将相等高干,家里置左右史,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记下来,好让司马迁以后写史记时作为资料参考。当然,当然,就是这个也难以解释史记里生动的描述。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诬告老马刺探别人隐私,老马还有其他途径“实录”别人的东西吗。】

这个比较搞笑。首先,我没有“诬告老马刺探别人隐私”。公共人物无隐私可言,何况是历史人物。我说的是,史迁公布的隐私是不可能刺探到的。例如赵姬有孕,吕不韦隐瞒了这事,把她送给异人,任何现代人都该看出那完全是groundless gossip,无法通过常识验证,而司马迁居然就有本事把这种流言蜚语当成正史记录下来!他当然可能“实录”了谣传,但这种东西只有姨爹才会信以为真。

其次,据我所知,起居注是汉朝才开始的,只限于皇帝,没有什么“王侯将相等高干,家里置左右史,……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记下来”一说。战国时代并没这一套,盖帝王的起居注是后人编史的重要史料来源,所谓“实录”就是根据它编出来的,如《明实录》等,后世便据此编写《明史》。而从《秦记》编得极为简略、甚至没有年代这点,便足可判断当时诸侯国并没有汉朝皇帝才开始实行的起居注。

最后,即使战国时代诸侯就有了起居注,吕不韦在送赵姬时不过是个平民,绝无可能有专人记录他与赵姬的性生活史与赵姬的月经史,怎么可能知道赵姬在嫁给异人时便怀了孕?又有哪个史官知道、乃至敢于记录秦始皇他妈对“大阴人”的狂热爱好?《战国策》所载吕不韦微时与他爹关于各行赢利比较学的讨论,又是哪个史官记录下来的?

无从落实的性丑闻不论,司马迁记录的秦国世代也与《战国策》不一致。据《战国策?卷七?秦五》。嬴政他爹原名“异人”,是秦王的儿子。当时的太子是子傒,王后无子。吕不韦说服了王后的弟弟,让她把异人召回来。异人讨了王后欢心,改其名为“楚”,秦王也喜欢他,于是便把他立为太子,秦王死后,自然是子楚继位。

那么,这秦王到底是谁?很明显,他只能是在位多年的昭襄王,因为他不但有多个儿子,而且还曾如异人一般在赵国做过人质。同段文章就记录了子楚向他的进言: “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所谓“韧车”,乃是 “止仕”之意,用在这里,是说秦王当年曾在赵国做过人质。由此可见,这秦王是个老家伙,也可据此导出,嬴政是昭襄王的孙子。

然而据《史记》,子楚是昭襄王的孙子,而嬴政则是昭襄王的曾孙:

“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三年)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秦世家》)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吕不韦列传》)

所以,子楚回国时,乃是昭襄王死前六年的事,那阵他爹根本不是国王而是太子。过了六年,昭襄王才死去,子楚他爹继位,三天后就死了(毒死的?)。太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在任三年后死去,由嬴政继位。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秦始皇本纪》),登基时约11岁。

很明显,《史记》与《战国策》在此重大史实上有极大出入。司马迁的记录应该更可靠,因为他手上有《秦记》,所以应是《战国策》出了重大错误。出这个错也很自然,因为子楚他爹孝文王才当国三天就死了。那阵子毫无传媒,消息极不灵通。民间知道朝廷的变故,起码也是半年后的事。新王与老王的国丧连在一起,民间难免把子楚当成昭襄王的儿子。

有趣的是,《战国策》曾栩栩如生地描述,吕不韦怎么怎么先去游说异人,再去游说王后的弟弟,再去游说赵王,最后又怎么怎么教异人穿上楚国服装讨王后欢心,怎么用自己的政治眼光打动他爹,让他爹把自己立为太子。可作者连秦始皇的家族关系都没搞清,连子楚回到秦国时他爹还是太子、并非国王都不知道,可见那些无比生动有力的游说之词,统统是编造的。

这就出了个问题:《史记》的战国史部份大量抄袭战国策,例如范雎游说秦王,直接就是从战国策上抄下来的,只是加上了若干文学描写而已。既然吕不韦的游说之词是向壁虚构,谁又能说范雎的游说之词不是虚构?这种以讹传讹的“正史”,还能有什么可信度?

我年轻时代常有个疑惑:古代中国怎么有那么多的奇男子,伟丈夫?《战国策》、《史记》中走出来的,哪个不是慷慨悲歌、豪迈赴死之士?为何后世便再也见不到这种人了?我一度把这归咎于孔教的昌行,但现在想来,更大的可能还是,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史记》的作者,都是天才的小说家。中国古人确有惊人的文学才能,在这上头比古代西方先进了一千多年,而令后人回肠荡气的那些游侠与刺客,其实不过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初的感人文学形象而已。

【4. 他在这儿自吹:“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据载,汉代“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司马迁因职务之便,当然能看到这些书籍,“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就不是瞎吹,也是“天下放失旧闻”的主要来源。】

C’mon,give us a break! 我已经反复说过了,古代文化落后,识字的人凤毛麟角,而且书写和记录的工具都非常原始,直到晋代都还在使用竹简,哪能有多少古书?“书积如山”倒不稀罕,第一,古人从来喜欢夸张。第二,当时的书籍体积非常庞大,“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也只有在古代才可能,那五辆牛车上拉的竹简上载的信息,可能连十万拜特的容量都没有。“天下放失旧闻”我已经说过了,那就是民间传说,如今所谓“口述历史”是也。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2 #41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7): 再就“信史”問題答學徒
芦笛
看到“學徒”網友跟帖商榷,嘖嘖,这學徒妹妹(三人成虎,一人成妹)水瓶就是高耶,提上來拜覆。

1) “原始史料如何,即加以忠实记录,不以自己的意思而对原始史料进行修改润饰”,據説,这就是《史記》中自相矛盾的記載出現的原因:司馬遷雖然察覺了矛盾,但既然不同的史料如此記載,他也只好不管矛盾照抄下來。我看这遁詞未必成立,例如范雎遊説秦王,司馬遷分明是抄《戰國策》,然而一望即知他作了文學修飾。这我已經說過了,還譴責他不肯老實抄書,非要去加入文學花活,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2)“作文唯恐不出于己,作史唯恐不出于人”若成立,則歷史就沒人寫下來了,第一個寫原始史料的人上哪兒抄去?司馬遷的困難是從戰國直到秦亡这段時期,除了《秦記》與《戰國策》外他無處可抄,因此不能不代之以口述歷史和自由創作,因此實在靠不住。

3)古史記載中之所以出現前後矛盾,是因爲編寫歷史的人沒有辨僞思維能力。古之所謂史德、史才、史識,其才識應該是具備起碼的識別史料中的矛盾的智能,不採入互相否定或彼此衝突的史料。这一點裴松之已經做過輝煌示範了。

在我看來,司馬遷具有偉大的文學寫作才能,不幸卻不具備起碼的史才與史識。所以他才會在同一列傳中自我掌嘴,先說子楚夫人是舞姬出身,帶孕嫁人,呂不韋才是秦始皇的生父,接著馬上又說子楚夫人是豪門千金,並非舞姬出身。这等於自承前面說的都是造謠撒謊——子楚夫人娘家既然是連國君都奈何不得的豪門(平原君後人?),豈會容忍女兒去與呂不韋不明不白姘居?(“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又豈會容忍呂不韋將她用於性賄賂?因此,所謂老呂是贏政生父云云,自然也就是司馬遷的誣衊。这只能説明司馬遷既無史德,又無史才,更無史識。

又如司馬遷栩栩如生地描寫嫪毐那“大陰人”的陰如何大,讓他在“大陰”上挂了個桐木車輪到處走。司馬遷居然也就不會想想:真要在前面挂上個車輪,那不是把膝蓋給擋住了?人還怎麽能邁開步子?真要走也只能效法螃蟹橫行。这荒誕不經的道聽途説(總不會是書面史料吧?)他也就能信之不疑,寫在史書中。您說他到底有沒有起碼的辨析能力?在这點上他還不如說部演義的作家,人《東周列國志》也有類似描寫,但人家可沒讓嫪毐“挂車輪,邁大步”,而是讓車輪在“大陰”上旋轉如風。这還具有可操作性,是不是?

4)關於什麽是信史,我在舊作中說過,鏈接在此: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618226

竊以爲,所謂信史,就是“作者盡了最大努力,力求做到真實而寫下的歷史記錄”,其標準也就是一條:“真”。这個要求應該是古今一致的,不存在與時俱進的標準修改問題。判斷一部史書是否信史,这是事實判斷並非道德判斷,其標準不會因時代而變遷。不是事實的虛構,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不會變成事實。無論孔老二怎麽造謠,弑君的兇手仍然是趙穿而非趙盾。

因此,古人強調史德,說的其實應該是“盡可能真實記錄”。只是古人從未建立“真”的觀念,思維能力低下,又受“以史為鋻”、“寓教於史”的實用史觀(以孔子篡改《春秋》為代表)毒害,很難在客觀上做到这一點,但主觀上必須作此努力。司馬遷的問題,是他並未作此努力而是喜歡搞文學創作,这就談不上什麽史德了,當然所著也不能稱爲信史。

後人看歷史,尤其必須有这個觀念,否則何異於為古人所愚?古人其實比較蠢(沒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同義語),被蠢人愚弄乃是世間比較難堪的恥辱。是不是?

例如將《戰國策》與《史記》互校,可知《國策》中關於呂不韋的記載統統是捏造出來的:子楚他爹是太子而非秦王,何來呂不韋遊説王后弟弟的事?又何來王后因爲子楚穿了楚國服裝而喜歡上他,認爲己出,而國王因子楚显示了政治眼光而封他為太子的鬼話?難道因爲《戰國策》是上古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史書,就可以把这種向壁虛構看成是信史?無論是用哪一個朝代的眼光來看,“向壁虛構,生安白造”都不能視爲信史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2 #41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8): 从陈寿、裴松之合作的《三国志》看什么是“信史”


信天翁


我在《透明的历史》中说:“中国历史记载多如小说般透明,因而可信度大成问题。”这话说过头了。《三国志》就是一部编写态度非常认真严谨的信史。

《三国志》由陈寿编写。陈寿(公元223-297)原是蜀国官员,蜀亡后归晋为官,编写了《三国志》,分别为《魏书》、《蜀书》与《吴书》。其史料来源主要是三国各自的史书《魏书》、《魏略》和《吴书》。据说蜀国无史,《三国志。蜀书》是陈那个川耗子自己编写的(裴松之引的《蜀记》似非当时的史书而是蜀亡后的作品)。

该书虽以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方式编写,陈寿的治学态度却与史迁截然不同,他选取史料非常审慎,文字十分简洁,基本上见不到《史记》中比比皆是的逼真细节和生动对话,没有什么文学气息,因此多为后人诟病,说该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

后来到了南朝的宋朝,裴松之(公元372-451)看了该书,肯定它“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于是就广征博引为该书作了评注。裴不但引用了140多种书夹注在正文里,对陈寿未加解释的地理名物作了补充解释,而且运用自己的史识、常识和逻辑推理,对各家记载的历史事件一一作了辩伪,其议论精彩之至。可以说,《三国志》其实是陈、裴二人合作完成的,给后人留下的不但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记载,更是中国第一部完美的史学论文巨著。

证明这点的例证全书皆是,举不胜举。为篇幅计,我只能举几个家喻户晓的例子,来说明陈寿选材如何严谨,而裴松之又是如何辩伪的。

第一例便是有名的“马跃檀溪”,想来所有的男同志都在上小学时看过这小人书,那其实就来自于裴松之引的杂史:

【三国志正文】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干与刘表相闻,
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表疑其心,阴御之。

【注】《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
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
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世语曰:
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
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
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
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
去之速乎!」孙盛曰:此不然之言。备时羁旅,客主势殊,若有此变,岂
敢晏然终表之世而无衅故乎?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

陈寿在正文里叙述刘备依附刘表,寥寥数语,只说了刘表因为四方豪杰归附刘备,心里颇为猜忌提防。而《九州春秋》则编造出“马跃檀溪”的故事来,特别生动。可惜孙盛(老芦无学,不知道这孙盛何人,伏望高明指教)立刻就指出,这根本不可能,乃是“世俗妄说”,理由很简单:刘表和刘备实力对比悬殊,如果表想对备下手,那刘备还能熬到刘表断气那天?

第二例乃是刘表“赠送”荆州给刘备的神话:

【正文】曹公南征表,会表卒。

【注】《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魏书曰:表病笃,托国于
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
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
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适
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

曹操南下吞并江南,适逢刘表死了。陈寿就这么一句话,再没什么别的花头。

裴注引用的《魏书》却编造了一通谎言,说刘表临死前把刘备叫去,说自己儿子没出息,请刘备在他死后代摄荆州。裴松之指出,刘表夫妻早就决定立刘琮为后了,绝无可能临终决定把荆州送给外人刘备。

第三例最有趣,说的是刘备是怎么找到诸葛亮的。《三国志》的《隆中对》乃是大家在高中都学过的古文,我这儿就不举出正文来了,请看裴注中引用的魏国史书《魏略》是怎么记载此事的:

【注】《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
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
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
性好结□,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
军当复有远志,但结□(芦按,软件无此异体字,左耳右毛)而已邪!」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
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
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
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
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
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
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
为可怪。

根据同代正史《魏略》记载,不是刘备去找诸葛亮,而是诸葛亮去见刘备。他那时不过是个年轻小伙,刘备不认识他,就按接待一般读书人的规格接待。诸葛亮于是杂坐在宾客中,等众人走了,他还赖在哪儿。刘备也懒得问他想说什么,因为他是编草席出身,喜欢编织活,于是便把别人送来的牦牛尾拿来编。诸葛亮便用话激他,说听说将军志向远大,不料却干这种玩物丧志的事。刘备这才知道来者不凡,赶快扔下手中的活,庄容与之对谈,这才知道诸葛亮雄才大略,待之若上宾。类似记载也见之于《九州春秋》。

可这些记载却跟《三国志》完全相反,那上面说,刘备是三顾草庐才见到诸葛亮的。裴松之引用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的回忆,驳斥了这说法,感叹道:虽然同一件事各有不同说法是难免的,但偏离事实到此地步,也够奇怪的了!

此事被罗贯中改编了一下,塞进了《三国演义》中。

第四例则是诸葛亮之死:

【正文】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注】《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
病卒。《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
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臣松之以为
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
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
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其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
丧故也。

据同代魏国史书《魏书》记载,诸葛亮在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走投无路,忧愤吐血,不得不烧毁自家营盘逃入山谷,半路上就死了。裴松之指出,蜀魏在渭水之滨相持,胜负未分也未可预知,诸葛亮有什么理由气得呕血?所谓“逃入山谷后死去”也不是事实。其实诸葛亮是死在军中,主帅死了,军队自然只好撤回去。为了避免助长敌军气焰,进入山谷后才敢发丧,哪是什么“入谷而卒”?这完全是魏军自吹自擂捏造出来的。裴松之还指出,后世刘琨在兵败后给晋元帝的奏章中也引用了这捏造,完全是以讹传讹。

第五例最能显示裴松之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蜀记》,晋朝扶风王司马骏手下诸士大夫议论诸葛亮,觉得他“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某位郭冲同志不服气,“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举出了世人没听说过的诸葛亮的五大光辉事迹,司马骏手下的士大夫都无法驳斥,司马骏便慨然同意了他的话。

可裴松之却一一驳倒了这五件事,其驳斥显示了裴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千载之后读来尚令人不能不服。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两件。

第一件大事,“治乱世用重典”:

“其一事曰: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
「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
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
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
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
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
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这段话被《三国演义》全盘照抄,那意思是,诸葛亮治蜀制定的刑法很苛刻严峻,百姓纷纷抱怨,于是法正就以汉高祖的榜样劝谏诸葛亮,要他宽厚为政。诸葛亮便说了一通“治乱世用重典”的道理,认为刘璋暗弱,把官吏百姓惯坏了,补救之道正在赏罚分明,云云。

但裴松之驳道:

“案法正在刘主前死,今称法正谏,则刘主在也。诸葛职为股肱,事归元
首,刘主之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于己。寻冲所述亮答,专
自有其能,有违人臣自处之宜。以亮谦顺之体,殆必不然。又云亮刑法峻
急,刻剥百姓,未闻善政以刻剥为称。”

他批驳的非常有力:法正死于刘备之前,既然他能进谏,那当然先主还在世,诸葛亮不过是个辅佐之臣,并未兼作益州牧,不是地方长官。所以郭冲引用的诸葛亮答话有越权之嫌,不符合诸葛亮谦虚谨慎的一贯性格,更别说刻剥百姓能叫作“善政”了。

第二件大事,诸葛亮慧眼识刺客:

“其二事曰: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
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
知非常人。须臾,客如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
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
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此事连《三国演义》都未收,可见连小说家都觉得太说不过去。那意思是,曹操派人去行刺刘备。刺客冒充策士,见了刘备后谈论如何伐魏,深得刘备之心。后来诸葛亮进来,刺客张皇失措,便借口上厕所跑了。刘备跟诸葛亮说,刚刚得到一个奇士,能作你的好帮手,就是那个起来去上厕所的客人。诸葛亮便告诉刘备那人不敢看他的眼睛,举止乖张,必是曹操派来的刺客。赶快去追,那人已经越墙逃走了。

裴松之驳道:

“凡为刺客,皆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也。刘主有知人之鉴,而惑于此客,
则此客必一时之奇士也。又语诸葛云「足以助君补益」,则亦诸葛之流亚
也。凡如诸葛之俦,鲜有为人作刺客者矣,时主亦当惜其器用,必不投之
死地也。且此人不死,要应显达为魏,竟是谁乎?何其寂蔑而无闻!”

这里的反驳也极为有力:凡是刺客,都是玩命之徒,徒有一把蛮力勇气而已。刘备有知人之明,那刺客既然能以辩才打动刘备,必然是当世奇士如信天翁者。而且,刘备还说该人可作诸葛亮的好助手,说明该同志乃是诸葛亮一流的人材,只比信天翁差上一个等级。这种人岂会去为他人作刺客?难道老信会去干这种事,以此盖世奇才作我党网特?而且,曹操也必然会量才器使,怎么会舍得去让这种人送命?更何况如果此人不死逃了回去,一定会在魏国当了大官,那到底是谁阿?为何从来没听说过此人?

从以上论述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史料都可信。裴松之引用的许多同代史料,哪怕出自同代魏国和吴国的正史,都十分荒谬,稍加思索并与其他史料校对便能看出。这些史料想来陈寿也不是没看过,难得的是他严守“宁简毋滥”的原则,作了严格的审查和挑选。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不能不让人钦服。裴松之的评注则补充了许多史料和诠释,并对所引史料作了甄别评判,不但补充了原著的不足,而且彰显了陈寿的严谨态度的合理性,更为科学的史学研究作了生动示范。两人之间相隔百年的跨时代合作,告诉了后人什么是“信史”的写作态度。

以此相比,司马迁实在只能算是轻率为文。当然,他是开创道路的先驱,而且面临的是秦皇焚书造成的几百年历史空白,难度比陈、裴的大到不可同年而语。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未便苛责前贤。我想说的还是:不要因为“热爱祖国”,便“为尊者讳”到了讳疾杀医的地步。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4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39): 《史记疑案》 史记里故意犯的错误,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 作者:李全华
* |
* 进度: 已完本
* |
* 文章类型:历史
* |
* 总字数:560015字

简介: 本书提出了《史记》130个问题,并做出了答案。这些问题,大多是历代读者和学者 未想到的,更不用说做出答案了。故凡《史记》读者,必读此书。
本书最新章节:自叙
您最近阅读到:10 《史记》老子传原貌 [继续阅读]

目录
正序 倒序
共178章节

*

1 “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为太史公未成之书”(一)
*

1 “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为太史公未成之书”(二)
*

1 “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为太史公未成之书”(三)
*

2 吕不韦是志士仁人,是英雄,是改革家,非“奇货可居”的商人(一)
*

2 吕不韦是志士仁人,是英雄,是改革家,非“奇货可居”的商人(二)
*

2 吕不韦是志士仁人,是英雄,是改革家,非“奇货可居”的商人(三)
*

3 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

4 韩非入秦时间问题
*

5 樊于期就是桓齮
*

6 秦与东方六国之间谍战
*

7 嫪毐是郎官,不是宦官
*

8 白起和范雎之死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一)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二)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三)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四)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五)
*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六)
*

10 李斯浮沉谜案
*

1 秦时反秦地下组织概况
*

2 秦时反秦地下组织与张良的关系
*

3 刘邦是魏国人,非楚国人
*

4 高祖何时“数从张耳游”?去做什么
*

5 “酒雠数倍”解及高祖生日并食物爱好
*

6 老父相刘季“贵不可言”,是刘季为帝后献谀者编造的故事
*

7 刘季“为亭长,为县送徒郦山”,不止一次
*

8 刘季最后一次“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在何年何月
*

9 何谓“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

10 “芒砀山泽岩石之间”适合于安营立寨啸聚群雄吗
*

1 韩、赵、魏、楚、燕亡,其宗族或士大夫曾建立流亡政府,继续抗秦;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一)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二)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三)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四)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五)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六)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七)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八)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九)
*

2 秦始皇遣徐巿入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一十)
*

3 琅邪城在哪里
*

4 “卢生求羡门高誓”,及“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疑案
*

5 秦末社会思想出现根本性变化
*

6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之“前元年”、“前二年”、“前三年”,是何年
*

7 陈王十面出击及其他失误
*

8 项羽杀宋义,是为公不是为私
*

9 话说英布
*

10 《史记》老子传原貌
*

1 何谓“避事”?何谓“避吏”?何谓“吏事”
*

2 “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之下落
*

3 秦时博浪沙的自然环境及张良如何椎击秦始皇
*

4 秦楚之际,淮泗地区为何成为人才洼地
*

5 何谓“河北之军”
*

6 章邯为何匆忙渡河北击赵
*

7 王离为何被俘
*

8 章邯为何降楚?三秦王何时封
*

9 韩信何时亡楚归汉
*

10 献计出“陈仓故道”的人赵衍
*

1 汉王及其部属抢掠妇女和财物
*

2 汉军***、受贿成风
*

3 陈平初见汉王,说“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所言何事
*

4 陈平的军事间谍活动及其***
*

5 陈平“盗嫂”、“受诸将金”是真
*

6 “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楚,“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是什么问题
*

7 范增之死疑案
*

8 陈平为什么献计擒韩信
*

9 吕后对陈平说:“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何谓
*

10 陈平“凡六出奇计”,是哪六计
*

1 垓下在哪里
*

2 虞姬魂归何处
*

3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张良谬计,害了韩信
*

4 垓下决胜,韩信对项王“十面埋伏”,是否实有其事
*

5 垓下决胜,项王“四面楚歌”,是真是假
*

6 垓下决胜,楚汉双方各投入了多少兵力
*

7 高祖为何赦季布而杀丁公
*

8 钟离眛为何逃亡到韩信那里
*

9 “韩信申军法”,“张良、韩信序次兵法”,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

10 韩信谋反冤案
*

1 田横为什么自杀
*

2 汉初三女人封侯
*

3 审食其其人其事及其封辟阳侯之故
*

4 耏跖其人其名其姓及其封芒侯之故
*

6 高祖本纪说予陈涉守冢“十家”,而陈涉世家说“三十家”,何故
*

7 汉王背信弃义,无诚信
*

8 高祖害怕已死的项羽
*

9 高祖为何哭项羽
*

10 高祖哭了三次半,都为什么
*

1 项王讨汉王檄文(奇文共欣赏)
*

2 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道免死牌
*

3 彭越与韩信、英布并立为汉三大将,彭越何功当此
*

4 卢绾、刘贾凭什么封王
*

5 汉初列侯中的丰人、沛人和砀人
*

6 项王将相及诸项支属列传(一)
*

6 项王将相及诸项支属列传(二)
*

6 项王将相及诸项支属列传(三)
*

7 “汉王父母妻子”何时何地被楚军俘虏
*

8 楚元王刘交的年龄及生平问题
*

9 儒林列传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师”是谁?为何不著其姓名
*

10 高祖为太上皇作新丰
*

2 周昌是陈狶、卢绾两大谋反冤案之肇祸者
*

3 卢绾谋反案是吕后与樊哙合谋制造的
*

4 高祖小肚鸡肠,小怨必报
*

5 戚姬何地人?何时从汉王
*

6 高祖为何要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
*

7 鲁元公主疑亦非高帝亲生
*

8 商山四皓背后有一股什么力量,令高祖不得不畏服
*

9 贾谊是野心家,不识时务,不值得同情
*

10 景帝庸碌无能而好色,母子兄弟面合心不合
*

1 司马谈密码
*

2 王美人夺嫡谜案
*

3 谁杀了袁盎
*

4 韩嫣为什么被赐死
*

5 武帝初年,王太后的两次宫廷政变(一)
*

5 武帝初年,王太后的两次宫廷政变(二)
*

5 武帝初年,王太后的两次宫廷政变(三)
*

5 武帝初年,王太后的两次宫廷政变(四)
*

5 武帝初年,王太后的两次宫廷政变(五)
*

6 武帝同母诸姐妹下落
*

7 武帝诸女及其归宿
*

8 曹宗“坐太子死”疑案
*

9 秦汉对叛臣谥以恶名或恶姓
*

1 河上丈人派道家黄老之术的产生和传播问题
*

2 汉武帝“断匈奴左右臂”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实施时间
*

3 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误会
*

4 田蚡发狂而死疑案
*

5 司马相如“遗札书,言封禅事”疑案(一)
*

5 司马相如“遗札书,言封禅事”疑案(二)
*

5 司马相如“遗札书,言封禅事”疑案(三)
*

6 东方朔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写的什么
*

7 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是真还是夸张之辞
*

8 枚乘《七发》及枚乘之死疑案
*

9 淮南王刘安谋反疑案(一)
*

9 淮南王刘安谋反疑案(二)
*

9 淮南王刘安谋反疑案(三)
*

9 淮南王刘安谋反疑案(四)
*

10 司马迁对秦皇、汉武的评论
*

1 义帝领地问题
*

2 项王领地问题
*

3 楚九江王及汉淮南王英布领地问题
*

4 楚汉相争的南方战线
*

5 汉南方战线将领
*

6 汉王的暗杀部队
*

7 谁杀了义帝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一)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二)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三)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四)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五)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六)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七)
*

8 汉王与衡山王吴芮父子及兄子义帝柱国吴程结盟暗杀了义帝(八)
*

9 汉吴氏长沙国领地问题
*

10 汉刘氏长沙国领地问题
*

1 李延年和李夫人生活年代疑案
*

2 昌邑王髆之死疑案
*

3 钩弋夫人身世疑案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一)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二)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三)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四)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五)
*

4 巫蛊之祸:案中案,迷雾重重(六)
*

5 霍光“受遗诏辅少主”疑案
*

6 盖长公主,上官桀、安父子,燕王旦谋反疑案
*

7 眭弘上书“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疑案
*

8 昭帝“早崩无嗣”疑案
*

9 霍光迎废昌邑王疑案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一)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二)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三)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四)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五)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六)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七)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八)
*

10 霍光“权移主上”之前因后果(九)
*

参考文献
*

自叙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5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0): 马克思主义源自一个撒殚教秘密组织,马克思葬在英国撒旦教中心——高门墓地。

* 本文译自 Von Richard Wurmbrand 所著《Marx and Satan》一书,由 Living Sacrifice 图书公司于1986年出版。另外还参考了《The Cult of Marx - its origin in Satanism》、《Was Marx a Satanist?》等文章。

* 本文谈及的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作品,很多都可在马克思主义者建的网站 www.marxists.org 中查到。

* 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作品有多个英译本,字句稍有出入,但大意相同。


名词简释:

Satan -- 撒殚,是犹太基督系宗教里的恶魔之王。
Lucifer -- 路斯弗,堕落天使。
Abyss -- 无底地狱。佛教中亦有阿鼻地狱(Abichi Hell)之说。

------------------------------------

马克思主义源自一个撒殚教秘密组织 --- 很少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这一点。

马克思早年是一名基督徒。马克思第一部知名作品叫《基督徒们依据約翰福音15:1-14而合一:合一的意义、必要性及其影响》。里面有这样的话:“与基督的合一,既在和祂紧密而鲜活的友谊之中,又在这样的事实当中:祂总在我们眼前和我们心里。同时,我们被祂的大爱占据,于是,通过那联合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祂,我们对兄弟真心相待。”

可见马克思知道人们表达兄弟情谊的方式,那就是:通过基督教。

引用
《基督徒们依据約翰福音15:1-14而合一:合一的意义、必要性及其影响》全文:

……

这篇文章很长,不全引用了。

感兴趣者一搜便得。

马克思的确葬在 英国撒旦教中心——高门墓地。

然后了解一下撒旦教在说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4 #42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1): 撒旦圣经。
2010-09-27 19:20:38

撒旦记(一)
1. 在这片钢铁与岩石的贫瘠荒原里,我高声说给你们听。向着东方和西方,我挥舞手臂。向着北方和南方,我昭示征兆:弱者死而强者生!
2. 睁开眼看吧,意志已经怠惰的人们,尔等百万受蒙蔽之众,听一听我的言语!
3. 我上前挑战这个世界的真理,审问人和“上帝”的“法则”!
4. 我寻求你们那些金科玉律的理由,对你们的十诫问一个所以然。
5. 在你们造出的偶像面前,我永不会默默屈服,对我说“尔当”之人即是我之死敌!
6. 我用手指蘸取你们那软弱无能的救世主的血,在他被荆棘刺破的眉间写下:真正的邪恶之王,奴隶们的主!
7. 苍白的谎言欺骗不了我,沉闷的教条束缚不了我!
8. 我摒弃一切无法带来实际胜利与快乐的规矩。
9. 强大的入侵之下,我举起强者的权威!
10. 我逼视你们畏惧的耶和华那对玻璃似的眼,毅然挑战他;我举起一把巨斧,劈开他虫蚀过的髑髅!
11. 我带着讽刺而愤怒的笑容抹去一切伪君子的可怕学说!




《撒旦圣经》撒旦记(二)
1. 看那十字架吧,它代表什么?一个黯淡无光的弱者吊在树上。
2. 我质疑一切。当我面对你们最傲慢的道德教条的可恶一面时,我用炽热的不屑写道:瞧瞧看,全是欺骗!
3. 来到我身边,啊!尔等挑战死亡的,这个世界,都归于尔等,永久地保有它!
4. 死魂灵对生命之思的扼杀太久了!
5. 对与错,善与恶被荒谬的预言家们颠倒错乱得太久了!
6. 圣人的信条不必接受。宗教应该被提交讨论。道德教条不必承认。衡量标准不得神化。道德规范并非生来神圣。就像那些古代的木偶,都是人类一手造出,人类造出来的,人类就能毁掉它!
7. 迟钝于相信的人必长于理解,因为轻信一项错误的原则乃是万般愚蠢的源头。
8. 每个新纪元的主要任务是推举新的人选来界定其自由,为了实现物质胜利给那些禁锢住健康发展的旧习俗贴上封条。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意味着生活、希望和自由的理论和思想对我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毁灭、奴役和耻辱。
9. 随着环境变迁,人类理想不会永恒不变!
10. 一旦有谎言将成为权威,就要急击勿失,因为谬误的统治之下必无繁荣昌盛。
11. 废黜、取走、烧掉和毁灭已建立的诡辩,他们是一切可贵思想与行动的威胁!
12. 一切被结果证明是空洞虚构的所谓“真理”,都要被扔进无底深渊,和死去的神、死去的君王、死去的哲学理论及其他无用的废物与残骸在一起!
13. 已成为权威的谎言之中最可怕的是神圣,是被神化,被赋予了特权,人人相信是真理典范的谎言。他是其他一切缪误与错觉多产的母亲。他是枝繁叶茂的无理性之蛇发妖树。他是社会的毒瘤!
14. 被识别的谎言就算已被根除了一半,被甚至最聪明的人认为事实,自从在母亲膝边就被灌输的谎言,其危险可与蔓延的疫病相抗衡!
15. 通俗的谎言一直是个人自由最有力的敌人。对付它们只有一个办法:彻彻底底的剪除它们,就像剪除毒瘤一样。把根和叶都剪尽。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


《撒旦圣经》撒旦记(三)
1. “爱彼此”被奉为最高法则,但是是什么力量使它如此?爱的福音从哪一部理性的典籍里寻找的依据?我为什么不能恨自己的敌人?是否我“爱”他们就能使我摆脱他们的控制?
2. 敌人们互利是否理所当然?“利”又是什么?
3. 鲜血横流的受害者能否“爱”那将他撕碎的血口?
4. 我们从本能上难道不都是食肉动物吗?如果人类停止彼此捕食,他们能继续生存吗?
5. 当“爱”应用在追逐的延续中时,更好的术语难道不是“肉欲”吗?造作的文书中的“爱”难道不仅仅是性行的委婉说法吗?抑或那些“大师”本就是阉党?
6. “对憎恨和利用你的敌人要爱且施与仁慈。”这难道不是马屁精们的可鄙哲学吗?
7. 全心去恨你的敌人,如果有人打你一侧脸,就重重回击他的另一侧。痛打他一顿,因为自我防卫才是最高的法则!
8. 转过另一侧脸来让人打的是怯懦的狗!
9. 以拳头还击拳头,以嘲笑还击嘲笑,以毁灭还击毁灭,双倍地偿还!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四倍,百倍!让你成为对手的恐惧,他夹着尾巴逃跑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理智的反思。这样你才能赢得生活各领域的尊敬,你的精神,你不朽的精神才能常在,不是在那摸不着边的天堂,而是在那些尊敬你的人的心中!


《撒旦圣经》撒旦记(四)

1. 生即是放纵,死即是克制。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活——此时此地!
2. 没有什么荣耀光辉的天堂,也没有罪人备受煎熬的地狱。此时此地即是我们受苦之所!此时此地也是我们享乐之所!此时此地更是机会的所在!为自己选定今天,选定此刻,因为没有什么救世主存在!
3. 对着自己的心说:“我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4. 断绝别人一切迫害你的希望。回击精心设计你的毁灭的人,让他们一败涂地。让他们成为暴风前的麸皮,在他们失败后品尝你的自我救赎。
5. 然后你就可以从骨子里说出:“谁能击败我?我对对手来说是否太强了一点?我是否没有用自己的身心来表达自己?”

《撒旦圣经》撒旦记(五)
1. 强者受祝福,因他们会统治世界;弱者受诅咒,因他们会继承被奴役的命运!
2. 有力量的受祝福,因他们会赢得尊重;无力的受诅咒,因他们会被抹杀!
3. 敢出头的受祝福,因他们会成为世界之主;正直谦卑的受诅咒,因他们会被踏在铁蹄之下!
4. 胜利者受祝福,因为胜利才是权力的基本;被征服者受诅咒,因他们永远是附庸!
5. 铁腕的受祝福,因不适者都将自他们面前逃遁;温顺的受诅咒,他们该受打击!
6. 挑战死亡的受祝福,因它们在世上的时日应被延长;妄想身后更富贵的受诅咒,他们应在富足中毁灭!
7. 打破谬误幻想的受祝福,因为他们是真的救世主;崇拜神的受诅咒,因他们是待宰的羔羊!
8. 勇敢者受祝福,因他们该得奇珍异宝;相信因果之说的受诅咒,因他们是惊弓之鸟!
9. 懂得什么最珍贵的受祝福,因他们的意志威武不屈;“上帝的羔羊”受诅咒,因他们面无血色胜过雪地!
10. 适当树敌的受祝福,因敌人可以成就他的伟业;以德报怨的受诅咒,因他必遭轻视!
11. 意志坚定的受祝福,因他们能驾驭惊涛骇浪;玩弄谎言与真理的受诅咒,因他们令人厌恶!
12. 因惶恐而猥琐的受三倍的诅咒,因他将被奴役并受苦!
13. 自欺的天使已经扎营于“正义”之灵魂,而愉悦的权利之永恒火焰也在撒旦教徒们血肉里熊熊燃烧。



THE NINE SATANIC STATEMENTS
   撒 旦 九 训

  1 Satan represents indulgence, instead of abstinence!
  撒旦象征放任,而非节制!
  
  2 Satan represents vital existence, instead of spiritual pipe dreams!
  撒旦象征生命实质,而非精神空想!
  
  3 Satan represents undefiled wisdom, instead of hypocritical self-deceit!
  撒旦象征纯粹的智慧,而非虚伪的自欺!
  
  4 Satan represents kindness to those who deserve it, instead of love wasted on ingrates!
  撒旦象征只对值得友善的人友善,而非将爱浪费在忘恩负义者身上!
  
  5 Satan represents vengeance, instead of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撒旦象征复仇,而非容忍!
  
  6 Satan represents responsibility to the responsible, instead of concern for psychic vampires!
  撒旦象征关怀有责任感的人,远离不负责任的人!
  
  7 Satan represents man as just another animal, sometimes better, more often worse than those that walk on all fours, who, because of his "divine spiritu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vicious animal of all!
  撒旦认为人是另一种动物,有时比那些走兽好一些,但多数时候则更坏,他们因为“性灵和智力的健全”而成为了动物中的首恶!
  
  8 Satan represents all of the so-called sins, as they all lead to physical, mental, or emotional gratification!
  撒旦象征一切所谓的“罪”,因为他们都能带来身体、精神和感情上的满足!
  
  9 Satan has been the best friend the church has ever had, as he has kept it in business all these years!
  撒旦是教会有史以来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一直维持着教会的运作!




【《撒旦圣经》旨意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撒旦教徒不信上帝,“上帝”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撒旦教只接受最合适的一种定义。人总在不断的创造神,而不是神创造他。有人说上帝慈祥,有人说上帝可怕。对撒旦教徒来说,“上帝”——不管怎么称呼,或是本来就没有名字——是自然的平衡要素,与苦难并无关系。这个充满并维持着宇宙的强大力量过分地关注我们居住的这个尘土星球上血肉之躯们的非个人的苦与乐。


  每个人为撒旦邪恶的人都应该想一想已死的人和动物们,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自然,每个为所爱的人过早离开自己而痛苦的人都宁愿他们爱的在自己身边,而不是在上帝的掌中!但他们却得到牧师油腔滑调的安慰:“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亲爱的孩子。”或是“他在上帝的身边了,我的孩子。”这些话被方便地用在宗教家们为上帝的残忍寻找借口上。如果上帝真的万能而且如自己所愿的仁慈,那他又为何让这一切发生?宗教家们一直都只会从圣经和手册上寻求证明、否定、肯定、声讨和解释的依据。


  撒旦教认识到:人、宇宙的作用和反作用是一切的原因,不会误导自己被个人意志所左右。我们再也不会因什么几章几节里教到,哪首圣歌里唱到,就听天由命!撒旦教相信:求神拜佛没有任何好处,只不过能减少成功的机会罢了,因为虔诚的教徒总是满足地坐等,为本该由自己努力的工作祈祷,满以为可以更快捷地完成!


  撒旦教徒避免提到“期望”“祈祷”一类的词,以为它们都显示出忧惧。如果我们期望祈祷某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就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撒旦教徒都意识到自己的所得全凭一己之力,他们会学会控制局面而非向上帝祈祷。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才能得到结果。


  因为撒旦教徒不向上帝求助,他们也就不用为自己的罪错祈求原谅。在别的宗教里,有人犯了错,他要么向上帝祈求原谅,要么向中介者忏悔,再请他祈求上帝原谅自己的罪错。撒旦教徒明白祈祷毫无作用,对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忏悔则更是如此,所以这种行为更值得感到羞耻。
当一个撒旦教徒犯了错,他会认识到犯错是自然的。如果他真得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难过,他会从中得到教训并避免再犯。】


【不得不说,有一些是相当有水平的!怪不得讲,撒旦并不是上帝的对立面,而现在宣扬的那个耶稣,很多事迹都被篡改隐去了,很多都是蜥蜴人为奴役人类而编造的,圣经里有很多造假。】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4 #42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2): 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不需其他中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西方人权自由平等不同于东方种姓尊卑思想的关键起源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西方人权自由平等不同于东方种姓尊卑思想的关键起源

加尔文进一步发展了”因信称义“教义,通过预定论打碎了在个人与上帝(三位一
体)之间的任何事物和行为,最有力地揭示出:在个人与上帝之间没有任何有权威的实
体,宇宙所有、上帝至尊;上帝之下,个人为尊。而且信仰纯粹就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
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个人应该优先于教会、政府、社会团体,是团体的目的, 根本
不是团体优先于个人,团体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是个人主义的根基。美国历史
学家戴格勒(Carln Degler)说:“个人主义是遗留给后代的清教主义的核心”,“如
果说美国人今天是个个人主义者,那么,清教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主要根源”。
美国社会学家施密特说:“基督教的价值观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奠定了基础”,因
为“从灵魂上来讲,神拯救的是个人而不是集团,没有一个人因为是基督团体的成员而
获救。” 


凡是独裁的国家首先要摧毁的就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代之以表示人民利益的某
个集合概念如“人民”等等。纳粹就称个人主义为极端的利己主义,把“个人的权利”
的概念改变为“人民的权利”这个概念,把人民变成脱离了个体的集合概念,然后以人
民的名义开始独裁,让人民这个词成为纳粹对实质人的权利的践踏的一个遮羞布。法国
大革命、苏联无产阶级专政时无不以人民或集体的名义行专制的实质。 
没有个人主义,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大厦就会轰然倒塌,施密特说:“没有个人
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无论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宗教领域。” 

有关个人主义,宗教改革区别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高扬人
权的基础建立在高扬神权上,它在赋予人自由权利的同时也用“律法”克制住了人性之
恶;它高扬人权的精髓在于高扬了人内在的”上帝的形象与样式“,高扬了人权中的上
帝圣洁、公义、慈爱的属性。在这种对上帝的尊崇和对人性的正确把握基础了,建构了
真正符合宇宙和社会大道的宪政民主体制以及自由市场经济。当秋风先生说:“自由存
在于意志与理性、本能与规则、欲望与法律之间的某个平衡点上。英格兰人幸运地、也
许只是偶然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真正地让臣民享有了一种确获法治保障之自由权。英
格兰历史所透露出来的自由的秘密,值得今天中国人深思。”我们说自由不是存在于有
限的人的平衡点上,自由存在于上帝之中。英格兰人的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上帝的
必然之中,所谓自由的秘密乃是在上帝之中,在宗教改革所掀起的波澜壮阔的运动和纯
真美好的思想、制度结晶之中。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5 #42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3): 撒旦教揭露:儒教博爱就是在教育人当妓女

撒旦象征只对值得友善的人友善,而非将爱浪费在忘恩负义者身上!
你无法爱任何人;认为自己可以的人是可笑的。如果你爱所有人,并丧失自然选择权的力量,最后会变得对性格与品格的错误判断。如果什么事都放纵使用,那它就丢失了真正的意义了。因此,撒旦教徒相信,你应该爱那些值得你爱的人,但不能对敌人心慈手软!
爱是人类的情绪中最激烈的;另一个就是恨。强迫自己对爱不分青红皂白是不正常的。如果你试着爱所有人,那对于那些值得你爱的人的感受就只会减少。被压抑的愤怒可导致多种身体与精神上的疾病。学会将憎恨涌向那些应得之人,你就能减少恶毒的情绪,不会将它们发泄到应爱的人身上。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大“爱”运动最后不杀害数不尽的人,我们只能假设,这是要证明他们有多爱他们!每个伪善者都有个布袋膨胀着爱!
每个伪善的宗教人士声称爱自己的敌人,即便当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神会惩罚他们”。而不是承认自己恨他们的敌人,并以他们应得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说:“我这么做,因为上帝的荣耀,”并为他们“祈祷”。为什么我们要羞辱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给予不恰当的同情?
撒旦主义一直被与残忍联系在一起。这只是因为人类害怕面对现实——现实是,人类不全都是善良友爱的。只是因为撒旦教徒承认他能够爱与恨,他就被认为是可憎的。相反,因为正是因为他能通过仪式化地发泄他的愤怒,他更能拥有爱——最深层的那种爱。但为了诚实地承认他感受到的恨与爱,不将自己的感情与别人的混淆。如果无法体验这类情绪之一,你就无法万全地体验其他的。


【儒教博爱就是在教育人当妓女,哈哈】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5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4): 撒旦教揭露:儒教就是精神上的吸血鬼
吸血鬼并非都吸血


撒旦教代表着为负责的人负责,而不关心精神上的吸血鬼。


许多行走在地球上的人们能让别人感到责任感,甚至让人对他们感激,毫无缘由。撒旦教观察这些吸血鬼的本性。精神上的吸血鬼是那些吸取他人生命能量的个体。这类人可在各类社会中发现。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利处,并没有热衷的事物,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我们感到应对精神上的吸血鬼负责,而不知缘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会是这类人的牺牲品,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决定。有没有人常常向你致电或拜访,即便你并不想要那么做?因为如果你不那么做的话,你会感到内疚。或者,如果你发觉自己经常在帮某人的忙,那人并不主动提出,而只是暗示。如果那个人用逆反心理学,说:“哦,我不能让你这么做”——而你相反地坚持这么做。精神上的吸血鬼从不要求你任何。那会太胆大妄为了。他们只是让他们的想法微妙地灌输给你。他们“不会想要强迫”,只会一直让你接受他们的想法,而毫无表面上的抱怨。他们的罪孽无法定罪。因为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让你觉得自己一定要向他们交代。他们过于狡猾而不会公然地向你要求,因为他们知道你会拒绝,有明确合理的原因回绝他们。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特殊的“属性”能让他们更容易让你信赖,更具效果。许多精神吸血鬼是残疾的(或者假装是)或者是“精神或情绪障碍症患者”。其他人可能会假装无知或无能,让你自愿地,出于同情地为他们服务。


驱逐魔鬼或元素精灵的传统方法是辨识它,然后对它驱逐。对于这些现代的魔鬼,他们的方法是毁灭你的唯一解药。


大多数人表面上接受这些邪恶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狡猾的控制从未被拆穿。他们仅仅只是将这些“可怜的灵魂”接受为比他们更不幸的人,让他们感觉必须要尽所能的帮助他们。正是责任观(或未知的内疚感)的错误引导滋养着这些寄生虫!


精神上的吸血鬼得以存在,是因为他明智地选择了虔诚、负有责任感的对象为他的受害者。

【儒教就是精神上的吸血鬼!!!!】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6 #42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5): 撒旦教揭露:儒教信仰者是被吸血鬼麻痹到了被吸血才会感到快乐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被某群人和个人吸血鬼化了。每个筹集基金的组织,作为慈善的基金会,社区委员会,宗教或兄弟会,等,仔细地选择能让他人感到内疚的人作为他们的会长或协调员。正是这个会长胁迫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灵,然后是我们的钱包,成为他们“善意”的接受者——更不用说,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时间不是无私***的,而他们是用高薪来行使他们“崇高的行为”的。他们是玩弄同情心和关心的高手。我们太常看到这些自称正义的教唆犯让孩童毫不费列入地从善者手中吸榨钱款。谁能拒绝天真儿童的魅力呢?


当然,有一类人只有在***的时候才能感到快乐,但我们中又有多少人是属于那一类的呢。不幸的是,我们通常会做并不是真心想要做的事。虔诚的人会觉得很难在自愿与强迫的慈善团体中选择。他会想要做正确正义的事,但却对自己应该要帮助的对象和应帮助的程度感到困惑。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决定他对自己的亲友和社区的义务。在对自己亲友和熟知的圈子之外花时间与金钱之前,他必须要决定自己能够付出的多少。当考虑周全之后,他必须要肯定那些对他自己的意见。他必须仔细地评估要求的正当性,向他索求之人的个性或动机。


当他在生活中经常说“好”的时候,要让一个人学着说“不”是很困难的。但除非他想一直被人抽油水,他必须要在情况必须的时候,学着说“不”。如果你同意给他们的话,那些精神吸血鬼会逐渐地每天得寸进尺,直到你没有任何隐私——而你对他们的担心感会耗尽你所有的野心。


精神吸血鬼会一直选择一个相对满足他生活的人——幸福婚姻,工作满意,对周围世界良好适应的人。精神吸血鬼选择迫害幸福的人的特殊原因是因为他缺乏他的受害者拥有的所有东西;他会做任何能搅乱受害者生活的事。


因此,要小心那些貌似没有真正朋友,也对生活没有兴趣(除了你)的人。他通常会告诉你,你对朋友的选择很谨慎,或者因为他对朋友的标准很高,而不容易交到朋友。(要获得并保持友谊,某人必须愿意贡献——精神吸血鬼没有的东西。)但他会加快让你满足他的每个需求,让你成为周围人们中真正凸显的例外——你是少数值得他友谊的人。

免得你陷入对绝望的爱恋(这是很自私的事)和精神吸血鬼之间的困惑,两者间的不同必须要说明。决定你是否被吸血了的唯一方法是衡量对方是否回报过你。


你可能在有时候对你爱的人、好朋友、或甚至是雇主所尽的义务感到厌烦。但在你认定他们是否是精神吸血鬼之前,你一定要扪心自问,“我自己有获得什么回报?” 如果你的配偶或爱人坚持你频繁地打电话给他们,但你需要他们对你做出交代,让他们可以不在你身边度过时光,你必须要意识到,这是有付出、有收获的情况。


或者,如果一个朋友习惯在不恰当的时候寻求你的帮助,但你也会相似地依靠他们给你优先的帮助。你必须要将它认作为公平的交换。如果你的雇主让你做一点职务之外的事,但会考虑到临时的疲惫,或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放假,你肯定不会抱怨他是在占你便宜。


然而,你会在经常被某人叫唤,指望你帮助,而当你需要帮助,他却逃避的时候,你是在被吸血。许多精神吸血鬼会给你物质上的东西,从而让你感到自己欠他们什么,约束你。你的付出与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你的回报必须是非物质形式的。他们想要你感到对他们有义务,如果你试图以物质的形式回报他们,会让他们觉得非常失望,甚至愤怒。在本质上,你已经“出卖了你的灵魂”,他们会一直让你谨记自己对他们的义务,而不真正地提醒你。


作为纯粹的撒旦教徒,应对精神吸血鬼的唯一方法是“装傻”,装作他们是真的无私的,真正不想要回报的。感激地收受他们给你的东西作为给他们的教训,大声地足够让他们听到地感激他们,并走开!这样你就是胜利者。他们能说什么?当你被指望不可避免地回报他们的“诚心”的时候,你要说“不”——但还要非常感恩地说!


当它们发现你正从他们的魔爪中逃脱的时候,会发生两件事。首先,他们会表现得“很糟糕”,希望你以前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会回来,而当它(假设)并没有的时候。他们会展现他们真正的本性,会变得激怒,想要报复。

一旦你逼他们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可以扮演受伤者的角色。毕竟,你并没有做错事情——你只是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爱莫能助而已,因为他们的礼物不求回报,那就应该没有难受的感觉。


通常,精神吸血鬼会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已经没用了,不会强求。他不会继续在你身上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会进行他的下一个目标。


然而,在有的时候,当精神吸血鬼不轻易放弃的时候,他会继续做任何能折磨你的事情。当他们对此有大把的时间的时候,一旦被拒绝,他们就会忽略其他所有事(他们还能有什么事),将他们每个清醒的时间用于计划报复,这是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做的事。因此,应当在一开始的时候,避免与这类人有任何关系。他们对你的“阿谀”和信赖在起初的时候可能会让你感到很荣幸,而他们的物质礼物是那么的吸引人,但你最终会发现自己补偿他们的是更多倍。


不要在最终会毁掉你的人身上浪费自己的时间,专心在那些欣赏你对他们有义务,也同样感受得到他们对你有义务的人身上。


如果你是精神吸血鬼——要注意!小心撒旦教徒——他准备好并愿意如同谚语般的用木桩刺透你的心脏!

【儒教宣扬的***的快乐,其实是一种被放血的快乐】

【“有一类人只有在***的时候才能感到快乐”,被吸血鬼麻痹到了被吸血才会感到快乐。儒教徒都是这样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6 #42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6): 撒旦教义:放纵并非冲动


人类发展的最高点,即是对肉体的意识


撒旦教鼓励它的教众放纵自己自然的欲望。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完全满足的人类,没有能伤害你自己和周围人的阻碍。因此,撒旦教最简单的信仰描述是:


放纵而非节制


人们通常将冲动误解为放纵,但是两者间是有区别的。冲动从来不是由放纵产生的,而是因无法放纵而产生。让什么事情成为禁令,只能加强欲望。每个人都喜欢做不被允许的事情。“禁果吃起来是最甜的。”


韦伯斯特百科字典将放纵(indulgence)定义为:“释放自己;不被约束或反抗;充分自由;顺从感恩。”字典对于冲动(compulsion)的定义是:“在肉体或精神上强迫或被迫的表现;意志的束缚。”换句话说,放纵含有选择性,而冲动显示出选择的缺乏。


当一个人无法适当地释放自己的欲望时,他们会快速达到顶点,变得冲动。如果每个人有特殊的时间和地点,


服务于定期放纵的目的,而不害怕丢脸或责备,他们会释放所累积的欲望。他们就能纵身到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半身心地做,他们的创意冲动会因自然欲望的拒绝而受挫。这能应用于大多数情况,只是总有人能更好地在压力下工作。


通常某些人需要持续某个辛勤工作的量才能让基本艺术禀性达到完全容量。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如此。相反,许多艺术家无法工作,除非他们的动物本性需求达到满足。


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艺术家或个人主义者,而是普通的中产阶级缺乏欲望的释放。这是讽刺的,有责任、受尊敬的人是最少受到回报的。他一定时常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义务”,通常会对自己自然欲望的沉醉受谴责。


撒旦教认为这是纯粹的不公平。最负责任的人应当最具权力享受自己的选择,而非被他服务的社会谴责。终于有一个宗教(撒旦教)组成了,对那些支持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的人进行赞扬和奖励,而不是因他们的人类需求而遭谴责。


从每个信条(宗教的、政治的、或哲学的)中汲取精华。在希特勒疯狂的概念中,有一点从中凸显——“力量是由欢乐产生的!”希特勒在个人层面上给德国人快乐地时候不是傻瓜,他是为了让他们对他效忠,从中获得最高效果。


已经有数据清晰表明大多数病症是身心引起的,而身心的疾病是由受挫直接影响的。“好人早死。”这里的好是基督教标准,的确死的比较早。正是我们本能的受挫而导致我们身心的恶化

【那些所谓不放纵,各种清规戒律束缚自身的,恰恰是在折腾自己的最珍贵的人身肉体,是最不道德的!要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与感觉,而不是刻意压制。】

【难怪那些追求“神秘智慧”的人必须站在守护的圆中,不被“恶魔”的力量攻击——一次性高潮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它们最怕人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7 #428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7): 撒旦教揭露东方宗教骗人之处

通过自我满足


死后的生活


人类意识到自己会在某天死亡。对于其他动物,当濒临死亡的时候,会知道自己将亡;但只有在肯定死亡的时候,动物才会感到自己即将离世。即便他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经常有人说,动物是平静地接受死亡的。这是个美丽的概念,但是,真正的情况就是,死亡对于动物是不可避免的。


当动物生病或受伤时,它会拼命生存下去。如果人类没有“高度进化”的话,也会有让他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如果人病得很严重,没有机会复原的话,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这并非多数情况。人类很懒惰。习惯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法。甚至自杀也变得对许多人而言在众多罪孽中不那么重了。宗教应对此负责。死亡,在多数宗教中,被赞扬成精神上的苏醒——人通过一生来准备的。这个概念对自己人生不满意的人而言非常诱人;但对于在一生中经历了很多快乐的人而言,死亡是令人担忧的。这是正常的。生存的欲望会让垂死的人们在不可避免的肉体死亡后继续活着。


历史展现出将牺牲自己生命的人类神话的理想。宗教人士和政治领导都十分擅长这种手段。将烈士作为他统治的好榜样,他们消除所有对于自我毁灭的常识。对于撒旦教徒而言,殉道和非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是正直的,


但却是愚蠢的。当然,它并不包括涉及我们爱的人的情况。将自己的生命献给非个人的政治或宗教事件是终极的受虐狂。


生命是放纵;死亡是节制。对于满足自己存在于大地上的人而言,生命就像是场派对;没人喜欢离开好的派对。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喜欢在地球上的生活,那么他就不会想那么快地为了毫无所知的死后生活而放弃它。


东方的神秘学信仰教导人们要约束自己,不要有任何融入“宇宙意识”的想法——避免任何健康的自我满足或在地球上成果的骄傲!


在这类信仰繁荣的区域,往往是物质资源不容易获得的地方。因此,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一定要让它的教众拒绝物质资源,避免使用和大量重要物质收益的名牌。这样,人们就会接受自己的命运,无论它是多么的渺小。


撒旦教徒使用许多名牌。如果不是因为它的名字,我们中的极少数人能理解生活中的任何事,更何况它的意义;——意义驱使认可,这是每个人都想要的,特别是东方神秘学中试图证明给别人看他能比下个教众冥想得更久,或者更能忍受权利剥夺。


东方的哲学家倡导在产生罪孽前要消除人的自我。对于撒旦教徒而言,无法想象构想出的自我能自愿地选择自我否认。


东方神秘学体系非常相信轮回。在这一世中一事无成的人,可能在前生是一位国王。如果在这一世中并没有什么是值得骄傲的,总会有下一世。那些信任轮回论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他的父亲、爷爷和祖父等已建立了“善果”,那么为什么他这辈子还是穷人,而不是大君?


对于轮回论的信任提供了美丽的幻想世界,让人能够找到合适的自我表达途径,但同时却声称消除了自己的自我。这是被那些选择他们前世或后世生活的人所强调的。

相信轮回论的人不会一直选择受尊敬的角色。如果这个人是受到高度尊重,性格保守的人,他通常会选择具有色彩的流氓或帮派成员,从而满足他的另一个自我。或者,有社交地位的女性可能会选择后世是妓女或者是著名的情妇。


如果人们能将自己与污名相连的个人的自我满足相分离,他们就无需玩自我欺骗的游戏,作为满足他们自我的自然需求的方法。


撒旦教徒相信完整的自我满足。事实上,撒旦教是唯一倡导加强或鼓励自我的宗教。只有一个人的自我能足够满足的时候,他才能友善,称赞别人,而不剥夺自己的自尊。我通常认为浮夸的人具有很大的自我;在现实中,他的吹嘘是由为了满足贫乏的自我所导致的。


宗教人士让他们的教众抑制他们的自我。让他们的教众感到自己的次等,和他们的神的伟大。撒旦教鼓励它的成员发展坚强的自我,因为它能让他们在此生垂危的时候得到必要的自重。


如果一个人一生垂危,为了他在地球上的存在而奋斗,这就是他的自我拒绝死亡,即便之后他的肉体死亡了。孩童一直被羡慕他们的生活***。比如,小孩子会因为某些令人兴奋的事情在进行中而拒绝上床,即便上了床,也会偷偷地走下楼,透过窗栏偷看。正是这孩童般的生命力让撒旦教徒窥视黑暗和死亡的布帘保留在地球上。


自我牺牲不被撒旦教鼓励。因此,除非死亡是由于极端情况让在地球上的生存终结,自杀是不被撒旦教欢迎的。


宗教殉道者自我了结生命,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无法忍受,而是作为促进宗教信仰的工具使用他们极度的牺牲。那么,我们必须得假设,如果是为了宗教而自杀是被宽恕的,甚至是鼓励的——即便他们的教典将其认为是罪——因为过去的宗教烈士一直被神化。


那为什么在其他时候,它被其他宗教认为是罪孽呢。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6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8): 撒旦教:把自己的生日当宗教节日

宗教节日


在撒旦教中最受欢迎的节日就是教众自己的生日。这与其他宗教的神圣节日相反,他们通常是庆祝自我创造的人形神的节日,显现他们尚未埋没的自我。


撒旦教徒感到:“干嘛不诚实一点,如果你要用你的想象力创造一个神,为什么不将你自己创造为一个神呢。”如果每个人都愿意这么想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是神。所以,撒旦教徒将自己的生日作为节日中最重要的。毕竟,你会为了自己的生日而高兴,总比从没见过的某人的生日高兴吧。因此,除了宗教节日,为什么要向总统的生日或历史的日子庆祝呢?


除了我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不被需要的原因,或者至少我们没有特别的计划,即便其他人不这么认为,我们也会因为这而高兴!你应该放送自己,买你想要的东西,将自己作为国王(或神)一样地款待,真心地庆祝你的生日。


在自己的生日之后,两个重要的撒旦教节日是五朔节前夕(Walpurgisnacht)和万圣节前夕。

黑弥撒





在撒旦教相关的仪式中,没有什么比黑弥撒更对神不敬了。相较而言,其他的宗教仪式中对神襄读的地方


无非是一些被创作的文字而已。


对于黑弥撒的普遍概念是这样的:一位被免去神职的牧师站在由裸女构成的祭坛前,她的腿弯曲,**张开,手臂向外伸展,手握由未受洗的婴儿脂肪制成的黑蜡烛,在她的肚子上放置一个圣餐杯,盛有妓女的尿液(或血)。倒十字架在祭坛之上,麦角面包或染黑的萝卜(turnip)作为圣体,由牧师忠贞地放进女性**并皇出,以作祝福。然后,我们被告知,我们会向撒旦和各种魔鬼祈祷,将祈祷文和诗篇逆向唱诵或用淫秽的话修饰……这些都在地上画着“起保护作用的”五芒星中进行。如果魔兔出现,他的形象总是戴着黑山羊头的人形。接着使用混合的鞭答香料,燃烧祈祷书,添阴,添阳,轻吻后臀一一这些都是源自无耻的圣经中描述的内容,以及语音的圣经材料!如果婴儿可以在仪式中被屠宰,那就更好了;让大家都知道,这是撒旦教徒最喜欢的行为!


如果这听起来很讨人厌,那么对于黑弥撒报道的成功,是为了让人们对于教会更忠诚,这就很容易理解。


没有“好”人会在听到这些襄读事件后,还会加入我们。教会宣传者的工作做得很好,同时告知公众异教徒、卡特里派教徒、波哥弥勒教派、圣殿骑士团及其他的异端邪说和凶残行为,因为他们的二元哲学,及撒旦逻辑必须得根除。


撒旦教徒为弥撒而偷走来受洗婴儿的故事,不仅仅只是有效的宣传手段,也为教会提供了不断的经费,可以给更多的婴儿洗礼,而收取更多费用。信奉基督的母亲在听到这些恶毒的绑架事件后肯定会让她的孩子受洗。


另一个人类本性的间题出现在具有淫秽思想的作家或艺术家将他们的偎襄偏爱以异教徒活动的形式描绘。检察院看过所有的色情片,所以他知道用什么警告其他人。相信世界上最完整的色情图书馆是被梵蒂冈拥有的。


在 1666年,某些有趣的事件发生在法国。随着梯形建筑师弗兰克·曼赛(Francois Mansart)的死亡,那些几何建筑成为鬼屋的典型,凡尔赛宫是与他计划相一致地建筑的。撒旦最后一位迷人的公主珍妮-玛丽·布维尔(Jeanne- MarieBouvier)(盖恩夫人,MadameGuyon)被精明的机会主义者、无情的商人凯瑟琳·德萨耶(Catharine
Deshayes)(也被称为拉沃伊津LaVoisin)遮蔽。她是美容师,经常涉足堕胎,供应有效的毒药给那些希望消灭自己丈夫或情人的女士。

完全可以这样说,1666年是第一次商业的黑弥撒!在圣丹尼斯的南部区域,现今被称为拉加莱纳(LaGarenne)的地方,拉沃伊津(LaVoisin)购买了一幢有坚固石墙的房子,用作施药所、房间、实验室,以及礼拜堂。不久之后,它就变成皇族和半业余爱好者参与的地方,进行在本章节之前提到的服务。有组织的


欺骗行为贯穿在这些仪式中,成为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真正黑弥撒”。


当拉沃伊津在1679年3月13日被捕的时候,死亡的诅咒已经发生了。拉沃伊津的卑劣行为让大多数撒旦教徒在这么多年来藏匿东西。之后,以娱乐和游戏为目的的撒旦主义者出现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以弗朗西斯·达什伍德(Sir Francis


Dashwood)的教会形式,通常被称为地狱火俱乐部。在去除之前几世纪的血、婴儿脂肪蜡烛的同时,弗朗西斯先生设法将仪式充满了欢乐,的确令那阶段充满了多彩的心理剧。弗朗西斯先生有趣的副业,给地狱火俱乐部提供氛围的,是他之前成立的业余爱好者俱乐部(Dilettanti Club)。


在 19世纪的时候,在“白”魔法师无力地试图进行“黑”魔法之下,撒旦教开始了另一阶段。这段时间对撒旦教徒而言是很矛盾的,如波德莱尔(Baudelaire)和于斯曼(Huysmans)之类的作家,除了他们对恶魔明显的痴迷,他们看似是十足的好人。恶魔发展了他撒旦似的个性让公众看见,逐渐地变成一种客厅里的绅士。这是黑色艺术“专家”诸如埃利法斯·利维(Eliphas Levi)和数不尽的精神与恶魔小心束缚出神媒介的时代。

撒旦教徒所关心的是最接近表面的象征,由麦克格雷格·玛瑟斯(MacGregor
Mathers)的金色黎明组织和阿雷斯特·克劳力(Aleister Crowley)后期的银星组织(A… A…-Argentinum
Astrum)及东方教堂组织(O.T.O)所构建的新异教徒仪式,它们被偏执地与撒旦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克劳力自己添加了兽性形象。除了某些相当有魅力的诗歌和半条子魔法古玩之外,当不在爬山的时候,克劳力将他大部分时间花在卓越的自我形象塑造,超时工作让自己变得邪恶。就像他的同代人,雷·蒙塔格·萨默斯(Rev.MantagueSummera),克劳力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候,把舌头卡在脸颊上,但他现今的追随者,不知如何却能读懂他的每个字。与这些协会同时存在的性爱俱乐部也将撒旦主义用作基本根据——至今依然存在,要感谢新闻报纸的作者。


如果黑弥撒是由教会的文学创作引起的,那么,堕落的商业现状,半业余者和反偶像崇拜者的心里闹剧就要归功于主流媒体。撒旦主义的真正性质又在哪里——在1666年之后又是谁在实践撒旦魔法呢?


答案在另一个谜团中。认为自己是撒旦主义的人是否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撒旦教义,或是顺从舆论制造者关于天堂信念的观点呢?通常会说,所有关于魔鬼的书都是由神的代理人书写的。那么就很容易理解,通过神学家创造的恶魔崇拜者的族类。从前的“恶魔”角色并非由撒旦教徒实践。他也不是后异教徒世界中教士对恶魔的定义所给予的无拘束的自豪或自我威严元素的活着的化生。他是后者与更详尽的宣传下的副产品。


假冒的撒旦教徒总是与他的各种黑弥撒变体在现代历史中设法出现;但是,真正的撒旦教徒并非那么容易被认可的。


要说每个成功的男人和女人在不知的情况下实践撒旦主义是过于简单的;但是,对于世俗成功的渴望和其继而发生的领悟确实是让圣彼得向下翘起大拇指的理由。如果富人进天堂就像骆驼试图进针眼一样困难;如果金钱的爱恋是所有罪恶的根本;那么我们至少必须要假设在地球上最具权力的人是最撒旦主义的。这也适用于金融家、企业家、教皇、诗人、独裁者和各种各样的舆论制造者与世界活动的陆军元帅。偶然,通过“漏洞”,某个高深莫测的男人或女人能够涉足黑色艺术。当然,这些能让公众所知是因为历史上的“神秘人”。诸如拉斯普廷(Rasputin)、札哈罗夫(Zaharoff)、卡洛里奥斯特罗(Cagliostro),罗森


堡(Rosenberg)的名字和他们的家族是相联系的——提示,撒旦的真正遗产……超越民族、人种和经济的遗产。撒旦教徒一直统治着地球……一直都会,无论他被称作什么名字。

以诺语与以诺钥匙

在撒旦仪式中使用的语言是以诺语,它被认作是比梵语更古老的语言,拥有健全的语法和句法基础。它在发音上与阿拉伯语相似,在其他方面,有部分与希伯来语和拉丁语类似。它于1659年首次在约翰·迪(John

Dee,16世纪著名预言家及王室占星家)的传记中出现。Meric Casaubon的作品记录了神秘学者迪与其伙伴爱德华·凯利在水晶球占卜方面的行为。

凯利作为水晶球凝视者,并没有使用普通的水晶球而是偏方三八面晶体。以诺钥匙的第一次揭露是在凯利透过水晶视窗的时候,“天使”向他介绍的,只有“天使”是因为现今的神秘学者拥有玄学便秘的毛病。现在清晰明白了,“天使”其实是看似“天使”,因为通往四维的窗口被打开了——也即是地狱之门。

我在本书中呈现了我对下面的称呼(calls)的解释,及在19世纪后叶被金色黎明组织使用的古老却与撒旦教教义相一致的译文。在以诺语中,词语的意思与词语的特质相结合,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声音的模式,能在大气中引起巨大的反应。这一语调的野蛮品质给予了一种无法诠释的真正魔法效果。

这么多年来,以诺钥匙(亦称为称呼)一直被神秘地隐藏着。存在的极少书籍完全抹杀了正确的语法,因为正确的翻译通过委婉的用法被掩盖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无能的魔法师和\或潜在的审查官放弃。它们成了伪书(谁能知道是什么冷酷的现实激起了“幻想”),以诺称呼是撒旦信仰的赞美歌。除去曾经白色的诸如“神圣”和“天使般的”之类的术语,和数字组的任意选择,其目的只是为了替代“亵渎”词语——这里向你呈现的是真正的以诺称呼,是由未知途径获得。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8 #43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49): 苏三发现上古中国流行和西方一样的“七崇拜”,后来被儒教灭亡

易经、八卦是否来自国外--中华文明的未解之谜(图)
  作者:苏三
  
9.  
  《“7”=“十”》

  假如说近几天来最震撼我的发现是什么,我可能要拿这个“十”字图片。在这张新石器时代的符号汇集中,我们熟悉的“十”字,或者说宗教的“十”字符号,它的意思并不是“10”,而是“7”。我原是不懂甲骨文的,最近翻看甲骨文证实了这一说法。今天中国人连小学生都知道“十”=“10”啊,这是怎么回事?可见商朝之后与今天的文化之间曾经发生过严重断裂。

  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因为这个“十”字自新石器时代就在中国广泛出现,这说明了许多重大的问题。

  我们以往只知道中东以及西亚、中亚地区有“七”崇拜,其实看来在中国自古同样有“七”崇拜。张光直先生与李济先生在谈及中国史前考古时都曾经说过:“为何有的数字(如7)频繁出现,而别的数字(如1、3、4)很少,有的数字(2、6、8、9)却根本未见”①,这足以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是很崇尚和流行 “七崇拜”的。反而到了后来,中国人不仅忘记了“七崇拜”,并且完全否认了这个历史。最彻底的表现在于中国人今天已经把“7”(十)当成了“10”。这个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可能可以揭示出中国的文化大变革大约发生在何年何月。

  为什么说这个“发现”非同小可还有一个意思。因为以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7”与“十”的纠缠,所以两者之间的联系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中国人揭开了他们之间的秘密,它对中东的文化研究是否有价值呢?中东人自始至终都了解这个秘密呢,还是他们也像中国人一样,由于时间的久远有关符号发生了一些变异,导致了“7”与“十字架”的最终分离呢?我现在没有答案。但是无疑知道中国人远古有“七崇拜”联系到中东是个令人兴奋的事情。(新浪文化)[编辑: 孙鹏]

-----
重大发现啊!!!
是谁把数字7和中国人隔离开来?
西方宗教中7是上帝的代表。
远古时期,中国人也崇拜7,后来却被刻意淡化了!

数学上早已证明。10以内,正七边形是唯一一个无法用尺规作图做出来的。

7超越规律,是自由的象征!

是谁把7与中国人隔离?

可见商朝之后与今天的文化之间曾经发生过严重断裂

#
数学上早已证明。10以内,正七边形是唯一一个无法用尺规作图做出来的。

7是圆规+直尺规则管不了的,是自由,平等的来源地!
7是超越宇宙规律的!
但是,华夏儿女被与7隔离了。

#
殷墟考古发现,殷商先民有高贵的七崇拜,后来被周朝篡改了,
七是超越规律法则控制的,是10以内唯一不可用尺规作图把圆等分的。
所以,蜥蜴人为了奴役华夏儿女,就禁止了七崇拜

#
最大的奴性根源:周文王!?比孔子还要可怕么?

孔子要复的是不是周礼?


斩断了中华文化命脉的,却称了中国的圣人”孔子“,真是个大笑话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8 #43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0): 华夏儿女向儒教复仇,挖孔林砸孔庙,1958年-1968年,儒家几乎消灭光了


十月间,已成中央文革大员的戚本禹通过《红旗》杂志负责人林杰指使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头领谭厚兰去山东曲阜“造孔家店的反”,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刨孔子坟的历史使命理应由未来的教师们承包。

十一月十日,谭厚兰一行二百多人到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联合成立“讨孔联络站”。砸孔坟前,他们请示了戚本禹,戚又请示陈伯达。十二日,陈批示“孔坟可以挖掉。”他们便砸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查封孔府,扫荡了孔子及其后裔安息的孔林。

下面是曲阜师范学院“***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了……在***思想的光辉照耀下,获得新生了!”当时孔庙中孔子塑像的奇观

当时孔庙中孔子塑像的奇观



周予同教授专治经学,因为尊孔而被千里迢迢解押到山东曲阜,被逼着亲自动手挖孔子的坟墓。当孔子的塑像被拉着游街时,周予同、高赞非等参加过一九六二年“孔子讨论会”的学者被拖在后面,为孔子“送葬”。

十一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连续两天,十万人聚集曲阜召开“彻底捣毁孔家店大会”。大会向***发去“致敬电”,“汇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敬爱的毛主席:我们造反了!我们造反了!孔老二的泥胎被我们拉了出来,‘万世师表’的大匾被我们摘了下来。……孔老二的坟墓被我们铲平了,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庙碑被我们砸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偶像被我们捣毁了……”

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五千多株古松柏被伐,二千多座坟墓被盗掘。文革后国家花费了三十多万元,才收回一部分为盗墓者私藏的金银财宝。

***对那个“致敬电”虽未置词,但他有“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的言论,写过“孔子名高实秕糠”的诗句。“毛主席语录”是红卫兵行动的依据,***思想给他们掘坟的胆量,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戚本禹称赞谭厚兰们“造反造得很好! ”掘坟风迅速传遍全国。除了挖不着的,凡史籍中挂了个名字的人,差不多都在一九六六年被掘了坟。
------------------------

好啊,挖的好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19:59 #43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1): 基督教与儒教论争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历史造就了现实。
现实何以形成,最能说明决定历史发展的那种因素的是非优劣。

基督教文化与儒教文化,孰优孰劣,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明确地摆在那里,实际上无须争辩。
然而,作为自被皇朝“独尊”开始形成、至被皇朝法定为至尊思想体系达到极致从而确定了其极端保守、僵化性质的儒教“圣贤”思想体系,
在当代却似乎有了惊人的“自新”能力,宣称可以变身为促进民主的动力,甚至可以成为特色民主的主导思想。(所谓“新儒学”)
为此它不但不惜严重歪曲民主文化,也不惜严重歪曲其祖宗言论的本意,其真实立场和观点。

原本无须争辩的问题,就不得不争辩。

由于当代所谓的“新儒学家”(实在看不到有那个卫道士可以称之为“家”)主要以严重歪曲民主文化、严重歪曲其祖宗言论本意其真实立场和观点的方法来争论,
所以双方的辩论就很容易陷入混乱之中,从而造成了辩论难有结果、是非难做定论的假象。

我已经写了多篇批判儒教的文章,
现在再特别对论争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I. 儒教是皇朝极权的思想统治体系
最极端的、最不顾历史事实的儒虫(鉴于其鼓吹之反动、理论之肤浅,为方便起见,我简称其为“儒虫”),否认儒教是皇朝极权的思想统治体系。
他们避而不答如下的质问:
中国的皇朝统治何以达到专制的极致,并且持续2000年之久?
是皇帝们特别狠毒?那么中国的皇帝为什么特别狠毒?
是民众特别愚昧?那么中国民众为什么特别愚昧?
是地域的限制?那么这种限制所导致的缺陷是如何作用于上述状况的?
如果认为皇权统治有利于社会发展,那就应当干脆承认自己是维护专制,而不是致力于民主变革。

II. 基督教~儒教之争是文化之争而非宗教之争
基督教是典型的宗教。
儒教虽然自称和被称为“儒教”,其实并非宗教,而只是由于得到皇权的极力支持和武装获得了绝对的思想统治地位,从而具有了宗教信仰般权威的思想体系。
蠕虫们用攻击基督教来为儒教辩护,远离了论争的根本性质。

III. 思想体系重在逻辑论证,信仰则无须
宗教是信仰,而不是一种理论。
思想体系则是理论体系,逻辑论证是否成立是它是否合理的根本。
在儒教祖师孔丘那里,只是宣讲教条,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后世儒学貌似使用了逻辑,实则论述是在皇权划定的“圣贤之道”的圈子里进行的,所以从根本上讲不是逻辑的。

IV. 基督教文化的进步与儒教文化的僵化
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基本教义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以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而形成的基督教文化则是不断进步的。
儒教文化则必须谨遵“圣贤”宣示的教条,所以在2000年中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种僵化的专制主义文化不可能改变为具有民主性质的另一种文化。

V. 教会并非就是基督教
在对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所做的攻击中,教会在历史上的某些作为成为重点攻击目标。
然而,教会并非就是基督教。
教会的作为如果失当,并不能成为攻击作为一种信仰的基督教本身的理由。
《新约·启示录》中对教会的批评就很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例如: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
“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 所以你当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临到你那里、用我口中的剑、攻击他们。”
何况教会早已今非昔比。
VI. 儒教在当代社会改革中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儒家思想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严重障碍。
儒教在当代社会改革中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这是儒虫们无法回避和回答的问题。
(我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这个问题。链接附在下面)

VII. 儒虫攻击基督教、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否定普世价值
群友介绍我看了一篇文章:

“耶教从一开始就是祸害”
http://matthewhau.blog.163.com/blog/sta ... 771424557/

此前我没有想到,儒虫对基督教的攻击会如此信口雌黄,如此张牙舞爪、咬牙切齿。
这篇文章,作者的态度,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儒虫攻击基督教、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否定普世价值。
我早就把儒虫定性为“5毛”,看来一点也没冤枉他们。

---------
[原创]儒家思想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严重障碍
19679 次点击
239 个回复
停云西风 于 2012/8/17 23:15:5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
胡适有一句名言: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而作为中国2000年帝制社会的统治思想、至今仍为儒教徒们大力鼓吹的儒家思想,正是不但缺乏“个人自由”“个人意志”“个人权利”等意识、而且同这种意识相对立的思想。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沉溺在这种思想中的奴才建造起来的!

抛开儒家思想是帝制统治的主要思想这个根本性质不说,
只说当代儒教徒们强调的儒家道德思想这个方面。

作为一种道德思想体系,是由它的整体思想派生出来的,它的本质是由它的整体思想的本质决定的。
这个也姑且不论。
只说被割离出来的一个个儒家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就是它的道德思想的核心概念:忠、孝、仁、义、礼、智、信。
无论当代儒教徒们如何歪曲、改造这些道德概念的涵义,以达到使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死灰复燃的目的,他们都无法改变其根本的倾向:
只是单方面地从社会的角度看待道德问题,而没有从个个自在的社会成员的角度看待道德问题,——只是对人性的束缚,而没有对人性的自由本性以及人格的尊严给予肯定和尊重。
因此,它所针对的是“子民”,而非“公民”。
这是为专制主义统治而制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对“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严重歪曲。

我在另一个帖子中曾经说过:“奴隶没有道德可言,只有一种被奴役的精神状态。”
儒家道德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培养“被奴役的精神状态”的思想。

因此,儒家思想同近代民主思想背道而驰,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严重障碍。



---------------
儒教批判系列主题
转至第11楼第 11 楼 停云西风 2012/8/18 0:17:31 的原帖:
我在网络上遇到的不学无术的伪儒,十之八九就是只会谩骂的蠕虫。
而极少数多少能做点“论述”的儒虫,也不过是拿复读儒家文字当作辩论,而不针对主题帖和回帖阐述的观点。

虽然能够起到顶帖的作用,但是毫无价值地浪费时间、精力,实在不值。
我已经在第3楼列举的7个主题帖中多次同儒虫打过交道,现在是毫无兴趣了。

转至第13楼第 13 楼 停云西风 2012/8/18 0:23:10 的原帖:
儒虫其实就是5毛的一种,
所以作风也同5毛无异,除了谩骂,还是只会谩骂。
目的就是搅帖

转至第17楼第 17 楼 大不列颠亲王 2012/8/18 0:39:20 的原帖:
儒教违反契约精神...儒教 文化会使人性懦弱而狡猾。...儒教则提倡偷懒的无赖主义。其实在暗暗挖空道德的地基。
一般人宣传儒教都是出于某种隐秘的自私因素...按照人的天性,儒教恰恰是起到压制作用的,宣传儒教多半是自私因素在作祟。

-----------
道德应当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
而在专制主义社会中,许多道德规范其实是由统治者刻意制定出来的。

这种道德规范往往是将道德拔高到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
这样,一方面所规范的这些道德似乎无可置疑,非常崇高;
一方面又对广大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束缚。
而当普通社会成员对这些道德规范有所触犯的时候,统治者就会对其进行严酷的惩罚。
例如“礼教”,“礼法”。

表面上“崇高”,实际上却很虚伪,很歹毒。
所谓“好话说尽,坏事做尽”。

----------------

儒教批判系列主题帖:

当代社会需要儒教道德么?!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2314455

我看“新儒学”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2782328

请不要再说什么“礼仪之邦”之类的话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7195277

右派与左派,公民与子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7736749

被利用来阻止社会进步的传统文化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028106

虚伪的儒教卫道士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185590

传统文化非批不可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234514



此外请参考
《成人启蒙读本》(修订版)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71353


------------
请不要再说什么“礼仪之邦”之类的话了

*
“礼仪之邦”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儒学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于是宣传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教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学生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大家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自豪之感溢于言表!

然而,当代儒学家似乎故意隐瞒了明确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儒教“礼仪”的根本含义并非作为文明修养的“礼貌”,而是奴隶制时期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经过孔丘的竭力鼓吹,在奴隶制瓦解、进入“封建主义”时代(帝制时代)之后,“礼仪”的彰显等级差异的根本性质不但没有发生改变,而且愈来愈严酷,以致发展成为被进步思想家称为“吃人”的礼法、礼教!

令人惊诧的是,在许多当代礼仪学家的文章和讲演中,仍然不无骄傲地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
现代礼仪根源于民主、平等观念,根源于不问对方社会地位如何、对他人同样尊重的思想。显而易见,这同儒教的“礼仪”恰好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别再说什么“礼仪之邦”之类的话了,那是应当羞愧的,而不是值得骄傲的!
--------------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7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2): 儒教在当代社会改革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只能是负作用


由春秋时期的孔丘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只经历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期和短命的秦王朝,在汉初即被“独尊”,而其它百家学派则遭到“罢黜”。
此后直至清王朝灭亡、帝制被推翻,儒家以绝对的优势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中国人的思想长达2000余年。
儒家不只是在思想方面长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而且由此更对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具有了控制力量。
这个儒家综合体系因此自称并被称为“儒教”。

就是这样一种极端保守的思想体系,在当前的变革呼声中又活跃起来,宣称能够与时俱进,能够积极地推动社会改革。
从而要求给予它高度的重视、积极的评价。

那么,做此鼓吹的人所提出的理由是什么?
儒教在当代社会改革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有些鼓吹者宣称儒教是倾向民主的。
——无论他们认为中国的帝制是民主的,还是认为儒教并不是支持帝制的思想体系,
无论他们是真地无知还是故意歪曲,
这种以否认基本事实的方式来做辩护的做法,都不存在与其辩论的基础。

大多数鼓吹者则主要强调儒教的道德价值。
强调道德,确实是儒教的基本立场、中心观点之一。
孔丘就认为“道德礼义比任何政治制度更为重要”。
这个可以展开讨论。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儒教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第1个问题: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以《君王论》一书闻名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公元1469-1527),将“政治”划归“公共领域”,将“道德”划归“私人领域”。并且提出“政治无道德”的著名观点。

而儒教的观点与此恰相对立。
儒教不但认为政治有道德,而且认为道德正是政治的根本。

下面是当代儒教鼓吹者乐意引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节话: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显而易见,这是把“政治”理解为“统治”,是站在专制统治者的立场上看问题。

而西方民主思想家看待这个问题的立场则截然不同。
例如著有《论国家的作用》一书的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认为,人愈是自由,他本身就愈是独立自主,愈是会善意对待他人。
国家本身不是目的,国家的基本任务是保障人的自由。
国家不能通过法律来促成公民积极的行为(这里可以延伸为高尚道德);相反,只有在没有这类法律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公民的积极行为。

再如捷克作家、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后来当选捷克共和国总统的瓦茨拉夫·哈维尔在写给当时的统一工人党总书记胡萨克的公开信中尖锐地指出:
如果只看日常生活的表面,只从统计数字和官方报告来衡量,国家成功地获得了安定,但如果从社会的道德与精神复兴,人性和自由的扩展,人的尊严的提高这种角度看,社会并不是安定的,而是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因为人民对政府的服从,社会表面的团结,根源只是人们的恐惧。
与恐惧相联系的是善恶观的沦丧和言不由衷。
秩序建立了,但代价是精神的麻木,心灵的寂灭,表面的安定取得了,但代价是社会的精神和道德危机。

两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儒教对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判断,正是本末倒置。

我在网文中多次阐述了这个观点:
专制社会无道德。统治者无须说了;奴才、奴隶也没有道德,只有一种被奴役的精神状态。

不是高尚道德产生出合理社会,而是合理的社会才能够形成普遍的高尚道德。
而政治愈是专制,就愈是不厌其烦地、带有某种强迫性地向民众灌输高尚道德。


第2个问题:儒教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儒教的道德体系是由其思想体系直接衍生出来的,而且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统治者以极权的皇权强力推行这种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强调等级制度的“礼”,致使其具有了法律的效力,成为了所谓“礼法”、“礼教”。
而这种“礼法”、“礼教”又是用来直接维护皇权统治的。
从而与儒教的另一个核心道德概念,“忠”,相辅相成。

除了忠与礼这两个核心概念之外,“孝”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核心概念。
这个概念将孝敬父母这种自然情感提升为道德,并且将它歪曲为“顺从”,从而改造为忠与礼的辅助概念。
《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直言不讳地揭示了这个奥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此外,还有“仁”、“义”、“廉”、“耻”等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其中仁与义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可以说是不明确的。
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把它们作为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道德概念。
如同廉、耻、信...
这种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道德概念,如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
“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按即“论语”—译者〕,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

黑格尔只是对一个个儒教道德概念做了总体的评价,
而如果把这些道德概念作为一个道德体系来看,就不难看出,它们都只是一些保守性的道德概念。
只是对每个人以至民众整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而没有对“个人意志”、“自由权利”的肯定。
这些道德的所谓“高尚”,其实只不过是牺牲个人、成全社会而已。
它们已经超出了“常识道德”的范畴,而成为“政治道德”,——专制政治道德。
不言而喻,这种道德体系是直接为专制统治服务的。
因此,对于生活在专制社会中的奴隶来说,这不仅不是高尚,反而正是卑下,正是堕落。

顺便说一下,说到“高尚”,还有比这样一些道德更“高尚”的吗:
“狠批私字一闪念”,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作螺丝钉”
......

最简单地说,儒教道德体系是“子民”道德体系,是同“公民”道德体系对立的。


犹如把帝制时代的社会黑暗、败坏、混乱归咎于民众道德的低下是荒唐的一样,
把当代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归咎于民众道德的低下更是荒唐的。

鼓吹用一种奴性思想体系来反对专制,改良社会,不只是极其荒唐的,更是极其虚伪的。
事实上,鼓吹者的所谓“反专制”,除了小三撒娇式的抱怨官人没给自己过多的重视之外,还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

现在答案已经明确了:
作为在帝制时代以绝对优势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中国人的思想长达2000余年的专制思想体系,
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奴性道德体系,
儒教在当代社会改革中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反,它只能被用来抵制普世的、民主的思想,只能支持“不要西式民主、要中式民主”的谬论,只能起到消极的、反动的作用。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0 #43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3): 宇宙终极悖论

一、宇宙悖论之一——无限性+运动性?

吗嗯继承了布鲁诺(《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的猜想,说宇宙是无限的。同时又继承了黑格尔(《逻辑学》)的猜想,说宇宙是运动的。

请问:宇宙从哪儿运动到了哪儿?

悖论1:如果宇宙从A地运动到了B地,说明宇宙是有限的。如果宇宙不能从A地运动到B地,说明它是静止的。

二、宇宙悖论之二——宇宙无限=宇宙非主体,物质运动=/=宇宙运动

为了为上述悖论辩解,某位继承者辩论说,既然宇宙是无限的,就说明宇宙本身不是一个整体,宇宙中的万物都是运动的,但不等于宇宙是运动的。

请问:既然宇宙不是一个整体,又如何存在“宇宙中”?且看恩格斯的原话:“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悖论2:宇宙非主体,说明不存在“宇宙中”;既然存在“宇宙中”,就说明宇宙是一个主体,而且是一个有限的主体。

三、宇宙悖论之三——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宇宙也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悖论3:产生前和灭亡后的宇宙如何运动?

四、宇宙悖论之四——宇宙非主体=宇宙不会灭亡

某位继承者说,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宇宙非主体。宇宙中的万物此消彼长,不会同时灭亡,所以宇宙不会灭亡。
请问:万物此消彼长,说明“万物”这个组合体不会灭亡,按照你的说法,宇宙也不会灭亡,对吗?

悖论4:“万物组合体”不会灭亡,即“万物组合体”不存在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错误的。

(待续)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0 #435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4): 宇宙思维悖论
宇宙是已知人类争取自由的最大参考系,但是现代科学宇宙观不说整体是个悖论,也存在许多根本性悖论!这不但严重影响科学发展与人类进步,更影响人类争取宇宙大同的最大自由,因此提出宇宙观悖论问题,作一抛砖引玉讨论!
一.宇宙界定悖论
什么是宇宙?实事求是说实话:现在还不知道!就此而言,已有对宇宙的界定其实都未定也难定,现在简单列举几种常见的定义讨论一下!
1.万物万有集合;
2.物质现象总和;
3.宇宙就是世界;
4.宇宙是最大系统;
5.宇宙是总体系统;
6.宇宙就是最高秩序;
7.宇宙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总称;
8.宇宙是大存在中的一个小岛;
9.宇宙是最大四维时空存在;
10.宇宙是无限存在!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能也无须尽列,但是这些大体已经可以说明现代宇宙观对宇宙的界定水平!这里不必具体讨论和评价每一个定义,但是可以做一个总体评价,这些定义都是形式逻辑的简单循环推理概念,根本没有也不能触及宇宙的实质与本质!如果一定要问宇宙究竟是什么?那么除了第九条外,这些定义的理论质量只能概括为一个形式逻辑悖论:宇宙就是宇宙!这样的概念还有多少宇宙学意义?
从宇宙学来说,上述定义中最有价值的也许就是第九条:宇宙是最大四维时空存在!四维时空概念虽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但是爱因斯坦写了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与哲学意义的相对论,却没有正面从哲学上解释四维时空!有趣的是作出这种解释的却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家尸佼,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管子称为宙合!这不是最大四维时空的最好解释吗?所以,宇宙是最大四维时空存在这个宇宙观,应该称为尸佼-爱因斯坦定理!
二.物质宇宙悖论
物质是唯一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没有物质就没有宇宙!非物质就不是宇宙!因此宇宙是物质的,也只能是物质的!这是已经得到公认的近现代物理学常识!这个常识到底对不对?或者换一个相对婉转方式提问?这个常识是否完全正确?除了相对合理性,还有没有缺陷,不足,局限性?据此深思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个常识实际上是一个悖论!用不着太多论证,只用简单语义逻辑分析就可以判定!物质相对精神而言,没有精神概念,就无所谓物质概念,既然承认精神存在,那么精神是否属于宇宙存在?既然宇宙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怎么能把宇宙完全等同于物质?又怎么能够把精神等同于物质?机械唯物论认为精神没有独立性,只是物质的特殊属性,因而本质上也是物质或者说就是物质,这样物质与精神就同一了!物质就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质,物质与精神同一,这还不是悖论吗?何况还有物质不能否认和代替的更多更重要宇宙存在,例如能量和信息!如果仍然硬把能量和信息都说成物质,那就更是悖论加悖论而更加说不清了!
现在先说能量!传统物理学把物质概念绝对化,至今物质能量不分,认为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或形态,因此能量也是物质,能量也就与物质同一!能量与物质同一,这还不是悖论吗?现在不说语义悖论,只说实质悖论,能量完全是物质发生的吗?能量有没有独立性和独立形态?低等物理热力学有两条定律,热一律说能量不灭!完全正确!热二律说能量释放后熵增不已,只能线性前进而不能回归物质,这条定律完全正确吗?热二律无限推理产生宇宙热寂说恐怖笼罩一个多世纪,几乎成为一个无法解决也无法逃脱的物理学宿命,近年来还有西方学者鼓吹熵世界观,令人困惑不已!问题实质是发射的能量能不能回归物质?如果不能回归,那么这些能量到哪里去了?是否逸出宇宙?如果发热散热不断逸出宇宙,按照熱寂说宇宙早就熱寂实质冷寂了,还能发展存在一百多亿光年至今吗?可见热寂说是一个伪科学推理假说!如果说发热散热不能回归物质,也不能一直逸出宇宙,那么到哪里去了?总该有个归宿,宇宙内部有没有一个回归能库?理论上应该有!回归能库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那些回归的能量进入回归能库后还有熵增效应吗?肯定没有!否则能库就不可能运动也不可能存在!由此可见热二律是一个错误解释推理造成的悖论!现在再说能量独立性!西方古典哲学和近代物理学都认为物质是唯一的绝对的永恒的,事实上物质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物质形成也有发生发展过程,物质前与物质后都不是现在所知的存在形态,而是另一种存在方式!现在科学界许多人倾向认为,物质形态是从原始能量中进化出来的,由此可见能量有独立性,物质前有原始能量,物质产生后有次生能量,二者形成宇宙静能海包围着小小的宇宙岛!这可能才是真实的宇宙图景,至少是更合理的宇宙理论图景!
信息是近年来人类通信研究产生的新概念,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思维和人工智能阶段,这就必然要求研究信息本质即信息本体论!这个问题现在信息学和思维学本身不能独立解决,现代哲学也不能解决,还得回到宇宙学去!现在即使物质宇宙论者也无法否认信息也是宇宙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既不同于物质,也不同于能量,因此不能简单纳入物质或能量范畴研究和解释!但是有一点共识,物体靠信息联系,人类靠信息思维,信息靠能量传播!信息传播速度最快,最初靠声能传播,现在主要靠电能传播,技术发展正在研究光能传播问题,估计不久可以攻克!这些信息学研究可以说还不涉及宇宙学,但是从宇宙信息学来看,信息传播还有一个人们至今不知道的宇信瞬间速度,就是宇象瞬显效应!这样宇信速度就不能不是一个宇宙学新问题了!目前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虽然对此还一无所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传统物质宇宙学理论框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相对物质概念,现在应该提出能质与信质概念,探索建立能质学与信质学,从而形成物质学,能质学,信质学三位一体的宇宙学新格局!要建立新质新型宇宙观,希望就在于建立物质学,能质学,信质学三位一体的新质新型宇宙学!
现在可以认为,传统物质宇宙观实质是一个历史局限性与认知局限性造成的悖论!不解决这个悖论,不但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不能突破创新,而且整个科学也不能革命更新!这不是结论,只算猜想和预言吧!
三.大统一力悖论
宇宙大统一!这一点是科学界共识!什么是大统一?通俗说就是万有万异大统一!根据前面提出的物质,能质,信质三位一体概念,现在可以进一步界定:宇宙大统一就是物质,能质,信质大统一!宇宙大统一力即使物质力,能质力,信质力大统一的力!
怎样认知,表述与解释宇宙大统一?现在不讲哲学史,只看看科学史吧!科学是实证认识的工具,实证科学的第一学科是力学,力学是从生活经验中产生的,带有经验论的先天局限性,因此本质上只能算低等物理学,表述力,解释了,预见力非常有限,可是由于科学本能与惯性作用,科学家一开始试图解释宇宙大统一只能应用力学概念和成果. 尽管这是必然发生而可以理解的悖论,但是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发展不但没有解决这个悖论,而且将宇宙力学悖论发展到极端!现在物理学发展到高能物理学阶段已经出现理论停滞趋势,夸克禁闭实质是理论禁闭,而大统一力究竟是什么,至今说不清楚,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牛顿科学是从低等力学开始的,这是他的根本局限性所在!后来他通过数学方法把低等力学研究与天文学结合起来,在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等天文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宇宙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什么是引力?具体解释就是重力!重力是一个最低等物理现象,宇宙引力则是一个当时最高物理理论,这样两个理论质差极大的概念能够简单等同吗?这就像要一个婴儿研究航天物理一样,这种想法作法本身难道不就是悖论吗?到了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四维时空相对论,克服了牛顿用低等力学简单解释宇宙运动的局限性,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力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引力思维的束缚!爱因斯坦虽然开辟了四种力统一的宇宙力学新阶段,但是终其后半生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逝世半个世纪后,许多物理学家继续研究四种力统一难题取得重大成绩,现在三种力已经统一,距离四种力大统一只差一步了!为了跨越这一步,实验物理却表现出无能无力,于是数学物理特别活跃起来,特别是所谓弦论正热,许多物理学家趋之若鹜!这似乎是目前大统一力研究的唯一希望,但是即使四种力在数学上统一起来,就能解决宇宙力学问题吗?就能解决宇宙物理问题吗?就能解决宇宙学问题吗?
假定用低等力学解释宇宙大统一力作为悖论前提,那么从宇宙学来说,万有引力和宇宙引力思维也就是物理思维悖论!反思引力物理思维悖论,就可以提出一条相反思路:压力!宇宙压力!也许只有宇宙压力才是解决宇宙大统一力学机制机理的更合理方向!但是研究宇宙学难道只能局限于力学惯性思维吗?难道没有更多维的学术思维可用吗?难道不能考虑宇宙系统思维和宇宙整体思维吗?难道不能在宇宙整体思维主导下将人类一切学术成果升华,聚华,质华而形成新质新型方法论吗?
现在进一步讨论宇宙靠什么维持统一?除了传统力学思维与科学思维,还可以有其他思维,比如物质学思维,能质学思维,信息学思维等等!如果说物质是保守的,能质则是活泼的,而信质则是最活跃的,就此推理,引力只是物质属性,能质和信质则没有引力而只有压力!物质引力与能质压力信质引力三位一体构成整体宇宙压力,才能维持宇宙统一性,因此只有物质,能质,信质三位一体合力才是真正的宇宙统一力!
四.追光梦想悖论
追光梦想悖论,就是以人的运动速度跟在光的屁股后面梦想追上和超过光在!因为科学常识已经表明,光速与人速的数量级差决定,就是尽人类全部寿命用已知光速追光也永远追不上,这是一个著名的经典悖论!爱因斯坦从小就有追光梦想,不但终生没有实现,而且到死也不知道他的追光梦想是个悖论!当然,这里必须重新界定和强调一下光速问题!传统物理学所谓的光速概念并不准确,应该说所谓光速实质并不是光速,只能说是光线速度!光线只是光的局部暂时现象,因此光线速度不能代替整体光或者说光整体的运动速度!光整体简称光体,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是构成宇宙能量的重要组分!光体速度还没有测定,但根据宇象瞬显效应可以判定,整体传播能量与信息的速度要比已知的光线速度快的多!这个概念是我提出的,现在还没有进入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范畴,但是并不影响现在讨论追光梦想悖论!
光体什么样?四维时空可能不能描述,简单的几何思维反而可以借喻!因此可以把光体设想为海洋,圆球或网络,那么在这样整体性的光体中能有光线和光速吗?能有光子,光速,光速不变,波动性,粒子性,波粒二象性等等这些科学概念吗?根据实在论,我倾向否定!这些概念在科学上虽然都有相对合理性与有效性,但毕竟是主观认知性对局部客观现象的模拟表现,不等于客体,更不等于真理!这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一个理论前提!
根据追光梦想悖论启示,现在可以提出追光思维概念!追光就是背光与后光,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传统哲学与科学的思向!还原论,始基论,原子论等等难道不是追光思维的产物吗?传统光学,传统物理学,传统实验科学等等,难道不是背光,后光,追光科学吗?我的这个思想观点科学界大多数人不可能马上理解与接受,但这是事实,而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根据这个思想观点,我认为未来的科学整体大革命有三大转向:第一,由裂变思维主导型转变为聚变思维主导型;第二,由背光科学转为向光科学;第三,由求远科学转向求近科学!这三点是我科学革命论的核心思想,虽然现在可能只是预言,但也可以供研究和思考参考!
那么追光梦想悖论能不能解决?这里可以提供一条参考思路!追光不行,能不能换一个思向:迎光行不行?俗话说迎头赶上,既然追不上光,那么能不能迎头赶上呢?一般答案可能是绝对否定的!但是还是应该留一点相对思维的余地!现在提出一个光体相对静止的假说,假定光体是一个不可见的相对静止整体一直延伸到你的眼前,脚下和身边,难道不能向光迎光对光重新研究光,扑捉光,向光要能量吗?这是自然语言表述的一个简单形式逻辑推理,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下一节进一步论证!
五.宇象瞬显悖论
小孩子看太阳会问父母:太阳是从哪里来的?有点科学知识的父母会说:你看见的不是太阳本身,而是太阳发出的光!要是再问:这太阳光是什么时候发出的?物理学家和中学物理教师可能回答:按照光速计算太阳到地球距离,太阳光达到地球大约需要8.5分钟,因此你现在看到的太阳是8.5分钟以前的光影.如果现在太阳塌缩毁灭了,那也得到8.5分钟以后你才能看到同样毁灭后的样子!这是至今仍然流行的说法!要是遇到一个会思考的学生问:太阳光会倒流吗?物理老师一般会果断回答:不会!绝对不会!如果学生再问:既然塌缩毁灭,塌缩为什么不会把发射出去的光收回来?这时老师就要发怔脸红了!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例子是,为什么天黑星星一出来马上就能看见?物理学家说现在看到的星光是多少万光年以前发出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星星一出来马上就可以看见呢?是否有一个以能见度和可见度为转移的光像静态保存机制?能见度和可见度适宜就显像,马上就可以看到; 能见度和可见度不适宜就隐像,马上就看不见?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说光像与光体不但可以分离,而且发光的光体是动态的,而时隐时现的光像不但是静态的,而且是永恒独立存在的!星象瞬间可见表明,确实存在星象保存机制,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星体与星象是统一的,由一条连续光流连在一起,星体不断输送光能,星象才能保持存在和显像功能!这种静态中的动态显像功能,就是《宇像瞬间效应》!这就表明宇宙本身有一个宇信瞬间传播机制,具体说宇宙有一个信息瞬间传播能场,可以将一个宇信瞬间全方位传播到所有信息接收站,只要具备接收条件到处都可以同时接收,这就是宇信同息效应!据此又可以提出宇宙信息速度概念,简称宇信速度.
宇像瞬间效应事实上还提出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宇宙学问题:有没有静态宇能?能量释放以后能否停止运动而静止下来?理论上推测,宇能有可见动态,也有不可见静态. 能量一经释放产生就由可见动态向不可见静态转变,一直到宇宙静能库以静态汇总储存起来,并且始终处于超平衡超稳定状态!静能为什么看不见测不到?就是因为它的密度比常见低密度能量降低许多数量级而达到不可见和不可测的程度(X)!但并非根本不可知不可得,目前看不见和测不到是现在科学的局限性,随着科学发展,必然可见可测可得!静能库在哪里?就在眼前脚下,只要能见可见和形态转化条件具备,伸手就可以采集宇能,睁眼就可以观测天体. 宇像瞬间效应就是证明.
静能宇的质量带有回归性,并且直接和宇外交流,而静能质量进一步质华,可能达到原能水平,从而成为母能和基质诞生新宇宙!因此实际研究宇宙静能物理的原能效应,可能比大爆炸宇宙论仅凭数学形式逻辑推测宇宙起源更有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1 #436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5): 悖论的宇宙角落

 逻辑的悖论
   “这句话是错误的。”——对于真值悖论,可以使用元语言进行陈述判断。
  “理发师从不给那些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对于集合悖论,一个集合不能是它自身的一个成员,也不能是它任何子集的成员。
  也有一些悖论是未有解答的,例如“鸡生蛋蛋生鸡”这种无穷悖论,或者“纽康门悖论”——与博弈的相关性不大,但是也是涉及到游戏论和决定论,算是人性对自由意志的信任程度检测。
  
  
  数的悖论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个题目:A以100元卖出一幅画,后以80元买回这幅画,再后来以90元卖出,这个过程中他赚了多少钱?
  当时有好几种答案:10元,20元,30元。论坛上各人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当时我计算的是20元,以A有本金100元为前提计算。但后来也没有见LZ公布答案,疑问也不了了之。原来在这本书就有这道题的讨论,其实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题目本身并不是计算利润,本质是关于“什么是真实收益”的讨论。
  类似网络上也有一些扯淡的数学题:预设a=b和一道公式(忘记了),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到:2(a-b)=a-b,最后变成2=1这个悖论……楼下的人都说因为a=b,a-b=0,0不能为分母等……真是扯淡,分母为0个mei啊,明明a、b、(a-b)分别是一个数学项,遵循先加减后乘除的原则,结果应该是a=b。
  还有些有趣的数字,比如模9。
  巴士谜题也是很有趣的悖论:A巴士有40个女孩,B巴士有40个男孩,中途休息的时候,A巴士混进了x个男孩,然后司机把x个(男孩+女孩)踢去了B巴士,无论x是奇数或偶数,结果总是A巴士的男孩等于B巴士上的女孩。
  关于无穷的理论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话,一家无穷大的旅店,总是能够给旅客房间,只需要把数往右移就可以了。无穷大减去无穷大还剩下无穷大。
  
  
  几何学中的悖论
  关于不可能图形的悖论,最近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就是: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856432/把理工科生的死理性萌了一下。
  拓扑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人知道,其实像我学化学的,在有机化学中,经常要判定有机碳分子是左旋还是右旋,在药物化学里面可能功能就是南辕北撤了。
  两个全等正方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面积呢?那是因为你看不到的边被巧妙地转移视线了,详细可以参加柯里正方形悖论,和名画《消失的小妖精之谜》。
  类似这种“消失面悖论”可以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哦,比如咱们那great中-国-移-动或各大银行——从多个地方各窃取一丁点儿来凑成一个可观的数量。以至于频频有客户投诉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被收了几块钱呢?
  拓扑学上有个“不动点定理”,它可以证明:在任何一个时刻,地球上至少有一点没有风。也可以证明:地球上总是至少存在两个对拓点(通过地球中心的直线点),拥有相同的温度和气压。才发现,原来拓扑学也有那么浪漫的证明……
  当然关于拓扑学上不可能图形中最精华的莫过于埃舍尔的画作,他是个对数学非常着迷的画家,也画出过美得诡异的莫比乌斯带。
  又到了几何与极限结合的浪漫例子了!那就是雪花曲线!邮票大的雪花曲线,其长度可以是从地球到最远的恒星那么长!长度是无限,但区域却是有限!
  
  
  概率与统计的悖论
  关于概论的悖论,其实在很多统计书上都有涉及到:常识是怎么欺骗你的。
  不想被骗的话,特别是赌徒,就乖乖记住:一个独立事件对另一个独立事件的发生是木有影响滴。
  这章介绍了很多概率的种类,计算也不难,其中有个无差别原理还真的让我震惊了——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理由说明某事的真伪,我们给每个真值的概率以同等的机会。
  但还是要注意:应用的时候必须要保证事件独立性。
  不过,其实概率不正是反映了人类的无知吗?
  
  以前曾经看过一个实验,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他们之间最多相隔6个人的联系。如果把范围限定在美国的话,任意挑两个人,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朋友的几率可是高达99%,是不是吓了一跳呢,中国是否也是呢?所以不要随便散播流言蜚语……
  
  还有一个奇怪的悖论,现在还没有争论出答案的!
  例子如下:孤独心小姐想去找浪子型男朋友,她觉得有胡子的人比较能满足她的要求。稍微统计了下,东边的party,有胡子的衰哥占35/77,没胡子的是33/77;而西边的party,有胡子的衰哥占84/126,没胡子的是81/126。很明显,两边都是有胡子的衰哥多点,她随便去那边,只要跟个胡须佬就OK了。但意外发生了,两边的party合成一个了,她再统计了下,发现了一个令人崩溃的事实:有胡子的衰哥只占231/420,无胡子的衰哥占 240/420!这是为什么呢?
  
  统计学那神秘有傲娇的地方可能还有很多呢。
  
  
  
  时间的悖论
  所以说,最烦就是看穿越到过去的电影了,你永远想不懂类似杀死祖父这种死循环的悖论。目前比较靠谱一点的就是把人当做可量子化的粒子,同时存在,也不存在。如果拿大设计里面的M弦理论来说的话,宇宙的历史就是由无限个可能的概率叠加而成的。
  
  虽然回到过去是那么的矛盾,但去未来却是可能的!类似“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如果以光速在宇宙旅行,宇航员只经历了5年,但地球已经过了几千年,宇航员就被困在地球的未来,他们永远回不去5年后的地球。
  
  一个经典可爱的问题:小狗在tom和mary之间来回奔跑,而tom和mary在同一段路的中间往两端走,那当他们俩到达两端的时候,小狗在哪里呢?它会在他们之间的任何一点!不过,如果tom和mary换了位置状态和方向,那小狗的位置又不一样了。

发现了一个关于宇宙的悖论!

当代物理学家对宇宙的观点可以归纳成两条,1.宇宙诞生于150年前的一次大爆炸;2.宇宙无穷大,没有边界。

好!本楼来说一些这个悖论悖在哪里

如果物理学公认的宇宙是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发,那么,宇宙大爆炸产生之时,即便所有物质都以光速向外发散,150亿年之后他们所走的路程也是一个衡量,又可知,不可能所有物质都以光速发散,所以,宇宙应该是一个半径远小于150亿光年的球体。

那么。到底宇宙是无穷大呢?还是诞生的时间无穷久远呢?哈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1 #437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6): 孔丘悖论:未知生焉不能知死?


尽管孔子曾视“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为大禹的美德之一并赞曰“禹,吾无间然矣”,
但对于祭祀或鬼神等,孔子的立场是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等。
孔子当然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圣人”(作者以为),孔子也非创世神或沟通创世神的“神人”
-------------
孔子在切断人与神的联系啊。
什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呵呵,“没喝水呢怎么吃饭”,怎么没喝水就不能吃饭呢?

世界不是单线程推进的,电脑都可以多核多线程的运转的。
孔子却把人给弄成了单线程的低效状态。什么“未知生焉知死”一类都是鬼话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63
注册日期 : 14-02-14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
帖子主题: 回复: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 页 4 Empty周六 八月 02, 2014 3:27 pm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7): 周作人说“宗教与主义的信徒的勇猛精进是大可佩服的事,岂普通儒教徒所能及其万一”
周作人说“宗教与主义的信徒的勇猛精进是大可佩服的事,岂普通儒教徒所能及其万一”,这的确是千真万确的,试看看韩国许多基督徒结群到阿富汗这种几乎是纯穆斯林国“冒死”传教的热情就可以想见,再想想为什么中国大陆冒尖的许多思想自由分子或其他坚韧人士多基督教信仰者就可以想见,想见基督徒的非凡毅力或精神。这种精神既可敬又可怕,可敬的是这种心灵力量,可怕的也正是这种心灵力量以及这种心灵力量常常并非标准墨家倡导的“兼爱”加“非攻”的道德情怀与伦理原则
 论“勇猛精进”的精神状态,如今自称“儒教徒”或“儒家”的人(无论学者或平民)实大不如真正的宗教徒,甚至佛教徒都不如,遑论基督教或穆斯林了。“七七事变”起,日寇大举进逼,弘一大师李叔同在青岛及厦门自题“殉教”、“殉教堂”,曰“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为护法故,不避炮弹”,又曰:“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我们身为佛子,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自揣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子守门,吾人一无所能,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乃书联曰“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并题跋曰“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1941年又赋诗曰:“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朱光潜先生以“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来评弘一大师,可谓知人论世。如此佛教徒其身似完全出世,然其心未必差于国家志士之入世与淑世!护法殉教,舍身救国,何等勇猛精进之精神!

基于陈独秀“道德是用以自律,而不是拿来责人的;道德是要躬行实践,而不是放在口里乱喊的”这一点而言的。我们的儒教徒大注重“教导”别人了

陈独秀1940年3月在四川江津所作《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一文说:“道德是用以自律,而不是拿来责人的;道德是要躬行实践,而不是放在口里乱喊的,道德喊声愈高的社会,那社会必然落后,愈堕落;反之,西洋诸大科学家的行为,不比道貌尊严的神父牧师坏,清代的朴学大师们,比同时汤斌、李光地等一班道学家的心术要善良的多。就以蔡先生而论,他是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他是反对祀孔的,他从来不拿道德向人说教,可是他的品行要好过许多高唱道德的人。”史上及如今的儒教徒都得好好拿陈独秀的句子反省反省或鉴照鉴照。

林桂榛:基督教PK“儒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3 #439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8): 苏三《从三星堆到西来说的历史文化猜想》

 有关三星堆的事件或者这个现象,我们历史里面可以说没有任何记载,当初我们那么多人为什么痴迷三星堆,就是因为没有历史记载,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它。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有关史前(大约3000年之前)的这段历史要么我们说我们是整体的失忆,没有记载、也没有神话传说联系到三星堆,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有这样的猜测和那样的猜测,我的猜测也给了一个科学的现代的思考角度。
 
 实际上从三星堆再扩展下来看,不仅是三星堆对你们和对我一样,它是没有被记载下来的,没有被详细记载的,同时也是整个那个时代都没有被记载下来。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夏商周的很多的东西,事实上我们真的精确地把握了史前的信息吗?比如说,你真的知道夏商周的人群的特征了吗?比如说夏商周的人种,这是最敏感的一点,也是最突出的一点。
 当初我们为什么对三星堆感兴趣,主要是它所反映的人种跟今天不一样,明显雅利安人种或者是带有明显雅利安特色的文明。假如它恰好有一批人的面具,如果没有这些面具根本就引起不了我们任何注意,我们觉得它就是夏商周文明的一个分支而已,这个文明到夏商周时期。
  假如我告诉你统治者或者文明的发起人(带动者)他们就是一批非我们这样的人,长得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你会感觉如何呢?我觉得一般的人会很吃惊,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出于民族感情(的角度)很拒绝,他们觉得怎么可能?
 
   话题越远、时间点越远研究起来越困难,很多是有断点的,很多有关时间的东西都是建立在假说之上,包括DNA、“西来说”都是假说,只有我们传统历史的中国文明“独立起来说”不是假说,其实这是违背科学的,史前史都是假说,都是建立在很薄弱的证据链上,这些证据链的提供都要依靠无意中发掘出来的文物,某一天假如我们发掘的文物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我们的很多假说多会坍塌,我们就要推翻之前的假说。
   
    还有一点是科学精神越来越多,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我觉得要做科学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我刚刚反复提到的:理性、客观、中立。假如你没有基本条件,我认为你研究历史学是研究不好的,研究者不能带着情感进去,你一带着情感就完了,就中邪了,你写的是家谱而不是指导国家的大的“鉴”(以史为鉴的“鉴”),它不再是科学。所以我觉得这些条件都决定了现在接受(包容)我这个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我认为将来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中国的近现代的落后不是人种问题,也不是一个中国的问题,是整个东方板块离文明的源头越来越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经常提“复兴”,或者中国的文明是不是可能再做“领头羊”,我觉得也有这样的机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短期的文明的小高潮是可能有的,但是长期的中国文明这一块要看整个的东方之势,讲文明“场”文明“势”,起码印度、俄罗斯跟中国能不能一起起来?
 
 “西来说”的名称我再说一下,这就是指中国文明从西边过来,另外一个名称我们可以叫“全球文明同源说”,简单讲就是“同源说”。
 实际上,我觉得扩展一下来看的话,我们也可以说西来说是研究整个文明发展趋势的,大的趋势。它是怎么发展的?朝哪个方向发展?有什么条件发展?哪些工具支持发展?这些都是“西来说”研究的范围。
 “西来说”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3 #440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59): 楚辞里的神话体系,长江荆楚文化是比黄河文化更古老的华夏文化源头
 
 华夏先民祭祀楚辞里的神话体系,为什么和后来的几乎完全不一样?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呀什么的……
 
 楚辞里的神话体系,为什么和后来的几乎完全不一样?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呀什么的……
 
原来我们的先民祭祀的是这些神呀!

屈原的楚辞应该是直接承源自上古的神话体系!但是,这些也不排除有被后世儒教篡改的可能。

总之,这么突兀的出现一个神话体系,实在是太……

这说明儒教对我们的神话体系做了极大的改动!

其实,华夏文化的源头,荆楚文化日益在考古发现中展现出了重要地位,甚至有学者提出,长江荆楚文化是比黄河文化更古老的华夏文化源头,同时,黄河作为一个地上河,似乎表现出某种外来的趋向,动辄改道肆虐。

长江,更是哺育华夏文化的摇篮,长江非常温和。

经过蜥蜴人孔子儒教大规模删书烧书之后,华夏文明被拦腰截断。

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屈原,会感觉屈原的出现,是个怪异的现象———屈原似乎是个无父无母的生命屈原是中国诗史之第一人,前面似乎并无可以借鉴者(之前的都被烧了):从侠义的诗史角度来说,诗、骚相继,诗后而骚,诗三百似乎就是屈原楚辞的唯一借鉴,也是屈原之所以能够得以产生的唯一源泉。但诗、骚完全是两个系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较之于诗,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则诗、骚之间,不仅长短不同,幻想与写实的不同,也有着瑰丽的与平朴的不同,以及意旨含混与因自成体系而旨意甚明的不同等等。那么,屈原何以在华夏诗史前无古人的状况下,突然能出现如此伟大的诗人,产生如此丰富的诗作?

屈原楚辞之散文性质和诗体性质,需要给予重新审视。也就是说,只有不仅将诗三百作为屈原的借鉴物,而且,要将先秦散文的诗歌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得到答案。笔者曾以《水调歌头》小词来阐述这一观点:“遥想兮屈子,仰首兮问天。日月列星安属?地何倾东南?后羿羲和谁载?上下未形何在?遂古初谁传?孔子敬神远,幸赖楚骚焉。乘骐骥,折若木,伫幽兰。叩天求女,王榭空去楚辞悬。反顾高丘无女,可叹众芳污秽,独立几多年?源头非雅颂,左传庄周篇。”有学者认为,诗三百体现了由对神衹的礼拜(神话时代),到类的觉醒(史诗时代),再到个体觉醒(情诗时代)的三部曲,其实,《诗经》仅仅体现了后两者,那就是由雅颂的史诗,到国风的情诗,体现了由人类之“类”的群体“大我”到个体“小我”理性的觉醒,而最为原始的人类应该有的对于神衹的图腾崇拜,反而在诗三百中难以寻觅。其中的原因,可以猜测,是“古者诗三千”太史公《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章太炎认为,此非虚言。考他书所见逸诗,可得六百余篇。因此,华夏文化原本会应该拥有图腾崇拜原始文化的诗作,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经过孔子的编辑取舍,遂使诗三百成为重视现世文化(相对于神衹),重视历史文化(相对于现实)的儒家经典,遂使后人永远失去了体会原始图腾文化的机会,也使华夏民族成为了重视现世不重神灵,重视人伦不重宗教,重视实际而缺少浪漫想象的民族。《礼记·表记》:“周人重礼尚施,敬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因此,诗三百实际上是周代诗歌集成,并没有反映周代之前的敬鬼神的文化,华夏文化,因此也就是周代文化的后羿。远鬼神而近人,是周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神话性渐次减弱,神话变为历史,神衹变为祖先,天帝变为人王。帝字“原来是只指天帝而言的,这直到《诗经》的《雅》、《颂》中还都是一律如此。……可是《尚书》中就已经把人王都称为‘帝’,如‘稽古帝尧’之类,这就是以人王取代天帝地位的一种方式,而其过程则是逐渐地把人王上升到天帝的左右。”

诗三百由于有了孔子的编辑,有了儒家文化的淘汰筛选,使华夏远古文化中的神话成分消亡殆尽,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屈原楚辞,不承北方系统的诗三百,而越过《诗经》直接上承远古神话精神,正是对于这一缺憾的极好弥补。屈原“博闻强记”,在他心中,应该不仅博闻强记了许多周代之前的历史传说,其中包括“日月列星安属?地何倾东南?”之类天文地理方面的远古想象,也包括“后羿羲和谁载?上下未形何考?遂古初谁传?”之类的人文历史。而且还应该有许多三百篇之外的“古诗”,即周代之前的诗作也未可知。后羿、羲和之类的人物,是完全的神话,还是历史之记载,或者是历史人物的神话写作?这些事情作为结论暂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屈原将他们的故事一一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来,从而使孔子“敬而远之”的神话文化的烟火,得以延续承传。

屈原、宋玉的《楚辞》,尤其是屈原的《天问》,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荆楚地区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的《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有相当多荆楚地区的神话传说;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4 #441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60): 黄帝外经


《黄帝外经》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自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都没有完整的存世,有些只有残本,有些甚至连残本都没有。《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
“内经”是讲内治的,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
《黄帝内经》现分为两本书,一是《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二是《灵枢经》,简称《灵枢》,一共为八十一篇,讲的是人体调养、治疗、修身养性之事
《外经》也分为两大部分,为《祝由科》与《长生卷》,共三十七篇,《祝由科》讲的是起死回生之术,《长生卷》则是包含修仙之法,长生不老之道。

古代大家写书,经常把两本书分成内篇和外篇,比如《庄子》有内篇、有外篇,《抱朴子》也有内篇和外篇。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4 #442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61): 假如外星人冒充上帝:人类是上古宇宙计划中地球实验场的牺牲品
~ 哈特维希 豪斯多夫 (作者), 林颜颜 (译者)

一系列最新的、充满挑衅性的事实证明:“上帝”并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至高神,而是外星人!20亿年前,它们就来到地球开始了地球实验,30万年前,它们在地球实验中创造出了人类,并操纵着所有生物的进化进程,试图使所有生物都按照它们既定的路线发展。是它们一直在冒充人类的“上帝 ”,人类也在蒙蔽和欺骗中膜拜所谓的“上帝”几千年!人 类虔诚信仰“上帝”,却看不清“上帝”的本来面目;人类对“上帝 ”献祭,却不知道被送进的是外星人的口中;人类被蓄意制造出来,最终却成了外星人的牺牲。 那么,人类还有什么资本能继续自命不凡? “上帝”制造了我们,但其用意究竟为何?它们把我们丢弃在地球上又是出于何因?现在,各种层出不穷的UFO事件显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却绝不露出真实面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它们要回来,会发生什么?人类未来的命运是继续沦为它的牺牲,还是另有出路?《假如外星人冒充上帝:人类是上古宇宙计划中地球实验场的牺牲品》以大量已经被证实的观点为工具,逐步接近这个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真相。秘密将不再成为秘密;种种难题将得到解答;所有看似毫不相干的孤立事件,都将被连接起来。届时,整个事情将像一个圆一样自动合上,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源点,看见自己不可思议的未来。

将这一切证据呈现出来只有一个目的:颠覆我们目前不断受到质疑的宇宙观。它们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个世界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离奇。
隐瞒现实真实的一面并非明智之举。我们终有一天会发现,我们尴尬的处境甚至比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他的广播剧《星际战争》中所描述的、1938年美国东海岸人民的境遇更加令人震惊。
当撕去朦胧的面纱,我们会发现外星人一直在冒充上帝,甚至直到今天还在为所欲为。


“有些人认为太空宇航员不会再回来,甚至它们从未来过,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或许我们可以更加谨慎地说,长久以来,我们并未跟外星生物有过直接的接触。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些穷乡僻壤的居民和我们的看法就不谋而合,他们经常看到高空中有飞行物飞过,但这些目击者的证词并未流传下来,以至于他们无法对外界言说他们所见的那些外星来客。”
——皮特·科勒斯莫
(Peter Kolosimo, 1922—1978)
有些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已有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追问那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事实,总而言之,就是要颠覆人们已熟知的宇宙观。2000年前人们坚信,我们的地球是个平坦的圆盘。一些深信不疑的人警告说,不要试图接近地球圆盘的边缘,以免坠入无底深渊。之后,新的宇宙观占据了人们的脑海:太阳、行星和其他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这种说法深得教会的心意,他们借此传道,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我们蓝色的星球是无限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地方。而地球以外的空间,似乎只有永恒的黑暗和虚无。
然而这种宇宙观也很快被推翻。从我们后人马后炮式的历史眼光来看,无数睿智勇敢并有卓绝远见的研究者,为了这个革命性的认识转变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在我们又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范式的改变已经宣告开始。尽管地球仍旧自主持续地围绕着我们的中心天体运转,但长久以来备受冷落的一些理论开始为人们所熟悉。他们宣称,我们人类并不是无限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更确切地说,智能发展的物种。“来自外太空的生物”、“不明飞行物”以及其他一些边缘科学课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越来越多的书籍、杂志、电影和电视剧,也前所未有地积极关注此类题材,这些问题事实上成了燃眉之急。
大门吱嘎作响,我们此时如同正要开启通向未知之地的那扇大门。在这扇未知大门背后有我们追寻的真相,而它将撼动我们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宇宙观。面对这第一步,我们有些犹豫不决,因为我们总是被警告,不要碰触这扇未知之门。教会权威,电视中能言善辩的专家们——总而言之,我们这个时代的圣杯守护者们,不断为我们描绘那扇大门之后的恐怖景象,否认那扇大门之后的真实世界。而这个世界却正在等待着我们。他们则是新时代笃信地球是圆盘形状的人,警告人们不要靠近边缘。
透过对未知世界的匆匆一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令人神往同时也令人生畏的世界里,我们虽然仍然能继续生活,但是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们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5 #443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62): 东西方神话为什么都说宇宙先产生了水?


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个宇宙,在一开始,要怎么具象化它自己?就是说,如果上帝要让这个宇宙存在,祂必须要让这个宇宙先有什么?
我那个时候教第一班的中医基础课,我就说:「上帝好像是说先有光是吧?」有学生就跟我讲:「喔,No!No!No!」,因为那个学生是基督徒,她就说:「圣经写的是先是一片水。」这个说法,在我们假设宇宙的开始是颇有点意义的。
宇宙中一定要先存在着某种媒介体,把另外一个世界那些高次元的能量变成我们这个世界能够具现的能量,这个宇宙才能存在。那「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如果你要拿来讲宇宙的形成的话,有一点像是什么呢?就像是先产生了基本的原子氢原子,然后又分化出其它的原子,然后有一种重氢会跟氧合成重水,那个重水会产生核融合,有了核爆才会开始有光。我们所谓恒星的这些热度,它的来源是重氢的核爆,而核融合的来源是水,所以氢弹爆炸日文叫作「水爆」(因为他们氢叫作『水素』)。
---------------
哎呀,先产生了水!
东西方又是一样的!

「郭店竹简」里面有一篇〈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纪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

「太一」就是创始宇宙的那个不知道什么东西,我们中国人说是「道」、说是「自然」,外国人说是「上帝」,都可以啦,反正有那个东西就好了。它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宇宙还没具现化以前呢,「太一」它生出了水,然后水再帮助它形成这个宇宙「天」,然后「天」再帮助这个「太一」形成地……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43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437
發表於 2013-6-9 20:06 #444
短消息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463): 史前核战争
史前核战争之迷
每当有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史前时期曾经有着极高度文明的证据时,有的科学家就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些来自史前时期的文物,而不是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因为科学家先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描绘出一张各种生物的演化树,虽然进化论到目前为止仍只是一个假说,但是当演化树的时间尺度确定了以后,却被许多后期的科学家们认为是不可动摇的了,所以一旦在比较古老的地质层发现“不应该”出现在那儿的化石,科学家就怀疑那个化石,认为极有可能是不可信的。

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今不过2000年,但是7000年前的人类却建筑起埃及金字塔。人类懂得穿上衣服的历史至今不过4600年,但是,大西洋海底却发现了1.1万年前的精致铜器。此外,世界各地还发现并证实了2万年前的铁钉,3万前的壁画以及4万前的牛羊骸骨中赫然的子弹穿过的痕迹。有关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见表):

发现年代

1852年6月5日
《科学美国人》以“过去时代的遗物”为题报道,在马萨诸塞州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层中发现了金属花瓶,是一种呈锌白色的合金,经测定,含有大量的银成份

1871年
一个考古学家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钻井时,在距地表114英尺深处发现了一枚类似于钱币的东西,据伊利诺斯州地质勘探局鉴定,其所处地层属于更新世(20—40万年前)

1891年6月9日
美国依利诺州S. W. Culp女士正把煤铲进厨房时,一个大煤块裂成了两块,然后从里面掉出了一条金链子。调查者们验证了这项发现的真实性,因为一部分煤块仍粘在链子上,而和煤块脱离的部分仍有链子原来在煤块里的印记。而这个煤炭则已有三亿年的历史

1966年夏
美国地质勘探学家维吉尼亚麦金泰尔博士在墨西哥鉴定了一批在麦阿科勒克出土的铁矛。起先估计这些铁矛的历史不到两万年。但测试结果表明是25万年

1968年
两个考古学家在法国一个地方,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一根金属管

1968年
苏联考古学家科留特?梅古尔奇博士在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的查摩尔发现了一个史前冶金厂遗址。考古界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冶金厂,它至少有五千年历史

1972年
法国有一家工厂于1972年时从非洲加蓬共和国一个叫奥克洛的地方进口铀矿石来使用,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了。经地质考证,奥克洛铀矿成矿年代大约在二十亿年之前

究竟那么久远年代的人们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给现代人类留下了蛛丝马迹?这样相互矛盾而发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 世界各国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类进化至今是不是只是30—40万年历史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类进化至现在,已经有上百万年历史,通过碳14已经精确地估算出某种高度文明的产物远在3—4万年前就已出现。而它的范围之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3—4万年前,人类有一个活跃,鼎盛时期。
人来赖以生存的地球曾经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灾难的侵袭,因此古文明可能一毁再毁,古人类也死而复生。

对于这些大洪水的各种传说,考究其历史,都可以追溯到1.2万年前以前,刚好在冰河结束时期,这使我们对这些传说无法掉以轻心,仅仅视为神话或多事的臆测。同时这也证明了人类远在1.2万年前就有“历史”,而且较4000年前甚至比今日更发达。

最近从海底探测获得的资料显示,那些在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被称为“奇迹”的亚特兰梯斯,可能正沉在百慕大三角的西方。由水中拍摄的照片和实地勘测可知,一万年前的人类已能举起数百吨的巨石了。这个“大洪水”时代以前的文明废墟,其海底墙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无殊于今日视之为谜的七千年前埃及金字塔。

也许在1.2万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已经超过了今日;也许在三四万年前或十多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有了数次这种文明的高峰。我们仅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类创造的,但无法得知人类文明的进程。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书中记载的史实则要比成书时间早2000年,就是说书中的事情是发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此书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令人不解和惊讶的从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看,他们是在打核战争!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现代人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在原子弹还没有产生的年代,许多学者一直认为此书中的那些悲惨的描写是“带诗意的夸张”。可是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描写就似原子弹爆炸目击记一们准确。
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一般的大火都达不到这个温度。只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焦地废墟。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

由此而论,国外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认为:“我相信人类曾有过若干次文明。人类存在时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使他们遭到了毁灭”。
我们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亿年了,而人类文明仅仅有5000多年历史有些“说不过去”。


史前文明毁于核战争(图)

来源:网络论坛

发布日期:2010年2月12日

  在谈核色变的今天,核战争已成为笼罩于人类头顶挥之不去的阴霾……有考古学家认为:远古的人类已经有了“核战争”的经历!

  如果数学对于时间有某种说明,不知落在广岛的原子弹能否后来居上?然而,史前文明社会是否发生过核战争以及核战争是否毁灭这些文明,仍是一个千古不解之谜。



化石中的秘笈

  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历经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造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

  1972年,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现了一个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


奥克洛铀矿

  它是由六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对这个保存完好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现代文明真是瞠目结舌!人类掌握核能技术建立第一座核反应堆,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究竟意味着什么样的谜?


考古发现踩着三叶虫的人类脚印

  1968年,在美国发现了两个完整的人类足迹化石,而且这个足迹踩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生物——三叶虫(这种生物早在几亿年前就灭绝了)。值得说明的是——这个人类足迹的化石在地质上属于寒武纪,距今已有5亿年之久。

  在这么遥远的年代,是谁留下了这些脚印?在玛雅人的编年史中,曾记载了地球9000万年至4亿年之间的事。要知道,几亿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人类,玛雅人记载了谁的历史?



马亨佐达摩毁灭之谜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郡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印度文明”。


马亨佐达摩城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巴和马亨佐达摩(印度语为死亡之谷)。据最保守的估计,它们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久远得多。

  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探掘的古城遗迹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没有统治者。

  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证实了这点:所有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像贫富分化没有出现在这里,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原来就没有,还是被岁月销毁了?

  在这里出土了大量遗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有些用双手盖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

  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是什么呢?火山爆发?可在这一带几千公里范围内,人们并没有发现遗留的火山口。是突然爆发的流行病、瘟疫?可医学证明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池。

  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后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亨佐达摩的毁灭和人民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

  马亨佐达摩和“圣经”里索多姆的毁灭有极相似之处,都是突然被与高温有关的东西摧毁的。人们在马亨佐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一些“玻璃建筑”托立提尼物质。

  这种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瞬间高温溶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现场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切证据都在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核爆炸!



索多姆毁灭之谜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罗得一家住在索多姆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池。当灾难发生前,神曾告诉罗得一家赶快离开索多姆,并好心地劝告说:千万不要回头看!

  罗得的妻子没有遵循神的劝告,回头向灾难中的索多姆望去,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当他们再远望曾居住过的城市时,(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一座城市就这样被毁灭了!是什么力量,可以在一夜之间毁掉一座城池?毁灭发生时,发出的强烈的光又是什么呢?


索多姆的毁灭

  在今天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圣经”是一部被神化的史书,“圣经”中许多故事都已被证实。那么,我们是否也相信,索多姆城的毁灭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反映?

  故事是这样的:

  灾难降临之前,两个天使来到了索多姆,居民罗得正坐在城门口等待着这两位天使,罗得马上认出了他们,并热情地请他们到他家里过夜。城里的人们很想污辱他们,可这两个陌生人却只稍轻轻一挥手,就使这帮惹是生非之徒双目失明。

  这两个天使很快告诉罗得:赶快把他的妻子儿女及家人转移出城,他们警告说:这座城市马上就要毁灭了!罗得家里的人都不相信这个古怪的警告,认为这是在开玩笑,根本不加理会。

  天亮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儿女和家人赶快出城,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而被一同消灭!但罗得执意不走,并对天使说:我不能走。

  天使说:逃走可以救你的性命,不要回头,不要在洼地徘徊,逃到山上去,否则你将丧生!罗得说: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既然大难临头,就难免一死。

  天使见此情景,只好拉着罗得的手、他妻子的手及家人的手,将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并再次对他说:赶快逃到山上去,不要回头看免得你也被消灭!

  紧接着,当地烟雾就如炉灶烟升腾般一下升起,硫磺与火从天降至索多姆城,城里、洼地上的居民与生物统统未能逃脱厄运。

  索多姆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无法想像,只剩下一连串的谜诘。“天使”为什么要那样匆忙呢?是不是什么发射前的递减计数已经开始?是不是某种将摧毁这两城市的指令就定在那一时刻,而“天使”是知道这一切的?

  如果这样,毁灭的时刻显然已经迫在眉睫了,难道说“天使”们就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让罗得全家脱险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让罗得全家到山上去?为什么要禁止他们回首顾盼呢?



印度古籍的疑云

  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印度叙事诗中,现代人类有幸看到了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诗中的这些描绘是“带诗意的夸张”。直到广岛和长崎爆炸两颗原子弹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是类似原子弹的目击记了!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一部伟大的梵语史诗,汇集了许多谈论历史和神话的长篇叙事诗。有许多资料非常精确,令人觉得作者是依据第一手材料来撰写这部叙事诗的。

  作者怀着十分厌恶的心情描写神的一种武器:能把所有那些身着金盔金甲的武士通通杀死,要是武士们及时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便可以把身上的全部金属装备通通扔掉,跳进河里把浑身上下以及他们接触过的东西洗个一干二净!

  作者解释说:这样做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这种武器能使头发和指甲脱落。他悲叹道,一切生物一碰上这种武器,就会变得憔悴孱弱。

  在同一卷里,说到古尔迦从一架威力无比的维摩拿上,往三角城扔下了一枚炸弹。文中所使用的字眼犹如摘自比基尼岛第一枚氢弹爆炸的现场记录:炽热的烟雾亮度比太阳强一千倍,腾空而起迸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把城市化为灰烬,其威力之大足以把胎儿扼杀于母腹之中。

  下面是这段文字的今译:

  “自然力似乎已失去约束,太阳团团打转,大地为这种武器散发的炽热所烤焦,在高热中震颤。大象被火烧得狂吼乱叫,东奔西窜,竭力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水在沸腾、百兽丧命、敌人被歼。愤怒的火焰使树木像遭森林大火一排排倒下。大象长吼一声撕心裂肺,倒地毙命,横尸遍野。

  战马与战车焚毁殆尽,呈现出一派大火劫后的惨象,数以千计的战车给摧毁,大海一片死寂。风开始刮起来了,大地通红发亮。

  真是一幅怵目惊心的画面──倒地尸首给那可怕的热烧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不像人样!我们从未听说过这样一种武器,这些武器从外表看去好像一支巨大的铁箭,使人感到好像是死神遣来的巨大使者。

  故事里的主人公,命令将还没有使用的剩下的”铁箭“打得粉碎,又把这些打碎的武器扔到海里……。

  《马哈巴拉塔》中记载过一种十分可怕的武器,它爆炸的情景从原子时代的人的角度看,也许并不感到过分,书中这样写到:

  一点烟也没有,闪光的砲弹像一团火一样发射出去,浓雾一样的东西突然包围了军队,整个地平线都消失在黑暗中。带来不幸的旋风刮起来了,黑云一样的东西咆哮著带着巨大的响声升到高空,使人感到连太阳都不存在了。这种武器的热量使大地和天空都变热了,被火焰炙烤的大象在恐惧中没命地奔跑……。

  接着,又讲述了由于这种可怕的武器爆炸,被当场烧成灰的有几千辆战车、人和大象。爆炸后幸存的所有士兵,都急急忙忙跑到附近河里,在那里清洗各自的衣服和武器。

  在印度,这种武器被叫做“婆罗门的武器”或“雷神的火焰”,在南美被叫做“马修玛丽”,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则被称为“闪电弹”。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这种“闪电弹”根据爆炸时能够杀伤的人数而有不同的名称:能杀100人的叫“百人弹”,能杀1000人的叫“千人弹”。

  《马哈巴拉塔》中还写到:“克克拉开始从各个方向将闪电向城市集中。但还不够,因此又发射了具有破坏整个宇宙的那种力量的砲弹,城市在这时开始燃烧起来,它在爆炸的一瞬间,天空中明亮得好像一万个太阳。”



苍白的考据

  今天的人们在地质考古中,发现了很多类似放射性武器爆炸的证据,比如:在爱尔兰的丹勒亚勒和爻尼斯两个城堡的墙上,有什至连花岗岩都被熔化的痕迹。据科学家推测:没有1000度以上的高温,花岗岩是不会熔化的。

  在如今的秘鲁,人们发现一座石壁上岩石呈玻璃化状,这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造成,而这座石壁附近没有任何陨石坑,可以肯定它不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在小亚细亚人们挖掘古代西提诗人的首都哈特萨城,经过考古判断:整个城市是原因不明的高温毁灭的!用考古学家比提尔的话说:无论这座城市中贮藏了多少可燃性物质,一般的火灾都绝对不可能造成这样的高温,石头烧结了,裂成了碎块。城市里没有一座房子、神殿、墙壁没有留下这种可怕高温的痕迹。

  在古巴比伦生活过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仍有46米高的古塔废墟,这就是古文献中记载的“巴拜尔之塔”。人们至今也不知道这座巨塔是怎么毁灭的?

  这座塔上也有人工造成的高温痕迹,一位研究者对此这样写道:“不仅烧红了数百块砖还熔化了它们,全部塔的骨架和整个泥墙也被烧焦,这种高温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对此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

  1928年,有两位德国矿工,在巴西发现一座乌黑光滑的玻璃山是典型的手尼物质。科学家认为,能在瞬间形成这么高的温度,在地球上只有热核武器的爆炸有此能力。


  大家一定记得——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科学家在现场发现,所有的石沙都被瞬间的高温熔化成了流体,迅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像玻璃一样的地面。在中国海南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玻璃体,被当地人称之“雷公墨”,难道这些遗迹的发现,还不能说明在若干万年以前地球上发生过爆炸吗?

  在印度远古文献中,有“卡尔帕”的概念,它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又有“卡希达”概念,它相当于1亿分之3秒,这两个时间概念曾使很多研究者摸不著头脑。然而,核物理学家明白:在自然界中,要用亿年或亿分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

  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分子的一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相近。

  既然古印度人掌握了这些概念,那么,是否已拥有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进而说明他们就能制造出核武器?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人们在印度河畔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哎,中国如果在三、四千年前没有掌握核技术,怎么能说自己是五千年领先世界呢?那么我们的被孔丘焚毁的上古书籍中有没有核战争的记录呢?】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xmd-314.1ercn.com
 
★★★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
返回页首 
4页/共4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3, 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仙明道論壇 :: 您的第一个分类 :: 您的第一个主题-
转跳到: